• 11月02日 星期六

清明假期,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的4件事!

清明假期,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的4件事!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

清明假期,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的4件事!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每年的清明节,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

清明假期,如何让孩子享受假期快乐的同时,还能吸收传统文化精髓呢?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的4件事!

第一件:告知清明由来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假期,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的4件事!

1、清明的时间

清明节一般在公历的4月5号左右,今年的清明节是4月5号。

在二十四节气中,清明节气是在4月5日前后开始,4月20日前后结束。

2、过清明节的国家

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清明节这一天,东亚许多国家都有着相似的习俗。

例如: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等。

第二件:清明可以做什么

1.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2.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起源于宋代,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3.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4.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6.扫墓

上坟扫墓是清明节的例行活动。身为儿孙者,应该以感恩之心为先人除去坟地野草,恭敬献上鲜花供品,并慎重用小石头或砖块将墓纸压在坟上。

扫墓的感恩、尊敬与缅怀等意义,孩子只有从小明白,才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

第三件:清明假期吃什么

1、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

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2、馓子

清明假期,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的4件事!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

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3、鸡蛋

清明假期,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的4件事!

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清明节吃鸡蛋其源起是先秦时代某些地区有禁火习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鸡蛋是度过这一时期的最好的食品储备。

清明节这天鸡蛋除了吃,还可以玩,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画蛋”,另一种则是“雕蛋”。画的五颜六色鸡蛋可以吃;而“雕蛋”则仅供玩赏。

4、朴籽粿

制作朴籽粿,首先将朴籽树叶和果实(核)捣烂,与大米舂成粉末,然后发酵再配糖,最后再用陶模型蒸或梅花模型蒸熟而成。一般朴籽粿有梅花型和桃型两种,也有叫碗酵桃的。

蒸熟的朴籽为草绿色,个个咧开嘴大笑,总是给人春天很美好的感觉。粿品呈浅绿色,味甚甘甜,据说吃了还可解积热,除疾病。

第四件:清明出游穿什么

乍暖还寒的清明,昼夜温差大,天气容易变化,小朋友们出门,要随时调整穿衣。背部、小肚子和小脚丫要注意保暖,头部和心胸要注意散热。

南方降水较多,出行便可准备雨具,防雨防滑。北方较为干燥,风力较大,出行也可准备口罩、墨镜等装备。

上一篇新闻

【一周享乐指南】CHAO开启第二届北京威士忌狂欢节,喜茶上新青团系列

下一篇新闻

清明节5问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