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月21日 星期六

多方支持文苑生机盎然

多方支持文苑生机盎然

《工人诗页》

多方支持文苑生机盎然

《青州文艺》

改革开放后,益都县总工会创办《工人诗页》,两年半时间里,从这里走出的优秀作者奔向了更广阔的天地。益都县文化馆多举措大力培养业余创作者。20年来,青州几乎每年召开一次全市文艺创作会,散文、小说、诗歌全面发展,取得不俗成绩。

《工人诗页》辟园地诸多新人崭露头角

20世纪80年代初,益都县的文学创作初现生机与活力。当时笔者在益都县电石厂工会工作,被新形势激发了创作热情,从1980年到1983年,3年多的时间里在《农村大众》《济南日报》《词刊》《工人日报》等报刊发表诗歌150余首和其他文艺作品20余篇。一群青年业余作者崭露头角,他们思想活跃,善于学习,勇于创新,且有一定的文学素养,是青州文学创作的希望所在。

当时,益都县总工会的领导非常重视职工业余创作。1982年10月的一天,县总工会副主席王立中找笔者商量,打算以工人俱乐部的名义创办一份文学小报,请笔者当主编。小报为油印,不定期刊出,所需经费由俱乐部承担。至于小报的名字,考虑到这些作者大多是写诗的,且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居多,最后定名《工人诗页》。1982年11月6日,《工人诗页》创刊号与读者见面。编辑组写的《见面话》开宗明义:“《工人诗页》以她稚气的面目和大家见面了,她是我县工人业余诗歌爱好者的习作园地,旨在相互交流、共同探讨、不断提高,为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活跃我县的业余诗歌创作尽一份力量……”《工人诗页》每期刊发诗歌30首左右,从大量来稿中精选、修改后定稿。每期发至机关、学校和厂矿企业,既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又对诗歌创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1985年春,笔者被调到益都县文化馆任创作组组长,主编《益都文艺》(1986年县改市后改名为《青州文艺》),《工人诗页》随之停办。这份诗歌小报两年半的时间里共刊出12期,编发了30多名作者的近300首诗。作者们凭借这个平台,勤奋练笔,相互探讨,大大提高了写作水平。部分作者脱颖而出,分别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诗作:如王民德40多行的抒情诗《小城的年轻人》发表于1985年第2期《绿风》,另有多首发表于《星星》;杨小秀的《田埂上,有一个孩子》(外一首)发表于1983年10月号《星星》,还有几首发表在《绿风》;王新华的《村祭》《苞谷田头》等,先后发表于《萌芽》和《大众日报》。另外,陈福镇、王兆来、王清淮、朱华永等均在地市级以上报刊发表了诗歌。他们从这块小小的诗歌园地起步,迈向更广阔的艺术天地。

文化馆成创作中心,热心扶持业余作者

青州市文化馆(原益都县文化馆)成立于1952年7月,70年来一直是青州文艺创作的中心,除了搞好本馆人员的创作外,还担负着培养扶持广大业余作者的任务。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文化馆加大了对业余作者的扶持力度,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当时看来,益都县的小说创作力量比较薄弱,除县文化馆创作人员李万信发表了几篇小说外,很少有人发表小说。为改变这种局面,文化馆首先从小说作者的培训开始。1982年春,举办青州市首届小说学习班,历时半月,20人参加,《海鸥》杂志社小说编辑徐培范亲临指导。徐培范对每篇习作审阅后提出意见,然后让作者反复修改,直至满意。这次学习班改出了几篇让徐培范满意的作品,其中耿春元、陈沛合写的小说《归山》,发表在当年第七期《海鸥》,这是他俩第一次正式发表小说。

1987年春,文化馆又举办了诗歌创作学习班,历时7天,15名作者参加,聘请《海鸥》诗歌编辑刘辉考亲临辅导。经过培训,一批年轻作者迅速成长,像张雯、王新光、王春爱、张爱萍等,分别在《大众日报》《海鸥》《星星》《诗神》《绿风》等省级报刊发表诗作。

像这样的小说、诗歌创作学习班曾举办过多次,对提高作者的写作水平、促进全市的文艺创作,起到良好的作用。

1985年5月,文化馆制定了《益都县业余文艺创作奖励办法》(草案),对在地市级、省级、国家级报刊发表的文艺作品,分别给予稿酬的30%、50%、100%的奖金。另外,每年举办一次作品评奖活动,对获奖者颁发奖金和证书。大大提高了作者的创作积极性。

另外,文化馆还多次组织骨干业余作者外出参观学习,如1983年4月,由李万信带队,笔者和耿春元、杨小秀、王兆来、王新华、陈沛、王民德、张爱萍等共九人组成的参观团,赴烟台、威海参观学习,拜访了著名作家山曼,还请他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文学课。这次参观,既开阔了眼界,又增长了知识。

文化馆在扶持业余作者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赢得人们的一致好评。有的作者深有感触地说:“文化馆是业余作者的家,是我们心中的一方文化圣地。”

多种题材作品涌现,文学创作渐趋繁荣

青州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文学创作,一直把它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20年来,几乎每年都召开一次全市文艺创作会,共同学习毛泽东同志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党的有关方针政策,使广大作者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创作出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之作。

冯蜂鸣的《争画》获中国作协主办的全国散文大赛一等奖,此后由海外多家报刊转载,并选入全国通用教材小学《语文》课本。他的小说《悲壮的两小时》,新加坡选入中学教科书《高中华文》,国内选为全国通用教材中学《语文》,另有《悬念小说集》出版;陈万增出版散文集《青州史话》;张国钟的《晨之眼》《血色马莲》《鸟声》等刊于《山东文学》;徐有昌的《我是一只什么鸟》,在《散文》发表后又被《读者》转载;陈沛的《塞外有奇峡》,获1989年全国报纸副刊文艺三等奖;另外,孙瑞生、郭伟红、王小葚、顾秀梅、刘元民、傅晓、王传胜等均有散文发表于报刊。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是青州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笔者在《文汇报》《中国文化报》《星星》《工人日报》《词刊》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诗歌300余首,出版诗集4部。王秀华、王民德在《星星》《绿风》《黄河诗报》《诗潮》等诗歌报刊,分别发表了数十首诗作,出版了个人诗集,并在大赛中多次获奖。

上一篇新闻

中国边疆走向对外开放大舞台

下一篇新闻

远村古落茶韵浓——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录之布朗族篇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