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将苍蝇变成电池、口罩原料!她打造城市农场,开创虫虫商机

提到苍蝇和蛆,你会想到什么?恶心!有害!反正都不会是好印象,但现在都应该要改观了!在科技的加持下,苍蝇和它的幼虫现在不仅能运用在半导体上,还能成为化妆品及医药材料,涂抹在我们的脸上及伤口,改善我们的生活。

将苍蝇变成电池、口罩原料!她打造城市农场,开创虫虫商机

利用「蛆」来解决日益严重的垃圾问题

在新加坡一个安静的农场里,农场主人的名字叫做蔡凯宁(Chua Kai-Ning),她每天要花很多时间喂养她的动物,确保它们有吃饱,并且会快速长大。但蔡凯宁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农夫,而她养的也不是一些普通的动物。

25 岁的蔡凯宁和她的搭档,30 岁的潘俊伟(Phua Jun Wei),在 2017 年创立了新创公司「Insectta」。Insectta 是新加坡第一个位于城市的昆虫农场,专门培育昆虫以提取生物材料,并将这些材料用于制药和电子产品。

蔡凯宁年轻时就对农业产生了浓厚兴趣,一直想成为一名农夫。她大学期间在一间城市农场实习,学到的都是有关农业的创新技术,让她对这个行业大开眼界。2017 年初,蔡凯宁结束了在农场的实习后,开始筹备 Insectta,到了年中,潘俊伟加入创业团队。潘俊伟是 Insectta 的首席研发长,他毕业于国立新加坡大学,在大学的最后一年修习了昆虫学,并以生命科学荣誉学士的学位毕业。

将苍蝇变成电池、口罩原料!她打造城市农场,开创虫虫商机

新加坡新创 Insectta 创办人蔡凯宁

Insectta 位在新加坡玛格丽特大道的住宅区内,外表像一家小型商店。这座面积约 200 平方米(60.5 坪)的农场里面养殖的是一种称为黑水虻(Black Soldier Fly)的蝇类,一盘一盘存放着的是它的幼虫「蛆」,成年的黑水虻则被关在另一个有保护网围着的小房间里。Insectta 的基本业务,便是利用黑水虻的幼虫,来解决新加坡日益严重的食物垃圾问题。

2020 年新加坡产生的食物垃圾有 66.5 万吨,其中只有 19% 被回收利用,但「天生我才必有用」,即使是垃圾,也有其可用之处。如果我们能改变生产系统及处理垃圾的方式,垃圾就可以重新成为一种资源。这是一种循环经济的理念,瞄准的是食品供应链中,从生产系统所产生的垃圾,并将其转化成为有价值的产品。

Insectta 每月从大豆工厂和啤酒厂所收取的食物垃圾多达 8 公吨,这些豆渣和废粮便成为黑水虻幼虫的食物。每公斤的幼虫一天可以吃掉 4 公斤的垃圾,每天盘子里扭动的幼虫要吃掉数百公斤的食物垃圾。部分幼虫经过快速干燥后可以做成动物饲料,而黑水虻的排泄物也能变成农业肥料。Insectta 大部分的客户包括苗圃和园艺师,以及在虾皮购物和马来西亚的 Lazada 等网络平台上购买产品的个人客户。

苍蝇能应用在半导体、电池、化妆品和医药产品

世界上许多利用昆虫来处理食物垃圾的公司,例如荷兰的 Protix、澳洲的 Goterra,以及英国的 Better Origin 及 AgriProtein 等,他们大多数都是以这种方式,将富含蛋白质的黑水虻幼虫出售作为宠物食品或肥料,并将成虫出售给其他农业客户。

但 Insectta 从黑水虻中所提取的,不仅仅是作为农产品而已,他们还试图创建新的昆虫养殖模式。Insectta 获得以色列 Trendlines 集团 Agrifood 基金的资助,以及新加坡政府企业发展局的拨款,正从养殖这些幼虫的副产品中提取高价值的生物材料。

黑水虻的幼虫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个茧,长大到约 10 到 14 倍后发育成为完全的黑水虻。Insectta 开发了专利技术,将幼虫的生长分成不同阶段,透过生物精炼,从它们留下的外壳中获取生物材料,这些生物材料可以用来产生工业用的壳聚醣(Chitosan)、黑色素和益生菌产品。这些产品每公克的价值高达数百美元,使得黑水虻幼虫的最终产品价值增加了两倍。Insectta 希望这些生物材料能够彻底改变不断成长的昆虫产业,并改变我们对于「垃圾」的看法。

将苍蝇变成电池、口罩原料!她打造城市农场,开创虫虫商机

从幼虫中提炼壳聚醣、黑色素和益生菌

以黑色素为例,它导电,可用于半导体、超级电容器或电池。传统上除了从鱿鱼墨中提取外,从未从其他生物提取过黑色素。

至于壳聚醣,则是一种具有抗氧化特性的抗菌物质,可用于制造化妆品和医药产品。专家表示,壳聚醣可以替代化妆品中的合成增稠剂和防腐剂。目前蟹壳是壳聚醣的主要来源之一,但从蟹壳中提取壳聚醣,涉及了化学过程和需要使用大量的水。Insectta的提取技术与传统的技术相比,使用了更少的化学物质,例如氢氧化钠等,使其成为更环保永续的替代方案。

Insectta 的壳聚醣每公斤价值超过 10 万美元,其最终目标是每天生产 500 公斤,等于每季目标产值超过 45.5 亿美元,超过台积电今年第二季产值 133.15 亿美元的 1/3,以一座农场而言,产值非常惊人。

Insectta 目前正与新加坡的化妆品集团 Spa Esprit 合作,在其保湿霜中使用壳聚醣;Insectta 也与口罩品牌 Vi-Mask 合作,目前 Vi-Mask 口罩的衬里中所使用的壳聚醣来自于蟹壳,改用昆虫的壳聚醣符合环保要求,该公司打算在其产品的抗菌层中使用黑水虻的壳聚醣。Insectta 还打算将其高级壳聚醣的用途,扩展到药物、伤口愈合,和有机 3D 打印。

将昆虫视为「有情众生」

随着消费者意识发生了变化,愈来愈多人使用「可持续产品」(Sustainable Products)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可持续产品」是指从原材料的提取到最终处置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提供环境、社会和经济利益,同时保护公众健康和环境。昆虫生物材料市场因为符合环保条件,因此预料将会大幅成长。但 Insectta 如果想要扩大其黑水虻材料的市场,还需要改变人们对于苍蝇的传统印象。

当人们想到苍蝇和其幼虫「蛆」时,首先想到的是它们很恶心,且对人有害。但黑水虻不咬人,生长速度非常快,因此非常适合城市农业。蔡凯宁说,或许我们可以把利益放在首位,将成见放在两旁,来改变对黑水虻和蛆的普遍印象。

此外,关于昆虫是否有「意识」的争论目前也在持续中。在讨论昆虫意识时,通常会区分为「伤害感受」和「疼痛」两方面,前者是一种反射反应,后者是指大脑感知到的负面情绪。有证据显示昆虫也可以体验情绪,因此如果将昆虫「拟人化」(Anthropomorphism),可能会影响人们对使用昆虫是否人道的看法。「拟人化」是指将人类的形态、外观、特征、情感和性格特质,套用到非人类的生物上面。

所以为了避免争议,对于昆虫的处理最常采用的原则是将其视为「有情众生」(Sentient Beings)。在佛教中,「有情众生」是指具有意识,知觉或在某些情况下具有生命本身的众生。在考虑到生产饲料或食物的过程中需要大量养殖昆虫,有一些论述因此不鼓励食用昆虫,并支持以植物为基础的饮食。但其实在保护食用植物的过程中也会涉及大量杀戮昆虫,因此专家建议养殖昆虫时我们需要将它们视为「有情众生」。和养殖牲畜相较,昆虫需要较少的水、能源和空间来生长,因此饲养黑水虻比饲养牲畜更符合人道精神及友善环境。

随着荷兰的 Protix 和英国的 AgriProtein 等公司成为黑水虻养殖的知名企业,Insectta 也希望有一天能在世界上留下自己的印记。该公司于 2020 年开始收支平衡,但想要增加收入还需要引入更多营运资金。目前 Insectta 正与投资者们进行谈判,而投资者的普遍想法是 Insectta 必须能够增加人力,并进行大规模生产。但 Insectta 并没有打算扩大自己的农场,而是计划将黑水虻的卵卖给当地的农场,并收集这些农场生产的黑水虻外壳,然后提取生物材料。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 MarketsandMarkets 所发布的报告,全球昆虫蛋白市场从 2019 年至 2025 年的年成长率预估为 45%,整体黑水虻生物材料的市场价值约 70 亿美元。Insectta 的目标是未来几年用于通讯和计算机等设备的半导体,以及用于动物饲料添加剂的蛋白质和益生菌都可以由黑水虻的幼虫制成,让昆虫不仅能养活世界,还能为世界的前进尽一己之力。

上一篇新闻

商旅百科 | 飞机上的隐藏福利,你都知道吗?

下一篇新闻

护肤力成了气垫的新dress code,更多选择更多欢笑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