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柿子为何更“美”
在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富平县有2100多户贫困户依托柿子产业脱贫,占到了全县贫困户的近三成
富平县农民正在晾晒柿子
霜降以来,富平柿子进入丰收季。
日本吉野市的世界上唯一的柿子博物馆里有这样的记载:“世界上柿子的主产国为中国”,“柿子的优生区在富平”。
2001年8月,富平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中国柿乡”称号。
富平养育了尖柿,尖柿成就了富平,柿染山林不单单是美如画卷,也是果农致富的“生财门”,更是富平地区发展的“金钥匙”。
从柿子专红到柿饼畅销
富平古称“频阳”,因“富庶太平”而得名,不仅地广物博,而且农业资源丰富,素有“九峪肥田”之称,农作物种类较多,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柿子了。
相传,当年朱元璋为生活所迫,靠乞讨度日,流落到富平北部金瓮山下,靠食用当地鲜美的大柿子才得以活命。朱元璋当皇帝后,便下令将那棵有救命之恩的大柿子树封为“凌霜侯”,并建庙永为纪念。
传说之外,富平的柿子种植拥有悠久的历史。据历史记载,富平在汉初就开始栽植柿子了。
种植柿子的地方很多,光在我国就有广西恭城、山东沂蒙山区,陕西商洛等,为什么富平的柿子能从中脱颖而出?
据了解,有4个因素:海拔——一般海拔高度400—800米,最高海拔1439米;纬度——北纬34.76度;温度——年平均气温14.0℃;无霜期长——无霜期225天,年日照时数2472小时。
据富平当地人介绍,只要具备其中某一个或两个因素,就可以种植柿子,但富平是所有因素都具备,因此富平柿子的味道也格外好。近年富平柿子走红,除了得益于网络宣传和电子商务的便捷,更是因为它出众的口感得到认可。
富平柿子的走红还得益于柿饼的制作工艺。明朝时,富平柿饼的制作工艺已十分成熟。富平柿饼在制作过程中精选富平特有的大尖柿,经过削皮、脱涩、软化、晾晒捏型、出霜等十多道工序精细制作而成,出产的柿饼个大、霜白、底亮、质润、味香甜。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就作为贡品进献皇帝。
近年来,富平柿饼不仅畅销大江南北,还出口韩国、日本、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深受消费者青睐。
曹村镇马坡村村民制作柿饼
从家庭作坊到龙头企业
每年随着霜降的到来,富平种柿子的农户们开始摘柿子、做柿饼,曹村镇和庄里镇以及邻近的乡村,几乎找不到一个剩余劳动力。男劳力一般采摘和搬运柿子,妇女们则坐在院子里给柿子削皮儿。
截至目前,富平全县柿子总面积达到25万亩,年产鲜柿6万多吨,可加工柿饼1.3万吨,产值10亿元以上。只是如此巨大的产值,发展的过程略微有些曲折。
富平的柿饼以前是家庭作坊式制作,2000年以后,有国外企业知道这儿的柿饼好,就来收购。但是农户力量分散,掌握不了定价权,最贵也就卖到五六元一斤。为了掌握主动,2014年,富平县成立了大福柿子种植专业合作社,吸引了近千农户加入,包括270户贫困群众。
2018年11月5日,记者在富平曹村镇大福合作社走访时看到,几位工人在露天制作柿饼,将尖柿子削皮儿,然后挂在棚子里晾晒、脱水,总共需要十二道工序。
但是,这种传统的柿饼手工制作工艺却制约了富平柿子产业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比如柿饼的卫生程度、削皮的彻底程度、柿饼如何储藏,都影响着柿饼的销售。
市场经济下,如何更高效地加工制作柿饼,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富平县开始探索成立农业企业,对柿饼开展机械化制作,并延伸产业链,制作柿子酒、柿子醋、柿子糖等产品。
2015年起,富平县开始引入龙头农业企业,引领富平柿子产业发展。富平永辉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家企业,该公司引进国际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可实现柿子、其他鲜果光电智能分选、鲜果全自动削皮等先进功能,据车间工人介绍,现代工艺的引进,使得柿饼的生产周期由原来的45天左右缩短至20余天。
该公司年可加工柿饼3000吨,并且依托互联网平台,线上、线下互动营销。2017年永辉公司的“柿子红了”品牌完成电商销售订单1080吨,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
现代流水线加工制造工艺缩短的,不仅是制作时间,还有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路。
从“柿子红了”到群众富了
50岁的贫困户王国建,是富平县曹村镇太白村人,右腿有残疾,和年迈的母亲相依为命。
2003年以前,他靠打工和种麦子为生,月收入不足一千元,只够糊口,年底没有余钱。2003年,他在同村人的带动下种植柿树,当时不知道是否有前途,但实际收入比以前略高一点。当时他种了一亩地柿树。一斤柿饼才五六块钱。
到2014年,富平县大福柿子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收购柿子的价格比以前外国人给的高,他种柿子的收入才有较大的改变,亩产3000元增加到1万余元。而且加入合作社之后,他制作的柿饼有合作社兜底,不愁卖不出去。
大福柿子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后,主要为社员组织采购、提供柿子种植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组织收购、贮藏、销售、包装社员所种植的柿子产品,为社员引进柿子种植所需的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
2015年12月11日,大福合作社经过改组后,承载2200万元的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扶贫项目。社员由原来的122户迅速发展到现在的1061户,其中贫困户702户,优质尖柿园种植面积为4000亩,杂果林2800亩,在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截至目前,合作社有206户贫困户已实现脱贫。
除了合作社帮扶贫困户,主导柿子产业发展的企业也承担了较重的扶贫任务。
以永辉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与大福柿子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签订《农产品包销订单协议》,全部收购农户所产的农产品,让农户尤其是贫困户无后顾之忧。2017年,鲜柿子售价由2016年的1.2元/斤提高至2.5元/斤,再到今年的3.5元/斤,红饼收购价格由2016年的8元/斤提高至每斤18元以上,对贫困户收购价普遍高1—3元,且价格稳定、呈上升趋势。
永辉公司还吸收当地就业人数500余人,其中贫困户30人,长期务工的有8人,直接带动农户2000多户,用工政策倾斜于贫困劳动力。为做大做强柿子产业,永辉公司在曹村镇移民搬迁小区附近流转了1600亩柿子种植示范基地,可提供400余就业岗位,统一由大福合作社托管经营,优先流转了35户贫困户土地,并积极吸纳贫困户就业。
有了柿子这棵“摇钱树”,富平县的人民生活明显变好了。“以前曹村镇的镇区没有几辆小汽车,现在好了,停车位都不够,经常有车没处停。”谈起富平的变化,王国建开心地感叹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