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04日 星期一

西部歌王王洛宾传奇的一生

王洛宾(1913年12月28日—1996年3月14日),名荣庭,字洛宾,曾用名艾依尼丁,汉族,出生于北京,中国民族音乐家。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王洛宾在兰州改编了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之后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将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有“西北民歌之父”、“西部歌王”之称。

1988年9月,王洛宾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奖章。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作品有《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阿拉木汉》《在银色的月光下》等。

王洛宾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生于北京,卒于北京。一生大部分时间却在甘肃青海新疆。一生中与四个女人有感情,坐过三次19年时间的牢房,创作过无数脍炙人口的歌曲。

一、童年少年时期

1913年12月28日,

王洛宾生于北平的普通人家,

祖父是为逝者画像的手艺人。

在王洛宾的记忆里,

祖父总是在悲伤的哭声中,

一笔一画描绘死者的模样。

老人经常对家里人说:

“只有真正懂得悲哀的人,

才能懂得真正的快乐。”

这朴素却沉重的句子,

竟说中了王洛宾的一生。

族人凭手艺走南闯北,

历经几代辗转到北平。

幼年的王洛宾常从祖父口中,

听到那些遥远的人和故事。

母亲也时常笑着对他说:

“等你长大了,还不知要跑多远呢。”

18岁时,王洛宾考入北师大音乐系,

接受了4年的欧美音乐教育。

当时,中国现代音乐尚未发育,

王洛宾向往着巴黎音乐学院,

希望在那里遇到更纯粹的艺术。

然而,抗战爆发,母亲病逝,

家国突变让他的理想化为泡影。

在抗战背景下,

王洛宾跟随战地服务团,

来到了中国的西北。

为了激发与鼓励同胞们抗战,

他组建了青海儿童抗战剧团,

还到西宁的中学当音乐教师,

闲暇之余,创作大量抗战歌曲。

一天,在六盘山下的一个大车店,

一位老人唱着回族民歌《花儿》,

王洛宾听见,被深深震撼了。

优美的旋律和浪漫的歌词,

让王洛宾突然间意识到,

他寻找的音乐并不在西方。

为什么要去巴黎呢?

最美的歌就在中国。

二、青年时期

为了寻找西部民谣,

王洛宾离开西战团去往新疆,

途中受阻,只得在兰州落脚,

在青海遇到了西部的少数民族,

从他们的歌声中学到各种民谣。

王洛宾开始了漫长的流浪,

把对音乐美的向往和生命的诗意,

热烈挥洒在了大西北的荒漠上。

就在这时期,导演郑君里,

到青海拍摄纪录片《民族万岁》,

王洛宾和一位叫卓玛的藏族姑娘,

都参与了这次拍摄。

在片场,卓玛和王洛宾亲密谈笑,

调皮的马鞭轻轻落在他的背上。

王洛宾永远无法忘记卓玛的笑容,

把深藏心底的爱恋化作名曲,

《在那遥远的地方》。

山河动荡的岁月,

王洛宾写了许多歌谣,

数量最多的便是情歌。

他一路创作,一路整理吸收,

试图让西北民谣走进关口,

让更多人领略民间音乐的美。

1939年,王洛宾偶遇慰劳车队,

一个维族司机唱了一支新疆民歌,

动人的韵律令王洛宾兴奋不已,

他当即掏出纸笔开始填词,

用简单却诗性的汉语,

来表达歌曲里丰沛的情感,

《达坂城的姑娘》就这么诞生了。

王洛宾将内心迸发的生命感受,

和民谣原始的曲调结合得天衣无缝。

看似简单的词作和节拍调整,

有着对原生民族审美的深刻体会,

再考虑如何让更多人接受,

让歌声传唱得更远。

梁启超曾于五四愤言:

“举国无一人能谱新乐,

实为社会之羞也。”

不少人试图以音乐启蒙国智,

但中国现代音乐几乎停滞不前,

谱曲与填词人可谓寥寥无几。

至于民谣,各民族间更是互不相通。

在大西北流浪的王洛宾认为,

要让民谣流传得更广,

必须要让它们符合汉语特点。

为此,王洛宾写了很多歌词,

这是他一生艺术的第一个高峰。

柔美的情歌如同潺潺的溪流,

既有民俗风情,又不失文学韵味。

王洛宾可以将汉语的四声音调,

与少数民族歌谣的旋律紧密结合,

《半个月亮爬上来》《玛依拉》、

《青春舞曲》《康定情歌》《阿拉木汗》,

经典民谣从此流传开来。

王洛宾60多岁时说:

“我的很多成功作品,

往往不是在幸福中写就,

而是在痛苦中完成的。”

三、第一次牢狱之灾

1941年,因在西北服务团时,

和萧军、丁玲等人走得很近,

王洛宾被国民党当局抓捕。

即便到了狱中,歌声也从未断过,

放风时,他为难友唱歌、教歌,

在特务拿来写“罪状”的纸上,

他用牙膏皮卷成笔来写囚歌。

20多首囚歌中,最令人感慨的,

是为狱中2岁小丽丽写的《蚕豆谣》。

小丽丽和父母一起被囚禁一年多,

父亲在监狱中牺牲了。

一天,丽丽忽然问王洛宾,

“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

王洛宾说馒头、包子、饺子,

小丽丽摇摇头,掏出几粒蚕豆,

把她觉得世上最香的食物,

分给了王洛宾。50年后,

经历一生磨难、82岁的王洛宾,

与小丽丽重逢,唱起这首歌,

两人泪如雨下。

青海省主席马步芳,

非常喜欢王洛宾的歌曲,

把他从兰州国民党的监狱救了出来,

并邀请他做了上校音乐教员,

在马家军里教士兵唱歌。

1949年,青海迎来解放,

王洛宾拒绝了去台湾的邀请,

因为他离不开大西北,

离不开这里的风情与歌谣。

不久后,王震的秘书马寒冰,

推荐他加入解放军,一起去西部。

王洛宾带着吉他走了两千里,

一路翻山越岭,一路弹琴一路唱。

12年前,王洛宾便渴望到新疆,

在改编了那么多维族歌曲后,

他终于翻越祁连山来到了这里。

他编译苏联歌曲,改编《哪里来的骆驼队》

《我不愿擦去鞋上的泥》《在银色的月光下》,

继续着自己的传歌事业。

四、第二次牢狱之灾

然而,就在1950年春,

留在西宁的妻子给王洛宾写信,

说是家里被抄,连棉花都被收走了。

他给新疆军区写信辞职,回到北京,

以为这样就可以没事了。

1951年,王洛宾在课堂上被捕,

妻子刚生下小儿子,面对打击,

一个月之后就离开了人世。

新疆军区以“长假不归”为理由,

判处王洛宾劳役两年。

最终解救他的还是因为音乐,

南疆军区政委左齐为他担保,

让他继续采风和整理民谣。

1954年,日子逐渐安稳下来,

王洛宾把三个儿子接到了新疆。

没想到,1960年,风云突变,

因为音乐,他被判刑15年!

五、第三次牢狱之灾

在大跃进当中,

王洛宾创作了一首歌,

名叫《萨拉姆毛主席》。

在维语里,“萨拉姆”是万岁之意,

但有人愣是听出来“杀了”的发音,

王洛宾再一次被“莫须有”的罪名投进了监狱,

15年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20年。

在被关押了2年后,

由于文工团缺少高水平的教员,

王洛宾被假释出狱。

他被严格监管,毫无尊严地活着。

2年后,停止演唱王洛宾歌曲的文件下发,

他创作的歌谣再也不能被传唱了。

肉体上的困苦还能忍受,

不许唱歌,对他是极为残忍的。

他曾说:“我之所以走上民族音乐的道路,

民族自尊心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多年走在荒漠边缘,我的体会是,

越是荒凉寂寞的地方,

人的想象力就越丰富。”

而现在,没有了想象,

只剩下了荒凉。

1965年4月的一天,

没有任何的征兆,

王洛宾骑着自行车“出走”了。

他一辈子最爱骑自行车,

晚年80多岁还在骑自行车。

他漫无目的,一直骑到吐鲁番,

面对空旷的天地,长吐出一口气。

因为这一时“天真的冲动”,

王洛宾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他被再次投入监狱,整整关了10年。

就是在这10年里,在监狱中,

他从无数新疆犯人的口中,

录下了整整三大本的民谣笔记。

大家每天干着繁重的体力活,

每次却只有两个窝头充饥,

为了让大家唱更多的歌曲,

王洛宾省下窝头跟别人换民谣,

自己宁肯饿着肚子。

10年漫长的监禁,

让王洛宾深感绝望。

在单薄的囚衣下,

他只能用音乐温暖自己。

1969年,他写下《高高的白杨》。

“一座孤坟,铺满丁香”,

歌词透着浓浓的悲伤。

王洛宾向往着外界的自由,

不知自己是否还能出去,

但为了音乐,他选择活着。

1975年,他刑满释放,

只能做一些小工来养活自己。

数度牢狱之灾后,他已一无所有。

但在他的三大本民谣笔记中,

他用“艾依尼丁”做了名字。

“艾依尼丁”的汉语意思是富有者,

他没有工作,没有户口,没有粮票,

甚至不能用自己的本名,

但他富有一个音乐的世界,

一个坚韧而高贵的灵魂。

若不是王洛宾忍饥挨饿收录民谣,

许许多多宝贵的民间音乐,

如今早已失传了…

六、平反

1981年,王洛宾平反。

68岁的他时常独自一人,

骑着自行车在乌鲁木齐穿行。

多年坎坷让他习惯了孤独,

相依为伴的只剩下音乐。

这时的他被称作“西部歌王”,

许多文艺青年都对他充满敬意。

听说了他的故事的三毛,

曾不远万里来到乌鲁木齐与他相见,

两人都对音乐有敏锐独到的见解。

三毛为他唱起自己的《橄榄树》,

他为三毛唱起《高高的白杨》。

流浪的孤寂和对美与诗的热爱,

让这两个人的心灵发生了共颤。

别离后,两人曾不断通信,

然而就在1991年1月5日,

年仅46岁的三毛自缢身亡,

王洛宾为此悲恸不已,

含泪写下一曲《等待》。

很多人都说,

当代的作曲家里,

没有一个像王洛宾那样坎坷。

大半生里的那些苦难和悲伤,

都化作了王洛宾笔下的旋律,

走得越来越远,影响越来越深。

当初他希望能去巴黎音乐学院学习,

而后来,巴黎音乐学院,

将他的作品当成了教材使用。

新加坡的一次文艺交流盛会上,

一位女士赞扬他为传歌人:

“没有您,就没有那些绚烂的歌谣,

那些动人旋律也不会被世界知道。”

王洛宾也总是对人说:

“我这一生只做了一件事,

就是把歌声带给大家,

让大家获得更多的快乐,

心中都多一点爱,多一点美。”

晚年的王洛宾获得颇多赞誉,

齐秦、罗大佑专程去新疆拜访,

在纪念科特·柯本的演唱会上,

许巍曾演唱了他的作品,

《永隔一江水》。

曾经在狱中,

王洛宾想过自杀,

当喇叭里放起他的歌,

他最终又选择活下去。

“我一生坎坷是为音乐,

但也是音乐让我活了下去。”

1996年,他因癌症入院治疗,

躺在病床上依然坚持创作。

《歌唱万年青》是他最后一首歌,

写罢便与世长辞,结束一生的传奇,

音乐带给他的伤痛和美丽,

就这样飘散在时光的烟云里,

消失在那遥远的地方。

王洛宾曾希望自己的歌,

能够不断被人传唱,传唱500年。

他一生的期待没有落空,

无论时间如何奔腾,

那甜美的爱情,动人的歌谣,

一定会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上一篇新闻

哈萨克斯坦最重量级人物(总统、总理、克格勃主席、下院议长)

下一篇新闻

史上最全的调味料/佐料大全1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