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县及周边地区欧战应募华工情况调查始末
↑点击“潍县老事儿”,关注不扯淡的公众号
按:
本则资料由陈瑞曾先生供稿。陈先生称,这次调查系由陈慕虹先生为主进行,自己协同进行了调查整理工作。今予以全文推送,作为第一手素材存档,并藉此机会向老一辈地方文化探究者的考证精神致敬。
一战期间,中国政府为改变长期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地位,实行以工代兵参加欧战的政策,准许英法等协约国在国内招募华工。当时全国约有14万华工到欧洲,约有3万人为一战胜利牺牲在欧洲战场。
↑欧战华工影像(资料图)
2001年,时任潍城区政协文史委副主任的陈慕虹同志从《联合日报》刊登的《光荣的纪念章》一文中了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潍县寒亭、郭官庄等地,曾有不少农民在欧洲当过华工,有的牺牲在欧战战场。2002年,他又从《参考消息》上了解到,法国曾为牺牲在一战战场上的华工修建了陵园、树立了纪念碑,法国总统希拉克还亲到陵园扫墓。
陈慕虹同志在起意调查潍县一战华工的具体事迹时,又联想到:潍县著名桃刻艺人考功卿曾经讲到,他们考家村在一战期间,曾有不少人下欧洲当过华工的事。于是陈慕虹同志就约同陈瑞曾(以下称我们)在这年夏天,骑了自行车,首先来到了离市区10公里的考家村,在村干部的热心帮助下,经过往返三次入户调查。基本弄清了大考家村42名农民,当年应招去欧洲当华工的史实。
而后,我们二人又多次到寒亭区调查了当地一名叫徐明亭的人。徐明亭当过华工,一战结束后一度留在了法国开茶馆。经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当时正在法国勤工俭学的周恩来等共产主义小组的同志,曾经多次到徐明亭的茶馆,并以茶馆作为聚会场所的事。
↑欧战华工影像(资料图)
再后,进一步调查到潍城陈家村、坊子郭官庄等地若干一战华工的参战经过后,于2004年综合写成了《一战华工军团中的潍县人》存入当年潍城政协出版的《潍城文史资料》第20辑。
2009年2月1日,潍坊晚报又在副刊《史海钩沉》专栏刊发了这篇文章。此后不久,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的记者,从威海来到潍城,根据我们提供的线索进行了采访。在当年5月播出的《华工军团》6集连续纪录片里,采用了不少内容涉及潍县一带华工参战的史料。
↑央视十套播出《华工军团》记录片
中央电视台的报道,不仅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对一战华工参加欧战的认识,也引起了地方媒体的重视。2009年11月14日,经《潍坊晚报》副总编李培华同志的提议,晚报依据英联邦战争墓地委员会编辑成书的《一战英招华工死亡名录》。又在11月14日,报道了《潍坊497名劳工捐躯一战战场》,并刊登了捐躯者具体名单,华工原籍涉及潍县、益都、寿光、临朐、昌乐、安丘、诸城、昌邑和高密9县。11月16日起,潍坊晚报又以《不该被遗忘的一战华工》为题,介绍了潍城政协多年搜集一战华工史料的详细经过。而后,晚报又开辟了专栏,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连续报道了各县、区的华工家属,通过媒体反馈回来的、当年他们的亲人到欧洲参战的悲惨遭遇和英勇事迹。我们还陪同晚报的记者再次到有关村落进行了调查核实。
↑欧战华工影像(资料图)
由此,使我们能够更广泛、更真实的了解到潍县一带华工参战的历史资料,综合写成了调查报告。今年是一战胜利100周年,为此,再次披露这些资料,纪念为一战胜利做出牺牲、奉献的华工同胞。
//
1、潍城区
//
考家村当年曾有42名农民去欧洲当过华工。
91岁的考宗若老人回忆了当年在村里见证华工的一些往事。他说:那时潍县大旱,庄稼大都死在地里。正巧法国在潍县成立了“侨工事务局”专为一战招募华工。他们宣布,华工出国后,国内每月发给大洋10元,在国外每月再发10元。由于待遇优厚,考家村一次就有40多名农民当了华工。考宗若还谈到,华工在欧洲战场做苦工、在前方挖战壕、运送弹药、修路等所受到的艰难困苦。听回村的华工王枚讲,有一天夜里,听到飞机嗡嗡响,由于白天干活都累坏了,大家谁都没在意。第二天早晨出门时,看见了门外有一个没有爆炸的炸弹,大家庆幸地说,还是咱们潍县人有福啊!
该村 58岁的考绪同,谈到从欧洲回来的张言瑞家有许多欧洲画报。张言瑞很少谈他在欧洲受的苦难,却常常谈到欧洲文明进步的一些事。例如早在上世纪20年代,欧洲的画报就是彩色的,连相片也是彩照。张言瑞在上世纪80年代去世,活了80多岁。56岁的考明贵谈到他的祖父考顺绪当过华工,至今他还保存着爷爷由欧洲寄钱汇单的信封。
82岁的王玉玺记得伯父王枚从欧洲捎回家的搪瓷大口杯(当时村里还没有)、铝勺和一张彩色的合照。
这个村的党支部书记考继政谈到当年华工回家后曾经出钱立过上面刻有华工名字的石碑,最初放在村里的观音庙里,而后拆庙时丢在村外深沟里,很难再找到了。
//
2、寒亭区
//
该区政协文史委的张宏伟同志谈了当地华工们回到老家后建立《天鉴欧工》碑的故事。
该碑是在1991年8月在寒亭区东庄乡于家绛埠村发现的。碑身高1.6米,宽67公分,厚20公分。碑顶弧形,正面有凤凰戏牡丹浮雕,下用颜体大写“天鉴欧工”四字。上款为“民国十二年四月谷旦”(1923年),下款为“领袖丁清伦、陈清伦、王林、王德昌、主持道人杨本玉”。碑阴有志文:“玉皇上帝,主宰昊天,鉴观四方,庇我下民无远弗居。民国六年应募。初不知作何事功。及至该处,始知欧人战争,驱为前(缺一字)余人皆夙夜忧危,寝不能寐。忽忆本乡绛埠庄旧有玉皇庙,众同默祷,遥期默佑。但海隅天涯,终未深信。顾在彼五历寒暑,锋刃瘴疠频触,危苦亟矣。而卒乘坎出险,转履坦途。伊谁之力?皆曰:玉皇上帝,冥冥之中,默施鸿慈之所致也。迄今平安同归,以答神庥,勒碑以垂纪念。非敢云报,聊表吾辈之诚心云尔。”志文下有会友48人的姓名,其中潍县会友38人,青州8人,安丘2人。该碑现存寒亭区文管所。
↑潍县东乡绛埠玉皇庙“天鉴欧工”碑
//
3、奎文区
//
大虞街办陈家庄,当年这里是一个仅有17户人家的佃户村,就有7人当了华工。
该村60岁的崔同绪说,他的大爷爷崔连昭,30多岁了,由于家里穷,还没成家,1918年,通过设在坊子的法国侨工事务局,到欧洲当了华工,在运送战略物资时,被一颗炮弹炸死在战场上。
58岁的刘春林说,他的爷爷刘清起是6位活着回家的华工之一。爷爷当年去欧洲时已经40岁了。他的4个孩子,最大的14岁,最小的3岁,家里太穷了,去欧洲做工,起码马上发钱,可以养活一家人。到了战场上,虽为后勤,但实干在前线,修路、运粮、伐木、挖战壕、修工事、装卸武器弹药、打扫战场等,不仅条件十分艰苦,而且随时有丧命危险,万万不曾想到还能活着回来。
//
4、坊子区
//
小郭家庄村44岁的村民郭传新看到有关一战华工的报道后,给报社打电话说,他的八曾祖父郭殿策当华工,好不容易干到1919年一战结束,在回国途中,在船上染了瘟疫致死,葬身在大海里。
//
5、寿光县
//
中国人民银行潍坊市中心支行李全民向报社提供了一套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老照片》丛书,第16辑中有李平的文章《幸存者》,详细记载了他的姥爷延士祯与其哥哥延士和,先后从寿光城北的延家庄,到法国设在潍县坊子的侨工事务局报名当华工的经历。
先是,为了养家糊口,年已40岁的延士和含泪辞别家人,去法国当了华工。半年之后,刚满20岁、结婚不到两年的延士祯又乘早晨出门装作拾粪,偷偷地跑到潍县报名要当华工。当时,华工体检站设在二十里堡,延士祯查了三次才验上。体检人员用锐器往被检人员身上到处扎,或使劲用鞭子抽打,承受不了就过不了体检关。
↑央视十套播出《华工军团》纪录片
华工们离开潍县,从青岛乘邮轮去法国。为防德国潜艇截击,不得不绕道日本、经太平洋、美国、加拿大,赴欧洲战场。在美国旧金山改乘火车到纽约再上船,在大西洋上漂流多日过英吉利海峡,最后到达了法国战场。然后英、法两国对中国劳工按军事编制,延士祯被编入183队,编号为132133。队长是一名法国人,183队的任务是将后方运来的军粮集中起来,然后再装火车运往前线。由于运粮劳动繁重,配给的食物严重不足,饿急了就冒死偷吃军粮。当时,华工队伍里识字的人很少,而延士祯由于家里人信基督教,小时上过学,能经常在队里帮人写信,也得到了华工们的尊敬,他还逐渐学会了一些法语,被提为小头目后,他能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为保护华工的权益,与华工一道去斗争。延士祯还谈到,在他劳动的地方,名叫勒阿弗尔(法国),经常会遭到德军飞机的轰炸,不仅粮台被炸毁,有不少常在一起的工友,也倒在了血泊里。而在法国兵力严重不足时,也会从华工队伍里抽调补充。到了1919年秋,欧战结束,延士祯和华工们正盼望回国时,法国人见这些廉价的劳力,还有油水可榨,又企图利用他们到非洲去挖金矿。华工们知道这一消息后,与法国人进行了坚决斗争。当时,留学法国的中国学生,也同华工们一道参加进来。迫于压力,法国政府只好准许华工回国。但载满华工的邮船从地中海,过苏伊士运河,经红海到印度洋时,却又悄悄向非洲的好望角进发。劳工们察觉后,再次与法方进行了激烈的抗争,最终迫使游船改变航向,进入马六甲,从新加坡到南海、过香港、台湾海峡抵达了青岛。1919年12月14日,一艘名叫“庇亚斯”号的邮轮,满载着1200名全是山东籍的华工,其中包括延士祯、延士和兄弟,一同回到了故乡。
该县侯镇西岔河村,原潍坊文史办主任宋科富为其家乡西岔河村主编的村史中记载,1917年,一战期间,该村有20名农民,通过英国设在青岛的劳工招工总部,在潍县乐道院查体合格后,由青岛出发,到法国巴黎附近当劳工的。根据需要,有8人被分配到维修、食堂、商店医疗服务等单位干工,宋允信、宋传教被安排干通讯后勤工作,其余10人因无文化,被安排去挖战壕、修路、运输粮食弹药等。战壕开挖在法国东北部,北起马恩河口,南到索玛河畔,蜿蜒千里,宽1.5米,深2至3米,每30米就有一座小地堡,每100米就有一座大地堡。劳工们虽不参加战斗,但却经常冒着飞机轰炸、在枪林弹雨中从事笨重而危险的劳动。无怪乎到1919年欧战结束,中国劳工回国时,法国人翘着大拇指说:这场战争,中国兄弟帮了我们大忙,感谢感谢!官方为中国劳工发了新服装、呢子大衣、毛毯,水壶饭包,还有一枚铜质胜利纪念章。
↑英国和法国为参战华工发放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纪念章”和“法国战事纪念章”
//
6、临朐区
//
潍城区63岁的林萱女士提供《潍坊文化通鉴》一书第8编有临朐县马春苓所写《游欧杂志》,以日记形式,详细记录了他在1917年至1919年去欧战战场当劳工的所见所闻。他在日记中记录,1917年8月14日,北洋政府宣布对德国等正式宣战,经与英法等国议定,中国主要采取“以工代兵”方式参战。
这年临朐大旱,各地都有大批农民应募去当华工,时任小学教员的马春苓,素有环游世界的夙愿,也于当年10月投笔应募。这年 10月5日,他来到青岛沧口,前往英国华工招募总局,寄居11号房,一院之中共有1000余人同食同宿。10月22日启程赴欧,途经日本,过太平洋,11月12日夜到加拿大温哥华。11月28日向欧洲进发,这段海域时有德国潜艇截击,有可能随时命丧大海。12月18日船到英国利物浦,12月23日,在漂洋过海两个多月后,终于到了驻扎营地。12月24日马春苓所在连队开始做工,主要负责修路、运粮、运输战略物资等,这里是法国加莱省西北部,离战场虽远,未冒枪炮子弹之险,但在夜间敌机抛扔炸弹,险情迭生,在此七八个月,未尝解衣睡觉。在日复一日的饥饿煎熬中,马春苓曾吟诗多首。
如1918年2月2日工暇,他写道:“一为迁客去西欧,回望山东两泪流,骨肉时迁万里梦,韦韧怎奈五更愁。心驰利欲复何悔,学限管蠡志未酬。那得杜公千日酒,恍然睡觉已三秋”。他还在日记中写道:“呜呼!日营工作,筋疲力困,夜避飞炸,心惊胆裂,回望故国,关山万里,前计归期,迢迢三年,其苦况诚不忍言。虽然,吾人旅此,如柙虎瓶鱼,即插翅也难以奋飞。虽日夜忧虑,亦将奈何?唯苦处寻乐,随遇而安,以保我微躯。至于吉凶祸福,概诿夫天命而已”。
1918年10月8日,正在工厂低头做工的马春苓,忽然听到了附近轮船、汽车响亮的鸣笛声,经询问得知,德国战败投降,一战结束。他联想到自己不久即可回国,两行热泪滑落了下来。
1919年2月23日,他和劳工们被通知去参加清理战场,直到6月13日,这项工作还在进行。他注意到自从停战后,虽然各国都在派队收埋阵亡士兵遗体,但时至今日,荒野间依然白骨累累。他在《吊阵亡兵士坟茔》诗中写道:“十架亭亭魂有因,荒丘累累奠谁陈,可怜路畔遗残骨,犹是深闺梦中人”。
1919年8月10日,经过华工们团结斗争,完成任务的华工终于可以分批回国了。8月22日接到回归通知,10月13日上路,直到12月18日到青岛,12月25日回到了家里。马春苓在当时的日记里写道:“乃瞻蘅宇,载欣载奔,子弟欢迎,老母依门,扶亲入室,两泪流痕,田园既芜,青毡犹存,吾想夫自亚赴欧,水陵倭迟,方逾二载,贲然来斯,既历三洲,游兴已遂,联军奏凯,战功永垂……”
//
7、青州市(益都县)
//
庙子镇崔崖村民张永森的祖父张佩隆,1917年到欧洲当劳工,曾按时给家里寄钱,但在第二年就中断了。原来是1918年,在他往前线运送武器弹药时,被敌人一颗炮弹炸死在战场上,直到一战结束,村里活着的劳工回来,家人才知道这一不幸的消息,可怜他连一张小小的相片,也不曾给后人留下。
该市东坝镇东圣水村的温学礼,从小是孤儿,27岁了,村里没有人愿意嫁给他,但他在去欧洲当华工回来后,人们认为他见过世面,很快与一个比他小十多岁的姑娘结婚,度过了幸福的一生。
//
8、其他
//
另外,潍坊晚报还在2010年1月与法国齐鲁文化协会会长江敬世取得了联系,法国齐鲁文化协会向潍坊市提供了有关一战华工的更多线索。
非经允许,其他公众号谢绝转抄。
铁粉儿可加小秘微信wf54060046,敲门入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