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张仲景:不明《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中外景仰的世界医学伟人

张仲景(约公元150—219年),名机,字仲景,汉族,东汉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邓州市和镇平县一带)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所著《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南阳五圣之一。

一 刻苦钻研 立志良医

张仲景生在南阳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他的父亲张宗汉曾在朝廷做官。他的家里有很多藏书,张仲景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典籍,尤其爱读医学书籍。

他读到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觉得非常神奇,钦佩扁鹊的高超医术,也想做一名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医生,他对医学发生的兴趣与日俱增,大量的阅读和钻研医书,为后来成为医学大师奠定了基础。

当时的名士何颙,非常赏识张仲景的才智,曾对他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何颙别传》)。意思是说他才思过人,善思好学,聪明稳重,但是没有官员的气质和风采,不宜做官。只要专心学医,将来能成为良医。

这使张仲景受到鼓舞,更加坚定了学医的信心,从此更加刻苦学习,博览医书,广泛吸收各医家的经验用于临床诊断,进步很大。后来,张仲景果真成了良医,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

当时,张仲景有位远亲的伯父叫张伯祖,是南阳郡极有声望的医生。他在宛城开了个“回春堂”药铺。他性格沉稳,对医学有深入的钻研。给病人治病,认真细致,他治疗的病人,绝大多数都能治愈,深受百姓尊重。

张仲景12岁那年,父亲病故,母亲无力供他读书,他到宛城跪求伯父收他为徒,被伯父严词拒绝。但张仲景并没有灰心,仍孜孜不倦地钻研医学。

张仲景:不明《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中外景仰的世界医学伟人

《医圣张仲景》剧照

两年后的秋天,一场瘟疫在宛城四周蔓延,灾难波及到张仲景的村里,她的母亲染上瘟疫,一病不起,老族长派人去宛城里请张伯祖回来救人。而宛城同样瘟疫爆发,病人挤满了回春堂,张伯祖分身无术。

正当村里人不断病倒、死亡时,14岁的张仲景从南阳伏牛山里采集和收购来一大车草药,在家里对药材用烘、炮、炒、洗、泡、漂、蒸、煮等方法加工,消除、减低药物的毒性,加强疗效。炮制好药材后,他又借来大水缸烧火煎药。

大缸药汤煎成后,他把老族长和乡亲们请来,他对大家说:“小时候,伯父在家开药铺行医,他的号脉、问病、开方、制药等我都记在心中。加之读了大量医书,拜访了很多名医,博采众长,也搜集了大量的土单验方,对医道略懂一二。

现在这场疫病,叫做伤寒,可以医治。喝一碗我的药汤,会立时见效;喝上三五天,定可起死回生,大家如若不信,请当场饮用一试。”他把一碗药汤捧到大家面前,没人敢相信他的药管用,无一人接碗。

张仲景为了打消众人的顾虑,他把那碗药汤喝了。这时,她母亲为给儿子撑腰打气,也喝了一碗药汤。老族长非常感动,招呼众人:“还愣着干啥,有药治病总比等死强,给我也来一碗。”

众人如梦初醒,纷纷拿起碗,喝起药,一大缸药汤喝个精光。几天后,全村人把那一车草药煎完喝光后,病人一个个痊愈了。

张仲景:不明《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中外景仰的世界医学伟人

《医圣张仲景》剧照

消息传到了张伯祖耳里,他非常高兴,觉得张仲景是块好料,当即把他召到宛城,收为徒弟。

张伯祖见他聪明好学,又刻苦钻研,就向他传授自己的医学知识和医术,张仲景认真跟师傅学医,外出诊病、抄方抓药、上山采药、回家炮制,做到一身不闲。有了名师指点和言传身教,张仲景医术大大提高。

张仲景非常重视向前人学习,吸收前人的理论经验,提倡“勤求古训”,对《素问》、《灵枢》、《难经》、《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深入学习和钻研。

《素问》中的“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的理论,对他很有启发。他认为,伤寒是一切热病的总名称,所有因外感而引起的疾病,都叫做“伤寒”。他还对前人“辨证论治”的治病原则,深入研究,提出了“六经论伤寒”的新见解。

张仲景平时注意博采众长,广泛搜集古今治病的有效方药和民间验方,研究这些方药和验方对治疗疾病的作用,收集了大量资料。

他对民间常用的多种具体治法认真研究,熟悉针刺、灸烙、温熨、药摩、坐药、润导、洗浴、浸足、灌耳、吹耳、人工呼吸等治疗方法。

经过几十年的奋斗,他不仅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更主要的是打下了深厚的医学理论功底,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医生,医术超过了老师张伯祖。何颙在《襄阳府志》中说:“仲景之术,精于伯祖”。

二 辨证施治 创新医术

张仲景生活的时代,正值东汉末年。那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专权,连年混战,天灾频发,疾疫流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是当时社会的悲惨写照。

张仲景的家族原有200多口人,在建安时期,不到10年,就有2/3死去,其中死于伤寒病的又占7/10。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当时社会上的读书人,却不重视医药,不研究医疗方法和技术,梦想荣华权势,仰望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只追求名利和地位。

更令张仲景不解的是,那些医生不探求前人医学经典著作的意旨,来扩大和加深自己的医学知识。只是各自承袭家传的技艺,始终沿用陈旧的方法。

这些医生在检查疾病,询问病情时,简单询问一下病人,就开方施药。诊脉时敷衍了事,按了寸脉,就不管尺脉;摸了手部脉,就不触及足部脉;按照自己的呼吸去诊察病人的脉博,不等脉博跳到50下就草草了事,对三部九候的脉象,竟然没有一点模糊的印象。

更令他气愤的是,病人危在旦夕,那些医生不知道迅速果断救治,病人保贵的生命,就交付给了这些平庸无能的医生。

另一方面,当时社会迷信巫术盛行,很多穷人得病,就去请神弄鬼,那些巫婆和妖道欺骗病人,用符水治病,很多人被夺去了生命。张仲景对这些巫婆和妖道深恶痛绝,遇到这些人谋财害命,他就出面干预和指责。

有一次,他遇见一个精神不正常的妇女,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显然是受到某种刺激。家属听信巫婆的胡言,以为这是“鬼怪缠身”,正要请巫婆“驱邪”。

张仲景仔细观察病人的神态和气色,询问病人的一些情况,便对病人家属说,她是“热血入室”,不是什么“鬼怪缠身”。这种病病可以治好,巫婆才是真正的鬼怪,不要让巫婆缠住病人。

在征得家属同意后,他为病人针灸,几天后那位妇女精神正常了。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中记载了类似病症及治疗方法:“妇人藏燥,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张仲景:不明《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中外景仰的世界医学伟人

《医圣张仲景》剧照

张仲景在医疗实践中勇于创新,不墨守陈规。有一次,一个病人大便干结不下,人很虚弱,腹痛难忍。

张仲景确诊为阳明病,病人由于高热等原因引起便秘。治疗便秘,一般是服用泻火的药。但病人体虚,再服用泻火药,会使病人更加虚弱;但大便不下,热邪内聚,病就不能痊愈。

张仲景决定采取一种新的治法。他把一些蜂蜜,用小火慢慢煎干,捏成手指粗细、约二寸的长条,制成“药栓”,塞进病人的肛门。肠道得到蜂蜜的润滑,干结的大便被溶开,病人顺利排便,鼓胀的腹部松弛下来。热邪随之排出,病情好转。

就是这一实践,他创造了使用肛门栓剂的通便法,这是我国医学史上还是首次。

张仲景《伤寒论·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中记载了这种通便法和“灌肠法”:“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鞭不可攻之。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猪胆汁,皆可为导。”

“又大猪胆一枚,泻汁,和少许法醋,以灌谷道内。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这种“灌肠法”是用一个大的猪胆囊,挤出胆汁,和入少量食用醋,然后灌入肠道内。一顿饭的功夫,积存已久的粪便污垢就会排出,效果很好。

有一次,张仲景见一堆人围着一个躺在地上的人叹息,几个妇女在啼哭。原来,躺在地上的人因为穷得没法活上吊了,家人发现后把放下来,但已一动不动。

张仲景挤进人群,询问得知上吊时间不长,应该能救活。他吩咐把那人放在床板上,用棉被盖上保暖,又让两个年轻人,蹲在他头旁,一面按压胸脯,一面拿起双臂,反复举起落下。

张仲景蹲在床板上,用手掌抵住那人的腰部和腹部,手臂一起一落,一松一压。近半个时辰,那人有了微弱的呼吸。张仲景让人按照他刚才的动作,不停起落松压,不一会儿,那人清醒过来,他的命保住了。这套施救法,就是现代的人工呼吸法。

张仲景:不明《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中外景仰的世界医学伟人

张仲景(李家兴国画作品)

关于抢救自缢身亡者,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杂疗方》记载了几种情况下可以救活:

救自缢身死,如果是从早晨至傍晚虽然身体已冷,仍然可治;若从傍晚至早晨,治疗上稍困难,原因在于缢死前忿怒太盛。由于夏天夜比昼短,天气又热,应该可治。如果死者心下微温,即便一天以上仍然可治。

救治的方法是:缓慢将死者抱下,解开绳子,不能断然剪断绳子,然后上下辅被平卧。一人以脚踏死者两肩,手稍抓住他的头发不要放松;另一人用手按在胸上,按压数次;一人按摩揉捋上臂作屈伸动作,假如上肢已僵硬,可渐渐用强力作屈伸动作,同时按压腹部。

大约做一顿饭的工夫,病人气从口出,并有呼吸,双眼睁开,此时仍要继续按摩,不要置之不顾,但不可过劳,过一会儿,可给少量桂汤及米汤含口中,以润咽喉,一旦能渐渐下咽,即可稍停。亦可让两人用管吹他的两耳。这种方法最好,没有不可救活的。

张仲景行医时,曾经到过许城。由于他善于“辨证施治”,不少政治家,文学家对他都很敬重。青年文学家王粲对他很仰慕,与他有过密切的来往。可惜这位极有才华的文学家, 没能听从张仲景的劝告及早治病,以致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西晋皇甫谧《甲乙经序》里记载了张仲景劝告文学家王粲及早治病,王粲不听,而过早离开人世的故事:“仲景见侍中王仲宣(即王粲),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

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居三日,见仲宣,谓曰:服汤否?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也!仲宣犹不言。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其言。” 王粲最终疠疾发作,眉毛脱落,半年后不治身死,张仲景一语成谶。

三 亦真亦幻 优美传说

张仲景年轻时四处拜访名医,登门求教。有一年,张仲景的弟弟要出外做生意,临行前找到哥哥,要哥哥看他日后有没有什么症候,因为真要得病哥哥又不在家就麻烦了。

张仲景:不明《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中外景仰的世界医学伟人

张仲景给弟弟把脉后说:“恐怕明年你要长个搭背疮!”

“搭背疮”就是后背痈疽疮,俗称“手够疮”,就是在患者反手后背能摸着的地方的长的疮疖,初起红肿热痛,后化脓突起直至溃破,疼痛难忍。

弟弟哀叹说:“疮怕有名,病怕无名,长个塔背疮,怎么治呀?”

张仲景平静地说:“没事,我给你开个药方,到时服了这付药,塔背疮就转移到屁股上。日后找到能治搭背疮的先生,就请他给医治,治好后来信告诉我一声。”

弟弟到湖北做了一年生意,第二年在襄阳,一天突然脊背疼痛,搭背疮还是找上身了。他按照哥哥开的药方抓药,吃了几天药后,疮真的转移到屁股上了。

他看了几位郎中,有的说是疖子,有的说是毒疮,都束手无策。后来,他找到同济药堂名医“王神仙”,王神仙笑着说:“这是搭背疮,是谁把它转移到屁股上的?”得知是他哥哥后,王神仙说:“他既然有本事能转移,一定能治啦!”

张仲景弟弟说:“他现在南阳,远水不解近渴,还请先生治治吧!”

王神仙开了药方,张仲景的弟弟吃了几服药,贴了几贴膏药,很快疮就好了。他给哥哥写信说明了情况。张仲景接到书后,立即打点好行装,直奔襄阳而来。

张仲景终于到了襄阳,他在同济药堂门前对管家的说:“我从河南来,盘缠花光了,请贵店收留我当伙计吧!”

王神仙闻声出来,见来人精干利落,爽快地说:“我这里缺个炮制药材的伙计,你愿意就留下吧!”张仲景便成了同济药堂的伙计。

张仲景聪明好学,药理纯熟,通晓各种中草药的性能,炮制药材轻车熟路,没几天,王神仙便把他派到药铺当司药。他既管司药,又管看病,他的医术很快得到了患者的认可,人们都称他是药铺的二先生!

王神仙看张仲景是块材料,就让他给自己当帮手。王神仙抚脉看病,他按照吩咐开药方;遇着疑难病症,王神仙抚了脉再叫他摸摸,告诉病在哪里,如何医治。张仲景把王神仙说的话记在心上,重要的东西都记在本子上,闲暇时仔细琢磨。

张仲景:不明《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中外景仰的世界医学伟人

这天,药店来了一个骑驴的老者,说他儿子得了急症候,请上王神仙去医治。过了大约半小时,老者拿回个药方来抓药。张仲景见药方内有藤黄,就知道病人肚内有虫,但方子上的藤黄只开了五钱,他迟疑了一下,抓了药给老者带走了。王神仙回来后,刚要去后院歇息。张仲景拦着说:“先生慢走,病人一会儿还要来请您!”

王神仙不解地看着他,他解释说“恕徒弟直言。藤黄能毒死人体内的虫,需要一两的量才行。先生只开五钱,只能把虫毒昏,等它返醒过来,折腾得更厉害。再用药就不灵了,病人还有性命危险!”

正在王神仙半信半疑时,老者返回来了,说儿子疼得死去活来,请王神仙快去看看。

王神仙一下子慌了手脚,在店里转来转去。张仲景解围说:“先生先歇会儿,我去跑一趟!”

张仲景来到时,病人疼得在地上打滚。张仲景掏出三寸银针,叫人脱掉病人衣服,看准一个穴位开始扎针,病人疼得昏了过去。张仲景安慰老者说:“没事的,虫子已经被刺死了!”一会儿,病人就醒了过来。张仲景又开一付泻药,病人把虫子被排泄出来后,病就痊愈了。

张仲景为王神仙解了围,王神仙不解地问道:“二先生,你到底是什么人?”张仲景如实回答说:“我姓张名机字仲景,到这里拜师学医来啦!”

王神仙连说不敢当,对他非常感谢。后来,张仲景回到南阳,两人成了朋友。

四 辉煌医著 医学伟人

尽管张仲景厌恶官场,轻视仕途。父亲曾在朝廷为官,就要求张仲景参加科举考试,以谋得一官半职。张仲景不愿违背父命,在灵帝时(约公元168~188年),他参加了考试,中了“举人”。他被州郡举为孝廉。

“举孝廉”,是汉代发现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方法,类似后备干部。被举学子,在文化上要博学多才,在品德方面要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故称为孝廉,没有“孝廉”品德者不能为官。

在建安年间(公元196~219年),张仲景被朝廷派到长沙做太守。但他仍以治病救人为己任,当时,官员不能随便进入民宅,要为百姓治病,就要接触百姓。

张仲景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不问政事,让百姓进衙门来看病,他坐在大堂上为患者诊治,前来治病者络绎不绝。后来,张仲景因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人们把坐在药铺里看病的医生称“坐堂医生”。

张仲景:不明《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中外景仰的世界医学伟人

作为东汉末年最著名的临证医学家,张仲景每治好一种病,就把药方保存下来。他还博采众方,广泛搜集治病有效的药方,他总结自己几十年的实践经验,系统总结汉朝以前临床医学的丰富经验,写成了《伤寒杂病论》这一不朽之作,是继《黄帝内经》之后,最有影响的光辉医学典籍,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的巨著。

《伤寒杂病论》成书于公元三世纪初,共16卷,内容包括《伤寒论》、《杂病论》两个部分。由于兵祸战乱,原著曾经散失。晋代经过名医王叔和搜集整理,编成36卷。又经后人校定,把它一分为二,编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

《伤寒论》共10卷,22篇,选取112个药方、397条治疗原则。当时霍乱、流行性感冒、肺炎等多种外感热病的总称为伤寒,《伤寒论》是阐述外感热病的辨证施治的专书。《金匮要略》是其中的杂病部分,共6卷,25篇,载方262个,列药达214种。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兼述外科、妇科等。书中记载40余种疾病,阐述各种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方药。

《伤寒杂病论》发展并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张仲景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各种症状、病邪入侵经络、脏腑的深浅程度、患者体质、正气的盛衰、病势的进退缓急、有无宿疾等多种情况,综合分析,寻找发病的规律,根据不同情况来确定治疗原则。

张仲景把外感热性病的所有症状,归纳为六个证候群和八个辨证纲领,以六经(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为纲,剖析了伤寒病各个阶段的病机病位病性,创立了伤寒病的六经辨证体系。

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辨别疾病的属性、病位、邪正消长和病态表现。从八纲辨证来看,任何一种病症都可用阴阳确定类别、用寒热阐发性质、用表里反映其病位深浅、用虚实说明邪正盛衰的强弱。辨证论治成为指导后世医家诊治的基本准绳。

《伤寒杂病论》在治则和方药方面的贡献也很大。张仲景提出的治则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调整阴阳,扶正驱邪,还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诸法。

具体一点讲,汗法就是让病人出汗,以排除体内病毒的方法;

吐法就是让病人呕吐,以把积聚在胸腹的毒物吐出来的方法;

下法就是让病人排泄,以把肠胃中的毒物排出体外的方法;

和法就是用药物来和解体内病毒的方法;

温法就是通过温里、祛寒、回阳、通脉等,以消除脏腑经络寒邪的方法;

清法就是通过清泻气分、透营转气、凉血散血、泻火解毒等,以清除体内温热火毒之邪,治疗里热证的方法;

消法就是通过消食导滞和消坚散结等,消除体内因气、血、痰、水、虫、食等久积而成的有形之痞结症块的方法;

补法就是通过补益、滋养人体气血阴阳,或加强脏腑功能,主治因气、血、阴、阳不足或脏腑虚弱所引起的虚证的方法。

张仲景认为,各种治疗方法,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不能一成不变。是“寒用热治”还是“热用寒治”,是“先表后里”还是“先里后表”,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伤寒杂病论》又被尊为“方书之祖”,书中的药方被称为“经方”,具有“经典”意义,以后的许多药方都是从此发展、变化而来。张仲景也有“经方大师”的美誉,他对医学做出了杰出贡献,被后人称为“医圣”。

清代医家张志聪曾说过:“不明四书者不可以为儒,不明本论(《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可见《伤寒论》在中医学中的位置。

张仲景:不明《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中外景仰的世界医学伟人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陈明归纳《伤寒论》的学术成就为:

1.总结了我国汉代以前医药成就,将医经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起来。

2.创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以理、法、方、药相结合的形式论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和许多杂病的辨证论治。

3.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先河,使辨证论治的诊疗原则在中医临床医学上确立下来,并且作为中医特色之一沿用至今。

4.创制与保存了诸多精当灵验的方剂及剂型。有汤、丸、散、含咽、灌肠、肛门栓剂等不同剂型,共有112方。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晋代至今,整理、注释、研究《伤寒杂病论》的中外学者超过千家。《伤寒杂病论》受到日本、朝鲜、蒙古、越南、印尼、新加坡等国的重视,影响及推动这些国家的医学发展。

据史书记载,张仲景还著有《辨伤寒》十卷、《评病药方》一卷、《疗妇人方》二卷、《五藏论》一卷、《口齿论》一卷,但都早已散失。《伤寒杂病论》为其硕果仅存,仅此一项,张仲景便成为中外景仰的世界医学伟人。

【点 评】

张仲景自幼才思过人,善思好学,他阅读了许多典籍,尤其爱读医学书籍,伯父在家行医,他细心观察伯父如何号脉、问病、开方、制药,后又拜访很多名医,搜集了大量的土单验方。

当村里瘟疫流行时,少年张仲景对全村人施药,治愈所有病人。他博采众长,医技不断提高,敢于创新,辨证施治,远近闻名。

所著《伤寒杂病论》发展并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提出的治则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调整阴阳,扶正驱邪,还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诸法,该书被尊为“方书之祖”。

上一篇新闻

峇峇与娘惹 | 一群独特的华人后裔

下一篇新闻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