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岳凯华:20世纪中国影视文学改编研究文献的学术史梳理

岳凯华:20世纪中国影视文学改编研究文献的学术史梳理岳凯华:20世纪中国影视文学改编研究文献的学术史梳理

20世纪中国影视文学改编研究文献的学术史梳理[1]

文/岳凯华

摘要:20世纪中国影视与中外文学的结缘和联姻非常紧密,古今中外文学为中国影视的飞速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文学的影视改编是一个世界性课题,既能获得观众瞩目,又常成为学术话题。收集、整理和建构中国影视的文学改编文献史料,当是中国文学、中国电影研究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论题。有必要依循历史发展的线索,简要梳理和厘清近20世纪中国影视文学改编文献整理与研究的脉络和情状。

我们知道,作为最为古老的艺术形式,中外文学走过了口头言说、书面表达、舞台展演、影视改编、网络呈现等多元的发展路径,而文学的影视改编在现代中国几乎与电影、电视剧的诞生同一步调。20世纪中国影视的发生,离不开对中外文学作品的改编。

1905年是中国电影的发端之年,第一部中国电影就是把谭鑫培表演的、根据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有关片段改编的京剧《定军山》(戏剧文学)搬上了银幕。从此,中国影视的生成与发展便与中外文学的生成与发展紧密相连。1910 年代初,以周瘦鹃等为代表的鸳鸯蝴蝶派文人逐渐关注并介入中国早期电影的创作中,如根据外国电影改编的“影戏”为我国早期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启发和借鉴。而根据中国本土文学尤其是古代文学改编形成的早期电影,则到20世纪20年代初才开始出现。1930 年代前后,中国现代文人如鸳鸯蝴蝶派、左翼文人创作的现代文学作品,也开始成为中国电影改编选择的对象,1940 年代中后期改编进一步成熟并开启文学影视改编的第一个高潮。1949年后,中外文学的中国影视改编又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少创作于“十七年”时期的当代文学作品被迅疾改编为影视剧,如1958年出现的作为中国第一部电视剧的《一口菜饼子》,即根据当时《新观察》杂志刊载的许可同名短篇小说改编。之后,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在多重挤压下犹如戴着沉重枷锁的“舞者”,在特殊的政治、文化、艺术形成的“舞台”上艰难曲折地前行。“文化大革命”时期上映的几部电影尤其是“样板戏”电影,几乎都是根据其时创作的戏剧、小说改编而成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外文学作品尤其是新时期文学作品中较有影响者大都搬上了银幕和荧屏。1990 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影视创作的文学改编呈现出了全新的、多元的、别样的局面,中外文学的影视改编观念自觉、模式娴熟、佳作叠现,影视改编片(剧)成为中国影视文学的最重要类型。总而言之,20世纪中国影视与中外文学的结缘和联姻非常紧密,古今中外文学为中国影视的飞速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大量的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搬上中国银幕和荧屏,至今依然是新时代中国影视创作的发展趋势。

其实,文学的影视改编是一个世界性课题,既能获得观众瞩目,又常成为学术话题。面对如此盛况,学界也在理论层面上与时俱进地厘清中外文学与中国影视的轨迹历程,总结文学与影视之间的互动规律,建立影视系统的生长谱系,探讨文学的影视改编策略,发现文学与影视之间在叙事、技巧、语言等层面的长短、优劣与异同,将影像性与文学性有机结合,国内外学界涌现了不少有关现代中国文学影视改编的著述文献,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

事实上,在炙手可热、如火如荼的影视改编实践过程中,这类文献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分布广泛,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献价值。收集、整理和建构中国影视的文学改编文献史料,当是中国文学、中国电影研究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论题,因为稳定的史料学基础是任何一门成熟的历史学科开展学术研究的前提,正如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所说:“做现代文学研究,一定要从史料发掘入手”,并特别指出“亲自动手做过史料工作的学者和没做过的学者,做出来的研究是非常不一样的”“好的研究是离不开史料工作的支撑与涵养的”。[2]历史学家周传儒也曾说:“近代治学,注重材料与方法,而前者较后者尤为重要。徒有方法,无材料以供凭借,似令巧妇为无米之炊也。果有完备与珍贵之材料,纵其方法较劣,结果仍忠实可据。且材料之搜集,鉴别、选择、整理,即方法之一部,兼为其重要之一部,故材料可以离方法而独立,此其所以可贵焉。”[3]均可谓真知灼见,对于戏剧影视文学研究具有相当大的指导作用和引领价值。这就需要改变当下中国影视文学研究轻视史料、缺乏考证而注重价值判断、理论阐释、以论代史、以评代史、史论不分、臆断历史的浮躁现象。因此,有必要依循历史发展的线索,简要梳理和厘清近20世纪中国影视文学改编文献整理与研究的脉络和情状。

一、尝试与摸索阶段(1949年以前)

1949年之前,国内学界对于中外文学影视改编文献的收集整理和理论审视尚处于尝试和摸索阶段。事实上,国内学人对于影视改编文献的收集和理论思考,是伴随着中国电影的出现而出现的。回溯中国电影史研究各个时期重要的史学论著,注重史料的治史传统可以说是一脉相承,与中国影视的文学改编文献整理相关的成果主要有:

(一)电影年鉴的编撰

其中有三本电影年鉴特别醒目,一是1927年1月3日由程树仁主编、中华影业年鉴社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4],比较详细列出了中国本土电影从业者及外国人所经营的影戏公司的名称、影业界组织、影戏学校、影业出版物、影戏院总表以及各公司出品电影一览表,这本年鉴几乎全部由客观统计资料构成,是一本1927年以前中国电影史的史料汇编,是研究早期上海电影产业中心形成过程的重要文献资料;二是1934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年鉴编纂委员会主编、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出版的《中国电影年鉴》,该书编辑委员会主任为陈立夫,编委为潘公展、卢莳白、戴策、李景泌、王平陵,是一部官方的电影年鉴,内容分理论研究、史实编纂、行政管理和商业概况四大部分,选入文章为学术论文和专业译文两类,正式确立了电影史论、创作理论、电影管理和电影教育的学术研究构架,奠定了现代电影研究学科的分类,使得电影理论研究在学术上基本成型;三是1935年由联华影业公司编辑出版的《联华年鉴》,该年鉴介绍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集制片、发行和放映为一体的联华影业公司从创办到繁荣的整个过程,并刊发了该公司的组织结构图和各分厂历年出品的影片目录,是研究上海本土的电影演员如何成为主流明星文化消费客体的重要参考文献。

(二)方志文献的出版

目前所见与早期中国电影改编相关的方志文献,主要有记录上海城市娱乐文化消费发展进程和租界内外城市居民生活统计等方面的重要材料,如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上海指南》(1909年)、《上海风土杂记》(1932年)、《上海鳞爪》(1933年)、《上海市大观》(1933年)和《上海租界游戏场调查》(1943年)等,这些方志文献对于中国电影的文学改编研究来说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史料补充。而收入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版《近代中国艺术发展史》中的郑君里的《现代中国电影史略》,不仅具有“贯穿始终的电影观念”和“进步的史学观”,而且辑收了不少由作者亲自调查、收集和整理的“第一手材料”。

(三)期刊文献众多

当然,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学改编文献更不能忽视晚清到民国时期报纸期刊,如《申报》《大公报》《民国日报》《中央日报》《华商报》等报纸和《明星特刊》《神州特刊》《影戏杂志》《中国电影杂志》《电影世界》《青青电影》《电影明星画刊》《银影》《电声》《良友》《现代电影》《青青电影》等千余种文学类(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新编》所收中国现代文学相关期刊数量为657种,其中含有电影类期刊)、电影类期刊(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到1949年由中国、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出版和发行的中文电影刊物有将近400种,其中上海就有200多种)上,也充斥着丰富的与电影的文学改编相关的信息,如论文、评论、新闻、影人趣事以及广告等,而且还存在着大量的与城市居民生活、文化、娱乐消费有关的内容。

(四)理论著作出现

徐卓呆译著的《影戏学》是中国学界第一部关于电影的理论著作,在8章6万余字的篇幅里具体介绍了电影的有关知识,其中第三章“造意与原作者”和第四章“编剧法及编剧者”就简略论及到了电影的改编问题。当然,这还不是早期学界关注的重点。随后,在业界一批人士围绕“影戏”这一中国早期电影关键词展开论说的视野中,电影改编的探讨依然还不是人们的兴趣中心,如朱双元的《新剧史》、侯矅的《影戏剧本做法》以及周剑云、陈醉云、汪旭昌等人的《昌明电影函授学校的讲义》(上述著作作为钟大丰、吴冠平主编的“中国电影史料影印本丛书”,后著改名为《电影讲义》目前已由东方出版社于2017、2018年先后出版社)都还没有集中于文学与电影关系的认知和阐释,但在周剑云的《编剧学——昌明电影函授学校的讲义之三》中对改编还是比较重视的,认为能否改编的首要一点是要“含有影戏的意味,及摄成影戏的可能”。不过,有些单篇文章如陈趾青的《编剧摭言》、李怀麟的《怎样才可以做编剧家》在对于编剧的主观条件提出看法的同时,些微提到了改编的做法。

中国电影发展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电影编剧理论依然非常薄弱,但对于文学的电影改编有较为先进的认识。1932年,夏衍翻译的普多夫金的论著《电影导演论》中的第二章“导演与剧本”,专门论述了与电影改编有关的编剧理论,而他在自己所写的《编剧与导演》《<权势与荣誉>的叙述法及其他》《<铁骑红泪>评》等文章中也对电影与文学的区别有较为自觉而清醒的认识,指出“将文学的作品译成电影,当然不需要将文学的作品所创造的一切加以机械的转化。电影艺术家所需要的,是要用电影所特有的手法,表现出文学作家用他文学上的手法所暴露出来的那种同样的‘具体的现实’”“比文学家更积极更明确地对观众指示出正当的途径”。这就是说,改编是要抓住原作精髓,用电影的手法变现文学的内容,见解颇为精当。

抗战时期,电影创作质量和蝉联都很低,虽然有关电影改编的观点相当稀缺,但一些著作如陈鲤庭的《电影轨范——电影艺术表现技巧概释》(1941)对与戏剧与电影之间关系的论述是相当敏锐的,认为二者根本不是两回事,实际上“戏剧和电影又常常交流着”,反对“一般的电影剧只是把平庸的戏剧搬上银幕”。抗战胜利以后,国民党当局对电影业控制趋紧,人心惶惶,完整的电影理论难以形成,与文学改编相关的电影理论自然也是停滞不前了。

二、自觉与开创阶段(1949-1979年)

至于学界能够自觉而有意识地关注文学与电影的改编问题,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不过,在1979以前学界关于中国影视的文学改编的文献整理与理论研究尚处于开创阶段。

(一)注重文献资料

这一阶段的文献整理,是学界比较注重的。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近百万字具有完整史学意义的电影通史、程季华主编、程季华、李少白、邢祖文等编著的《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第二卷由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2月出版,论述了中国电影从1905年至1949年的发展历程,其与改编相关的史料就非常翔实,在影片史料丰富广泛包容性方面至今仍无出其右者,目前仍是中国电影史研究者必备的参考书。事实上,当时的电影史料类型还是比较单一,但也开创了不少文献资料类型的先河。

1、回忆录的刊出。新中国成立后,早在《中国电影发展史》课题组大规模搜集电影史料的阶段,程季华等人在电影局艺术处和中国电影家协会的支持下,就开始尝试做一些类似于现在“口述历史”的采访工作,对许多当时还在世的中国电影早期的演员、导演进行采访,记述他们的从影生涯,并刊登在当时《中国电影》杂志的专栏“昨日银幕”上。此外,一些老艺术家撰写的回忆录也以单行方式由中国电影出版社相继出版,例如王汉伦等的《感慨话当年》(1961年版)、鲁思的《影评忆旧》(1962年版)、欧阳予倩的《电影半路出家记》(1962年版)、梅兰芳的《我的电影生活》(1962年版)、田汉的《影事追怀录》(本应1964年版,迟至1981年正式出版)等。这些口述记述和回忆录,不仅对当时《中国电影发展史》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史料素材,也为之后中国电影史研究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记忆。

2、影视剧本文学选集的出版。不少出版社参与出版影视剧本文学选,包括总集或选集,这也是20世纪中国影视文学改编文献整理不可忽视的一支生力军,这种文献范式就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不久。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后较早的影视剧本文学选集是中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编辑的《五四以来电影剧本选集》(1959、1961年出版,分上下两卷),选收1931~1949年间的电影剧本16个,都是当时优秀的现实主义剧作,从剧本角度反映了中国电影逐渐成熟的发展过程,为了解和研究中国电影史、中国电影剧作史提供了重要资料。自1963年以来,中国电影出版社一直着力于编辑出版《中国电影剧本选集》,到1989年为止已出14卷,共收剧本90部左右,这是一部中国系列性电影剧作选集,基本囊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优秀影片的电影剧本,其中不少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电影,是研究中国影视文学改编的重要文献。此外,还有多人电影剧本合集,如《电影剧本选(1949-1959)》(上海文艺出版社1960年版)。

3、中国电影年鉴的出版。目前,国内仍能见到的最早的一本电影年鉴当是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编的1934年卷。这本官修的电影年鉴在内容上并不局限于1934年这一年中对于中国电影史实的记载,实际上是当时的一部关于电影的百科辞典。之后没有连续出版年鉴,直到1981年,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的“中国电影家协会”才开始组织继续编撰,而且自1981卷一直连续分年度编编到了2010卷截止,其中还有一部2005年出版的《中国电影年鉴·中国电影百年特刊》,总计31卷,分别由中国电影出版社、中国电影年鉴社于1982年至2011年间出版,它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了每年度中国的电影运动、发展状况,是一部提供1980年以来各年内中国电影全面、真实、系统资料的工具性期刊,便于了解中国电影的文学改编现状,有较大的总结、统计意义和比较系统的连续参考作用。

(二)关注改编理论

而关于电影改编的理论思考和关注,主要是翻译了国外的几部论文集和理论著作。

1、论文集的翻译。新中国成立后,有关电影改编的国外电影理论译著在这段时间内的出版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9年共出版电影译著270部,而来自苏联的电影著作占据比重最大,达到了总数的78%,主要有爱森斯坦的《电影艺术四讲》、爱因汉姆的《电影作为艺术》等经典理论著作,也有《普多夫金论文选集》《爱森斯坦论文选集》等论文选集,还有普多夫金的《苏联艺术电影发展的道路》、山形雄策与山田和夫的《为了制定党对电影的政策和方针》等对于电影事业发展起启示作用的著作。而《计划、主题、作家》《论正面形象的突出刻划》《论电影与戏剧的冲突》《论电影剧作的几个问题》《高尔基和电影》《论电影剧作问题》《电影剧作讲话》《论电影剧作》《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技巧》《电影剧作问题论文集第一集》《电影剧作问题论文集第二集》《演员与电影剧作家》《电影剧本本性问题:讨论集》《从书到影片》《银幕的剧作》《论导演剧本》等16部剧作理论方面的译著,从剧本特征、创造以及形式的角度涉及了电影剧作的改编问题,而最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的译著主要有: [苏]罗姆(М.РOMM)编、富澜译的《文学与电影》(艺术出版社1954年版),该著论述了电影剧作的特性,电影剧本与文学作品的关系,并举出若干通过检验的改编例证,说明了改编文学作品的原则、不同手法和应该加以注意的事项,这对于其实中国业界和学界是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的,因为该著随后以《论文学与电影》之名于1958年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而电影艺术编译社编辑的《文学遗产与电影》(艺术出版社1956年版)一书,收集了《把古典文学作品搬上银幕》(H·马涅维奇)、《文学作品的改编》(R·罗沙里)等苏联大师们论述文学遗产与电影关系的5篇论文,通过实际的例子论述了文学作品的改编问题,介绍了苏联电影艺术在这些方面西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认为电影从它产生的时候起就充分利用了文学的宝藏,丰富了自己的题材,扩大了自己的范围,使电影艺术不断地产生新的光辉作品。上述学者关于电影的文学改编经验,对于我国电影艺术工作无疑具有颇大的参考和学习价值。此外,匈牙利学者贝拉·巴拉兹的《电影美学》从改编的角度辨析了电影剧本与舞台剧本、小说的不同之处,美国学者约翰·霍华德·劳逊的《戏剧与电影的创作理论与技巧》主要探讨了戏剧和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辨析了电影剧作理论与戏剧剧作理论的关系,德国鲁道夫·爱因汉姆的《电影作为艺术》从心理学角度细密分析并总结了无声电影的实践经验,而弗雷里赫的《银幕的剧作》则根据电影的美学特点和电影剧本的文学性与电影性的相互关系。

2、国人理论著述的出现。这一阶段改编理论的探讨虽然主要依赖于译作,但是国内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声音。夏衍编撰的《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为一部电影剧本写作常识的入门性读物,参考了大量中外优秀影片案例,内容涉及人物、结构、对话、艺术技巧等诸多最基本的常识性问题,为改革开放以后学界关于影视的文学改编的理论探讨奠定了基础。其他代表性论文,主要有陈荒煤的《电影文学剧本创作的特征》、袁文珠的《生活·技巧·领导——关于艺术特征的问题电影》、柯灵的《电影剧本的特点》和于敏的《本末——文学创作的共同性和电影文学的特殊性》(上述文章均收入荒煤主编《中国电影文学论文选》,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史东山的《电影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的几个特点》、张骏祥的《关于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上述文章均收入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册),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

三、主动与勃兴阶段(20世纪80年代)

改革开放以来,电影创作成为了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有关中外文学的影视改编研究也进入到了主动和勃兴的新时期。

(一)文献整理力度加大

在1990年以前,20世纪中国影视文学改编文献整理的力度加大,除持续编辑出版《中国电影剧本选集》外,又接二连三地整理出版了一些新的史料丛书和文献,主要有:

1、“中国影片研究丛书”“中国电影研究丛书”。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电影出版社就致力于20世纪中国影视的文学改编文献整理工作,“中国电影研究丛书”“中国影片研究丛书”等两套大型丛书是重要标志,而改革开饭以来这种力度明显加大,这类丛书得以持续出版,一直延续到了21世纪还在零星发行。前者包括《城南旧事——从小说到电影》《人到中年 从小说到电影》《红衣少女:从小说到电影》《黑炮事件——从小说到电影》《廊桥寻梦:从小说到电影》《男生贾里新传 从小说到电影》,后者主要有《大河奔流——从剧本到影片》《乡音——从剧本到影片》《巴山夜雨——从剧本到影片》《沙鸥:从剧本到影片》《似水流年——从剧本到影片》《血,总是热的:从剧本到影片》《高山下的花环 从小说到电影》《周恩来——从剧本到影片》等。一般都收集了该改编影片的小说原著、电影文学剧本、分镜头剧本和剧作、导演、主要演员、美工师、作曲等人总结了剧作、导演、表演、美工、音乐等方面创作经验的文章,以及普通群众和电影学者讨论、评介作品的论文,还有按影片镜头顺序排列的影片画面、人物形象画面等选辑,展现了各自对小说和电影的不同见解,接触了影片选材、艺术构思、人物塑造等有关改编的多面问题,对于如何正确评价文学作品、理解历史其实与艺术真实以及文学的影视改编规律等颇有价值,体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有利于促进影视创作和文艺评论的繁荣与提高。

2、“外国影片研究丛书”。自1979年以来,中国电影出版社先后出版了16期《外国影片研究丛书》,分别为《罗马11时》《东方快车谋杀案》《罗生门》《豺狼的日子》《朱莉亚》《生死恋》《人性的证明》《克雷默夫妇》《风雪黄昏》《普通人》《音乐之声》《古都》《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布卢姆》《非洲女王号》《裁决》《与狼共舞》,对于从事20世纪中国影视的文学改编文献整理与研究具有借鉴价值。

3、“新片探索与争鸣丛书”。如《话说<黄土地>》(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等,该著为丛书第一册,主要收集了关于影片《黄土地》的争论文章30余篇,并附有该片主创人员的创作体会和海外对影片的反应情况。

4、各地、多人电影剧本合集。各地电影剧本选集主要有《安徽电影文学剧本选》《山东三十年电影文学剧本选》《江西电影剧本新作选》《中国新文学大系·电影集》《浙江电影电视剧本选》《探索电影集》《山西电影电视剧本选(1979-1989)》《内蒙古电影剧本选》等。90年代以后,这种趋势仍在持续,如《山西电影电视剧本选1979-1989》《安徽电影文学剧本选1949-1999》《文艺湘军百家文库(影视方阵地)》《八周岁: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优秀电影剧本选》《电影剧本选》《山药蛋派作家电影剧作精选集》等。而个人电影剧本选集这一阶段主要有《海默电影剧本选》《孙瑜电影剧本选》《李准电影剧本近作选》《张弦电影文学剧本新作选》《黄宗江电影剧本选》等,也值得参考。

5、“外国电影研究资料丛书”。这套丛书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外国文艺研究所、外国电影研究资料丛书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电影出版社先后出版,多收录西方电影理论经典文献,目前所见仅有《电影摄影创作问题》《电影改编理论问题》两本,其中《电影改编理论问题》由陈犀禾选编,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从“电影·文学·戏剧”“改编原理”“改编实例”三个方面展示了国外理论家杰弗里·瓦格纳、安德烈·巴赞、贝拉·巴拉兹、乔治·布鲁斯东、波高热娃、富尔顿、罗·曼威尔等20世纪世界各国中外学者有关文学改编电影的研究成果,为中国第一本系统介绍研究电影改编的选集,具有奠基意义。

6、“全国报刊电影文章目录索引”。该丛书一一收录全国报刊、杂志有关电影文章篇目索引的文献汇编,目前已经出版《全国报刊电影文章目录索引 1949-1974》《全国报刊电影文章目录索引 1980-1989》《全国报刊电影文章目录索引 1990-1994》等3卷。虽然后面两卷为90年代出版,但前一卷起步在80年代初期,由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出版,可见学界对于文学的影视改编文献的收集整理进入到了一个主动而自觉的阶段。

(二)理论研究的自觉

当然,20世纪80年代学界对于文学改编的理论研究也是主动而自觉的。

1、国外理论翻译的强化。对于域外电影改编理论的引进,学界不再如前一阶段那样零敲碎打,涉及影视改编问题的外国电影著作进入到了一个复苏期,给予了规模化、系统化地翻译和出版,如何力翻译的《论电影艺术》(林格伦)、何振涂翻译的《电影语言》(马尔丹)、邵牧君翻译的《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克拉考尔)、伍菡卿翻译的《电影的元素》(李·R·波布克)、富澜翻译的《电影导演的培养》、崔君衍译的《电影是什么》(巴赞)和《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伊芙特皮洛)、严敏译的《希区柯克论电影》(希区柯克)等相继出现,国人编选的理论选集如李幼蒸选编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邵牧君等翻译的《电影理论文选》也先后出版,在论述电影特征时不同程度地涉及到电影与文学、电影与小说的关系。而翻译出版的一些电影剧作理论,如理查德·沃尔特的《电影电视写作艺术、技巧和商业》、米歇尔·西翁的《影视剧作法》、沃尔夫·里拉《电影电视创作与技巧》、尤金·维尔的《影视编剧技巧》、依·瓦依斯菲尔德《电影剧作家的技巧》、茂莱的《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菲尔德的《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从构思到完成剧本的具体指南》、新藤兼人的《电影剧本的结构》、罗吉·曼威尔的《莎士比亚与电影》、温斯顿《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赫尔曼的《电影电视编剧知识和技巧》、布鲁斯东的《从小说到电影》、弗雷里赫的《银幕的剧作(第二版)》、格里高利耶夫等的《苏联影片<恋人曲影视文学剧本与评论>》、约翰·霍华德·劳逊的《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则直接触及电影改编话题,文学与电影的特性、小说的改编、戏剧的改编,并将文学作品与电影作品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其目的或是为编剧提供借鉴,或是为电影制作总结经验。特别是《从小说到电影》(高骏千译)一书对6部作品从小说到电影的转化过程作了详尽的分析,证明电影与小说的共同点在于二者都是时间艺术,在流动的时间中描绘事件、塑造人物,是两种重要的看见的艺术。而《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周传基、梅文译)从电影的语言剧作、叙事形式等诸方面,阐述并介绍了电影的起源、结构及其创作者,对电影剧作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对小说改编电影的问题也在实例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莎士比亚与电影》(史正译)集中审视莎士比亚作品从戏剧从露天剧场走到光影银幕、无声电影到有声影片、从苏联到意大利的电影改编历程,指出电影技巧成为了表现莎士比亚的有效手段。《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邵牧君译)分析了戏剧与电影、小说与电影在创作与改编过程中相互关系及成功和失败原因,以此阐述画面艺术与语言艺术的种种区别。

2、改编问题的集中讨论。一些论文集的收集和出版,彰显了学界在有意识地重视着文学的电影改编问题,如《儿童电影理论研究资料》《电影评论选(故事片·1981)》《电影评论选(故事片·1982)》《当代中国电影评论选》等书根据具体影片言说文学改编,掘幽发微,观点精警,从各个角度剖析、评论了《伤逝》《阿Q正传》《子夜》《骆驼祥子》等优秀改编影片的思想艺术特色和存在问题。最为突出的是中国电影艺术编辑室开始筹划出版“中国当代电影理论丛书”,最先推出的一种《电影的文学性讨论文选》由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出版,近40篇选自1980年至1985年4月各种刊物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对什么是电影的文学性和文学价值、电影文学与电影又是怎样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争鸣探讨,对深入了解电影特性、掌握电影艺术规律颇有裨益。

3、电影文学史著出现。第一部国人撰述的中国电影文学改编著作出现,这就是华中师范大学周晓明在荒煤等指导下写出的两卷本《中国现代电影文学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1987年先后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中国电影文学史,对中国电影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形式和内容以及重要流派、作家作品等予以了详尽论述,介绍了1949年以前中国的电影事业和电影思潮等情况,勾勒了一条清晰的中国电影文学的发展脉络,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水准。

四、沉寂与突破阶段(20世纪90年代)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影视体制改革,中国影视创作进入改制的阵痛时期,但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50周年”“纪念左翼电影运动60周年”等几次重要的纪念活动,20世纪中国影视的文学改编文献整理与研究还是有重大突破,有关影视的文学改编文献资料与研究工作进入了沉寂但又有突破的阶段。

(一)文献整理的突破

20世纪90年代,20世纪中国影视文学改编文献资料的收集有新的突破,主要表现如下:

1、中国无声电影文献资料有了集大成之作。既有电影剧本,又有研究资料,它们均属于中国电影资料馆编辑的“中国电影文献资料丛书”。中国无声电影剧本主要有两部,如《上海无声电影》(戴小兰编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无声电影剧本》(郑培为、刘桂清编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对于早期中国电影的文学改编文献的整理和研究而言是一部重要的无声电影史料选本。中国无声电影研究资料主要有一种,有收入有关中国无声电影各类文献资料509篇并附有有关人物照、剧照近百幅的大型文献史料图书《中国无声电影》,这是一部专门研究中国无声电影的文献汇编,对中国无声电影的发展作了历史性的描述,提出无声电影在中国经历了五个阶段,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情况和历史特点作了详细分析和介绍,史料翔实,分析具体,观点明确,评价客观。

2、中国左翼电影文献资料得以收集和整理。为“纪念左翼电影运动60周年”,原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先后出版了《三十年代中国电影评论文选》(陈播主编、伊明编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和《中国左翼电影运动》(陈播主编、朱天纬编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前著收文179篇,评论部分主要是对30位导演拍摄的影片的评论文章,电影理论部分主要涉及关于中国电影、电影批评、反对软性电影的斗争等理论问题的文章。后著本书收录了左翼电影运动的重要文献和史料,左翼电影运动中产生的70余部影片的本事、创作者自述和影评,对左翼电影运动的回忆文章和对左翼电影先驱者的追思与悼念文章。

3、多种中国电影文选推出。如较早重视中国电影理论文献收集的文献,当为罗艺军主编的上下两卷《中国电影理论文选(1920-1989)》,该著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所选资料始于1920年止于1989年,对于研究中国电影的文学改编而言当是一重要的文献资料选编。此外,如》上海市电影局《上海电影志》编纂委员会陆续出版的《上海电影史料(1-7辑)》(上海市电影局史志办公室1992-1995年)等地方性电影史料也在整理出版。

4、中国影片大典得以整理和出版。其实,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研究所就编撰了一部上下册的《中国艺术影片编目:1949-1979》(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版),不过那还只是搜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艺术影片,并不齐全。因此,到了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的90年代之际,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则花大气力编撰了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的当是影片数量颇多、资料颇为齐全的《中国影片大典》(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这是一部记载中国电影自1905年诞生以来各电影制片机构所出品的全部故事片、戏曲片、舞台纪录片创作状况的大型史料性工具书。全书共收录影片4000余部,依照年代分为4卷。这部大典虽然没有囊括1994年之后的中国影片,但收存和保藏的史料相当丰富,它对所收影片的每个制片机构等的介绍非常精到,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电影发展历史的原貌,从中了解到中国电影的发展和演变过程。而罗列所有香港影片背景资料的《香港影片大全》系列,在1997 年香港电影资料馆开馆前已开始启动出,到2010年已出版7卷,详录了1913-1974年间多部香港电影资料,包括影片类型、语别、公映日期、出品公司、编/导/演名单、故事大纲及剧照,颇具历史价值。如果我们没能掌握比较完整的、详尽的香港影片目录,也不可能真正对20世纪中国电影的文学改编有深刻的了解和深入的研究,散佚与匮乏的香港电影资料在这里尽可搜罗得到。

5、影视鉴赏工具书出现。如李恒基、王汉川、岳晓湄、田川流主编,赵培恭、陆孝修、李一鸣副主编的《中外影视名作辞典》,郑雪莱主编的四卷本《世界电影鉴赏辞典(3卷)》由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初版(2013年出版了4卷增订版、2014年出版了1卷精编版),其中增订版共收录了1912年到2010年近一百年的世界著名影片926部,每部影片均分“片头介绍”“剧情简介”“鉴赏”三个部分,为20世纪中国影视的文学改编文献整理与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高峰、程树安主编的《中国电视剧名剧鉴赏辞典》由武汉出版社2010年出版,这部工具书从1958年以来到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共拍的约30万部(集)电视剧中精挑细选了325部(含中国港台地区的电视剧),从片头介绍、故事梗概、赏析三个方面,为20世纪中国影视的文学改编文献整理与研究保存了必要的资料基础。

6、“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50周年优秀影片丛书”出版。该丛书由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出版,主要包括《世纪之梦:从剧本到影片》《横空出世:从剧本到影片》《大战宁沪杭:从剧本到影片》《我的1919:从剧本到影片》。

(二)改编理论的突破

20世纪90年代,20世纪中国影视文学改编理论研究也有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如下:

1、影视剧本创作教程特意设置专章论及文学的影视改编。如[日]舟桥和郎所著的《电视剧脚本作法四十八讲》(王秋妮译)第二讲、第三讲分别辨析了图像与文学、与戏剧的不同,第四一讲则专门归纳了文学作品改编剧本的基本要点,全面讲述了电视剧脚本的写作技巧。赵孝思的《影视剧本的创作与改编》一书第七章的改编部分主要探讨了改编与原著的关系,介绍了改编的一般条件和方法,并谈论了历史片的具体编写技巧。

2、影视改编文集着意强化文学改编意识和规律的探讨。如王云缦主编的《我的九月:从剧本到影片》为“影像文化丛书”之一种,指出儿童故事片《我的九月》 的成功改编,得力于该片原作儿童文学作家提供了一个良好基础,而后编剧杜小鸥又以女性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朴实的北京市井生活氛围,导演运用镜头语言生动自然地展开了孩子们生活的真实图景。谢玺璋主编的《围城内外——从小说到电视剧》、白先勇等人的《最后的贵族:从小说到电影》、王健主编的《再现群雄——<三国演义>从原著到屏幕》和赵群主编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艺术评论集》中的一些文章从改编的解读让人们了解荧屏背后创作者改编的艰辛,记述了《围城》《最后的贵族》《三国演义》等改编片从原著到拍成影视剧的艰苦历程,提供一部部中国古今文学名著从改编到拍摄成影视剧的经验和教训。而张仲春所著的《中国电影作家作品论》则分析了夏衍、李准、白桦、叶楠、鲁彦周、梁信等一些著名作家电影剧作选择题材、提炼主题、塑造性格、安排情节的特色。

3、专论中国影视改编的著作出现。《再创作——电影改编问题讨论集》是《电影艺术》编辑部和中国电影出版社本国电影编辑部联合编撰的一部专论“电影改编问题”的论文集,作为80年代末策划出版的“中国当代电影理论丛书”之一,它收集了自1981年3月至1984年7月间发表在《电影艺术》及其他电影刊物上的30多位国内学者关于电影改编问题的文章,主要涉及电影改编理论,认为文学的电影改编是一门学问,应以电影的方式忠实原作,但也要注入导演因素、给改编者以自由、贵在创造,同时呼吁电影改编理论也需要突破,非常具有学术价值。汪流的《中国的电影改编》主要探讨了改编是电影的重要创作源泉之一、文字形象能否转变为银幕形象、电影与文学艺术形式的不同、电影改编的几种方式、中国的电影改编方式、电影改编者需要具备的条件、忠实于原著的改编电影中有争议和无争议的问题,呼吁电影改编理论需要突破。赵凤翔、房莉合著的《名著的影视改编》在名著和改编概说的基础上,将研究的主要对象聚焦于文学名著改编成影视作品的方方面面,勾勒了改编观念的演变轨迹,探讨了名著改编的可行性,从本质因素、非本质因素层面分析了影响名著改编的因素,总结了名著影视改编的方法及名著改编的风格处理等文体,进而扫视了当代影视剧的改编状况,并介绍了影视作品如何鉴赏与评论的技巧。

4、域外影视改编理论的继续译介。1992年以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与影视改编相关的电影译著呈现了过渡性特征,中国电影出版社的《外国电影理论名著》《影视教程系列》《影视技术教程系列》《法国影视教材》《电影大师创作系列》、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影视艺术技术丛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的《大型电影学文库·西方电影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的《电影学书系·中外影视研究系列丛书》等丛书推出,尼克·布朗的《电影理论史评》、亨·阿杰尔的《电影美学概述》、爱森斯坦的《并非冷漠的大自然》《蒙太奇论》、路易斯·贾内梯的《认识电影》、罗伯特·艾伦与道格拉斯·戈梅里的《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等学术著作非常出色,W·舒里安的《影视心理学》、托马斯·R·阿特金斯的《西方电影中的性问题》、大卫·鲍德韦尔及诺埃尔卡罗尔主编的《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保罗·霍金斯主编的《影视人类学原理》、克里斯·丁麦茨等的《电影与方法:符号学文选》等应运而生,戴维波德维尔和克里斯琴汤普森的《电影艺术导论》、艾伦·卡斯蒂的《电影的戏剧艺术》、弗兰克·毕佛的《电影术语词典》、热拉尔·贝东的《电影美学》、瓦尔特·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金正日的《电影艺术论》、克里斯·托夫肯沃西编著的《电影世界的奥妙》、诺埃尔·伯奇的《电影实践理论》、日丹的《影片的美学》、基多·阿里斯泰戈的《电影理论史》、叶·魏茨曼的《电影哲学概说》、欧纳斯·特林格伦的《论电影艺术》、亨·阿杰尔的《电影美学概述》、巴拉兹·贝拉的《可见的人电影精神》等亦是经典,托马斯·沙兹的《旧好莱均新好莱玛仪式、艺术与工业》、达尼埃尔·鲁瓦约的《好莱玛》、大卫·普特南的《不宣而战好莱玛全世界》则代表着好莱玛商业美学出现于人们的视野,而与电影改编直接联系的剧作理论译著则非常注重剧作的商业美学特点,如罗伯特·麦基的《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悉德·菲尔德的《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从构思到完成剧本的具体指南》和《电影剧作者疑难问题解决指南如何去认识、鉴别和确定电影剧本写作中的问题》、让-克洛德·卡里叶尔与帕斯卡尔·博尼茨的《剧作练习》。值得关注的是英国艾伦·卡斯蒂所著的《电影的戏剧艺术》,该著由郑志宁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出版,该著篇幅不长,全书约13千字,共197页,却匠心独具地认为电影的主要趋向和成就是一种戏剧艺术,并以若干章节分析了摄影、构图、剪辑、音响、色彩、照明等电影的各个元素,分析这些元素怎样由于电影的要求而对戏剧的元素有所改变,并反复列举一些影片的实例证明电影和戏剧的相似。将电影归入戏剧艺术的范畴,希冀的是人们更好的理解和评价电影艺术的本性和作用机制。

五、结语

总体来看,通过上述研究成果尚可管窥20世纪中国影视文学改编研究的面貌和状况,学界围绕20世纪中国影视文学改编的文献整理与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在量与质上都有了可喜的突破和提升,或奠定理论基础,或拓展研究视野,或激活学术观点,但因为各种环境和条件的限制,上述研究成果仍存有如下一些缺失,给后来者留下了进一步探讨、发展或突破的空间。

(一)重影视文学改编的理论研究,轻影视文学改编的文献整理

学界有关20世纪中国影视的文学改编研究仅专著就有了不少,大约有160余部,但关于文学影视改编的文献收集、整理和汇编的出版成果却很少,即使颇有分量的见于20世纪80年代前后中国电影出版社连续出版的“中国影片研究丛书”,目前也只有《黑炮事件——从小说到电影》《野山——从小说到银幕》等10余部文献著述,而对于改编文献予以研究的成果就更是缺少了,虽然胡克的《中国电影理论史评》、李道新的《中国电影批评史》等批评史著作影响较大,但它们也没有着意从文学改编的基点来展开影视文学改编文献的研究。因此,关于20世纪中国影视的文学改编文献整理与研究可以说还刚刚起步。

(二)重本土文学影视改编的研究,轻外国文学影视改编的探讨

中外文学其实都是20世纪中国影视改编的对象,但学界的研究重心落在中国文学的影视改编探讨,而对外国文学的中国影视改编研究目前仅仅只有徐红的《西文东渐与中国早期电影的跨文化改编(1913-1931)》这部著作较为重要,其他一些与外国文学影视改编相关的著述所研究的基本都是国外影视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改编,与中国影视改编没有什么关联。因此,20世纪中国影视的外国文学改编文献整理与研究将是一个突破和超越。

(三)重中国现当代文学影视改编的阐释,轻中国古代文学影视改编的考察

古今中国文学自然是20世纪中国影视改编的主要资源,但学界关于中国文学影视改编的文献整理与研究之重点,却主要聚焦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视改编,而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影视改编的探讨还非常薄弱,主要集中在《红楼梦》《聊斋志异》等几部古典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上。而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影视改编这一维度上,对于中国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研究也还只是简单涉及。

(四)重中国电影的文学改编研究,轻中国电视剧的文学改编阐释

在学界已有文学改编研究的相关著述成果中,多集中于中国电影的文学改编研究,少有中国电视剧改编的探讨,即使一些将影视改编合在一起论述的著作其重心还是落在电影改编。因此,电视剧的文学改编文学整理与研究需要予以集中梳理。

总之,学界有关中外文学影视改编的研究虽然在日趋学理化,但影视改编文献史料搜集、整理的薄弱却越来越限制和束缚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化,以致一些研究缺少全局性视野,无法具体而微和深入细致,甚至出现一些混淆事实和信口雌黄的弊端,这从一些著作(包括博士论文)在概览和综述有关影视改编文献整理和研究状况时大多蜻蜓点水简单涉及一些论著就可以见到。因此,中外文学影视改编研究成果虽然数量亦较可观,但现有研究成果囿于学科的边界,要么研究文学,要么研究影视,多数研究路径均大同小异,看不到它们内部存在的差异,也不能上升到对20世纪中国影视文学改编规律的总结,忽视了1905年以来中外文学和中国影视整一、合流的历史事实,不能展现现代中国特定历史语境中文学和影视相互濡养、激发、催生的特质,有的甚至割裂了二者之间所具有的有机联系。由此可见,20世纪中国影视文学改编文献整理和研究具有相当广阔的拓展空间和持续深化的研究价值。

注释:

[1]基金项目:湖南省财政资金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7YBA307)、中国文联文艺报刊精品工程项目“百年中国影视文学改编文献整理与研究”、湖南省教育厅[2015291092][JG2015B035]和湖南师范大学[201590062][15JG03]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教学实践平台的构建”。

[2]李浴洋:《文学史家目光中的“大语文”——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论道访谈录》《教育家》2017年第48期。

[3]周传儒:《甲骨文字与殷商制度》,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第1页。

[4]程树仁主编:《中华影业年鉴》,上海:中华影业年鉴社1927年版。限于篇幅,以下章节所涉及的著作之出版社及出版时间均从略。对于中国影视文学改编感兴趣的读者可参看笔者即将在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百年中国影视文学改编研究书目引论》一书,特此说明。

岳凯华:20世纪中国影视文学改编研究文献的学术史梳理

岳凯华(1967-),男,湖南新邵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华中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后,现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文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湘潭大学学报》《华中学术》《电影艺术》《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著有《文学会议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生》《现代湖南文学的电影改编》《外籍汉译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文化激进主义语境中的现代中国文学》《五四文学的生成与可能》《五四激进主义的缘起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回眸十七年(1949-1966)——浅论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和发展》《默契·融合·超越——毛泽东鲁迅政治、文化思想比较研究》等,主编教育部“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演讲与口才》《秘书学概论》等,参编《现代中国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等。

曾获中国文联第二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优秀作品奖(著作类)、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三等奖、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委员会论文二等奖、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九届“学会奖”论文类评论三等奖、湖南新时期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湖南省第三届社会科学青年学术讨论会优秀论文奖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和部省级项目多项。现为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负责人、中国电影“百花奖”评委,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湖南省电影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湖南文学评论学会副会长、湖南省现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媒介文化专业委员会、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会、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等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员,湖南省电影审查委员会评审专家、湖南省委宣传部理论阅评员、湖南省“三百工程”文艺家、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等。

上一篇新闻

免费看绘本!天津最全的带娃看书攻略就在这里了!

下一篇新闻

让我们携手努力,一起搞活青岛这座城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