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富二代,靠卖糖成印尼首富,娶18个老婆,遗产留给私生子
傍晚,漫天云霞笼罩,为这座豪华的府邸镀上了一层金色,显得更加神圣不可侵犯。
一个5岁的小女孩站在别墅宽广的长廊下,等待着他的父亲。
很快,她的父亲到了。
一辆豪华的马车停在门口,拉车的骏马是特意从澳大利亚进口的。
一个男人动作敏捷地从豪华的马车上跳下来,他穿着一条洁白的长裤,一件时髦的西式上衣。
府里的马来西亚仆人立即跑上去,用银盆装着水给他洗手,擦手的毛巾提前用花露水浸泡过,散发着阵阵香气。
他撩起水洗过手,又用毛巾擦擦手和脸,才朝女孩站的地方款步而来,浑身都散发着用金钱堆积出来的从容和淡定。
这一幕,印在小女孩的脑海里,一生无法散去,她成年后多次在外人面前提起这次等待中父亲留给她的印象。
这个等在路边的小女孩,叫做:黄蕙兰。
她是民国时期第一外交官顾维钧的妻子,被王公贵族称之为“远东最美明珠”,一出生就拥有惊人的财富和美貌。
她的父亲,正是当时的印尼首富:黄仲涵。
而她的祖父曾是太平天国的起义军,为了躲避清兵追杀,带着金子逃到了印度尼西亚,并在这里安家。
黄家到底有没有金子?他们又是如何成为巨富之家的?
让我们一起来揭开黄家三代人的传奇人生。
在黄蕙兰的印象里,父亲黄仲涵是东南亚最富有和最有权力的人。
然而,这个年轻而富有的父亲在成为最有权力的人之前,也曾害怕过一个人,就是黄蕙兰的祖父:黄志信。
黄志信的身份并不光彩,他是一个偷渡客。
以前,黄志信是一介平民,因为太平军号召农民起义,承诺事成以后给农民分土地,他就稀里糊涂地参加了起义运动。
一开始,起义很顺利,大家为了分土地不要命地干,可这些一辈子都没钱和女人的老农民,很快就被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
领头的人想着当皇帝,底下的人计划着分金银珠宝,早把初衷忘得一干二净。
(黄志信)
太平运动失败后,黄志信侥幸逃脱,为了躲避清兵的追杀,他只能背井离乡,远渡重洋。
黄志信在厦门的一个港口登船,坐着一艘平底帆船,在海上漂流了几个月,才在一个叫“三宝垅”的海边城市上岸。
三宝垅是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中爪哇省的首府,人口有100多万,是印尼的第三大港口城市,商业繁华。
适应了一段时间后,黄志信学会了抽水烟、嚼槟榔叶包的烟草,他彻底爱上了这个地方,想在这里安家,度过余生。
于是,他娶了一个当地少女为妻,生儿育女。
为了养家糊口,黄志信在港口靠做苦力挣钱,后来成为一名走街串巷的小货郎,接着一发不可收拾,货越卖越好,生意越做越大。
1886年,黄志信在爪哇创立建源公司,在中国和印尼之间做特产贸易,把中国的咸鱼、茶叶、药材贩卖到印尼,再把印尼的烟草和糖贩卖到国内。
发展到1901年,孙女黄蕙兰出生时,黄志信已经挣下了将近700万美元的庞大资产。
按照购买力计算,当时的1美元,大概相当于现在的60美元,也就是说,当时的黄志信比现在的世界首富贝索斯还要有钱。
黄志信发家以后,坊间流传他逃亡时,带走了太平天国的金子,他发家致富靠的就是这些金子,然而,谁也没见过这些金子。
至今,黄家有没有金子仍然是一个谜团,但黄家的巨额财富,却是货真价实存在的。
或许是因为以前参加过战争,黄志信发财后,变得特别怕死,他花了25年时间,斥巨资给自己在市郊建了一个巨大的坟墓。
黄志信死后,按照遗嘱,他的大儿子黄仲涵接班,成了家族企业继承人,其他儿子则分得了可观的遗产。
黄家创一代就此落幕,第二代传承人黄仲涵,正当壮年。
黄志信在世时非常传统,他喜欢穿中国式样的长袍马褂和长筒靴,有钱后,又经常给儿女和孙辈们从中国买来绣花绸衣和百褶裙。
在他的强迫下,几个儿子全都留着长长的辫子,成了其他印尼年轻人眼中的“另类”。
黄仲涵早就受够了别人异样的眼光,父亲死后,他立即剪掉辫子,换上西式发型和服装,还组织全家进行了一场欧洲旅行。
早年被父亲压制,父亲死后,黄仲涵以这种特殊的方式默默地进行了一次迟来的反抗。
尽管他离经叛道,但有父亲打下的良好基础,和时代风云变幻下涌现的商机加持,黄氏商业帝国很快迎来另一次高峰。
黄家所在的印尼爪哇地区气候适宜,而且不会遭到台风侵袭,非常适合种植甘蔗,当地出产的白糖更是誉满全球。
雄心勃勃的黄仲涵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大笔遗产,他毫不犹豫地将大量资金投入到白糖的生产经营上来。
(黄仲涵)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黄仲涵从父亲手里继承过来的建源公司更上一层楼,拥有两家大规模糖厂,各雇用工人数千,积累的资金达3000多万荷盾。
此时黄仲涵拥有的资产,已经是父亲黄志信的数倍,但他仍然没有满足。
1906年,他花费400万荷盾,创办了印尼华侨最早创办的银行,不久又联合朋友经营了一家轮船公司,后来发展为航运业的一大巨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很多工厂停产,糖价暴涨,黄仲涵抓住机会卖糖,迎来了事业发展的鼎盛时期。
战争结束时,他已拥有糖厂九家,资产达四亿荷盾以上,富甲东南亚,俨然成了华侨中领袖般的人物。
黄仲涵一生,有两样东西一直在随着时间增长,一是他的资产,二是他老婆的数量。
当时,爪哇岛是荷兰殖民地,华人只能集中居住在中国城内。
黄仲涵花钱请了一个荷兰男爵当律师,并在荷兰总督,以及威廉女王驻爪哇代表的帮助下,成为了第一个在欧洲人居住区购置产业的中国人。
有了居住权后,黄仲涵花钱建用花岗石造了一栋别墅,成日在别墅内饮酒作乐,大把大把地赚钱,大手大脚花钱。
黄仲涵平生所爱,除了吃喝玩乐以外,就是娶姨太太。
他的女儿黄蕙兰说过:“他一生都对女人和性有很大兴趣,他有十八个得到正式承认的姨太太,她们为他共生了四十二个孩子。”
除此之外,不被承认的女人就更多了,多到连黄仲涵自己都记不清有多少,因此经常有人带着孩子来黄府门口认亲。
最奇葩的是,黄仲涵曾把一门三个女人都娶了当老婆。
起初,黄仲涵娶了一个姓江的寡妇,江寡妇嫁过来时,带着一个大概十岁的妹妹,和一个三岁的女儿。
等到江寡妇的妹妹长到十五六岁,黄仲涵又娶了她,并和她生下九个孩子。
再后来,黄仲又把江寡妇带过来的那个女儿娶了,生了两个孩子。
一家人的关系乱成了一锅粥。
尽管黄仲涵私生活混乱,但并不影响他在事业上攻城掠地。
他有花不完的钱,也曾对慈善教育事业都有过一定的支持和赞助。
当时国内闹革命,他资助辛亥革命5万荷盾,资助云南起义2.5万荷盾。
黄仲涵拥有4亿荷盾的身家,这笔钱对他来说不值一提,但对当时国内的革命者来说,仍然算得上雪中送炭。
这份心意,值得我们道一声谢。
1924年6月,黄家创二代黄仲涵在新加坡病逝,他的一生就此落幕。
然而,黄家富三代青黄不接,导致黄氏家族就此没落。
黄仲涵一生娶了十八个姨太太,唯一明媒正娶的正室夫人却只有一个,叫做:魏明娘。
魏明娘是爪哇中国城内第一号大美女,十五岁嫁给唐王黄仲涵,一生却只生了两个女儿,正是大女儿黄琮兰,和小女儿黄蕙兰。
生前,黄仲涵最宠爱的是大房太太魏明娘生的两个女儿,但为了传宗接代,他开始明目张胆地娶姨太太,不停地生儿子。
魏明娘不准他带着女人和私生子回家,他索性在外面置办“行宫”,有时候还会带着新娶的姨太太,坐在新买的黄铜马车上,招摇过市。
每次魏明娘看到这样的情形,气得几乎把牙齿都咬碎。
(黄惠兰)
黄仲涵虽然宠爱正妻生的两个女儿,但在家业传承这方面,他仍然不能免俗。
他生前选了两个姨太太生的儿子大力培养,分别是黄宗宣和黄宗孝,去世后,这两个儿子共同继承家族企业。
另外,他还有6个儿子可以参与家族企业的管理,至于其他儿子,每个人都分得一笔价值不菲的遗产。
可惜,几年后公司面临困境,黄宗宣不但没有承担起应该肩负的责任,反而主动退出了家族企业的经营管理。
黄宗宣的做法,狠狠地打击了家族其他成员的信心,黄氏商业帝国逐渐开始走下坡路。
1950年,家族企业掌舵人黄宗孝突发心脏病,年仅45岁就病逝。
黄宗孝的死亡,给了黄氏家族致命一击。
他去世后,尽管家大业大,黄氏家族却无人能扛起重任,导致家族成员分崩离析,各自为王,内斗不断。
自此以后,传承百年的黄氏家族正式解体,发展到现在,早已没落。
民族英雄林则徐说过:“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我认为,这段话用来形容黄氏家族再贴切不过。
创一代黄志信从穷苦的老农民,成长为一代首富,他的儿子黄仲涵继承衣钵,把家族带上了更高峰。
创二代黄仲涵含着金汤匙出生,生来就带着财富,可惜他一生热衷于娶老婆,生了数十个子女,却没能培养出一位合格的继承人。
黄仲涵有能力挣钱,却也耽于享乐,疏于对子孙的教养,导致的他的后辈只会花钱,不会挣钱。
黄氏家族的没落,也成了必然。
对此,你怎么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