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7日 星期日

李银岭:讲台上的书法家(纪实文学)

李银岭:讲台上的书法家(纪实文学)

田 丰/文

李银岭:讲台上的书法家(纪实文学)

李银岭:讲台上的书法家(纪实文学)

今年57岁的李银岭,东明县渔沃街道办事处中学教师,长期对学生进行书法启蒙教育,曾任副校长一职多年。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东明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偶然的机缘,坐在他的课堂下面,我聆听了一场讲台上的书法家讲叙的故事,听着听着,我恍然间走进了他的故事、他的空间、他的世界。

他喜欢上了中国字

小学一年级,李银岭是在村东头一座庙里上的。刚入学时不满七岁,因写不好数字3而气得直哭,到家母亲问怎么回事,他说“耳朵”不会写。母亲不识字,就照着课本上的“耳朵”用粉笔描在家的屋门上。李银岭照着门上的“耳朵”开始临写起来,一天一天的,一遍一遍的,放学回家就写,直到老师夸奖也没停止。后来终于写到满意了,他踩着凳子认真地把“耳朵”写在门扇的左上角,保留了很长一段时间,他就是不让擦掉。这大概是他最早的一次“展览”吧。这件事他不会忘记,对他写字影响深远,长大后还写了篇作文《我的第一次展览》。

小学二年级,教算术课的是杨老师,老师的阿拉伯数字写得非常流畅,特别是数字2最后的横划写得很飘逸(后来他才知道那是隶书雁尾的写法),李银岭非常喜欢,模仿得很像,还向同学们炫耀模仿的事,心里很是得意。

小学三年级,父亲去北京探望住院的堂叔,捎回来两本字帖。他选了喜欢的一本,开始正式接触书法。“现在想来,我的那本字帖应该是楷书,字帖与当时的语文课本一样大,每个字和鸡蛋大小差不多。在父亲的要求下,我开始比着字帖临写,当时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时也用铅笔比着字帖写那种个头比较大的美术字,感觉挺好玩,每次因写字受到老师的表扬,心里都美滋滋的。”李银岭笑着说。

上初中时,他开始写毛笔字。一次,他把年级姓名用毛笔写到了本子封面上。语文课的董老师拿着他的本子在课堂上说:这本子皮弄得花里胡哨的,不雅观呀!他赶紧换了封面。董老师在封面上写下“作文本七年级李银岭”几个字,老师的毛笔字优美流畅,舒展大方,给李银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78年8月,李银岭考入东明一中。教他语文课的是很有名气的王岳汉老师。王老师不仅知识渊博,且书法很好,上课形象、生动、有趣,同学们都乐意上他的课。李银岭跟王老师学到了很多东西,在书法上得到了王老师指导和帮助。

在李银岭学习书法的道路上,他遇到了另一位老师——李温良。还是在1984年的暑假,在外地上学回到东明的李银岭到县武装部找他表哥,见一位老先生正在房间里写字,喜欢书法的李银岭便凑过去观看。老先生见有人来,便闲聊了几句,顺便说:“你要没事就帮我拉着点纸吧。”就这样,李银岭一边帮老先生拉着纸,一边认真观看他一笔一画地书写。聊天中,老先生说:“我也姓李,叫李温良,是个农民。”此后不久,李银岭去外地上学,这次短暂的相遇慢慢淡忘了。不料,第二年七月的一天,李银岭毕业刚从外地回到大渔沃村的家里,母亲就对他说:“前几天有个老头到村里来打听你,要你回来后去供销社找他。”当他赶到渔沃乡供销社时,李温良正在院中一张大案子上为别人写字。之后,李银岭虽到外地工作,与李老师的联系始终没有断,并且越来越频繁。

李银岭说:“李温良老先生,既是一位历经沧桑、不屈不挠、豁达乐观的老者;又是一位取得优异成绩,在当地有很大影响的书法家。”1988年李温良的书法作品进京展览,获得二等奖,是山东省最高奖获得者,被吸纳为中国农民书法研究会会员;1988年底,由文化部主办的国际书法大赛上,李温良书法作品又获得了一等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王蒙部长主持发奖仪式,授予他“中国人民杰出艺术家”称号。时任中国书法协会副主席刘炳森称赞李温良的作品时说:“李温良这幅小楷《陆机文赋》,如线串珠,圆润生辉。”李温良书法艺术的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东明县,单位招牌、门市匾额、各种需要有字的地方,都会有他的字,曾经风靡一时。只要谁能求得一幅他的作品,便成了一种荣耀。一些青年学子纷纷找上门来拜师学艺,李银岭就是李老师的“十大青年弟子”之一。从认识李温良到2020年老师离世,李银岭与老师交往了36年,他不仅跟老师学书法,更是从老师身上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李温良老师的教学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你拿字,他指导”。这种方法有其局限性。因此,李温良老师常常鼓励学生走出去,看一看,广游历,多交流。有机会到外地进修学习是非常幸运的,可是,李银岭没有这样的机会。每年春节和中秋节,去看望李温良老师是李银岭最期待的时刻。这一天,他们师兄弟齐聚老师门下,是一次学习与交流的大好机会。翟永华、黄中航、巩海涛等人都是李温良老师的学生,他们经常外出,或参加书法培训,或进行书法交流,活动范围广泛,结交名家众多。每次聚会时,李银岭都是一位最忠实的听众,仔细聆听他们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从他们的交谈中了解到许多新观念、新思潮、新动态。这使他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没有外出学习机会所带来的损失。

在父母及众多老师的影响下,李银岭逐渐喜欢上了中国字。

写春联成就了他的书法梦

李银岭有一位堂伯叫李俊峰,有学问,书法在县城南这一片很有名气。受他的影响,上初一那年,他就开始学着为邻里写对联。开始是几家,后来送红纸的人多起来,写的也就多起来。从前街到后街,许多人家都贴上他写的对联。别人夸他写得好,下一年他写得就更带劲。当时,农村房子都透风,写着写着墨水结冰,需要放到锅台上腾腾再写。因为写对联,年年他的双手都会被冻烂,有一年,他的右手姆指被冻坏,到春天长出的新指甲上留下一道四五毫米宽的凹痕。

记得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爷爷,让他写对联时,专门给他买盒香烟。那位老爷爷对春联的期盼和对写字人的尊敬,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励着他努力学习书法,不忘为大众服务。

李银岭已经坚持了四十多年为邻里乡亲写春联。每年腊月二十以后,别人都是煮肉蒸馍备年货,他只有一件事就是写春联。每次都是写了很多,摆满整个房间,晾干后收起来,然后再写满整个房间。虽说费墨费笔搭时间,他家人也没办法,也不拦他。他媳妇说:“他喜欢做的事情让他做去吧!谁也拦不住。”有一次,他一个人在办公室写春联写到深夜,感到头晕才停止,下楼梯时要用手扶栏杆,走路时要手扶墙,到家后一说话,呜拉呜拉说不清楚,到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是煤气中毒。这下子他媳妇发火了:“年年写!年年写!啥时候把命搭上就不写啦!”李银岭连忙呜拉呜拉说道:“不写啦,不写啦,以后不写啦!”但此事过后,他还是年年照写不误。

他勤于练习,一丝不苟,从1988年开始,硬笔字相继在全国钢笔书法大奖赛获奖,在全国各地以及中国香港、台湾,还有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展出。

近年来,东明县书协年年都组织“春联进万家”活动。这项活动往往是进入腊月就开始,利用周末,每年都要跑几个村子义务为群众写春联,渔沃办事处后渔沃村、唐庄村,城关办事处崔街村、沈庄村,武胜桥镇张楼村、毛相村,陆圈镇郑旗营村,东明集镇西郝庄村等地,都留下李银岭他们义务为群众书写春联的身影。这些活动大都是露天进行,虽说很辛苦,但他总是积极参与。每次书写,群众都很高兴,有时到吃饭时间,群众还围着不让离去,他们就晚一会再吃饭,尽量满足群众需要。有一次,一位老先生站在桌子旁等了两个多小时,最后说:“我喜欢字,也写字,就是写不好。今天,县里来了好写家,正好我家要办喜事,求你给我写幅‘中堂’,挂我家堂屋里!”一个“求”字,李银岭心里很受感动,当即他认真书写了一幅交给了那位老先生。

年年不间断,年年有进步,写春联成就了他的书法梦。2021年6月的一天,为提高黄河滩区迁建居民生活品质,助力村台群众扮靓新家园,李银岭与菏泽市书协翟永华主席、黄中航副主席等人一起走进长兴集乡兴东社区,参加了市妇联市书协举办的“书法走进村台、助力美丽庭院”活动。他们现场挥毫泼墨,笔走龙蛇,为村台的村民们创作了两百余幅各种样式的颂党爱国和家风家教类的书法作品,饱含了对党的深厚情感和赤诚的家国情怀,表达了对村台发展的深切关注和村民开启新生活的美好祝福。

他们的活动还走进军营,为可爱的子弟兵书写格言警句,激励战士们安心军营,苦练本领,保卫和平的幸福生活。县委组织部也在最近几年连续组织李银岭等几位书法家书写讴歌党讴歌人民的好春联,印刷后分发给全县党员和离退休干部。这样,他书写的春联张贴范围更广,作用也更大了。

他喜爱诗词对联,在东明县“红丝带杯”诗词大赛中,他是六位获奖者之一。他与书法家毕红文在诗词唱和中写道“笔歌墨舞日月长,夜深对话见苏黄。唯有青灯与明月,伴我喜来伴我狂。”他还为许多书法同道作了冠名对联,如黄中航的“航渡东洋金奖主,中华大地泰斗星。”巩海涛、翟永华的“学弟海涛,醉心草书,才思飞扬,锋毫挥洒千丈卷。师兄永华,钟情楷法,艺心灵动,笔管拈转万言书。”李红岳的“翰墨家庭,文化事业,日出漆园东方明,红遍九州大地;秦岭高迈,昆仑巍峨,游尽名山胆气豪,岳冠华夏山河。”鲁世杰的“君子敦敦,德高艺厚宽处世;学士坦坦,道正法纯缓称杰。”

由于李银岭多年的不懈努力,他获得了“东明县书法十大杰出人才”殊荣。

自编教材进课堂

李银岭1985年毕业后,先到烟台市第一染织厂工作。1988年调回东明,先后在沙沃乡政府、城关镇政府、县武装部工作。

由于国家形势的需要,地方武装部要归现役。“为啥从武装部转业去当老师?”我问他。

“1996年县武装部由地方建制收归军队建制时,考虑到一是我本身没有在部队服役的经历,缺少军事素养,不适宜到部队工作。二是即使转为现役军人,到了一定年龄还要再转业到地方工作。到那时,年龄偏大,难以适应地方工作。所以,不如趁当时比较年轻,直接留在地方工作。当时我县留在地方工作的几位同志,分别进入了公检法司等部门。经再三考虑,我决定到教育系统去,做一名教师,也算是实现我多年来的工作愿望吧!”李银岭说。

于是李银岭转业到了渔沃中学任副校长,分管学校政教工作,就是做好老师的思想工作,抓好学生纪律,负责学校共青团的工作。他本不用教课,但他要求到教学第一线去,便接了一个班的语文课。李银岭有热情也有干劲,但真正教起课来,还是很费劲的,加上他的普通话也不是很标准,感到很吃力。

教了两年,校长找到他,建议他教学生书法课。于是他又成了书法教师。经过反复思考与研讨,他为书法教学确定了思路,就是初一年级六个班,每周每班一节书法课,主要教学生硬笔字;初二年级不设书法课,主要精力用于文化课学习;在教初一的同时,在初三学生中,挑选有兴趣、肯努力、文化课成绩稍差的学生,组成一个特长班,利用课外时间,专门学习毛笔书法,让这些学生以特长生身份参加中考。

当时,学生的书写状况并不是很好,无论老师怎样要求,一部分学生的书写仍然字体潦草、错别字连篇、随意涂抹、杂乱无章、可识度低,严重影响美观,影响考试的卷面分,许多家长和老师对此很无奈。他下决心努力去教,一段时间过后,他发现效果不明显。他认识到自己把字写好与把学生教好是两码事。怎样才能让学生提高书写水平呢?他与老师探讨,向学生调查了解情况,查阅相关资料。揣摩分析学生心理,编写成讲义。他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重点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他结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修改完善讲义稿。

后来,在学校的支持下,决定把讲义稿整理出版。在整理讲义稿的过程中,老师们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时任渔沃中学校长的徐腾飞联系印刷出版事宜。最终这本《新理念硬笔字书写教程》印刷出版了。时任县教育局局长徐永太在前言中写到:“渔沃中学把写字教学引入课堂,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尝试与探索。学生写字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广大师生的意见建议,他们把平时教学的课稿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整理、总结、完善,对教学方法、教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炼与升华,并结合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编写了这本《新理念硬笔字书写教程》一书。这项工作他们走在了全县的前列。这本教材,为教师提供了教学实例,为学生提供了科学的训练方法步骤和良好的书写范本。”时为中国书协会员、菏泽市书协常务副主席、东明县书协主席翟永华先生为该书题写书名。首次印刷12000册,供渔沃中学及部分学校使用。

在教学中,李银岭认真备课,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耐心指导学生书写,取得了明显效果。同时,他还组织硬笔字比赛,作业展览、黑板报评比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的书写水平显著提高。

在特长生辅导中,他从选字帖、选毛笔开始,手把手地教学生一笔一画去练习,要求学生每节课都要交作业,老师对每张作业都认真批改。由于李银岭教学路子正,方法对头,老师要求严,学生上路快,进步大。在他的带领下,音体美书法考生多次在中考中取得骄人的成绩。连续多年在全县艺体考试中名列前茅,给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一大批优秀学生,被东明一中授予“艺体生生源基地”称号。

一份辛勤,一份收获。多年来,李银岭所启蒙的书法学生已有近30人书法本科毕业,其中张景霞同学首师大研究生毕业后,留在北京当了一名人民教师;赵瑞勇同学中央美院研究生毕业后,与其爱人一起在北京创办了一所培训学校;王先虎同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毕业后,又考入了清华大学博士生,专门从事古文字研究。2019年春节时,这些学生相约一起来到渔沃中学,看望了为他们成长付出辛勤劳动的李银岭老师。这是他的成绩,也是他的骄傲与自豪。

讲台是他的用武之地,讲台也给了他丰厚的回报。

爱上书法是一辈子的事

他学书法,走的是一条并不平坦的路。小时候他刚开始学写毛笔字时,就是乱写一气,按照自己的标准来取舍,看到谁的字好就学谁,杂乱无章,没有正儿八经临过帖,也不知道从那种字体入手,工整字(后来他才知道是楷书)、连笔字(后来他才知道是行草)、梅花篆字(就是比着报纸上恭贺新年之类的篆刻写的),啥字都写。

春节跟着大人去城里走亲戚,他一个人喜欢钻小胡同,专门看各家各户新贴的对联。“那时的对联散发着墨香,没有印刷的,全是手写的!”李银岭回忆说。

李银岭练书法,不只用毛笔,还用铅笔、钢笔、粉笔,也用小棍在地上写。后来,他跟李温良老师学小楷时,为了快捷方便,他用海绵笔写小楷。李温良老师居然看不出是用海绵笔写的。当后来老师知道了,坚决制止了他。

参加工作后,书法自然退居到了第二位。但是,他对书法的热爱从未减退过。“工作间隙无法随时铺开摊子来写,我就用钢笔对着毛笔字帖来临写,这样做是出力不讨好的,这也是没有法子的法子。”李银岭说。

在东明,有个书法沙龙,李银岭是其中的一员,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在那里,沙龙的重要成员孔德宇、张伟杰书法很好,对李银岭影响很大。

他购买各种字帖,从甲骨篆隶到行草楷书,自秦汉晋唐到宋元明清,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写。可以说临帖很杂乱,方法不足取,走了许多冤枉路。

2012年暑假,校园里空无一人,李银岭每天早早赶到学校图书室开始写字。为了投稿,他选择好书写内容,查好字数,计算好每行多少字,一共多少行,作品题目位置,落款内容,所有都计划好,再动笔打格。作品内容不一,形式多样,一般在2000字左右。格子打好后,要停下来歇一歇,调整好状态,一旦开始动笔,就要一气呵成。一张作品,光书写就要用五到六个小时才能完成,他没有固定的饭点,一天往往只吃两顿饭。这样他坚持用功一个多月,费了很大心血,下了很多笨功夫,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这一年,他的小楷作品连续四次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展览,达到了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条件,2013年他成为中书协会员。

他主要擅长小楷,但他不满足,寻找机会出去看看外边的世界。2015年9月,他参加了北京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创作院曾翔老师的书法高研班,当时,胡抗美老师在传媒大学有一个博士生课题班。曾、胡两个班合班上课,两个班的学员在一个教室,两位导师轮流上课,共同辅导学员。他有幸得到两位导师的教导与指点,这使他的眼界更加开阔,涉猎范围更加广泛。在北京学习的一年里,他与助教巩海涛、周治锐亦师亦友,交往甚多,他们在一起写字一起讨论一起观展,也在一起喝酒一起游玩。他学习行草,也学习篆隶,努力追求作品的厚重感,古拙感。涉猎篆刻,从篆刻中汲取营养,努力使作品具有金石味,第一次操刀刻石,是刻汉将军印,由于手不听使唤,直接的冲刀时有跑偏,这反到使印章天真烂漫,正契合了将军印的特点。第一方印就得到曾翔老师的肯定。他所临写的《圣教序》长卷,得到胡抗美老师的赞许,当胡老师看到李银岭有一方“引领居墨迹”印章时,便开玩笑地说“你就叫引领吧,引领时代潮流。”

在北京学习一年,回家后用几年时间慢慢消化。“爱上书法,就是一辈子的事,永远不毕业,永远在路上。”李银岭说。

2018年9月,东明县书法家协会换届,李银岭当选为副主席。

回忆自己的练习书法的过程,“走些弯路未必就是坏事,也许能看到更多不一样的风景,得到更多的人生体验。只有先临摹拿来,然后再筛选,打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自己摸索,自己感悟出来的道理才最深刻。”李银岭说,“不怕走冤枉路,要肯下笨功夫。路正长,我将继续努力前行。”

李银岭以敏锐之心寻找着艺术进步的突破口,艺术要有个性,要有自己独到的东西,一个艺术家要以敏锐之心寻找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努力发掘属于自己的那一点点创造。

李银岭几十年一路走来,以平常心对待书法,不求名,不图利,默默坚守,靠的是兴趣,靠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仰与热爱。不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他对书法始终都是不弃不离,对书法有着割舍不掉的情感,在他的生命里,书法是永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书法将会陪伴他一生。

李银岭:讲台上的书法家(纪实文学)

李银岭:讲台上的书法家(纪实文学)

李银岭:讲台上的书法家(纪实文学)

李银岭:讲台上的书法家(纪实文学)

李银岭:讲台上的书法家(纪实文学)

李银岭:讲台上的书法家(纪实文学)

作者简介:田丰,山东东明人。山东省作家协会、山东省摄影家协会、山东省散文学会、菏泽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散文诗集《贝壳的思念》、报告文学集《慧眼妙笔写春秋》、长篇报告文学《筑梦黄河滩——山东省东明县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纪实》(其语音版被学习强国平台推出),编著《东明庄子传说》《东明明清古邑十二景》等。

李银岭:讲台上的书法家(纪实文学)

上一篇新闻

丁前进楷书作品欣赏

下一篇新闻

书法精品收藏——书法家、寿学专家袁槑先生小楷《寿联集粹》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