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病毒迅速变异!传播48个国家,亚洲已经出现多个病例
新冠疫情还没有结束,世界上又开始流行新的传染病。科学家们最担心的事,似乎正在发生。
今年5月,英国报告:该国出现一例猴痘病例。这个消息看似不起眼,但随后的事态发展超出了人们的预期。这种疾病此前几乎只在非洲传播,即便来到其他的洲,也从没有传播出去。这一次情况不同,猴痘病毒迅速在非洲以外的国家传播,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已经有超过40个国家报告了3500多例感染者!
最近,这种此前流行于西方国家的病毒入侵到亚洲了。6月21日,韩国和新加坡分别报告了1例猴痘病例。6月24日,我国台湾也首次确诊了猴痘病例。世界卫生组织对这种病毒非常担忧,甚至在考虑是否将其列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我国国家卫健委也表示:要求提高医疗机构诊疗猴痘的能力,未雨绸缪。
猴痘的病原体是猴痘病毒,属于痘病毒科(poxviridae)脊索动物痘病毒亚科 (chordopoxvirinae)正痘病毒属病毒,和牛痘病毒、天花病毒是近亲。
虽然名叫猴痘,其实这种病毒主要寄生在啮齿动物身上,因此也有专家指出,它更应该叫啮齿动物痘。为了方便,我们这里暂时还称之为猴痘。
猴痘病毒的毒株可以分为两个分支,分别是西非分支和刚果盆地(中非)分支。这两种分支的死亡率不尽相同,前者的死亡率大约是1%,后者则可以达到10%!幸运的是,根据目前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的应该是西非分支。
我们知道,比病毒本身的流行更可怕的,就是病毒的变异,因为没有人能保证新的变体具有怎样的潜力。可能其中绝大部分变体都没有危害,但只要有一种具有超强的传播力或者致死率,问题就会变得极其严重。
正因如此,美国的一些专家才指出:如果猴痘疫情得不到控制,那么很有可能会在大肆传播的过程中出现可怕的变体,从而引发和新冠一样的全球蔓延的传染病。
和新冠病毒有所不同,猴痘病毒的遗传物质不是单链的RNA,而是双链的DNA。双链遗传物质的好处是两条链互相配对,发生基因突变的概率要低得多。
根据科学家们的推测,猴痘毒株从2018年开始到目前,应该只积累了比较少的突变。然而,根据《自然·医学》杂志一篇最新论文的调查,实际情况远超出科学家们的想象。研究人员在对15个猴痘病毒样本进行分析后发现,其实际的突变率比以往认为的高出6~12倍!
研究人员指出:根据以往对类似的病毒进行的研究,科学家们推测猴痘每个位点每年只有1~2个突变。然而,和2018-2019年非洲流行的毒株相比,今年的猴痘病毒已经出现了近50处突变,这远远超出了科学家们的想象。更可怕的是,其中一些突变,让病毒具备了相对更强的传播力!
尤其是在2018-2019年间,该病毒的突变率发生了陡增的情况,这一点很值得关注。
我们知道,2017年的时候,尼日利亚爆发了一次猴痘疫情,一直持续到2018年。当时的疫情没有引起关注,是因为非洲国家在几十年来一直有猴痘病毒存在,只不过这种病毒此前几乎没有外泄到其他洲而已。有专家推测,可能是尼日利亚的这次疫情让猴痘病毒大量传播、复制,获得了突变的机会。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些病毒早就在非洲以外国家的动物身上寄生并且传播,只是没有传播到人类身上未被注意。在这段期间,猴痘病毒获得了大量的突变,直至传播到人类身上。
甚至有人推测,猴痘病毒一直在人类之间进行低水平地循环,虽然不足以引起症状,但也在长期与人类的免疫系统作斗争。直到终于有一种变体能够逃脱人体免疫系统的围剿,从而开始大范围传播。
相关的研究成果已经暗示我们这样的可能性了,因为有些突变可以给科学家们提供线索。
比如,有一类对抗病毒的酶APOBEC3,它们可以诱导病毒在生物体内复制遗传基因的时候出现错误,从而无法完成复制,控制病毒对人体的感染。然而研究人员发现,有些猴痘病毒已经变异出了能够逃脱这种酶的破坏的基因,这或许就是猴痘病毒长期潜伏于人类免疫系统中,双方不断博弈后,免疫系统在其突变后被迫完成了自然筛选的过程。
我们知道,猴痘的传播途径是比较多的,通过与开放性皮损、体液、被污染的材料或咳嗽到空气中的呼吸道飞沫的密切皮肤接触等方式,猴痘病毒就可以入侵到新的生物体内,虽然其中某些途径的传播相对比较少。
不过,考虑到目前猴痘病毒传播速度之快,研究人员不得不推测,这些病毒的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很有可能来自基因突变。
尽管我们说,猴痘病毒和天花类似,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也有免疫效果,但具体情况如何,仍然需要测试,人类不能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天花疫苗上,更何况这种疫苗在全球范围内可能会供不应求。
另外,对于猴痘的直接治疗方法,目前也没有得到完整的测试。可以说,尽管目前猴痘造成的杀伤力还不惊人,人类也不敢说稳操胜券,必须要提高警惕。
如今,猴痘病毒已经传播到我们的邻国了,我们确实需要小心了。新冠疫情已经足够令人头疼了,可千万别再出现新的传染病了!#猴痘##台湾出现首例猴痘确诊病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