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带着的“互联网+”
扫码付账红薯带走
卖青菜的摊主省了不少钱
火车票也可以手机支付
手机一掏上公交
扫码还可以领红包
买馍、买菜、买鸡蛋,手机支付啥都管
收款二维码,街头随处可见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韩国总统文在寅,据说都在中国被手机支付这事给“圈了粉”,回国后急急慌慌地布置移动支付发展任务。
能让李显龙和文在寅“震惊”,也是得靠实力的。瞅瞅眼下咱们的生活圈,大蒸馍、小笼包、烤红薯、咖喱串……钱箱旁边不摆上张二维码摊主都不好意思出摊;坐公交、钉鞋掌、买棵葱、喝瓶水……兜里再也不用揣着一把用时少不用时多的“毛壳”。最有意思的还是交易语言的变化:“给个整头就行了”愣是改成了“微信还是支付宝”。
移动支付这么流行,首要因素就是方便——特别是小摊小贩的小生意,以前还得抹零凑整,繁琐且浪费时间。现在,移动支付只需打开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就轻松结账,再也不用为“没带零钱”的理由去磨嘴。移动支付还减少了大众出行时携带的现金量,从安全角度来说,也是一次极大进步。
方便又安全,有了这两个原因,移动支付没有不火起来的理由。可唯物辩证法要求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移动支付有优势必然也会有弊端,比如:你与它的某次邂逅,本可以摸摸钱包擦肩而过,结果……某次你喝高了装大款,本可以适可而止,结果……地下停车场结算处,结果没有网络信号你又没带钱……总是少不了的尴尬。
有朋友说:“自从有了×××,生活越来越潦倒。”这其实是一种幸福的矫情。互联网+便民,让生活变得便捷而丰满,咱老百姓追求的不就是这吗?
策划/靳文庆
摄影/晚报首席记者 魏文慧
文字/晚报首席记者 贾若晨 实习生 陈怡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