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6日 星期二

新加坡华人概况

新加坡华人是指出生或者移民到新加坡、并持有新加坡公民权或居留权的中华民族人士。2010年,新加坡共有将近280万华人,占新加坡居民人口的74.1%,是新加坡最大的族群。

新加坡是中国之外唯一以华族人口占多数的国家。新加坡早期的贸易和作为商业中心的发展见证了殖民地内庞大的华人社群的成长。华人主要来自广东、福建、海南等中国东南沿海省份的粤语、闽南语、潮州话、琼语、客家语 丶福州话群体,其中4成是闽南人,其次为潮汕人、广府人、客家人、海南人和福州人等。

新加坡华人概况

介绍

新加坡华人(Chinese Singaporean)是指出生在或者移民到新加坡、并持有新加坡公民权或居留权的中华民族人士,也称"新加坡华裔"或"华裔新加坡人"。于2010年,新加坡共有将近280万个华人。华人占新加坡居民人口中的74.1%,即4个新加坡人就有3个是华人,是新加坡人口当中最大的族群。新加坡共和国在世界上是除了中国之外,第二个以华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新加坡的海峡华人(峇峇娘惹)是中国明朝后裔与当地马来族通婚后形成的特殊社群,拥有着融合中华文化与马来族文化的峇峇娘惹文化。海峡华人在整体新加坡华人当中占的比例非常小,而这个族群有被主流华人同化的趋势。

定义

新加坡统计局将 "华人"(Chinese) 定义为一个种族或族群。新加坡华人专指拥有中国血统或者祖先源自于中国的人士,如福建人、潮州人、莆田人、广府人、海南人、客家人、泉州人、福州人、上海人等等。在一个混血家庭里,如果父亲是华人,其子女通常会被归类为华人。

平等政策

新加坡是马六甲海峡边的岛国,1965年被迫独立建国,身处几亿马来人腹地之中,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天然安全警觉高腾,为此新加坡正视族群的问题,政府实行种族平等政策,维护民族团结与互助精神。新加坡今天所享有的种族和谐,是世界上的一个小奇迹,因此新加坡华人极为珍惜和尽可能巩固这个奇迹,并不视之为理所当然。只要在这片土地上诞生的国民,大家一视同仁,不管是马来、印度人还是华人,一律称呼对方为"新加坡人",在族群或者种族认同方面,华裔称呼自己为"华人"。

新加坡政府把每年的7月21日定为"种族和谐日",提醒新加坡人应不分种族、语言和宗教,团结一致,为新加坡做出贡献。在种族和谐日当天,老师会向学生说明新加坡曾有种族冲突的那段痛苦历史,并提到全球恐怖主义盛行,都是起因于种族未能和谐的结果,以至于造成人类社会的撕裂与创伤,让学生能明瞭种族和谐的重要性。如今新加坡的华人和另外三个族群(印族、马来族及欧亚族)和谐地生活在一起。新加坡作为一个多文化族群的国家,在社会平等、种族融合、以及宗教信仰、饮食、服饰等方面,形成了与众不同、包罗万象又独具特色的文化,可以说早年下南洋的华人在赤道小岛上找到了一片净土安居乐业。

历史迁移

"石叻"

十九世纪开始,由于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人民饱受战争、饥荒与贫穷之苦,在不得已的情况之下,部分中国人不得不离开家乡,只好决定飘洋过海到"石叻"(新加坡)来寻找新生机。当新加坡港口全面开放后,大批的中国贸易商船如约而至。许多生活在中国的人民也纷纷来到新加坡,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到了1821年前后,新加坡的华人已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1200人。各地的商船为新加坡贸易商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他们将中国的丝绸、锦缎和茶叶运到新加坡,销售给欧洲的私营商人,然后将来自印度的商品带回中国。新加坡河上的驳船码头和中国城(牛车水)已成为东南亚商船贸易活动的中心及全世界的贸易集散地。

南来新加坡的中国人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因为他们在这里的亲戚生意越做越大,需要更多的人手;另一类则是身无分文,想要到外头闯一闯,希望能因此而闯出一个春天。早期移居新加坡的华人,普遍都是出于谋生的目的而自发依靠宗乡关系的互相牵引,到达新加坡以后,往往聚集在一起,在当地求取生存和发展。故此,他们孤家寡人在人生地不熟的"番边"生活,大多数都抱着一种暂时"流寓"的心态,希望能在"番边"苦干一段时期后,或能衣锦还乡,与家人团聚,或能落叶归根,安享晚年。在新加坡的华人中,福建人一直是占多数,大约是40%,潮州人排第二,但到了1901年,广府人取代了潮州人的地位。要一直到50年代,潮州人才重新成为新加坡第二大的方言社群。

新加坡开埠后不久,华人先辈便在俗称"山仔顶"(朱烈街)、吻基(驳船码头)或称"十八溪墘"、"十八间后"(沙球捞路)、"猪仔场"(克拉码头)、"水仙门"(谐街)、"皇家山脚"(里峇峇利路)、"大老爷宫头"(指位于菲立街的粤海清庙),以及大坡二马路的"新巴刹"(马真街)等地开设胡椒、甘蜜等土产店,这些地区既成为商业活动中心,也成了昔日华人聚居的地方。

19世纪初、中期,华人在当地成为经济开发的奠基者和先锋力量,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同时社会地位和影响日益提高,有些华人还受到殖民当局和当地苏丹、天猛公的倚重,于后涉足于政坛,成为华人社会合法的领导人。

19世纪60年代开始,还有更多华籍成功人士跻身于领导层,并获殖民地政府的垂青,先后成为政坛的重要人物。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的50多年中,还有佘连城、陈永锡、刘长意、蔡子庸、廖正兴、陈振贤、王邦杰、林树森、李伟南、杨缵文、连瀛洲等相继出任华人参事局参事。林义顺、佘柏城、王邦杰、林锦成、刘登鼎、佘应忠、叶平玉等为太平局绅。这些职衔虽然是由殖民地政府所委任,但都增强、扩大了这些华裔移民在华人社会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同时由于各自精明干练,富有公共服务精神,而在热心华侨事务、倡办华人教育和女子学校、推行社会公益等方面,分别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纪念当时艰辛创业而后发迹的先驱的功劳,新加坡有一批以华人名字命名的街道和地区,如有进街、成宝路、金炎路、阿佛路、炳源街、振兴街、林大头路、余东璇街、义顺路等等。

民俗文化

文教

由于新加坡是个东西文化杂糅,多元种族文化汇集的国家,新加坡华人的文化跟来自中国大陆,台湾或其他华人区,有本质上的区别。在文化上,新加坡的华族文化更加接近马来西亚的华族文化。

而由于新加坡的华人大多数源自于中国南方,尤其是福建、广东、海南三省,其文化跟这些地区较为接近,无论是各种汉语方言、华人习俗、传统节日、宗教信仰都跟这些地区的文化较为接近。新加坡有着各种华商商会组织,华人文化机构,中文媒体、中文书店,华语流行文化,新加坡中文文学,各种方言戏曲等,也是大中华地区以外仍保留中华文化的国家之一。

然而,新加坡是个以英语为主的国家,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也不少,因此在思想观念上,文化礼仪,语言,都跟来自大中华地区的华人稍有不同。来自中国大陆的中国人主要是以中国中心主义来看世界,而新加坡华人主要是受英语教育(但是在学校必须学习华语),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同时,新加坡的各种族的语言文化也互相影响着对方,华人的文化因此受到了新加坡本土文化如马来文化,印度文化等等的影响。

尽管如此,相较于中国大陆文化大革命时期对中华文化的破坏,新加坡的一些传统华族文化却保留了下来,尤其是中国南方的宗教礼仪及传统礼俗、风水、命理、儒家思想等仍然对新加坡华人有很大的影响。新加坡华人的中文程度,因实行英语为第一语言缘故,因人而异,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一般来说,新加坡华人的中文能力不及大中华地区的华文程度,但比其他非华人地区的国家来得强。

语言

独立以后,加上曾经受到英国的殖民统治,政府机构一直采用英语作为四大族群的沟通和教学语。自1979年由新加坡政府主导的"讲华语运动" (类似于中国的"推广普通话")之后,华语成为另一个广泛使用的语言,有超过七成的新加坡人能说华语,是华裔之间的通用语言。新加坡民间也通行各种汉语方言,一般上35岁以上的新加坡华裔都通晓几种闽粤方言,例如:莆田话、粤语、潮州话、客家话、闽南语、福州话、海南话等。

文字

新加坡官方使用与中国一致的简体字。但在1969年至1979年间曾短暂拥有自己的汉字简化标准,民间以简体字为主但偶尔也会出现繁体字与简体字混用的现象。新加坡的官方文字为英语,因此公函、商务往来和其他经济业务性质的书信通常以英语为主。

教育

新加坡华人概况

中正中学总校

新加坡的社会背景、人口结构、语言环境以及教育制度都有其独特性。在新加坡的四大种族中, 华族学生以华语(普通话)为母语。新加坡的华文教育从开创华侨私塾崇文阁算起,至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但从1987年起,新加坡逐步统一了语文源流学校,新加坡已经没有华、英校之分,所有学生不分种族都以英语为"第一语文",为确保新加坡华人仍然保留自己的母语文化,新加坡政府一贯在所有学校推行中文教学,所有新加坡华人都需要学习华语,为所谓的"第二语言"或母语,由于中文教学的延续,一般的新加坡华人都能够讲或阅读中文书籍。

就华文而言,新加坡有11所特选学校,比如,德明政府中学、中正中学总校、华侨中学、立化中学和圣尼各拉女校等等。早期是传统的华校,经政府同意,将华文和英文同时并列为第一语文来授课。这些学校负责培养讲华语的文化专才,也背负着传授中华文化的使命。

通婚

新加坡华人一般来说会维持一个较为独特的群体认同,而更加的有可能在华人社群当中通婚。不同方言群(或籍贯)的通婚十分普遍。也有少数的新加坡华人会跟其他不同的新加坡族群通婚,例如新加坡马来人、新加坡印度人、新加坡欧亚混血人、白人、日本人、韩国人等等。

饮食文化

新加坡的华人美食主要由早期华人移民根据当地及当时的情况(例如可选用的食材)所发展而来,不能真正意义上作为中国主流的佳肴。尽管如此,这些美食展现了新加坡当地的风味和口味。多数新加坡的华人美食如肉骨茶、面薄、拌面、炒粿条、猪肠粉、福建面、海南鸡饭,云吞面、薄饼等都可以在新加坡的小贩中心(熟食中心)或美食阁吃到。有些新加坡华人是素食者,因为他们有些是虔诚的佛教徒,也有些不吃牛肉,尤其是那些祭拜观音的人士。21世纪来自中国各地的移民丰富了新加坡华人美食的多元性,各种中国菜都能在新加坡的餐厅找到如四川菜,上海菜

宗教信仰

道教信仰曾是新加坡华人主要的信仰,但年轻的族群多数改为信奉佛教、基督教或成为无宗教信仰者。根据2010年新加坡统计局的统计,佛教是新加坡第一大宗教,约有43%的新加坡华人称自己为佛教徒、14.4%是道教信徒、20.1%为基督徒和21.8%无宗教,华人构成了这四大级别的绝大多数。由于新加坡华人当中有4成是闽南人,华人也继承上一代来自中国福建的佛道混合之传统信仰,如祭祖,玉皇大帝,释迦佛,西方三圣,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灶神,门神,土地公(或大伯公),关公,天上圣母,清水祖师,保生大帝,玄天上帝等等神佛。

新加坡华人仍保留了祭拜祖先,慎终追远,传承孝道的民间宗教传统。清明节是新加坡华人祭祖和扫墓的大日子,每年3月底到4月的周末,新加坡华人多会举家出行,亲戚朋友相邀同往,坐满一、两辆小货车浩浩荡荡去扫墓,通往新加坡郊区坟场、骨灰瓮安置所和庙宇的道路上,总会出现连绵不断的"车龙"和熙熙攘攘的人流。报章电台也会发布警方的消息,提醒公众扫墓祭祖要避开高峰,趁早出行。

这里的华裔至今仍按照传统仪式扫墓,多半为闽南仪式。每逢清明时节,大多先祭祀土地神。然后在亲人墓前摆上酒食、果品和鲜花,燃起香烛,压上墓纸,再将纸钱焚化,磕头行礼,最后当场将酒食、肉、果吃完回家,一般会准备五牲祭拜祖先,当中少不了蛤、螃蟹、鸡、鸭等。祭拜完毕便当场剥蛤吃,然后把蛤壳丢在坟前,表示子孙已来扫过墓。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清明节因此成为新加坡华裔的重要节日。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学习福建广州等地方言的医疗与社工业者增多

下一篇新闻

潮汕方言中的“外语”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