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别人家的孩子”,优秀学霸爱上传统文艺

孔皓是河南人,姥姥王希玲师从豫剧大师常香玉,被誉为“中原第一小生”。父亲是钢琴老师,母亲也在文艺行业里。“不敢说是什么梨园世家,就是普通文艺家庭。”孔皓赶紧否认这个设定。

他自小同父母和姥姥姥爷一起生活,一两岁时,父亲和姥姥每天都会给他读书念诗。“床前明月”,小孔皓接个“光”,“疑是地上”,他再接个“霜”。尽管那时候话都说不清楚,也不懂含义,但日复一日,他不仅接住了那个尾字,也熏出了股书生气。

姥姥每当有新戏排演,都会在家写人物小传。查阅资料时,孔皓凑上去,她便给他讲些小孩能懂的书。直到现在,祖孙俩还坚持着每天阅读的习惯。


“别人家的孩子”,优秀学霸爱上传统文艺


今年七十五岁高龄的王希玲老师自十二岁登台,从艺已逾六十年。“她至今都这样对待她的戏迷,一定会认认真真看完(观众的消息),认认真真回复。这是那个时代老艺人的一个基本修养,因为他们真的知道观众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意味着什么,是吧?”

没有架子,这受姥姥影响。节目播出后,孔皓的微博涨了几千粉丝。这些对孔皓而言不存在偶像粉丝之说,就像过去戏台下观众来捧场了,大家亲近,也对等

从河南到北京到美国,再到新加坡,孔皓也用这种直接而生活化方式让自己迅速融入当地环境中。他在北京吃个早点,在新加坡逛个当地海鲜市场,在美国尝尝汉堡披萨,“主动去体验当地人的生活,在他们的生活里找到一种适应的方式。”

孔皓在节目中讲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海外学子往往切身实地担起传播者这一角色。刚到美国时,他带了一大堆中国玩意儿,扇子、绣球、桃酥,还有他最爱的茶叶——他所理解的传统文化就是过去那个时代里的日常生活本身。


“别人家的孩子”,优秀学霸爱上传统文艺


“我们对外国的了解很充分了,而美国人看咱们还是那个样子。通过这种不需要学习的,拿来就能吃穿用的,让他们知道这个物件千百年来都贯穿在我们生活里。他们会觉得很神奇,挺有意思的。”

很多人问孔皓学过播音,学过唱歌吗?其实都没有。即便父亲是钢琴老师,却也没有系统地教过他。“我就真是个澡堂歌手,每天洗澡的时候就是我最嗨最放松的时候。”他哈哈大笑。

家里人没想将兴趣爱好功利化,他喜欢就由着他玩。玩, 是孔皓一家爱说的字。“玩呗!你是玩什么的?玩钢琴的,玩声音的,玩戏曲的?玩吧,就是开心。”把做喜欢的事称之为玩,能轻松点,这是他自我消解自我排遣的方式。

当然,在孔皓完全放松的时候,他也有着另一面。说话逗,爱调侃

“但凡跟我熟了一点点,我整个人设就崩塌了。我会开各种各样的玩笑,很放得开。刚接触一个人的时候,我会很注意谈吐,我觉得一定得把礼仪修养展示给人家,可能就比较老派,熟了之后发现我这人完全不是那样的形象。”他说到兴头上,声音拔高,那副好嗓子里洪亮地冒出连串地哈哈哈,没一点形象包袱。

2

“别人家的孩子”,优秀学霸爱上传统文艺


孔皓的那些活泼、玩笑,一面是他善良性格下的不愿与人为难,一面是孔皓以自我调侃的方式聊以自慰。

淘汰时他笑着挥了挥手,压下年轻的面孔上那丝窘迫,故作轻松道:“再见啦,我回去上学去了。”

早在比赛前他告诉自己只要不拿最后一名就行了,可以接受一点点挫败感。“对事情的期待降低,生活里面会出现很多惊喜。”这是他在这个局面中找到的处事之道。

上一篇新闻

成都的这些“第一家”你都知道几个?

下一篇新闻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将超1亿,食品切入血糖管理的三大方向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