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才是美味的︱二十种海南小吃全攻略
去每个地方旅游,当地的特色小吃都是不可错过。本篇汇集了海南最具特色和普遍性的当地小吃,海南人民天天吃。建议吃货收藏。
1、海南粉
每天天还未亮,三亚街区小巷内的海南粉店就已坐满了人,等着美味的海南粉,为他们新的一天添上能量。
海南粉是传统的海南风味小吃之一,最早流行于海南北部,无论是正餐,还是婚庆、寿宴都有它的身影,如今已风靡全岛,成为海南人生活中最常吃到的小吃之一。
海南粉有两种,一种是腌粉,另一种是汤粉。腌粉,是在烫好的米粉上撒上佐料并拌上特制的粘稠酱汁
汤粉所用的配料与腌粉的相同,泡在汤里,别有风味。这是少数人的选择
海南粉的制作过程看似简单,先取一团米粉,烫过之后放入碗中,接着放入配料,浇上特制的酱汁就可上桌。喜欢辣味的朋友,可以加上店内特制的海南蒜香红辣椒。
配料和酱汁却很不简单。配料有油炸花生、豆芽、腌制的牛肉丝、酸菜、竹笋、炸脆面片、香菜、芝麻和香油等;选用的是细粉,这使得它与配料和特制的酱汁搅拌后极好入味,经搅拌后多味浓香,柔润爽滑。
搭配的汤水也是十分讲究的。用的是大骨和海螺一起熬制的清汤。海螺解去了猪大骨的油腻,只保留了香甜。
2、抱罗粉
抱罗粉因盛起文昌市的抱罗镇而得名,相传自明代起抱罗粉就已成为抱罗镇闻名四乡的美食。
在三亚,卖海南粉的店内也都有抱罗粉卖。
抱罗粉的用料和吃法与海南粉的一样,区别在于抱罗粉选用的是粗粉,更加柔韧爽滑。
3、炒粉
夜里,总会看到临街摊档炉火熊熊,镬气蒸熏,一批批寻觅宵夜的食客被香气四溢的炒粉吸引而来。炒粉是海南的特色小吃,其粉质韧,味可口,是海南本地人早餐、宵夜常吃的美食。
一百多年前,一些东江客家人从粤东一带去往广州沙河谋生,他们本以打石为业,家里都有一台自制的石磨,是用来制作自家食用的水粄的。
后来他们中的一些人以此谋生,开设了水粄的小食店;用石磨把大米磨成粉,并调以源自白云山的泉水,蒸出薄韧爽滑的水粄用以出售。 由于米粄物美价廉,广受好评,他们的生意越做越旺。
慢慢地,他们的小店发展为作坊,米粄的制作工艺也日臻精巧,故而水粄的名声越来越大,亦越传越远,米粄也因而得名沙河粉,也简称河粉。
其后,河粉传到海南,海南人民在原来河粉做法的基础上,将主料换成了瘦肉、鱿鱼丝、鸡蛋、鸡胗、腊肠等,还配上一碗用骨头或者海螺熬制的清汤,形成了独具海南本地特色的炒粉。
炒粉传播发展至今,已成为我国广东、海南,以及东南亚一带常见的小吃,在新加坡它被成为粿条。
与其它地方不同的是,海南的炒粉用料更加丰富,而且会配上一碗由海螺或者骨头熬制而成的葱花清汤,用以解渴和去油腻。
本地炒粉选用的米粉条和粉汤的一样,主料通常是瘦肉、鱿鱼丝、鸡蛋和鸡胗,也有使用虾肉提鲜和加入腊肠和豆芽的;佐料为食盐、花生油、味精、生抽、胡椒粉、绿豆芽等。
出锅的炒粉表面油亮,粉质韧,味道香浓。
炒粉最讲究火候,先用油热锅,将瘦肉、鱿鱼丝、鸡蛋等主料放入锅中翻炒一会儿,然后再倒入粉条,加佐料翻炒至熟即可出锅。
源自广州沙河的炒粉,流传到海南后已成为独具特色的海南风味小吃,无论是作为简单的晚餐还是宵夜,它都是不错之选。
4、后安粉
后安粉是海南的名小吃,近年来因越来越多的万宁人走出自己居住的乡镇,去往海南的各大都市发展而传播闻名。
据《万宁志》记载,后安粉早在宋代就已经出现了。相传有一名江湖恶徒到海南万宁的后安镇上逞凶作恶,当地人民饱受其害。后来,镇上一名会武功的小伙挺身而出,将其赶跑,解了镇上之围。一位年轻的女子,见这小伙神勇,不觉间便坠入了情网。为表爱意,她就精心挑选了当地的黑猪和特产海鲜,再加入胡椒熬制了特别的粉汤给那小伙食用。这粉汤味道香浓鲜美,经他们二人推广后镇上百姓都是喜爱异常,因其产于后安,故名后安粉。慢慢的,它的名字传遍了整个万宁。
到了现代,越来越多的万宁人走出乡镇,去往海南的各大都市发展,后安粉也随之在海南各处传播,之后其名便响彻全岛,成了海南有名的特色小吃。
后安粉的用料与海南其它粉类小吃不同。它有浓厚的胡椒味,主料是米粉、瘦肉和粉肠等。
后安粉的鲜美秘诀在于好米粉和好汤头。后安粉粉条取当地特产的优质大米用手工石磨磨成米粉,调成粉糊后用蒸盘烫成白嫩晶莹的粉皮。好的米粉要薄透细滑,入口即化;而好的汤头则多为猪大骨、猪肉、鸡肉、海鲜或所有这些的混合高汤,温火慢熬搭配上好的胡椒粉末是汤头鲜美的关键。
后安粉店里的米粉一般按份放在碗中备用,有食客需要时便放入特制的高汤中快速穿烫,配上新鲜的瘦猪肉薄片、粉肠、大肠以及香菜、葱花和芹菜等配料便算大功告成。
后安粉是海南的名小吃,是本地人常吃的早餐,早起的朋友不妨试试这独特的海南味。
5、陵水酸粉
陵水酸粉是海南的一种特色小吃,源于海南岛东南部的陵水黎族自治县。其酸辣甜香,佐料丰富,备受海南本地人喜欢。
陵水酸粉出自海南陵水县安马村一位胡姓男子之手,那时海南粉刚从海口传入陵水,他在海南粉配料的基础上将粉换成更加纤细的粉丝,造就了最初的陵水酸粉。后来陵水酸粉传到了王氏门下,他们结合海南丰富的海产,将其进行改良,在其中添加了沙虫干、鱼饼、小咸鱼、鱿鱼丝等海产品,而且用来拌粉的调料酱汤也添加了食醋,再配上海南特产的黄灯笼椒,变得酸辣甜香,与海南粉风味相去甚远,慢慢形成了今天的陵水酸粉。
陵水酸粉的主要特点是酸,这是因为它使用的酸汁中加入了大量的醋;而其特制的红色粘稠糊状卤汁中,由于使用了蒜蓉酱和番茄沙司,所以陵水酸粉还带有些许的甜味。
陵水酸粉是一种热拌粉(本地称为腌粉),使用的是当地自制的纤细粉丝水煮,配上沙虫干、牛肉干、小鱼干、鱼饼片、鱿鱼丝、脆花生、韭菜、香菜等食料,与特制的卤汁和醋汁搅拌后食用,食用时可加入本地的黄灯笼辣椒酱,由此,一碗陵水酸粉香、酸、甜、辣、咸五味一应俱全。
陵水酸粉是海南的特色小吃,为腌粉。它的佐料丰富,酸辣甜香,与本地其它小吃的风味相去甚远,是必尝的海南味。
6、港门酸粉
味道酸甜爽口的港门酸粉,是许多老三亚人儿时常吃到的,也是他们非常喜欢的小吃,如今只有极少数地方还在传承着这独特的美味。
又是一年酷暑,港门镇上,酸豆树排排并列,摇头晃脑,它们似乎也因这闷热的天气而躁动,可此时无风,它们怎会摇晃得如此厉害?原来是酸豆树下,许多人或摇,或踹,正想要将酸豆弄下来,用来制作解暑的酸豆汁。
却有一人,突发奇想,在酸豆汁里加入了地瓜粉、宽白条粉、萝卜干、花生等食材,不想这么一弄,却创造出了日后闻名海南的特色小吃。因这凉粉小吃是用酸豆汁为汤底制作,最大的特点是酸,且产自港门,故而称为港门酸粉。
港门酸粉和港门粉虽一字之差,但其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粉,它是一种凉粉。港门酸粉使用宽白条粉、地瓜粉,配以炒花生、萝卜干、炸虾饼,再浇上特制的甜酸汤汁和炸蒜油制作而成。其味酸甜爽口,若再加上一些黄灯笼辣椒,味道更是爽辣。
港门酸粉好吃与否,主要取决于它的汤汁。由腌酸豆制成的汤汁,有一股独特的酸味,是甜酸汤汁中的精髓。汤汁中的甜味,来源于红糖和白糖。为了保证汤汁的甜味与酸味保持均衡,红糖煮成浓稠糖浆后,须倒入大量水和适量白糖,盖半边锅盖再煮至少45分钟,待糖水凉后加入香葱提香。这样做出的糖水味道浓厚,甜中带香。
在三亚,这几乎只有老三亚人才知道的特色小吃,味道酸甜爽口,消暑去热,来到三亚不妨也尝尝这海南独有的味道。
7、清补凉
清补凉是海南的经典小吃,通常是以红豆、绿豆、薏米、空心粉、椰子冻、红枣、西瓜粒、菠萝粒、凉粉、椰奶等多种配料加入冰块炮制而成,冰爽解渴,香甜而不腻。
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命屠睢和赵佗率领50万大军去平定岭南。不料,当大军来到岭南一带时,由于中原的士兵们不适应南方湿润的气候,纷纷患病,军队战力大减,屡战屡败。随后,军内的大夫研发了一种药食两用的食品,以淮山、薏米、莲子、百合、玉竹、沙参、茨实等为原材料,经加工后礳成浆状食用。人们服用后都感镇静宁神、精力充沛,故而军队重振雄风。赵佗感慨道:“食之清热气、补元气、之物可称清补凉也”。清补凉因此而得名。
清补凉传到海南时,本地人根据其生活习惯和本地的气候,采用消暑降温的食材为原料,重新制作了与两广不同且别具风味的清补凉。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东坡,居于海南岛期间,第一次品尝本地百姓制作的椰奶清补凉,便当场盛赞:“椰树之上采琼浆,捧来一碗白玉香。
清补凉有两种,一种是椰奶清补凉,一种是糖水清补凉。椰奶清补凉中加入了椰奶,味道中带有椰子的香醇。椰奶清补凉中也有分类,一种是由椰奶水制作,最为常见。
另一种是由椰奶刨冰或者炒冰制作而成,由于有刨冰或炒冰的覆盖,这种清补凉吃起来最为冰爽。
而糖水清补凉,主要是由糖水制成,没了椰奶的香醇,却多了一份清甜。
在三亚,清补凉通常是将红豆、绿豆、薏米、空心粉、椰子冻、红枣、凉粉、椰奶等食材,以及当季水果放入碗中,然后倒入椰奶和冰块制作而成;味道香甜,冰爽解渴。
清补凉是风靡整个海南的特色冰爽甜品,是每位来到海南的朋友都必尝的小吃。
8、椰子冻
午后或夜里,与三五个朋友结伴一起到冷饮店喝喝椰子冻,聊聊天,在四季如夏的三亚给自己添上一丝凉爽,是极为舒服之事。
子遍布海南,是海南本地人最喜爱的水果和最常吃的水果之一。炎热的海南,让人们萌发了把椰子冻起来吃的想法,可只是光光降低椰子的温度还不够冰爽,把椰子冻成冰如何?于是人们开始尝试将椰子汁由液态变为固态的做法,椰子冻由此而来。
椰子冻一般采用新鲜嫩椰子和椰汁鲜奶放入椰子壳中制作而成,变液体为固体,表面晶莹剔透,保留了椰汁的原味,椰香四溢,入口嫩滑并有Q弹感觉,冰爽清甜。
制作椰子冻要选择新鲜的椰子,把椰子壳顶部切开后,将椰浆和椰子水倒入锅中,加适量的吉利丁粉和糖,用小火煮至吉利丁粉完全稀释,然后将其倒入椰子壳中,并放入冰箱冷冻一个小时左右即可。
保质期:冷藏2-3天,常温3个小时。建议即买即食,口感最佳。
9、椰子糕
椰子糕是椰子精华的浓缩,由椰子水、白糖、炼奶、鱼胶粉等原料精制而成。外观上椰子糕色泽明,光滑洁亮。制成后的椰子糕放于冰箱中,食用时从中取出,入口冰爽,柔软Q弹,甜滑润喉。
10、水果炒冰
水果炒冰是海南特有的降暑小吃,也是大部分三亚人最喜欢的消暑甜品。它是将新鲜水果榨汁后,在冷凝炒锅中翻炒而成,冰凉爽口,口味丰富。
在海南,水果的吃法多种多样,有蘸糖、盐、辣椒、酱油等调料吃的,有加工成干制品或者糖果吃的,也有榨成果汁享用的……可在这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炎热状态的海南,怎样能让水果吃起来既美味,又解暑呢?
于是有人试着将果汁放到冷凝炒锅中制作成冰冻的甜品。这种炒锅下面并没有火,而是强力制冷机的蒸发器,它能把锅中的热量带走,使温度瞬间降到零下40摄氏度左右,让水质的食物冷冻成冰状。由于其制作方式需要制作人不停地在冷凝炒锅中翻炒水果榨汁,所以这种甜品被称为炒冰。
水果炒冰不同于冰沙。冰沙大多是以刨冰机刨碎的冰粒与色素、果味粉等作料制作而成。
而水果炒冰则都是现场手工制作,将水果榨成汁后倒入冷凝盘中,用铲子不停翻动而成,比传统的冷饮更加新鲜,温度更低,冰凉爽口,香甜软滑,不但健康营养,还能祛暑消热。
水果炒冰的口味非常丰富,当季的水果皆可用来制作。口味上可选择单一的水果制作,也可以选择多种水果同时混搭,也有使用酸奶制作的,多种多样。用柠檬与其它水果混搭是小编我的最爱。柠檬味清香,带有些许的酸味,与其它水果混搭既不冲突,又能提味;在大热天享用,更有解乏之效。
总之购买时按照自己喜欢的口味选择即可。 在三亚,除了冬季外,其它时候都有水果炒冰售卖。游玩或者逛街结束之余,不妨来一杯清凉爽口、口味多样的水果炒冰,尝尝这专属于海南的热带风味。
11、芒果肠粉
芒果肠粉晶莹剔透、皮滑肉嫩、入口即化。它以熟芒果为馅,以椰浆粉皮为面,将芒果与椰子巧妙的结合起来。海南的芒果肠粉兴起于琼海,采用天然健康的食材,独特的制作工艺,别具一格的搭配并且美味而闻名。
这道甜品的独特在于巧用椰浆、澄粉与牛奶混合,煮干后结皮,匠心独具地制成了柔软嫩滑如凝脂般的雪白肠粉。恰逢芒果丰收季,大块新鲜甘甜的熟芒果肉成为了最好的馅料。椰香味的肠粉皮裹着芒果肉,卷成肠状上碟,再淋上冰冻芒果汁即可。口感似啫喱,又比啫喱少了一份晶莹剔透,更多的是滑嫩如丝,柔软沁甜的甜蜜漫天袭来。
12、鸡屎藤粑仔
鸡屎藤粑仔,海南本地人大多简称它为鸡屎藤,这是海南最具乡土气息的小吃和滋补品,不雅的名字,却有独特的美味。在海南的部分地方,鸡屎藤是本土居民房前屋后,田头山里随处可见的一种野生植物,经过特殊的制作,它便变成了一粒一粒爽口的翠绿的小疙瘩。“色形香味都很迷人,真是一种绝妙的点心!”美食家这么评价它。
鸡屎藤是一种蔓藤类植物,因其叶揉烂后,起初有一股鸡屎味,所以得名鸡屎藤,却也有些文人雅士将其唤作“鸡矢藤”,而它的药效非常多,故而民间也称其为“土参”。鸡屎藤揉烂后的味道刚开始很难闻,但是闻久后则慢慢有一股清香之味,所以被人用来制作成小吃。
海南话中的“粑仔”,意思类似于北方的面疙瘩,只是它更小更薄。海南岛几乎每个市县都有人做鸡屎藤粑仔,但一般都认为鸡屎藤粑仔源自琼海。琼海一直有七月初一吃鸡屎藤粑仔的习俗。每逢农历七月初一当地的“鬼节”,当地家家户户都会早起制作鸡屎藤粑仔食用,用以辟邪,保佑家人平安。
在其它地方,鸡屎藤粑仔大多都只有在小街深巷里才能吃到,而在琼海,遍地都是经营这种小吃的大店小摊。在当地,它不但是众多小吃摊和甜品店的主打美食,更是一些高档餐厅酒楼向外宾主打推荐的特色甜品。1999年,有“中国烹饪大师”之称的琼海厨师何子桂,前往杭州参加美食比赛,他用鸡屎藤粑仔这一民间小吃,获得了“中华名小吃”这一奖牌。
鸡屎藤粑仔一般有两种,一是椰奶鸡屎藤粑仔,它是利用椰奶熬制而成,制成后冰镇食用,满是浓郁的椰奶味,冰凉爽口,味道最是清甜。另一种是红糖姜丝鸡屎藤,汤里有浓浓的姜味,粑仔香甜糯软。
制作鸡屎藤粑仔,须先将新鲜的鸡屎藤叶和浸泡过的大米捣成粉状,然后将它们用水和匀,捏成约小指头大小的粑仔。在锅中烧开水后,下粑仔、姜丝、再加适量红糖,待鸡屎藤粑仔煮熟后即可出锅。
在三亚,鸡屎藤粑仔多为红糖姜丝的做法,只在早晨至下午时售卖。现在回看鸡屎藤这略显不雅的名字,已然成为许多游客眼中必尝的另类小吃。
13、黑豆饭
黑豆饭是三亚比较常见的小吃,主要以黑豆和大米为食材,加上特制的蒜油制作而成,其味香醇且带有一丝甜。黑豆具有高蛋白、低热量的特性。常食黑豆,能促进消化,软化血管,养颜美容,延缓衰老。
黑豆饭吃法多样。可以加入白糖食用,让黑豆饭软化,增加口感并且可以提味。在黑豆饭里加入黑芝麻糊也是不错的吃法之一,黑豆饭的香醇与黑芝麻糊的香甜碰撞,使其香味更香,甜味更甜。还有一种吃法,是将黑豆饭配以炸炸一起食用,添上了一丝碳烤味。
14、水糕粑
水糕粑,也叫酸糕。使用大米制成,并满满的装在一个圆形铁盘内铺成4层,呈米白色,约三指厚,其表面上撒有葱花和蒜油,看上去很普通,但是味道不俗。购买后店家会用小铲刮下一至两块菱形的软米糕,盛在碗中,淋上特制的酸料,其味酸甜可口。
椰蓉卷
就地取材的典范小吃。用糯米加椰肉和花生,再加糖蒸制而成。椰蓉卷表面黏糯,内里是粗纤维的椰蓉,很健康,其味香甜软糯。
15、椰丝糯米粑
椰丝糯米粑是本地常见的风味小吃,口感黏糯。主料是用糯米粉做皮,填以新鲜椰肉丝、芝麻、碾碎的炒花生、白糖等配成的馅,以野菠萝叶包成5厘米左右大小的圆粑。因为有椰肉、芝麻和花生等的香味,使得其香味浓厚。
16、红糖年糕
在三亚,红糖年糕原是在春节才能吃得到的食物,如今已成为三亚日常可见的特色小吃,是承载着老三亚人感情的一种特别的美食。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火连年。吴国为抵御外敌,在其国都姑苏城(今苏州)修建了一道城墙。吴王阖闾和群臣都认为有了这道坚固的城池便可高枕无忧,可大夫伍子胥却深感忧虑,便嘱咐部下:“满朝文武如今都以为高墙可保吴国太平。城墙固然可以抵挡敌兵,但里边的人要想出去也会同样受制。如果敌人围而不打,吴国岂不是作茧自缚?忘乎所以,必至祸乱。倘若我有不测,吴国受困,粮草不济,你可去相门城下掘地三尺取粮。”
不久,新上位的吴王夫差听信谗言,赐死伍子胥。越国举兵伐吴,吴军困守姑苏城中,全城炊断粮绝,绝望之际有人记起伍子胥的话,在城墙脚下挖出了许多形似“城砖”的糯米粉,解了围城之困。此后,每逢过年,家家户户便用糯米粉制作城砖形状的糕点,纪念伍子胥。后来,这糕点慢慢地变成了寓意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一年比一年提高的食物,故而称为年糕,也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
年糕是我国春节必备的节日食品,不过其风味南北各不相同。三亚的年糕是由糯米加红糖制成的棕褐色粘糕,有些黏糊,但味道香甜,本地称为红糖年糕;可蒸熟后即食,也可放置至其硬化后油煎,油煎后的红糖年糕更添了一份香脆。红糖年糕原先是春节时,由自家长辈手工制作,并给家人食用的春节风俗食品,平时并不常见。而今却变成平时常见,春节时家里几无人做。
制作红糖年糕,只需将糯米粉和红糖用水和匀,然后放置到蒸笼内蒸熟,切块后即可食用。
早晨至下午,红糖年糕的身影都会出现在农贸市场附近,其香甜之味一直在此萦绕,让人忍不住尝尝这三亚老味道。
17、海南粽子
粽子虽是全国各地都有,但三亚的粽子与内地的不同。
三亚的粽子是蛋黄肉粽,内里添有一个咸蛋黄、少许瘦肉和肥肉,其体大个,外表用椰子叶或芭蕉叶包裹,所用油度恰好,配上黏牙的糯米,油光水滑,叶子的清香与糯香中带着微微的咸味。
“憋当咯(海南话,意思是卖粽子咯)”,晚上也经常有人推着三轮车用海南话这么叫卖粽子,遇到了可别错过,作为宵夜也是很不错的。
青芒果
青芒果,即未成熟的生芒果,把皮刨干净后,将芒果切成片,配以特制的辣椒酱一起食用,酸辣可口。芒果大多选择象牙芒,其圆长肥大,皮薄核小,果肉肥厚、鲜嫩香甜。
配以食用的调料一般有下面三种:
1、辣椒盐:本地特产的黄灯笼辣椒或者小米椒加上盐调制而成;
2、酱油辣椒甜酱:用酱油、黄灯笼辣椒/小米椒、蒜头、红/白糖调制而成;
3、虾酱:可加辣椒。
18、伊面
伊面乃一种油炸的鸡蛋面,是三亚本地人早餐和夜宵最常吃的小吃之一。简单的做法,简单的味道,却是三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清朝书法名家伊秉绶,喜面食。伊秉绶的一次生日时,乡绅们都纷纷赠其面条,可这过多的面条却他让大是为难。此时,他忽然灵机一动,决定在寿筵上添加面食,这样既增加了菜品,又解决了面条过多而难以存放的问题。
于是他便吩咐家厨煮食面条,而这临时的主意却让厨师手忙脚乱。慌乱中,厨师误将煮熟的鸡蛋面放入沸油锅中,待他发现已是为时已晚,由于府上正在宴请宾客,时间仓促,只得将错就错,把面捞起并浇汤后上席。谁知误打误撞,客人们都对这面拍手叫绝。结果乡亲们一传十,十传百,此面便名声大噪了。因为此面出自伊府,故称伊面,也称伊府面。
三亚的伊面有两种,一种是伊面汤,一种是炒伊面。伊面汤除了面条外,其它的用料和制作方式都与粉汤一样。伊面是一种油炸的鸡蛋面,呈黄色,面细,体质松而不散,口感爽滑,配上海螺汤更是甘甜鲜美。
将伊面在汤里穿汤几次,然后放入海螺、虾、瘦肉、鸡蛋、青菜等食材,再灌入海螺汤便可食用。食用时,需要注意的是,伊面汤不能久置,久放的伊面会吸收大量的水分而变膨,易散,没有弹性,其中的味道也随之流失,所以伊面汤需烹饪好后尽快享用。
至于炒伊面,它的用料和工序与炒粉的一样,只是把粉条换成了伊面。炒出来的伊面,更加韧,而且味道香浓。
从早到晚,三亚的街头巷尾均有经营伊面的小摊,享用这散发着浓浓三亚味道的小吃,也是你来过三亚的证明。
19、粉汤
粉汤是本地人最常吃的早餐和宵夜之一,几乎在三亚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它。粉汤用料少,制作简单。
粉之所以好吃,在于它的鲜。这主要归功于粉汤里的海螺,加入海螺制成的粉汤,味道鲜甜,而粉汤内的青菜、酸菜、瘦肉、葱、清汤等清淡简单的食材更突显了海螺的鲜和甜。
一碗好的粉汤对米粉条的选择也很重要。粉汤的粉比较扁平,有手工粉和机械粉之分。手工粉乃人工制作,细长扁平,有弹性,是最佳的选用食材;而机械粉是由机器制作而成,粉短且扁平粗大,没有什么弹性。
20、港门粉
港门粉是三亚人一生都爱吃的一种汤粉,由渔民所创,其中加入了用新鲜的海鱼和虾制成的鱼饼片和炸虾,故而港门粉满是大海的鲜美之味,让人垂涎欲滴。
港门镇,又称保港镇,原是三亚的一个滨海小镇,而且它自古以来便是三亚最重要的渔港之一。
港门人大多以打渔为生,其饮食和海鲜息息相关,港门粉最先是由渔民利用海鲜和粉制作而成。一些渔民利用此手艺,在镇上的老街小巷里开了些没有招牌的港门粉店,寻常只做着老客的生意。
后来,港门粉的工艺越做越精,配料越来越丰富,其汤中还加入了猪骨头熬制,味道更加鲜甜。故而,它的名声慢慢传开,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品尝这独特的港门粉。
时至今日,它已成为海南闻名的特色小吃。
一般海南的汤粉多是用瘦肉和猪内脏作辅料制作而成,可港门粉则另辟蹊径,选用海鲜来做主要的辅料,再配上精心熬制的高汤,味道鲜甜异常。
港门粉的制作十分讲究。为了保证米粉条有足够的韧性,港门粉都使用当地的手工粗粉。
汤的调制最是耗时,需要每天晚上开始着手准备,汤中加入螺、猪骨和海鱼炖12个小时。经此制作而成的高汤,味道醇厚、香甜无比。
将粉条在高汤里穿烫,配上新鲜海鱼制成的鱼饼片,以及花生、炸虾皮、豆芽和腌制好的酸菜,再加上特制的高汤,撒上一点粗胡椒粉和葱花即可食用。
港门粉是海南有名的特色小吃,其中加入了新鲜海鲜特制而成的辅料,其味鲜甜,与其它汤粉大不相同。在三亚这滨海之城,怎可错过这满蕴大海之味的美食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