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月21日 星期六

老外排队购买,火到上电影的中国网红店鼻祖,亏到交不起房租了

老外排队购买,火到上电影的中国网红店鼻祖,亏到交不起房租了


导语

情怀营销,能撑起一家店,但绝不会撑起一个品牌。战略、管理、运营……这些商业闭环在今天的环境里格外考验企业家的思想格局。


|01|

一代甜品大王,惨淡收场

老外排队购买,火到上电影的中国网红店鼻祖,亏到交不起房租了

有点年纪的人应该对“许留山”这个名字都不陌生,作为网红店鼻祖,许留山是几代华人的共同记忆,很多香港人的第一份甜品就是在许留山吃的。

上世纪50年代,许留山在香港街头支起了一个售卖凉茶和龟苓膏的小摊;70年代,他的儿子把摊子改成了一家凉茶铺,许留山成了网红店鼻祖。红到什么程度呢?香港电影里,陈慧琳和郭富城都要到许留山约会;一家甜品店的名字反复出现在电影、歌词里,这样的事到今天没有第二家。

但真正让许留山爆红的还是1992年研发的爆品,在全港的甜品店还在为选红豆沙还是绿豆沙纠结的时候,许留山大胆采用了芒果作为甜品主材,首创芒果西米捞,掀起甜品风潮,一举奠定了许留山港式鲜果甜品店的专属地位,全港皆知。

2000年,许留山又推出杯装鲜果爽特饮,开创全新的外卖饮品模式,可以说今天网红店的玩法,许留山在80年代已经玩过了。甚至许留山还玩到了国外,许留山在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全球各地,开出近300家门店,在许留山门口的排队长龙,并不亚于今天的喜茶、奈雪。

靠着巨大的人气,2011 年,许留山在香港餐饮界 “奥斯卡金像奖” 的饮食天王奖中,拿下“甜品天王”的称号。

靠卖甜品,许留山在2016年的总收入就达到了4.6亿元人民币。谁也不曾想到,这竟然是这家61年老字号最后的辉煌,暗流汹涌下,许留山迅速跌下了神坛。


|02|

品牌老化,初代网红店再也留不住年轻人

老外排队购买,火到上电影的中国网红店鼻祖,亏到交不起房租了

很多业内的人认为,许留山的失败是在两个大战略上,都选错了方向。第一个战略失误出现在扩张过程中,创始人家族对商业的洞察不够敏感,导致许留山十年间三度“卖身”,管理层面也出现了混乱,品牌价值严重流失。

从Navis Capital、煌天国际到百胜,许留山背后资本的力量越来越壮大。按理来说,许留山的处境即使不能继续保持高歌猛进的拓展速度,也应该维持住港式甜品的牌子,守好自己的大本营,事实却让人大跌眼镜,许留山在香港的店铺因为拖欠房租遭4名债权人告上法庭,申请清盘。

资本的保护,让许留山失去了“摆摊”的初心。靠着几个富豪资本,许留山保住了初代网红店的“壳”,代价是丧失了自求生存的“渴望”,变成了被资本保护的老字号标本,由此也导致了其产品战略的重大失误。

许留山跌的第二个大跟头就是在产品战略上,由于失去了产品创新的热情,许留山在芒果系列甜品爆火后,没有去开拓新的爆品。在这个爆品被竞争对手们学去之后,许留山的产品线陷入了同质化竞争的泥潭,完全丧失了竞争力。

最后的结果便是:一个失去了溢价的产品,却卖出了一个令人咂舌的价格。试想一个原本高端小众的产品,在变成了路边摊之后,他的消费者还会为之支付品牌溢价吗?答案显而易见。门店的评论里已经少有人打卡推荐,更多的评论是“贵,不值”。

不只是许留山,去年年底,上海人经常吃得“一茶一坐”大规模闭店;曾经火遍大江南北,在巅峰时期有近200家门店的冰激淋品牌爱茜茜里,如今全国仅剩一家门店仍在经营。

今年5月,开一家火一家,进门都要排上个1小时的LINE FRIENDS旗舰店,也关闭了最后一家门店。这些网红店的下场,大多都以不太体面的结局凄惨收场,让人不禁反思:为什么网红店生意总做不长久?


|03|

橄榄型经济模型:保持竞争优势

老外排队购买,火到上电影的中国网红店鼻祖,亏到交不起房租了


搞懂这个问题,你需要理解一个叫“橄榄型经济”的理念。经常看我文章或者听过我课的读者应该都知道,我们把所有的产品按结构做一个归类,最后得到的产品汇总模型,基本上就是一个竖着的橄榄球的样子。

橄榄球的顶部,是追求品牌调性、高科技、高艺术价值的产品,数量很少;橄榄球的底部,是价格导向的低利润产品,在今天的中国数量也不多;唯独中间追求性价比的产品,追求性价比的企业很多,大家都在一个盘子里去抢蛋糕吃,自然生意就难做了。

这些网红店就是很好的前车之鉴。一个爆品刚出来的时候,仅此一家别无分号,小众颜值的路线直接打到了高端市场的点上,消费者也愿意买单。一被抄袭,大家就陷入了“性价比陷阱”,今天我降价,明天你促销,最后大家都赚不到钱。

所以你看哪个做得好的长寿的公司,没有几个会强调“性价比”这个概念,反而是不断地在做技术的突破,做产品的升级,做服务的升级。只有那些在战略上没想明白、想赚轻松钱的公司,还在为自己的低价找借口。

但其实,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好货不便宜啊。今天的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他们非常清楚地知道,他们的消费需求,是这些性价比产品满足不了的。所以,今天的企业,一定要时刻关注自己的护城河,要不断地往上升、做品牌、做社群、做调性,这样你在市场的竞争优势才会建立起来。

归根结底,商业环境是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没有人能保证自己一直身处蓝海,只能在红海市场里不断地去找到蓝海!

我是沈海涛,拥有二十余年投融资操盘经验、百余家企业资本运营的实战商业教练。想要了解企业成长背后的逻辑、财富增长的故事、操盘的真实案例、传统企业如何转型升级?关注我,为大家剖析企业基因,解读商业密码。

上一篇新闻

菲总统杜特尔特女儿莎拉竞选副总统 令人意外?

下一篇新闻

交不起铺租,许留山悄悄关店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