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星期五

中界海外 | 新加坡,是否会取代香港“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


中界海外 | 新加坡,是否会取代香港“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

亚洲金融霸主争夺战!香港、新加坡综合对比,谁能技高一筹?

香港和新加坡曾经同列“亚洲四小龙”,规模相近,崛起于同一个年代,多年来,两城渐渐形成亚洲金融中心的竞争之势。

在此过程中,舆论上不断浮现一个问题——新加坡今后是否会取代香港的亚洲金融中心地位?

什么成就了金融中心?新加坡与香港缠斗多年,两者都具备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必备条件。

“香港和新加坡都曾经有过作为英国殖民地的经历, 有着高效的营商环境和累积多年的贸易经验及伙伴”,香港中文大学助理教授胡荣表示,因此两城是一直是争夺亚太区域金融中心的竞争对手。

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学系教授胡光宙梳理出两城共同具备的三个优势:一、健全、透明、高效的法律制度;二、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人士;三,世界级的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

香港和新加坡法律体系相似。同为前英国殖民地,两个城市都继承了英国普通法体系,与国际通行法律体系接轨。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调查发现,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是“欧洲以外最受欢迎的首选仲裁机构”、全球第三大仲裁机构,以及进步最快的仲裁地。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紧随其后,排名第四,进步程度仅次于前者,位居第二。

从排名上,香港和新加坡一直在国际金融中心位置上不断轮换交替。但香港始终位居C位。也不乏一些观点认为,新加坡很快会超越香港,成为亚洲第一的国际金融中心?对此,你怎么看?

中界海外 | 新加坡,是否会取代香港“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

目录

一、 “新港之争”

二、外汇市场仍是香港占优

三、股票和债券市场香港胜出无疑

四、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市场规模仍是香港大

五、构筑香港金融中心新优势

六、综上所述

01 “新港之争”

金融滋养各行各业,金融中心之地位乃是兵家必争。

中国香港(下称香港)和新加坡长期“爱恨纠缠”, “新港之争”是新时代的“双城记”。

香港和新加坡拥有太多相似之处:购物天堂,华人世界,文化多元包容,面积小、资源少却是世界最重要的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她们都是“东亚奇迹”,“亚洲四小龙”,崛起轨迹高度雷同。

“香港和新加坡都曾经有过作为英国殖民地的经历, 有着高效的营商环境和累积多年的贸易经验及伙伴”,香港中文大学助理教授胡荣表示,因此两城是一直是争夺亚太区域金融中心的竞争对手。

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学系教授胡光宙梳理出两城共同具备的三个优势:一、健全、透明、高效的法律制度;二、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人士;三,世界级的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

香港和新加坡法律体系相似。同为前英国殖民地,两个城市都继承了英国普通法体系,与国际通行法律体系接轨。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调查发现,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是“欧洲以外最受欢迎的首选仲裁机构”、全球第三大仲裁机构,以及进步最快的仲裁地。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紧随其后,排名第四,进步程度仅次于前者,位居第二。

金融发达、法律健全、政治稳定、政府高效廉洁、营商环境自由开放、高素质人才恒河沙数,她们都向全世界展现着自己的魅力。因为如此多的相似之处,两地管理者也相互以对方为镜鉴,而在大众内心之中也存在着深深的“瑜亮情结”。

最近“新港之争”在舆论上日趋白热化,有文章炒作资本和财富撤离香港,而新加坡是最大受益者。

这些文章列出了一些情况。比如,2021年福布斯新加坡富豪排行榜TOP50中,前10富豪里面有4位是来自中国的新移民。中国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300760.SZ)的实控人李西廷排名榜首,火锅连锁龙头海底捞(06862.HK)的实控人张勇夫妇名列第4。

再如,2022年3月以来,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和协同化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思爱普公司(SAP)、世界知名品牌戴森(Dyson)、法国制药巨头赛诺菲(Sanofi)纷纷宣布在新加坡投资建厂。戴森更是在新加坡设立全球新总部,总理李显龙亲自出席揭幕仪式。

这些文章认为除了越南,新加坡成为了又一个疫情受益国家,而香港的地位日渐衰落。香港在“新港之争”中已然落了下风。

其中有些观点言之凿凿,说不久之后,新加坡就会取代香港,成为继纽约、伦敦之后的世界第三金融中心。曾经光辉灿烂的“纽伦港”将让位于“纽伦坡”。

有些人用英国智库Z/Yen集团发布的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Global Financial Centers Index)叠加一些其他事实,来支持香港将被超越的观点。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的确是比较权威的指标。该指数持续对全球金融中心进行竞争力评估和排名,每年3月和9月定期更新以显示竞争力的变化。自2007年3月发布第1期以来,已经连续发布了31期。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显示,香港的排名长期居于第三。香港和第一的纽约,第二的伦敦形成了“纽伦港”的稳定格局。然而2019年香港发生了一些情况,导致2020年3月其排名大幅下挫到第六。当局面稳定之后,2021年9月,香港排名回到第三。2022年3月最新的31期排名中,香港得分715分仍为第三名,比第二名伦敦低11分,比第六名新加坡高3分。

这些人说,新加坡比香港仅仅低3分,考虑到财富快速向新加坡转移,用不了多久新加坡就会超越香港。

的确,最近有些超级富裕家庭选择了新加坡作为财富管理地点。我们也承认以“家族办公室”(Family Office)为代表的财富管理业务在新加坡发展迅猛。2021年“家族办公室”管理资产增长了100%以上。

但是,新加坡和香港的金融实力真的相差无几吗?香港很快会被新加坡超越吗?

本文比较香港和新加坡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希望通过分析,揭示真相。

02 外汇市场仍是香港占优

新加坡和香港分别是世界第三大和第四大外汇交易市场。在成交量方面,新加坡和香港相差无几。国际清算银行每3年公布一次数据,目前最新数据是2019年4月的数据。2019年4月新加坡平均每日交易额为6400亿美元,香港为6320亿美元,略低于新加坡。

上述数据是否就说明新加坡外汇市场赶超过了香港,是不是说明香港作为亚太地区外汇交易中心的地位被取代了呢?

自然不是的。

原因在于香港具有新加坡及其他一些外汇市场所不具备的比较优势:

首先是因为香港地处目前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前景最为可观的亚太地区的中央位置,而且背靠着中国大陆这块巨大的经济腹地,会得到中国大陆强大的经济规模和巨大发展潜力的支持,大量资金会流入这个地区。九七回归后港人治港,会充分发挥富有创业精神和应变能力的香港人民的巨大潜能。而且,香港是中国大陆的转口港,随着香港与大陆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因贸易所产生的实质性外汇需求会较其他国际金融中心多,也就是说,外汇交易中投机的比例相对较小,使香港外汇市场能够长期稳定地发展。

其次是香港外汇市场的衍生性交易(主要指外汇期货、期权及互换交易)较少,只占1%,而伦敦市场占了3%以上,纽约市场占了6%。新加坡外汇市场的比例很高。金融衍生工具虽是为规避风险而设计的,但在实际交易中因其具有很强的杠杆作用而常被用作强投机性工具。由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所造成的金融动荡也屡见不鲜: 1987年由纽约的股指期货与股指期权的程序化交易(Program Trading )而酿就了全球性股灾;今年2月份由于在新加坡炒买日经225指数期货导致了巴林银行倒闭;以及几乎与此同时发生的,上海327国债期货风波,都使人深切地意识到金融衍生工具的巨大投机性和破坏性。

香港外汇市场衍生性交易份量少,而且香港金融当局在发展衍生性交易的同时对衍生工具的监管问题十分重视,并为降低市场风险制定了不少规章制度,为促进外汇市场的稳定发展作出不遗余力的努力。这一努力的目光是长远的,它会有助于香港外汇市场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下保持长期的稳定发展。

最后,香港不但是远东的外汇交易中心之一它还是全球五大黄金市场之一,是由巨大的股票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期货市场、基金市场等组成的综合性国际金融中心。更广义地说,香港是世界贸易、金融、旅游、信息、航运的综合性经济金融中心。这一切,都会支持香港外汇市场在挑战中获得生存与发展。因此,香港外汇市场虽面临着其他市场的激烈竞争与挑战,但它的发展势头仍会很劲,发展前景会是十分美好的。

所以在未来的外汇市场上,香港会比新加坡更具优势。

同时,香港作为是全球第三大美元交易中心,新加坡排在其后。美元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储备货币,在总量中占比接近60%。而且美元具有最佳的流动性和抗风险性,所以美元交易额比全体货币的总交易额更重要、更关键。

并且,香港的人民币市场比新加坡大很多。香港是境外人民币最大枢纽,而新加坡排名第三。2021年12月香港的人民币存款余额超过9000亿元人民币,而新加坡为1750亿元人民币。

东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很多中国内地企业通过香港去东盟投资。香港未来可以强化人民币融资和交易功能,扩大周围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地区人民币业务。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香港作为世界第一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其优势显而易见。

世界金融中心必须拥有强大的资本市场,而资本市场的核心是股票和债券市场。我们看看“新港”的股票和债券市场之间有多大差距。

03 股票和债券市场香港胜出无疑

你不得不承认,新加坡在国际金融中心的竞赛上一直奋勇拼搏。她频出政策以吸引人才、企业及资金。但目前,香港在股票和债券市场上明显胜过新加坡。

我们先看股票市场。熟悉香港和新加坡市场的投资人士都知道,香港以资本市场为主,新加坡以外汇市场为主。香港的资本市场要比新加坡大很多,特别是股票市场。2021年底香港股市总市值为42.4万亿港元,新加坡股市总市值8000亿新元,折合4.6万亿港元(此处和下文,新元与港元换算都用1:5.8)。香港股票总市值是新加坡的9倍多(42.4/4.6=9.2)。

香港和新加坡的股票市场都向全世界开放,而香港的成交量远超新加坡。2021年新加坡股市总成交量为3288亿新元,折合1.9万亿港元。而香港股市2021年总成交量为41万亿港元,约为新加坡市场的22倍。

香港和新加坡的股票市场为何有如此大差异?主要因为服务对象不同。新加坡主要面向东盟市场;而香港金融业主要服务中国内地。比如香港银行约45%的贷款和内地企业有关。

东盟以中小经济体为主,很难出现优质公司。零星出现的优质公司也会选择其他市场上市。

中国内地的优质资产会优先选择香港而不是新加坡上市。目前香港股票市场80%市值来自内地企业。可以说,香港股市已经是中国内地经济的晴雨表,而不是香港经济的晴雨表。

新加坡股票市场小,资金少,除非被逼无奈,新兴优质企业不愿意去新加坡挂牌上市。5月20日蔚来汽车(NIO.S)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挂牌只是为了缓解在美股的“摘牌”风险。

新加坡股票市场由于缺乏流动性、又缺乏新兴优质企业,所以难以吸引国际资金的活跃参与。这形成了一种负反馈,难以破解。新加坡要弥补股市短板,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再看债券市场。债券的发行筹资额以及债券交易额,是两个衡量债券市场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从表面上看,2021年香港交易所全年债券共筹集1.55万亿港元;而新加坡交易所2021年全年债券共筹集 0.43万亿新元,折合2.49万亿港元。

似乎,新交所的债券市场已经大幅胜过港交所。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一位从业10余年的境外债券投资机构管理人对《财经十一人》说:“很多债券是在香港募集的,然后去新加坡挂牌。在哪里挂牌主要出于披露规则、税务规则等方面的考量。在哪里挂牌本身意义不大,而在哪里真实募集资金才重要。”

他继续说:“新加坡交易所看起来募集了约2.5万亿港元,但其实显示的是挂牌量。真实募集资金要小很多。” “如果考虑真实募资额,香港市场会明显胜过新加坡。而且,这些债券的真实交易也大多发生在香港。交易的方式大多是OTC(over the counter,场外交易),所以数量难以统计。但根据我的经验,香港的债券市场肯定是胜过新加坡的。”

无论股票市场还是债券市场,服务对象决定了长期地位。香港服务于中国内地,这是新加坡无法动摇的优势。

中界海外 | 新加坡,是否会取代香港“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

04 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市场规模仍是香港大

很多读者可能认为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是一回事。其实虽然两者密不可分,但却也存在明显区别。

资产管理的出发点是“资产的保值增值”。资产管理对募集的资产负责,而无须照顾某个投资者的特殊需求。而财富管理的出发点是“满足客户需求”,对客户负责。不仅要考虑保值增值,还要照顾客户在财富传承、避税等方面的需求。

资产管理更倾向于靠近资产交易活跃的市场,所以资产管理的主要力量集中于香港。根据香港证券与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的调查,2020全年香港资产管理规模为4.5万亿美元。根据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发布的《2020年新加坡资产管理调查》(2020 Singapore Asset Management Survey)新加坡同期资产管理规模为4.65万亿新元,约合3.4万亿美元。香港比新加坡高32.4%。

财富管理的故事与资产管理略有不同。

2021年四季度德勤发布了《2021年德勤国际财富管理中心排名报告》。此研究报告认为瑞士在财富管理市场中仍居全球榜首。

瑞士的竞争力、资产规模和业绩表现均保持领先。从竞争力和资产规模来看,各地排名有所不同。

在竞争力方面,新加坡和香港排名第二和第三;

而在资产规模(德勤报告的财富管理规模排名以离岸财富来衡量)方面,英国和美国则排名第二和第三,香港和新加坡分列第四、第五。

2020年香港的财富管理规模为1万亿美元,而新加坡是7900亿美元。2017年-2020年,新加坡财富管理规模年均增速约6%,香港约为3.5%。如果两者都保持以上的平均增速,新加坡的财富管理规模还需要10年才能超过香港。

对于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规模都是最重要的指标。而从规模来看,不管是资产管理还是财富管理,香港都胜过新加坡。

05 构筑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新优势

政局方面,香港完善选举制度后,选委会选举、立法会选举、行政长官选举三场选举成功举行,香港迈向良政善治新阶段。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支持香港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

站在新起点上,应从哪些方面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听听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专家怎么说。

多渠道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过去10多年,香港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多个方面不断拓展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基础功能。

我国2009年开始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拓展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和结算货币功能。香港在处理全球人民币支付交易方面保持领先地位,2010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额为5063.4亿元,2021年高达7.94万亿元,是2010年的15.7倍。2021年香港人民币即时支付结算系统交易额度高达358万亿元,同比增长26.6%,且连续5年正增长。香港要强化跨境贸易结算和即时支付结算的人民币支付功能。

人民币离岸市场是人民币定价、投资以及内外交互的重要市场,而香港是人民币最大离岸市场。2017年以来,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进一步增长,银行存款、债券发行及实时支付等均取得较好进展。香港人民币存款持续5年正增长,2022年1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比2021年年底增加18.2%,为1.1万亿元,创历史新高。2021年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额同比增长35%,为5506亿元,远高于香港债券发行额增速。香港是国际投资者进入内地资本市场的主要通道。2021年沪股通和深股通成交总额为7.6万亿元,同比增长31%;港股通成交额为9.3万亿元,同比增长高达70%。以沪深港通、债券通为代表的资本项目双向投资日益强化,人民币资产成为国际投资者重要投资标的。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可以有效提升人民币投融资货币功能。

香港与内地货币金融合作不断深化,对人民币储备货币功能也有所促进。2020年11月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续签为期5年的货币互换协议,协议规模由原来的4000亿元扩大至5000亿元。

未来香港可在以下四个方面强化香港人民币业务国际竞争力。一是立足香港与内地规模巨大的贸易往来,强化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以及即时人民币支付结算系统功能,有效促进人民币结算功能。二是强化与内地合作,着力发展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扩大离岸国债等利率债发行规模,着力做大人民币“资产池”,强化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双向链接功能,强化人民币投融资货币功能。三是充分发挥枢纽作用,注重推荐介绍内地经济金融发展机遇、重要金融产品与服务以及重大投资机会,带动周边地区和“一带一路”地区的人民币资产投资需求,吸引国际资本及其他金融要素在香港集聚,构建境外投资者“资金池”,将更多金融资源引入内地市场。四是发挥香港金融法律制度优势,带动人民币和内地金融系统更多融入全球化进程中,提升双循环相互促进功能。

(郑联盛:作者系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提升国际资产管理中心能级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了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一系列重大目标,明确了香港的“八大中心”定位,其中之一便是支持香港强化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功能。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资产管理人、投资者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和交易平台。现阶段,香港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资产管理及私人财富管理中心。站在香港新篇章与国家新征程的交汇点上,香港的资产管理及财富管理业务将释放巨大的增长潜力。

香港具有建设国际资产管理及财富管理中心的基础优势。作为高度自由的经济体,香港资金自由流动和港元自由兑换受基本法保障。香港拥有世界一流的实时大额支付体系、链接内地与海外的证券结算网络和持续联结国际外汇市场的结算体系。资金的自由进出与高效结付为资产与财富管理业务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香港拥有功能丰富的金融生态系统。全球前100大银行中有70多家落户香港,全球前100大资产管理公司中超70家在香港设有办事处。种类齐全、高度聚集的金融机构,为香港发展资产与财富管理业务提供了丰富的投资主体,而高度发达的会计、审计、资信评估、投资咨询等第三方中介服务体系则为建设资产管理及财富管理中心提供了重要支撑。

优越的政策条件与灵活的监管制度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香港资产与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香港特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包括引入新的基金结构、为在香港运营的私募基金所分发的附带权益提供税务宽减、设立外地基金迁册来港的机制等,进一步增强了香港建设国际资产管理及财富管理中心的优势条件。

近年来,内地居民财富的规模和增速在全球名列前茅,居民的财富管理意识日益强烈。香港证监会统计资料显示,内地已成为香港财富管理业务最主要的来源地,也是财富管理业务增长速度最快、最具潜力的市场。受益于内地居民旺盛的财富管理需求,香港的财富管理规模持续增长,增速在全球主要财富管理中心中最快。

“跨境理财通”的落地进一步扩大了香港财富管理市场的客户来源。数据显示,“跨境理财”通开展半年时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参与“跨境理财通”个人投资者超过2.58万人,购买投资产品市值余额超3.56亿元,其中内地个人投资者持有港澳投资产品市值余额超1.44亿元。随着“跨境理财通”第二批试点银行的落地和相关细则的进一步完善,内地市场对香港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的推动作用还将进一步显现。

有别于海外财富管理中心专注服务高净值及富裕阶层的模式,未来香港的财富管理可更具普惠色彩。香港的财富管理业务可借助金融科技等手段,将传统意义上的小众化、高门槛、高成本的定制金融服务,转变为实现居民资产保值增值、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有效工具,在服务国家重大决策中为财富管理行业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李俊成:作者系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抢抓机遇发展绿色金融

香港作为世界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市场、第五大股票市场和外汇交易中心、亚洲第三大债券市场以及亚洲最大的基金管理和私人财富管理中心。目前全球百大银行中超过四分之三的机构在港运营,海内外规模最大的20家私募基金中有15家落户香港。来自全球的绿色债券投资者和绿色企业、项目不断向香港汇集,香港绿色金融发展面临三大机遇。

一是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的共识为香港提供了彰显优势、集聚要素的全球性历史机遇。《巴黎协定》的承诺正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并成为全球性共识。多国政府相继出台绿色发展的引导性、支持性和鼓励性政策,全球经济发展加速向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转型。我国是全球首个拥有较为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国家,很多地方在实践探索中已经积累了不少有价值的创新经验和产品模式。可以预见,在绿色金融关键要素的全球范围流动和集聚进程中,香港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先发优势、专业优势,将赢得这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二是中央政府长期稳定的制度化供给赋能香港发展绿色金融的政策机遇。《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提出,深化粤港澳绿色金融合作,探索建立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为内地企业利用港澳市场进行绿色项目融资提供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香港打造大湾区绿色金融中心,建设国际认可的绿色债券认证机构”。人民银行与香港金管局同属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和可持续金融国际平台成员,将继续支持香港绿色金融体系的发展。

三是鲜明、完备的“绿色”禀赋为香港培育了打造新高地和激发新引擎的发展机遇。我国明确制定了绿色金融发展目标,其中,香港的枢纽和桥梁作用尤显重要。香港既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国际化城市,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近些年来,香港特区政府多措并举积极支持绿色金融发展,先后推出“绿色金融认证计划”“绿色债券资助计划”以及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主权绿债发行计划,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绿色基准和绿色指引等。

目前绿色金融还没有统一的全球标准,欧洲发达经济体与亚太地区发展中经济体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香港具可担当中介枢纽角色,为各类投资者提供顾问和专业服务。香港不仅可为内地绿色项目提供离岸发债平台,还可为国际投资者进入内地绿色债券市场提供便利,成为全球绿色债券的募集、交易和认证中心,成为大湾区和“一带一路”绿色项目服务中心。

(徐义国:作者系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06 综上所述

综合上文,在股票、债券、外汇、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各个市场,香港金融业都强于新加坡。尤其她们在股票市场方面的差距达到10倍,而新加坡又很难找到超越路径。

实际上,香港在银行信贷、黄金交易等方面也都超越新加坡。金融业增加值可以作为金融市场影响力的一种衡量。2020年新加坡金融业增加值是450亿美元,而香港约为767亿美元,是新加坡的1.7倍。可见新加坡与香港的金融市场影响力还存在显著差距。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法治、自由、开放是必备要素。但它的发展潜力取决于服务对象。香港服务整个中国内地,是中国和世界的节点,发展空间巨大。新加坡在这方面只能羡慕香港。

目前,在股票、债券、外汇、资管等重要资本市场,香港完胜新加坡。但香港不可以骄傲,更不可以忽视新加坡带来的挑战。

香港应该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比如其自由开放程度一直胜过新加坡。并且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稳固五大市场地位:

一是亚洲最重要的资本市场;

二是世界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

三是一带一路的金融服务枢纽;

四是亚洲首要的资产和财富管理中心;

五是亚洲第一的绿色金融中心。

香港要大量培养ESG人才(ESG: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双碳”人才,制定绿色金融标准。香港在未来要做亚洲绿色金融中心。

今年4月14日,70岁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宣布,49岁的现任内阁财政部长黄循财将成为自李光耀、吴作栋、李显龙之后的新加坡“第四代团队领导人”,并在未来合适的时刻接替自己的总理职位。

今年7月1日,64岁的李家超将上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他将以用人唯才的原则,并在“爱国者治港”原则之下,开启“良政善治”的新局面。

在两位新领导人的带领下,香港和新加坡无疑都会走向更大的成功。香港和新加坡之间并不是“既生瑜、何生亮”的无奈,而是彼此借鉴,取长补短,资源互补,竞合前行。

注:文章内容来源经济日报、财经十一人、豆丁网-金融资料等网络,转载仅作分享,如有侵权,后台协商哦

上一篇新闻

圈套?水土不服?打破富二代悖论,新加坡丰隆缘何梦断新飞

下一篇新闻

未来“三无”城市无论大小都将鹤岗化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