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4日 星期四

10万+老师优质课——第八课:秦牧《花城》(散文)


10万+老师优质课——第八课:秦牧《花城》(散文)


窦跃生

一、作者介绍

秦牧,中国散文界的"南秦北杨",中国作家、中华书局广州编辑主任、《羊城晚报》副总编辑、《作品》杂志主编、广东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广东分会副主席、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其文学活动涉及很多领域,主要有散文、小说、诗歌、儿童文学和文学理论等等。童年和少年时代在新加坡侨居。1938年开始在广州报刊上发表作品。

二、原文讲解欣赏

《花城》

  一年一度的广州年宵花市,素来脍炙人口。这些年常常有人从北方不远千里而来,瞧一瞧南国花市的盛况。还常常可以见到好些国际友人,也陶醉在这东方的节日情调中,和中国朋友一起选购着鲜花。往年的花市已经够盛大了,今年这个花海又涌起了一个新的高潮。因为农村人民公社化以后,花木的生产增加了,今年春节又是城市人民公社化之后的第一个春节,广州去年有累万的家庭妇女和街坊居民投入了生产和其他的劳动队伍。加上今年党和政府进一步安排群众的节日生活,花木供应空前多了,买花的人也空前多了,除原来的几个年宵花市之外,又开辟了新的花市。如果把几个花市的长度累加起来,“十里花街”(花市的气魄),恐怕是名不虚传了。在花市开始以前,站在珠江岸上眺望那条浩浩荡荡、作为全省三十六条内河航道枢纽的珠江,但见在各式各样的楼船汽轮当中,还错杂着一艘艘载满鲜花盆栽的木船,它们来自顺德、高要、清远、四会等县,载来了南国初春的气息和农民群众的心意。“多好多美的花!”“今年花的品种可多啦!”江岸上人们不禁啧啧称赏。广州有个文化公园,园里今年也布置了一个大规模的“迎春会”。花匠偿用鲜艳的名花瓜果外,还陈列着一株花朵灼灼、树冠直径达一丈许的大桃树。这一切,都显示出今年广州的花市是不平常的。(中外朋友都来广州花市。)

10万+老师优质课——第八课:秦牧《花城》(散文)

  人们常常有这么一种体验:碰到热闹和奇特的场面,心里画就象被一根鹅羽撩拔着似的,有一种痒痒麻麻的感觉(语言的陌生化,独特的感受)。总想把自己所看到和感觉的一切形容出来。对于广州的年宵花市,我就常常有这样的冲动。虽然过去我已经描述过它们了,但是今年,徜徉在这个特别巨大的花海中,我又涌起这样的欲望了。

  农历过年的各种风习,是我们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的。我们现在有些过年风俗,一直可以追溯到一两千年前的史迹中去。这一切,是和许多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巧匠绝技和群众的美学观念密切联系起来的。在中国的年节中,有的是要踏青的,有的是要划船的,有的是要赶会的……这和外国的什么点灯节,泼水节一样,都各各有它们生活意义和诗情画意。过年的玩龙灯、跑旱船、放花炮……人人穿上整洁衣服,头面一新,男人都理了发,妇女都修整了辫髻,大姑娘还扎了花饰。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一顶新毡帽”的北方俗谚,多少描述了这种气氛。这难道只是欢乐欢乐,玩儿玩儿而已么?难道我们从这隆重的节日情调中不还可以领略到我们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千百年来人们热烈向往美好未来地过年,但是贫苦的农户,也要设法购张画,贴对门联;年轻的闺女也总是要在辫梢扎朵绒花,在窗棂上贴张大红剪纸,这就更足以想见无论在怎样困苦中,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强烈的习憧憬。在新的时代,农历过年中那种深刻体现旧社会烙印的习俗被革除了,赌博、酗酒,向舞龙灯的人投掷燃烧的爆竹,千奇百怪的禁忌,这一类的事情没有了,那些耍猴子的凤阳人、跑江湖扎纸花的石门人,那些摇着串上铜钱的冬青树枝的乞丐,以及号称从五台山峨眉山下来化缘的行脚僧人不见了。而一些美好的习俗被发扬光大起来,一些古老的风习被赋予了崭新的内容。现在我们也燃放爆竹,但是谁想到那和“驱傩[nuó]”之类的迷信有什么牵联呢!现在我们也贴春联,但是有谁想到“岁月逢春花遍地;人民有党劲冲天”“跃马横刀,万众一心驱穷白;飞花点翠,六亿双手绣山河”之类的春联,和古代的用桃木符辟邪有什么可以相提并论之处呢!古老的节日在新时代里是充满青春的光辉了。(民俗文化大荟萃。新旧对比。)

10万+老师优质课——第八课:秦牧《花城》(散文)

  这正是我们热爱那些古老而又新鲜的年节风习的原因。“风生白下(国民党统治)千林暗,雾塞苍天百卉殚[dān]”(从南京城刮出的阴风使千林万树暗淡无光,沉沉雾气遮天蔽日使百花枯萎凋零。)的日子过去了,大地的花卉越种越美,人们怎能不热爱这个风光旖旎[yǐ nǐ]的南国花市,怎能不从这个盛大的花市享受着生活的温馨呢!(引经据典。引用鲁迅诗句。)


  而南方的人们也真会安排,他们选择年宵逛花市这个节目作为过年生活里的一个高潮。太阳的热力是厉害的,在南方最热的海南岛上,有一些象菠萝之类的果树,根部也可以伸出地面结出果子来;有一些树木,锯断了用来做木桩,插在地里却又能长出嫩芽。在这样的地带,就正象昔人咏月季花的诗所说的:“花谢花开无日了,春来春去不相关。”(【出处】宋·陈景沂《全芳备祖》前集卷二十载咏月季诗,一说苏轼作《月季》。花落花开无间断,春来春去不相关。)早在春节到来之前一个月,你在郊外已经可以到处见到树上挂着一串串鲜艳的花朵了。而在年宵花市中,经过花农和园艺师门的努力,更是人工夺了天工,四时的花卉,除了夏天的荷花石榴等不能见到外,其他各种各样的花几乎都出现了。牡丹、吊钟、水仙、大丽、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引经据典。罗列。)

10万+老师优质课——第八课:秦牧《花城》(散文)

  广州今年最大的花市设在太平路,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十三行”一带,花棚有点象马戏的看棚,一层一层衔接而上。那里各个公社、园艺场、植物园的旗帜飘扬,卖花的汉子们笑着高声报价。灯色花光,一片锦绣。我约略计算了 一下花的种类,今年总在一百种上下。望着那一片花海,端详着那发着香气、轻轻颤动和舒展着叶芽和花瓣的植物中的珍品,你会禁不住赞叹,人们选择和布置这么一个场面来作为迎春的高潮,真是匠心独运!那千千万万朵笑脸迎人的鲜花,仿佛正在用清脆细碎的声音在浅笑低语:“春来了!春来了!”买了花的人把花树举在头上,把盆花托在肩上,那人流仿佛又变成了一道奇特的花流。南国的人们也真懂得欣赏这些春天的使者。大伙不但欣赏花朵,还欣赏绿叶和鲜果。那象繁星似的金桔、四季桔、吉庆果之类的盆果,更是人们所欢迎的。但在这个特殊的、春节黎明即散的市集中,又仿佛一切事物都和花发生了联系。鱼摊上的金鱼,使人想起了水中的鲜花;海产摊上的贝壳和珊瑚,使人想起了海中的鲜花;至于古玩架上那些宝兰、均红、天青、粉采之类的瓷器和历代书画,又使人想起古代人们的巧手塑造出来的另一种永不凋谢的花朵了。(联想丰富。)

  广州的花市上,吊钟、桃花、牡丹、水仙等是特别吸引人的花卉。尤其是这南方特有的吊钟,我觉得应该着重地提它一笔。这是一种先开花后发叶的多年生灌木。花蕾未开时被鳞状的厚壳包裹着,开花时鳞苞里就吊下了一个个粉红色的小钟状的花朵。通常一个鳞苞里有七八朵,也有个别到十多朵的。听朝鲜的贵宾说,这种花在朝鲜也被认为珍品。牡丹被誉为花王,但南国花市上的牡丹大抵光秃秃不见叶子,真是“卧丛无力含醉妆”(引经据典,白居易的诗词《牡丹芳》)。唯独这吊钟显示着异常旺盛的生命力,插在花瓶里不仅能够开花,还能够发叶。这些小钟儿状的花朵,一簇簇迎风摇曳,使人就象听到了大地回春的铃铃铃的钟声。(有声有色。)

10万+老师优质课——第八课:秦牧《花城》(散文)

  花市盘桓,令人撩起一种对自己民族生活的深厚情感。我们和这一切古老而又青春的东西异常水乳交融。就正象北京人逛厂甸、上海人逛城隍庙、苏州人逛玄妙观所获得的那种特别亲切的感受一样。看着繁花锦绣,赏着姹紫嫣红,想起这种一日之间广州忽然变成了一座“花城”,几乎全城的人都出来深夜赏花的情景,真是感到美妙。(排比,深夜赏花)


  在旧时代绵长的历史中,能够买花的只是少数的人,现在一个纺织女工从花市举一株桃花回家,一个钢铁工人买一盆金桔托在头上,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了。听着卖花和买花的劳动者互相探询春讯,笑语声喧,令人深深体味到,亿万人的欢乐才是大地上真正的欢乐。( 飞入寻常百姓家。植入文眼。)

  在这个花市里,也使人想到人类改造自然威力的巨大,牡丹本来是太行山的一种荒山小树,水仙本来是我国东南沼泽地带的一种野生植物,经过千百代人们的加工培养,竟使得它们变成了“国色天香”和“凌波仙子”!在野生状态时,菊花只能开着铜钱似的小花,鸡冠花更象是狗尾草似的,但是经过花农的悉心培养,人工的世代选择,它们竟变成这样丰腴艳丽了。“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生活的真理不正是这样么!(科技智能,社会进步。)

  在这个花市里,你也不禁会想到各地的劳动人民共同创造历史文明的丰功伟绩。这里有来自福建的水仙,来自山东的牡丹,来自全国各省各地的名花异卉,还有本源出自印度的大丽,出自法国的猩红玫瑰,出自马来亚的含笑,出自撒哈拉沙漠地区的许多仙人掌科植物。各方的溪涧汇成了河流,各地劳动人民的创造汇成了灿烂的文明,在这个熙熙攘攘rǎng的市集中不也让人充分感觉到这一点么!(世界花卉大观园。)


  你在这里也不能不惊叹群众审美的眼力。一盆花果,群众大抵能够一致指出它们的优点和缺点。在这种品评中,我们不也可以领略到好些美学的道理么!

  总之,徜徉在这个花海中,常常使你思索起来,感受到许多寻常的道理中新鲜的涵义。十一年来我养成了一个癖好,年年都要到花市去挤一挤,这正是其中的一个理由了。

  我们赞美英勇的斗争和艰苦的劳动,也赞美由此而获得的幸福生活。因此,花市归来,象喝酒微醉似的,我拉拉扯扯写下这么一些话。让远地的人们也来分享我们的欢乐。(点明主题。)

  1961年2月,广州

三、主题情怀

通过写花市盛况,赏花感受,花的年宵习俗和知识,表达了:透过花市,看到了如花似锦的时代和祖国。凸显了“赞美英勇的斗争和艰苦的劳动,赞美由此而获得的幸福生活”。

10万+老师优质课——第八课:秦牧《花城》(散文)

四、艺术特色

1.形散神不散。作者从广州花市不平常、空前盛大,联想到古老的年宵风俗传统,具体写到花市盛景,最后收拢来,自然引出花市“思索”的感受。文字铺开,竖贯古今,横联中外,连趣闻轶事、农谚俗语也成为文章的材料。题目的内涵丰富了,文章的意境开拓了,主题思想升华了。

2.联想丰富,思路开阔。不但花态、花色、花香、花语描摹得栩栩如生,而且使这一切都“花化”了。买花的人成了花流,甚至鱼摊的金鱼,海产摊的贝壳和珊瑚,古玩架上的瓷器和历代书画,都成了水中花、永不凋谢的人造花……浮想联翩,神思如骏马驰骋。

3.结构巧妙,运用插叙。通过一段“农历过年的各种风俗习惯”的插叙,作者的眼光,已经从花海花流的潮头上升到历史长河的潮头,广州花市成了神州大地年宵花海的一支鲜花,成了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长河的一束浪花,从而从广阔的视野和历史背景上揭示出花市的“新鲜涵义”。

4.词语丰富,知识面广。动词活用,古词语妙用,比喻精当。

五、相关欣赏阅读

繁花似锦爱海棠


10万+老师优质课——第八课:秦牧《花城》(散文)


中秋。海棠。秋雨。 过了中秋节,我家阳台上的四季海棠红艳艳地闪亮起来。尽管秋雨绵绵,但是,我却心花怒放了。

我爱海棠花,我爱繁花似锦的海棠花。所以,我家阳台上种了好多盆草本的海棠花。

花色最鲜艳的是绿秆的竹节海棠。花朵和叶子都相对大一些,比桃花还要大一圈儿。那种红,比大红要俏一些;比粉红要艳一些,因此,花色很鲜亮。鲜亮得有些晕人眼球。花繁叶茂的,绿不让红,红不让绿,相得益彰,好不热闹。

生命力最强的要数四季海棠。纽扣大小的碎花,仿佛在一夜之间,便呼呼啦啦开一层。胭脂红的。随便折一些花枝,往泥土里一插,就繁花似锦了。并且,一年四季开不到头。这的是平民花,就像那幸福的日子--节节高,天天红。

最励志的是麻叶海棠。小手掌大的叶子,一边圆,一边尖;反面红,正面绿,一层白芝麻似的点点,有星光灿烂的意思。酷似五月端午节,家家都要油炸的麻叶。我说,这种海棠花最励志,是的的确确的。励志在,花期长,从五月一直开到十月。励志在,开花多,葡萄似的一串一串,一尺多高的茎上能开放一二十串花,而每串花又能开放二三十多花呢。

我把我家阳台上的麻叶海棠照片发到微信圈,并配词道:”俺家的海棠好励志。“不知羡慕了多少人啊,赢得的点赞好享受:”海棠花的主人更励志。“那个美呀,那个爽啊,那个郎哩咯楞。

色彩最繁盛的当属丽格海棠。说真的,这花儿娇贵,就像咱家的小阿妹,得富养。得做一名合格的护花使者,精心呵护、百般伺候这”小公主“。丽格海棠,有大红的、粉红的、橘红的、红白红黄相间的……那花瓣一层叠着一层,宛如毛茸茸的小牡丹。这花美,花期长,从十月开到次年五月。独坐在阳台上赏花,心里要多滋润有多滋润。

灯笼海棠。有一个娇滴滴的乳名叫”倒挂金钟“。这花开在我的记忆中,开在我的十六岁的花季。母亲养的灯笼海棠花团锦簇。像春风中漫游的灯盏,如春风中放漂的心愿灯。

萝卜海棠。有一个书香文雅的笔名,叫”仙客来“;有一个蹦蹦跳跳真可爱的网名,叫”兔子花“。这花曾陪伴我的青春年华,陪伴我成长之道锦上添花。咱家的海棠数不清,一枝一叶总关情。

我爱海棠花,我爱繁花似锦的海棠花。所以,每到海棠花盛开的季节,我定然不会错过花期去观花,我定然会穿梭在大街小巷、公园、河边去追逐花汛,赶那花潮。

花蕾。红唇。荡秋千。俺家附近,南都路的一街两行,春二三月过后,那满树的吊丝海棠便次第开放。最初,是红豆一般的花蕾。猛一看,像满树的红果果,这春天的红唇啊。一树两树、五树七树、一百零八树……开着,开着,深红的花、鲜花的花、粉红的花,挤挤抗抗地吊在纸条上,荡啊,荡啊,荡秋千,挤眉弄眼地就满天星,满天星光灿烂,花枝璀璨。走到近处,我仿佛听到花开的声音:“妹子垂钓的不是雪,不是花,也不是寂寞,是情调。”

如意湖。爆竹。花轿。在木本的海棠花一族里,还有西府海棠、木瓜海棠、铁杆海棠等等。在如意湖畔,我惊奇地发现一片木棉花的红。知否,知否,应是木瓜海棠。这花硕大地如石榴花。花色浓烈,火爆,热情。像一串串正在炸响的爆竹,迎接春天的花轿。海棠花--在春天出嫁的新娘。接下来,这花会幻化成木瓜。

海棠花开在阳台上,开在春风里,开在碧湖两岸,开在情人的眼里,也开在诗词歌赋中。

赏花。赏诗。赏美人儿。林黛玉的海棠诗,让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那么多繁花似锦,那么多花团锦簇,那么多姹紫嫣红,都不入林妹妹的“花眼”;唯独那白色,白海棠才是林妹妹笔下的“花公主”。

让我们借着文学的月光,来欣赏《红楼梦》中,林黛玉"伤心树"上白海棠花的风韵,是如何销魂吧。《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如此幽怨,如此冰清,焦大绝对不会成为林妹妹粉丝的。

然而,一切皆有可能。林妹妹的白海棠,在英国找到了“蓝颜知己”。300年,跨越大洋的男粉丝霍克斯将林黛玉的《咏白海棠》演绎成绝佳英文版。白海棠,是林妹妹的;海棠诗,是林妹妹的;而英文版的海棠诗却风靡英伦三岛,风靡所有英文世界的读者。诗,无国界;海棠花,无国界。



绿肥。红瘦。李清照的海棠词已经让人耳熟能详。“绿肥红瘦”四个字,成了雨后海棠的代名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此海棠花,如此宋词,在“颜色词素”和“体重词素”里永恒了经典。

周恩来的海棠花。有一种木本的海棠花叫西府海棠。有一种怀念叫春暖花开。在中南海周恩来居住的西花厅,有十几棵海棠花树,便是西府海棠的杰出代表。邓颖超曾睹花思人,写了题为一篇《从西花厅海棠花忆起》的散文。西府海棠花最美丽的时候就是在它将开未开时分,长长的花柄上的花蕾如指甲盖大小, 胭脂样的红, 仿佛一枚枚胭脂扣。

无论花开花谢,无论云卷云舒。我们爱花的情愫不会凋谢,我们爱美的情愫不会凋谢,我们向善的花朵不会凋谢,我们的爱心永生永世繁花似锦。

上一篇新闻

两个陌生人的闯入 改变了一群聋哑少年的命运

下一篇新闻

朋友圈里看到的新加坡小六毕业考试数学题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