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12日 星期日

在马来西亚,为什么把六堡茶叫做“大叶”?

马来西亚当地,一些人把六堡茶也称作“大叶”。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还得从六堡茶的出口和香港转口贸易说起。


原种六堡茶是灌木型中叶种。从现存茶票来看,在六堡合口街设庄收茶的茶庄都标榜自己的正山正宗,多用上“嫩叶幼芽”之类的词。


据六堡老茶人回忆,以前老茶婆是茶农自己喝的,不卖的。当时,销往港、澳等地都是一芽两叶或三叶之类的茶谷、中茶之类,没有老茶婆。


“大叶”的名称最早是在香港茶庄中叫开的,以区分开广西茶青六堡茶和其他缅甸、越南大叶种所制六堡茶。后来却被故意引导,用作六堡茶的别称。


在马来西亚,为什么把六堡茶叫做“大叶”?

▲收藏于马来西亚的、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茶”六堡茶


民国时期,随着六堡茶在南洋的畅销,加之路途遥远,水运成本涨升,原来以价廉物美为优势的六堡茶价钱也慢慢涨起来了。由于是日常生活消费品,购买者对茶价的升高很是敏感,特别是消费量大的南洋诸国,开始减少了进口量。


为牟取更大利润,香港当地茶行开始自行制作六堡茶,专供出口南洋。香港茶庄最初联合在广州、江门的茶行,收购如清远、西樵山、江门等地茶青,制作六堡茶。


在马来西亚,为什么把六堡茶叫做“大叶”?

▲原装袋河江茶


据老茶人回忆,后来以“四金钱”“双金钱”唛(商标)而出名的慎昌栈茶庄,即后来同昌行的慎昌号就是这时在广州创立的。为显示地道,标注上“哈口设庄”字样而已(哈口即六堡合口街,在粤语里“合”此义念做“鸽”音因此有人写作“蛤”或“哈”)。


后来,精明的香港茶商逐步发现越南大叶种茶(香港称之为“河江茶”) 和缅甸边境、印度尼西亚的大叶种茶滋味浓厚、价钱低廉,做出来味道不错,于是开始大量以这些茶青制作“六堡茶”。这种作伪手法,在六堡茶蓬勃兴起的抗战前便已经开始,而且这种“六堡茶”专销南洋各国。


在马来西亚,为什么把六堡茶叫做“大叶”?

▲越南河江茶外形粗壮,是名副其实的“粗枝大叶”


当时,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为了生存也为了盈利,一些茶行开始做这种“六堡茶”的生意,包括陈春兰烟茶庄和梁瑞生这些进货量大的茶行,也在其产品中,拼配入甚至是直接出售这些“六堡茶”。


生产“四金钱”的慎昌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移到香港继续生产,其“四金钱”品牌也慢慢地得到认同。这种“六堡茶”广泛存在,还渗透到如双天、民兴、鸿鸿、福华、四金钱、宝兰、四瑞等马来西亚很多著名六堡茶品牌中。


一开始,东南亚华侨明显感觉到这种“六堡茶”味道上、茶叶大小上的差异,并沿用香港的叫法“大叶”用以区分这两种不同的“六堡茶”。不过,后来在茶商慢慢地“刻意引导”下,将“大叶”作六堡茶的别名来理解,并逐步接受了这些用缅甸、泰国、越南大叶种茶青制作成的“六堡茶”的滋味。


在马来西亚留存至今的许多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六堡茶中,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当年这些茶在当地的销售规模。细细品饮,从茶的茶汤、滋味、香气、条索、叶底中,我们可以分辨出这些非正统茶青所制成的六堡茶。


从口感来说,原产地的原种六堡茶口感醇和绵厚,茶韵细致,香纯不杂,条索较为匀齐;而越南青和其他边境料的茶,条索较杂,粗细不与齐,枝梗比例较大,香气较张扬。其茶特色香异于六堡茶青,汤色过快转红,口感绵醇不足,霸道有余,茶韵远不及原产地原种六堡茶。


笔者对马来西亚留存下来当年流行的老“六堡茶”进行过分析,也与当地一些茶人作了交流。笔者发现当地的茶行、茶商以及香港的转口洋庄,已经通过多年市场的培育,使当地消费者接受、认可并习惯了越南、印度尼西亚、缅甸、泰国等地茶青的“六堡茶”。


马来西亚当地有部分茶友也了解这段历史,能分辨出这几种不同的“六堡茶”,并把这种在香港制作的六堡茶称作“港系”六堡茶、“香港味”六堡茶。这种香港产转销南洋的“六堡茶”产量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开始迅猛增加,这是由于需求量逐步恢复而原产地六堡茶生产没有恢复。


1949 年之后,六堡茶的生产虽得到短暂的恢复,但接二连三的政治运动以及后来的10年“文革”浩劫使六堡茶的生产、出口受到了极大影响。这使非正统茶青“六堡茶”更是逐年增加。一直到大马锡矿业没落的20世纪70年代,这些茶都充斥着南洋市场,并构成了对中国六堡茶出口的冲击。


据一些老茶人回忆,当时梧州茶厂和外贸公司的六堡茶出口,确实也受到了各地用不同茶青生产出来的所谓“六堡茶”冲击。当时,包括一些老牌子的经销商,如“慎昌(四金钱)”“陈春兰(宝兰)”“梁瑞生(四瑞)”长洲“福华”等,都大量销售越南、缅甸、泰国等地大叶青原料的六堡茶。


在马来西亚,为什么把六堡茶叫做“大叶”?

▲一张香港长洲福华茶厂的六堡茶票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都对中国进口实行比较严厉的政策,规定必须拥有入口准证(AP)的商家或者团体方才有资格从中国进口茶叶。


于是,整个马来西亚联隆泰、广汇丰、建源、新明记、高泉发、高芳发、华峰七家茶行组成岩溪茶行(马)有限公司(原称“岩溪工会”,在新加坡尚未独立前即已成立) 申请牌照,与互相参股30%的新加坡岩溪茶行(新)有限公司一起专门从中国进口茶叶。


在马来西亚,为什么把六堡茶叫做“大叶”?

▲岩溪茶行当年的股权证


一旦确认进口品种数量,需向马来西亚国家企业(PERNAS)申请进口证,并缴付5%的手续费,再办理进口手续。如此,从中国直接进口茶叶颇受掣肘。为了降低费用,相当部分茶品是从新加坡上岸,以新加坡“岩溪”名义进口并从公路运送到吉降坡的。


1970年代起,香港地价飙升,特别是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香港、广东的一些公司、茶商,开始将生产地移到广东,以广西其他茶青、越南茶青制作六堡茶,运销东南亚市场。甚至更有直接进口越南茶青在马来西亚制作六堡茶。


在马来西亚,为什么把六堡茶叫做“大叶”?


【注】本文摘自书籍《中国六堡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意在分享六堡茶茶文化。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也过爱尔兰国庆日?到处都是“小绿人”~

下一篇新闻

前去爆火泰国男模餐厅,美七777博主失联后,背后真相原来是这样~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