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整整6年,等来了一场禁忌师生恋
2013年11月23日,金马五十。
压轴的大奖,由李安和侯孝贤颁发。
最终,新加坡新锐导演陈哲艺的处女作[爸妈不在家],拿下了“最佳剧情片”奖,力压[一代宗师][天注定][郊游]等一众大热。
当年历经4轮投票,[爸妈不在家]1票险胜[郊游]
颁奖礼结束后,陈哲艺和李安、蔡明亮等人一起去吃火锅。当时李安就对他讲:“起步这么高,接下来会很难。”
有多难?
陈哲艺后来说:“那时候完全没时间去沉淀。”为了宣传[爸妈不在家],他世界各地飞,直到2014年下半年才静下来。
[爸妈不在家],豆瓣7.9
静下来后,陈哲艺倒并不着急拍电影,而是选择和妻子定居伦敦,偶尔担纲电影监制。
那几年,关注华语电影的人都有这个疑问:“出道即巅峰的天才导演陈哲艺,怎么不拍片了?”
直到2019年,等了整整6年,终于等来了陈哲艺的第二部电影[热带雨]。
豆瓣7.7
[热带雨]不负众望,延续了陈哲艺的高水准。
该片入围了去年多伦多电影节“站台”竞赛单元;获得了第3届平遥国际电影展“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员”和“迷影选择荣誉”三项大奖;也获得了今年金马奖的“最佳女主角”奖。
陈哲艺的前作[爸妈不在家],是一部半自传式的成长电影。
以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为背景,通过男孩与女佣的故事,探讨了女性(母亲)的定位。
[爸妈不在家]
[热带雨]基本延续了陈哲艺对女性议题的研究,主角是一位中年女性。
[热带雨]的剧本陈哲艺磨了3年,透过女性视角,侧写了社会、文化、家庭、婚姻、情欲等多个话题。
在父权的空转和人情的冷漠之下,谱写了一曲女性自我觉醒的赞歌。
▼
南洋国度,四季如夏,彼时却正值雨季。
阿玲(杨雁雁 饰)一位从马来西亚移居新加坡的中文老师,和丈夫结婚数年,却一直无法怀孕。她正在车内打排卵针,做着最后的努力。
杨雁雁说:“当天拍那场戏,我扎了9次。”
她也凭此角色成为金马影后
窗外骤雨倾盆,窗内阿玲眉头紧锁。潮湿氤氲的氛围困住了所有人,故事就这样展开。
作为一名中年女性,阿玲大部分的时间周旋于三名男性之间——关系冷淡的丈夫、无法自理的公公、缺乏亲情的学生。
她完全没有自己的生活。
和丈夫的感情出现裂痕;公公中风,照顾他的责任全落在阿玲一人肩上;伟伦是阿玲班上的学生,常常要帮他补课。
家庭和事业的冲撞,道德和责任的拉锯,组成了阿玲这个角色复杂的人物困境。
乍看是老套的中年危机,但电影却通过一连串细腻的日常琐事,堆迭出故事的深度,不卑不亢地组成人物弧光。
母语缺位
阿玲的职业是新加坡学校的一名中文老师。
但是从70年代末起,新加坡政府就已陆续将学校改制为英校,每周仅保留两节中文课。
往大了说,这是文化失根和价值观断层;往具体了说,这就是阿玲的困境。
语言意味着阶级。新加坡学校不重视中文教育,对比英文、数学、化学等科目相对式微,阿玲在学校也成了局外人。
帮学生补课,学生们却还不领情;中文课随时会被其他课替代,就像咱们这的体育课;学校里的其他老师,见到阿玲都是讲英文。
这每一个细枝末节中累积的线索,也一一对应了阿玲在婚姻和家庭中的边缘地位。
阿玲无可奈何,但也无处可逃,这些都是他不断收缩与压抑的理由,也成为最后寻求出口的理由。
情感危机
就像电影开头那个镜头所展现的,阿玲和丈夫一直还没有小孩。求孕不成,形同陌路。
在父权家庭观念中,无子大多数时候也意味着无爱。
阿玲的排卵日到了,可丈夫却喝得烂醉,深夜才回家。阿玲质问他,“你到底还想不想要?”丈夫只是很敷衍地推脱:“我今天没有心情。”
丈夫的妹妹家中办满月酒,阿玲抱了一下小孩,可小孩马上就哭了。七大姑八大姨就在一旁议论:“她没生过,当然不懂抱小孩。”
丈夫总说没空,阿玲只好一个人去医院进行人工受孕,但没有一次成功的。
不仅如此,阿玲还要悉心照顾中风的公公,操持家中大小事。有什么情况发生,丈夫都是第一个躲起来的那个人。
气若游丝的公公喜欢看武打片,电视上一直播放着胡金铨的[侠女]和[大醉侠]。
这个细节的安排,一是为了表现无法动弹的人,他对“动”的憧憬;二是陈哲艺导演对华语武侠片的致敬。
对新生命的期盼,对美好婚姻的向往,这些让阿玲咬牙忍了下来,其实心底早已烙上伤疤。
真正使她心境改变的,是有一天她意外发现自己的丈夫出轨了。
禁忌之恋
事业和家庭,阿玲被这两者压得喘不过气。
唯一能够给予阿玲慰藉的,是一名稚气未脱的学生。
伟伦(许家乐 饰)和班上的其他人不同,他热爱中文和传统武术。
因为成绩不佳,阿玲会定期留下来陪他补课。
伟伦的父母长期不在他身边,缺乏亲情关怀的他,从老师身上感受到失去已久的温暖,并将这份情谊慢慢转为了禁忌的爱意。
两人在补课、接送、打闹的过程里相濡以沫,暗藏的情愫跟随雨季一点一滴晕开。
师生的界线开始变得暧昧而幽微。
陈哲艺谈到“师生恋”的设定时表示:“我想捕捉一种很纯的青春期少年对欲望和成长的感觉,以及跟随内心所作的一些举动。”
两个孤独的个体,依偎出了情感,但陈哲艺不定调那是爱情。
陈哲艺本人非常爱吃的榴莲,也成了阿玲和伟伦两人间的“禁果”。好比蔡明亮[天边一朵云]中的西瓜,[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中的桃子。
两人第一次吃榴莲时,装有榴莲的袋子摆在讲台桌角。伟伦一直盯着看,当阿玲发现时,他的眼神又迅速躲开。
来来回回好几次,阿玲终于开口问他:“你饿了?”
在拍摄这个场景时,陈哲艺对摄影师提了一个要求:“观众看到这个画面,就要能嗅到榴莲的味道。”
再配合细腻的声音设计,就像真得感受到了榴莲的浓郁芬芳和黏稠质地。
随后,师生关系被进一步打破。阿玲在批改伟伦的作业时,她的思绪一下就飘了,笔尖停留在作文纸上,染开了一大片红。
那篇文章的主题,写的正是“师生间的尊重”。
这个画面和后来伟伦用纯白衬衫擦拭鼻血如出一辙,也正是那个时候,伟伦把阿玲扑倒在了床上…
▼
地位的缺失、传统的桎梏、禁忌的爱恋、世俗的标签,以上种种,都在困扰着阿玲。
她要如何摆脱这些怨怼和迷惘,迎接新的生活呢?
这部电影用贯穿始终的意象给出了答案,那就是雨,热带雨。
整部电影80%的时候都在下雨。雨幕就是最完美的背景板,观众跟随着片中人物感受着簌簌凄凉,且一直盼望着阳光的出现。
导演也想借雨水表达新加坡社会的冷漠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热带雨]开机时,新加坡不是雨季。所以你在电影里看到的每一滴雨,都是人工雨。
而且新加坡的水资源又比较稀缺,所以用的水都是从马来西亚调来的。水的使用,占据预算的1/4,甚至比演员的片酬还高。
人工降雨也直接影响到电影的后期,声音也必须重新制作,并非现场收音。整部电影除了雨声,没有额外的配乐。
电影里出现了两次的特大暴雨,都象征了决绝的分离。
阿玲做梦梦到了一个婴儿,一抱到怀里就哭了,阿玲被惊醒后,才发现雨水都泼进了房间。
她赶到公公的房间关窗,却再也叫不醒他。
维系着阿玲这段婚姻的唯一纽带,也就此断了。
另一场雨,就在伟伦和阿玲分别的时刻。伟伦说:“这是我第一次break-up,可以让我难忘一点吗?我的心很痛”
阿玲安慰他说:“是这样的,以后你就会习惯的。”这句话,也同样是说给过去的自己听。
两人在雨中紧紧抱在一起,身后是一片都市的钢筋丛林。雨水也仿佛有了温度,和泪水交织在一起。
那是比任何性场面都更有情欲的镜头,也是全片最动人的一幕。
“我要hug你”
在那之后,阿玲和丈夫离婚了,她也被校方要求停职。
与其说是阿玲失去了事业与爱情,倒不如说是她主动甩掉了事业和爱情。
她在整理东西准备搬家时,拿出了最后一根验孕棒。在关键时刻,导演选择了一个空镜头,厕所里传来了阿玲大笑的声音,夹带着复杂的情绪。
你不知道她为何而笑,是因为怀上了?还是因为终于摆脱了这千篇一律的生活?又或者,两者都有?
电影的最后,阿玲回到了马来西亚老家。
作为新加坡的对照,电影里的马来西亚,阳光明媚,亦是阿玲在经历异乡伤痛后的温暖故乡,更是她新生活的开始。
导演说:“新加坡很多人对马来西亚的印象是脏乱,非常腐败。但我去过马来西亚,感觉到的是一种新加坡所没有的人情味。”
阿玲回到家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到后院,帮母亲拧干刚洗好的被单。
母女合力,一人一端慢慢靠近,直至同框,那种感觉像极了[恋恋风尘]结尾在田野里抽烟的爷孙俩。
拧干的被子被晾晒起来,就像把过去那些发了霉的生活重新淘洗了一遍,挂起来等一个阳光和煦的明天。
热带雨停了,阳光开始探头。
▼
在华语电影里,女性的成长和觉醒,始终是重要的母题之一。
除了[热带雨]中的阿玲,我们所熟知的还有[海滩的一天]中的林佳莉、[饮食男女]中的朱家珍、[女人四十]中的阿娥,还有[阳光普照]中的琴姐。
她们在新旧价值观的夹击下,能够勇敢地挣脱出来。
[阳光普照]
[热带雨]也不免会被拿来和[阳光普照]进行对比。
海报也挺像的
不仅因为它们在同一届金马奖正面交锋,还因为对片中女性角色的塑造,更因为两部电影都借助了雨水和阳光来进行情感的表达。
[阳光普照]中的雨水和阳光
利用天气的变化,暗喻家庭与人际关系当中微妙多变的情感牵绊。
这份情感可能很私密,但好的电影是能让人在这份私密中寻找到普世性,并深刻传递的。
毕竟热带雨过后,总会阳光普照的。
来源:看电影杂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