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4日 星期二

广州国际金融城进阶②:广期所“试验田”撬动产业集聚,大湾区竞逐全球金融话语权

编者按

近日,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要构建“两廊三极多节点”创新格局,同时要打造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地。广州国际金融城在联动构建国际金融走廊上极具样本意义。对此,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推出系列深度报道,聚焦广州国际金融城构建国际金融走廊,解析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的潜能与机遇。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翁榕涛 广州报道

自年初以来,全球能源、金属、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涨价影响也沿着产业链逐步向市场传导。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正变得愈发重要。

作为全国开放程度高,经济活力强劲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发达的工业和消费,大宗商品的价格关乎产业链稳定和众多企业生存发展。因此,粤港澳大湾区也必然承担着加快探索全球定价中心的重要使命。

全球新一轮贸易与金融竞争,我国需以主动嵌入和体系搭建的方式,加快建设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中心。在此背景下,2021年4月,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准设立广州期货交易所,迈出了重要一步。

广州期货交易所也为广州国际金融城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久的将来,随着碳排放权期货、电力期货、中证商品指数等前所未有的创新型期货产品在广州期货交易所上市,广州的金融产业版图将日趋完善。进而,广州也将成为全国金融要素市场最齐备的城市之一,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将极大提升。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广州希望借助广期所的运行,帮助粤港澳大湾区掌握金融商品和大宗商品的定价权,提升大湾区乃至全国大宗商品战略安全。期货市场作为分散和对冲风险的中心,有利于相关产业链的稳定发展,有利于提升我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形成全球定价中心,从而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发展。

创新试验田的集聚效应

从伦敦、纽约、法兰克福、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历程看,每一次国际经济格局的巨变,都伴随着国际金融中心的位移。

粤港澳大湾区也不例外。随着其人口接近7000万、经济总量达到12.6万亿元,大湾区无论是在科技创新水平上,还是在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上,都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粤港澳大湾区要把握机遇、整合优势、强化联动,逐步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金融枢纽。

根据金融地理和区位经济理论,经济、金融资源的聚集很大程度上由地理条件决定。纽约、伦敦、新加坡都是世界大型商贸港口,优越的交通位置和广阔的经济腹地是其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推动力。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广州是国内国际物流重要节点,背后倚靠的珠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和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如此优越的区位条件、广阔的经济腹地支撑,广州金融创新发展充满想象。

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迎来了除香港联合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以外的第三家国家级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平台——广州期货交易所。广期所定位为创新型期货交易所,致力于支撑大湾区掌握金融商品和大宗商品的定价权,提升大湾区乃至全国的大宗商品战略安全。

广州市也明确,将依托广州期货交易所,大力发展期货市场,发挥期货市场管理风险功能,打造立足广州、辐射湾区、面向全国的风险管理中心。此外,还将建设广州商品期货交割中心,引导实体企业建设商品期货交割库,延伸期货产业链条,建设期货产业集聚区,引进各类期货、基金公司和中介等机构,吸引与期货交易及资产配置相关的金融机构落户,建设风险管理的优质载体。

分析人士认为,广州可以广期所为创新“试验田”,加快打造立足广州、辐射大湾区、面向全国的风险管理中心,这对推动相关现货产业生产、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强化定价中心功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有重要意义。

这也为期货产业的集聚发展创造了条件。广发期货董事长罗满生认为,广期所和广州商品期货交割中心的建设,是广州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抓手,是顺应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前瞻性建设,有助于吸引优质的期货经营机构、风险管理机构在广州落地,有助于产业机构、仓储、物流在穗构建完整的交割服务体系,发挥市场合力推动完善广州的期货产业链。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金融聚集区,广州国际金融城也正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根据相关规划,广州国际金融城将依托广州期货交易所建设期货产业集聚区,培育发展优质的期货经营机构、风险管理机构,健全期货全产业链。

如今,广期所已经产生了明显的“集聚效应”。“今年2月,我们正式成立了广期所服务保障工作专班。”广州市天河区政府相关负责人透露,自广期所揭牌落地广州天河区后,该区已引入超60家世界500强金融总部、新增5家持牌期货公司,包括先锋期货广州分公司、上海中期期货广东分公司、东兴期货广东分公司、方正中期期货广东分公司、红塔期货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分公司。

竞逐全球话语权

一个期货交易所的发展定位,主要由平台的品种类型和形式体现。

国内主要期货交易所中,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的交易品种主要是农产品,上期所主要是钢材等金属期货,中金所专注于金融期货。目前,广期所聚焦于产品上的创新,比如商品指数期货、碳排放权期货等。

今年4月19日,广期所揭牌一周年之际,披露了中国证监会所批准上市的16个期货品种。

第一类是事关国民经济基础和能源价格改革的重大战略品种,主要是碳排放权期货、电力期货,有望成为广期所拳头产品;第二类是商品指数类创新型品种,包括中证商品指数、能源化工指数、饲料养殖指数以及钢厂利润指数,宽基类的商品综合指数期货;第三类则是和绿色低碳发展密切相关的产业特色品种,包括工业硅、多晶硅、锂、稀土、铂、钯等与新能源产业链上游核心原料相关的新品种;第四类则是具有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带一路”特点的区域特色品种,比如咖啡、高粱、籼米期货等提供风险管理的工具类产品。

多位期货业内人士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分析,广期所此次披露的多个创新型期货品种,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特色金融产业、打造绿色金融中心的定位是一致的,若能在这些期货领域掌握定价权,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带来更大便利,有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与繁荣。

例如,粤港澳大湾区正加快探索绿色金融改革。截至2020年6月底,广州市绿色贷款余额超3400亿元,位居全国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之首;累计发行各类绿色债券590亿元,总量和增速位列各试验区第一。

“近年,中国绿色金融进入纵深发展的新阶段,碳排放权期货是为实体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过渡的一个优化工具,为企业持续的绿色发展保驾护航。”国信期货广东省分公司总经理张福超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全国七大碳排放权试点地区中,广州市碳排放交易中心累计成交量和活跃度位居首位,这些都为广州期货交易所发展绿色金融衍生品奠定了良好基础。

广东证券期货业协会会长阎卫星则表示,打造期货全产业链,核心问题是产品定价权。近两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剧烈,作为对原材料需求量很大的制造业企业,需要通过期货市场平缓商品价格波动带来的压力。

以广期所即将上市的工业硅、多晶硅为例,作为该原料主产地,我国希望借助该期货产品进一步提升自身在国际竞争中的话语权,也希望规范行业价格体系,避免工业硅、多晶硅价格剧烈波动造成的产业发展严重不均衡状况出现。

利用好后发优势

定价权是国际金融中心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过去,我国一度在国际金融活动中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议价能力和定价权较弱。尤其是大宗商品贸易、国际信贷和资本市场的定价权几乎都由欧美市场确定。例如,农产品价格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为准;铝、铜、铅、锡等以伦敦金属交易所的价格为准。

争夺定价权高地,正逢其时。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此前表示,我国建设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中心面临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全世界没有另外一个大国具备这样的良好机遇。

受访专家认为,全球新一轮贸易与金融竞争,倒逼中国必须以主动嵌入和体系搭建方式,加快建设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中心。广期所建立有利于大湾区集中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高端资源要素、金融要素,提升大湾区的全球影响力,也能够带动中国期货市场进一步发展,助力大宗商品国际定价中心的建设。

如何借力广期所增强我国大宗商品的定价话语权和影响力,打造国际定价中心?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此前公开表示,要让国际市场主体主动参与进来,并适时放开商业银行参与期货市场交易的限制,尽快有效对接国内外交易市场。

“外资控股期货公司在大湾区设立,将使得我国期货市场整体国际化进程加快,市场参与者层面和期货公司资本多元化层面,都能凸显出我国期货市场对大湾区国际化发展战略方向的经济支持作用。”王红英说。

实际上,今年2月,广东在对外发布的《关于推进广东自贸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中也提到,未来要强化广州期货交易所与香港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联动合作,吸引国际投资者参与,从而打造服务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

一方面,广期所可利用大湾区扩大开放的优势,加快国内外规则制度的对接衔接,提升市场定价效率、吸引全球要素资源向大湾区聚集,助力实体企业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在世界经济的主战场中提高对全球资源配置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广期所还可在人民币国际化、“双碳”等国家战略引导下利用“后发优势”,以高质量、适配需求的期货品种供给和服务,吸引更多全球资金参与粤港澳大湾区衍生品交易,增加整体市场活力和参与度。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上一篇新闻

一组数据看清美国半导体的真正实力

下一篇新闻

IPO|集成解决方案提供商聪链拟赴美上市,2021年净利润4.5亿元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