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街头有四“怪” 杭州可以向狮城学什么?
2019-02-20 18:41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杨博野
编者按:春节是放空的日子,人在这种状态下,思维奔逸,景、物、人、事,都容易触发情绪、生出感悟。我们平常打交道比较多的是经济学研究人员和学者,这个春节,他们去了哪些地方、看到什么、又触发了哪些思考?
最近,特约的新春随笔陆续发来,细细读来,整体感觉是:视角独特、观点新颖、启智娱人,在此与大家分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年春节假期,我们全家继续秉持“一年一旅行”的习惯,同时最大程度尊重了孩子的选择,与好友双双一家飞赴新加坡度假。
新加坡对我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熟悉是因为新加坡是海外唯一一个以华人为主导、以汉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从小就不时出现在课文和长辈们充满自豪的谈话中。
进入职场之后,新加坡作为成功实现第三世界向第一世界转型的国家,成为我比较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陌生,则是因为我从来没有踏上过这个距离杭州5小时飞行距离的国家,缺少眼见为实的真实感。
于是我充分利用六天五晚的行程,深入体验新加坡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总得来说,新加坡较好地实现了多民族融入、多文化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其中有四点“不怎么看到”的“怪现状”,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街上不怎么看到人
新加坡街头的邓小平像。
新加坡面积不大,国土总面积为719.9平方公里,小到仅比杭州城六区大37平方公里,还没有萧山区大。新加坡人口不少,2017年人口密度高达7796人/平方公里,高于杭州城六区(上城区,下城区,西湖区,拱墅区,江干区,滨江区)40% 。2017年杭州城六区的人口密度约为新加坡1995年的水平。
但是,我在六天行程中,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假期,均没有看到想象中马路上人头躜动的画面。我问了一下新加坡当地居民,回复平日里也差不多。
我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有二。一方面是新加坡城市核心区的商场和地铁站之间、商场和商场之间基本全部打通,甚至几个大地铁站之间也是直接打通,马路上人行横道较少,人流最大程度被地下空间和商场分流。当地新加坡居民告诉我,新加坡虽然降雨颇多,但他们基本不用带伞。
另一方面是新加坡组屋遍布城市各个区域,从城市核心区(中央区)到偏远郊区都有。同时实施组屋——邻里——市镇的三级城市布局,每个组屋组群周边均建有公园和学校,形成一个邻里,若干个邻里之间建有大型商场和办公区,形成一个市镇,大量居民不用经常跨城市长距离通勤。
新加坡组屋布局图
不怎么看到私家车
新加坡最繁华的乌节路。
即使在城市核心区,私家车也不多,且基本上是豪车。咨询当地居民得知,原来新加坡私家车的牌照非常贵,10年有效期,费用10万新加坡币,相当于每年5万元人民币,当地居民说,还不如打车划算。
查阅统计局数据得知,2017年新加坡轿车拥有量为54.6万辆,比2016年减少5721辆,杭州市轿车拥有量为153.1万辆,私家车拥有量是新加坡的近3倍。
与私家车较少相对应的是,新加坡的公共交通非常发达。地铁是新加坡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2017年新加坡地铁(MRT)运营线路总长度为199.3公里,超过杭州市区轨道交通(117.6公里)总长度69.5%。但新加坡地铁日均客运量高达312.2万人次,却是杭州市区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93.1万人次)的3倍多。
相对来说,公共汽车是杭州市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2017年新加坡公共汽车共有19285辆,是杭州市区运营公共汽车总量(9672辆)的2倍。但杭州市区公共汽车日均客运量414万人次,略超过新加坡公共汽车日均客运量(395.2万人次),而且票价约为新加坡公共汽车票价的20%-30%。
另外,新加坡的出租车数量也远超过杭州市区。2017年,新加坡共有出租车23140辆,是杭州市区出租车数量(13233辆)的近2倍,且日均客运量达到78.5万人次,超过杭州市区。
不怎么看到房地产广告
克拉码头,保留着新加坡的城市记忆。
我在新加坡6天,竟然没有看到一则售楼广告,这可能和新加坡的房地产制度密切相关。
1959年新加坡摆脱英国殖民地的身份之后,将“居者有其屋”(Home Ownership for the People Scheme)作为新加坡基本国策之一。1960年新加坡成立建屋发展局,负责新加坡组屋的规划、建设和管理。1966年,新加坡颁布《土地征收法》,逐步建立了以国有土地为主体的土地管理制度。国有土地占比从1960年的44%提高到2015年的90%,人均住房面积从1960年不足6平方米提高到2015年27.6平方米。
每个新加坡公民家庭(只要有一个新加坡公民)一生均可以申请两次政府新建组屋,并可以不受次数限制购买二手组屋。私人住宅市场非常小,2015年,82%的新加坡居民居住在政府组屋中。
近年来,新加坡组屋供应体系正逐渐实现面的覆盖向质的提高转变。新加坡组屋制度大致分为以下阶段。
上世纪60年代,组屋供应主要以租赁为主,解决居民的基本居住需求。
70年代,新加坡政府秉持“有恒产者有恒心”的理念,鼓励居民购买组屋,住房自有率大幅提高。
80-90年代,新加坡政府逐渐从供应2房、3房组屋为主向供应4房、5房等大户型组屋转变。
截至2017年,建屋管理局共管理组屋104.4万套,其中4房组屋占39.5%,5房组屋占22.9%,合计超过60%,成为组屋供应体系的主体。而且新加坡房屋面积按照使用面积测绘,4房使用面积为90平方米,5房使用面积为110平方米,基本上能满足中产阶级住房需求。
另外,受到政府组屋压舱石的影响,新加坡房价总体保持稳定,居民购房压力较小。政府主导的组屋市场房价收入比一直维持在4至5左右,且政府高度关注这一指标。
普通开发商的私人住宅房价收入比约为21左右,但由于私人住宅面向的是高收入群体,实际房价收入比远低于21,与北上深超过40的房价收入比形成鲜明对比。
不怎么看到高楼大厦
滨海湾夜景,左边就是著名的豪华酒店金沙酒店。
作为扼守马六甲海峡的国际战略重地,新加坡有高楼大厦,但比我想象中要少很多,目测没有钱江新城多,且基本上集中在中央区。大量的建筑都是多层和小高层,郊区更是典型的东南亚农村大平房。城市中花园特别多,且到处都有参天古树和绿茵花卉,且很少移植栽种的痕迹。
原来,新加坡在上世纪60年代刚独立时,城市环境并不好,杂草丛生、沼泽众多。1965年,新加坡政府确立“花园城市”的目标定位后,就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而且非常务实。
在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尽量利用原始绿化,发展立体绿化,要求见缝插绿,并且由于花的种植成本和维护成本较大,城市中主体绿化是树和草,只在视觉焦点位置规划花卉。
2017年新加坡绿化覆盖率高达7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25平方米,均高于杭州市区建成区近一倍,是名副其实的花园城市。茂密的植被遮蔽了行人和建筑,使得这个城市显得更加悠闲。
杭州可以向新加坡学什么
新加坡的六天行程只能管中窥豹。拿我生活的杭州来做比较,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借鉴新加坡的城市建设与管理经验。
优化构建城市多层次体系。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要做一个不变的长期规划几乎不可能,核心是要便捷地满足市民尽量多的生活需求。
新加坡“城市家族理念”很有意思,他们把城市划分为城市——片区(100万人至150万人)——市镇(20万人至30万人)——社区多个层级。然后,摸清市民的基本功能需求,并将功能分级,明确哪些功能是服务于整个城市,哪些功能主要服务片区,哪些功能主要服务卫星镇,然后按照功能级别,进行规划设计。
最后,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将片区、市镇、社区的公共服务功能按照标准配置均衡,形成血脉畅通、功能齐全的内环境,最大程度降低市民日常生活对交通工具的依赖。避免将大城市的功能高度集中于一两个点或根据土地开发成本随处分散,导致“钟摆式”交通或“卧城”的出现。
探索公交优先的城市发展战略。
交通规划顶层设计须强化。交通规划要与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生态规划高度衔接,在轨道交通交叉的地点规划商业中心,在公交可达性最强的市镇中心和邻里中心规划公共娱乐和休闲设施,通过公共交通将市镇之间的商业中心串联起来,实现城市——片区——市镇不同尺度之间实现工作(上学)和居住的平衡。
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方面,可以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健全政府建设、市场化运营的轨道交通发展模式。综合考虑乘客和经营者的利益平衡,整合公共交通票价,推动公共汽车和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然后,提升公共交通站点功能。加快交通枢纽综合功能开发,提升公共交通站点与购物中心、饮食中心、文化娱乐中心无缝对接。改善步行至公交站点的路径,加强站点无障碍设计,彰显杭州城市文明。
灵活出行计划和错峰出行奖励政策也要跟上,为驾车者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转驳选择,提升公共交通主导地位。
加快构建房地产健康长效机制。
“房子是用来住的”。要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目标定位有清晰认识,满足市民居住需求是基本定位,房地产业不应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在这一方面,新加坡经验是:构建以国有土地为主但不依赖土地财政的土地制度,构建以房价收入比为调控目标但不搞施舍的供给制度,构建以政府性贷款为主、商业贷款为辅的金融制度,构建以政府城市服务融资需求为度、侧重持有环节征收的税收制度。
(原标题《新加坡街头之四大“怪现状”:一个经济学研究员的旅行观察》,作者 杨博野,原编辑 方臻子,编辑 李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