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 星期日

台风过后非洲大蜗牛横行,疾控中心:不要吃更不要养,当心得病

近日,台风利奇马登陆我国沿海省份,风雨过后,广东、福建等南方省份的不少居民发现,小区内、公园里、绿化带旁出现了很多体型硕大、颜色发黑的非洲大蜗牛。

台风过后非洲大蜗牛横行,疾控中心:不要吃更不要养,当心得病

还有网友爆料称:有学校布置作业,让学生抓蜗牛进行观察,有人疑因抓非洲大蜗牛患病毒性感冒。

视频由网友提供

南都记者发现,此前,也有孩子拿这些大蜗牛当宠物养,甚至还有广东人将它们作为煲汤食材,端上了餐桌。

这些大蜗牛其实很危险。研究发现:其易携带一种名为“广州管圆线虫”的寄生虫,可能让人染得结核病、脑膜炎,若治疗不当甚至有致死风险。

据了解,非洲大蜗牛是世界公认的有害螺类,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全球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黑名单。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也将其列入首批入侵中国的16种外来物种之一。

它起源于东非沿岸,后传遍世界各地,目前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六个大洲都发现了这个“闯入者”的身影。在我国,非洲大蜗牛又名褐云玛瑙螺、东风螺、菜螺、花螺等,主要出没于广东 、广西、云南、福建、海南、香港及台湾等南方省份和地区。

厦门大学是有文字记载中国最早发现非洲大蜗牛的地点。1931年,有报道称,一位华侨从新加坡运回中国的植物中无意夹带了非洲大蜗牛的卵和幼螺。它们在厦门定居后,逐渐传播到其他省份。

时至今日,在夏日的夜晚,厦大学生还常常会在校园里见到许多非洲大蜗牛,有人甚至“走路时不小心踩爆过”。

人们常用“蜗牛”来形容动作的迟缓,那么慢吞吞的非洲大蜗牛,是如何跨过重洋,“爬”向世界的呢?

台风过后非洲大蜗牛横行,疾控中心:不要吃更不要养,当心得病

原因主要在于“人祸”。由于各种各样的情况,非洲大蜗牛被人为携带到全球各地。资料显示,2005年至2012年间,在我国广东、上海、江苏等地的多个口岸共截获非洲大蜗牛累计达1235批次。

媒体报道显示,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近两年来遭受大量非洲大蜗牛的入侵,当局认为这是由当地的一个宗教组织为用于宗教仪式而引入的。

还有公开报道,去年,宁波空港口岸在一名从台湾回来的游客的背包里截获一个非洲大蜗牛。当天,检疫人员正在对入境旅客的行李进行例行检查,查到一位老大爷时,检疫犬突然反应强烈,检疫人员随即打开老大爷的背包,发现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土特产”:槟榔果实、释迦种子、蚯蚓、树枝……最后在包底部竟掏出一个拳头大小的非洲大蜗牛。经询问得知,老大爷去台湾游玩,在当地吃了爆炒油螺觉得非常美味,后来在路边绿化带看到这个非洲大蜗牛,误认为是油螺,便想带回家饲养。

提到入侵物种,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东西能不能吃?类似小龙虾、牛蛙等都是著名的外来物种,后来却被成功地开发为餐桌上的美食。

不少人试过吃它。非洲大蜗牛在广州被俗称为“东风螺”,广东省疾控中心曾对省内部分市的农贸市场进行监测,发现有售卖东风螺的,还有市民把东风螺当宠物来养。

据了解,在广州,民间有用东风螺来煲汤的做法,有人相信其“可以滋阴,对宝宝最好”。

2012年,一位广州妈妈曾在论坛上分享了东风螺煲汤的食谱。她在小区的草地上捡了一些东风螺,先洗净外壳,再将它们放进煮沸的热水里烫,捞起后用牙签将螺肉掏出,只保留螺头,其余部分扔掉。接下来,加入盐和生粉,反复用手抓,把螺头肉的体液抓出来,重复几次这个步骤。“不过这个过程真的很恶心。”这位妈妈形容。

将东风螺肉处理干净后,再加入淮山、北芪、党参、元肉、蜜枣、姜片、瘦肉,大火煲,滚后换小火再煲2小时。随后“一屋子的香味”。

帖子的评论里也有人说道:“小时候邻居经常煲东风螺汤喝,真的很香很美味。”

这位妈妈还强调,无论如何烹调,食用包括东风螺在内的螺类关键是要彻底煮熟,绝对不能生吃。

就此,广东省疾控中心曾特别发出提示:不要吃非洲大蜗牛,更不建议当宠物来养。

为何要对非洲大蜗牛如此警惕?据了解,它和著名的福寿螺一样,都是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

广东省疾控中心曾接到一些散发病例报告,有听信偏方可治疗疑难杂症而生吃东风螺得病的病例。

广东省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邓卓晖主任医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介绍,广州管圆线虫进入人体后,能侵袭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膜炎等疾病。若发现及时,服用驱虫药物配合其他治疗便可痊愈;否则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

2006年,南都曾报道过一名台湾男子吃“凉拌螺肉”而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案例,该男子食用了饭店用福寿螺制作的菜品后,出现头痛、发烧、四肢无力、肢体疼痛等症状。先后辗转六家医院,最后才查明“真凶”是广州管圆线虫。

有研究称,随着螺龄的增长,非洲大蜗牛对广州管圆线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度也随之加重。2011年,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团队曾对海南省广州管圆线虫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非洲大蜗牛的感染率为13.46%~ 30.00%,市场上出售的非洲大蜗牛感染率为28.43%,也就是说,海南省每四只非洲大蜗牛,就有一只可能携带寄生虫。

螺类动物是致广州管圆线虫病的“罪魁祸首”,占比超过九成。根据海南医学院的邢维媚、芦亚君的研究结果,1968—2017年,全国广州管圆线虫病确诊病例521例。其中生食或半生食螺肉等软体动物278例,占比高达92.36%;此外,皮肤接触螺肉的病例也有3起。在螺类动物中,又以非洲大蜗牛感染率最高,达25.88%。

此外,不仅非洲大蜗牛体内容易感染寄生虫,甚至其爬行过的蔬菜或水果均可能残留病原体。它们的粘液和排泄物中容易存在活力旺盛的广州管圆线虫幼虫,这些幼虫可以侵入人体皮肤的嫩薄处和破损处而引起感染 。

见到非洲大蜗牛该怎么办?据了解,蜗牛有一个天敌——盐。用盐撒在非洲大蜗牛身上,它体内的水份就会被吸干,身体会慢慢融化成水。但如果没有为自己“带盐”的话,还是绕着道走吧。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林方舟

图片和视频由网友提供

上一篇新闻

科学家利用废弃的鱼鳞和青蛙皮制作骨骼修复材料

下一篇新闻

厦门牛蛙/田鸡小合集,吃过的小伙伴都收进了自己的私藏榜单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