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金秋时节-板栗香,看“秋栗香”掌门人如何将小小板栗年销500万

“朴实是我的本分,善良是我的智慧,诚信是我的招牌。”

——本文主人公陈红村的致胜秘诀

在北京西城区地安门十字路口,有这样一家十几平米的名为“秋栗香”的干果专卖店。一年四季顾客盈门,每逢节假日更是络绎不绝排起了“长蛇阵”,人们纷纷停下前行的脚步争相购买板栗。长此以往,这里竟成了京城一道亮丽的风景……

金秋时节-板栗香,看“秋栗香”掌门人如何将小小板栗年销500万

难道说,这里的板栗有什么特别之处吗?还是老板有什么经营之道?又是什么原因能够吸引如此多的人流加入到购买者行列?而更让人们惊奇的是才短短几年时间,就让他从一个默默无闻来自外地的打工者成为年销售板栗300吨,一跃成为京城首屈一指的板栗大王?

一个小小的才十几平米的店铺竟有如此可观的业绩,不得不留给我们一些深刻的思考……其实,各种行业的生意不在大小,路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脚下,就看我们如何的去把握身边的每一次商机。那就让我们来看一看板栗大王是如何走上成功之路的吧。

一、19646,陈红村出生在河南巩县的一个普通家庭,家中兄弟三人,他排行老大。他的父亲是一所学校的教员,虽然收入不多可在那个非常艰苦的年代,家中能有个吃“皇粮”的也很让周围的人家羡慕。尽管父亲尽心操持着这个家,可家中的生活仍是捉襟见肘,没有太大的起色。看到父母省吃俭用的拉扯他们几个长大很不容易,陈红村暗暗的在心里“埋下”一个心愿:长大了一定要好好的干出一番事业,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父亲也多次教育孩子们:不管以后从事什么工作,都要以诚相待,做一个正直可信的人……

金秋时节-板栗香,看“秋栗香”掌门人如何将小小板栗年销500万

父亲的敦敦教诲在陈红村的心里深深的扎下了根,他时刻铭记着父亲的话并以此成为“指导”自己人生的做人准则。身为长兄,他的行为方式也真切的感染着两个弟弟,为此,两个弟弟也从哥哥身上感受到一种精神的力量。

为了分担一些父母的压力,他们兄弟三人很早就学会自立,想尽办法帮助家里做点事。陈红村由于特殊的原因,没能像父母期望的那样,走进大学的校门。可他很向往校园的生活,非常崇拜那些有学问的人,想到自己虽然不能再次的走进向往已久的学校读书,可在生活中还是有书可读的。何不自己边卖书边读书呢?……

他是一个说做就干的人,从父母那里借了一些加上平时自己积攒的零花钱,从别人那里和旧图书市场进了一些图书,他在家门口附近的一个人们必经之地摆起一个小小的摊位,俨然成了一个小老板。有人买就卖出几本,没人买就自己看……父亲看到大儿子年龄尽管不大,确很有经济头脑不尽喜上眉梢,断定孩子一定会成大器。那一年,陈红村才十二岁。

陈红村尽心打理着被他认为人生成功第一步的小摊位,他用一颗热情与期待的心苦苦的买力的经营着自己的“事业”……小试牛刀,事情并不如他想象的那么顺利与美好。也没少挨人家白眼……“一个穷小子,你就是受穷的命,还想做美梦卖书发财,简直不知天高地厚……”一时间风言风语向他袭来。陈红村并不惧怕这些“耳旁风”,他听到的太多了。而让他伤心不已的是,一年下来不但没有赚到钱,反而搭上家里父母不少积蓄。这对陈红村打击不小,本想多争一些钱贴补家用,为父母分忧,面对如此的结局他很不情愿。他是一个有心人,不会就此认输。父亲也安慰他“红村啊,你的人生之路才刚刚开始,遇到一点挫折不要灰心……爸是过来人,知道你有孝心。作为父亲,我不会看错自己的孩子,以后,不管做什么都要讲诚信,用良心办事……”一席话,说得陈红村不住的点头,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转眼又过了几年,眼看着在家乡没有太大的作为,陈红村不免为此整天闷闷不乐,思考着再做点什么……一天,他的姨父来家里作客,在饭桌上,无意中透露出,即将北上到北京打工的消息。这让一旁的陈红村听了,心中不尽窃喜不已……他思讨着,如果要是能跟着姨父到北京走一趟,那该有多好啊!那回来该有多神气?

在他的记忆中,北京这两个字不知在心中默念了多少边。每当看到街坊四邻有人从北京回来,畅谈着在那里的种种感受,无数的高楼大厦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有挣不完的钱。陈红村听了羡慕不已,要是自己也能切身的感受一番,那该有多好啊!而此刻,机会终于来了,一定要抓住。当姨父临出家门时,他拽住姨父的衣服,缠着他也带自己到京城闯一闯。在他的軟磨硬泡下,加上父亲为他说情,最后答应带他同往。临走,姨父也告戒他“红村,我们到那里可是去打工,不是去旅游很苦的,我怕你的身体吃不消。到时,可不要后悔……”陈红村听罢,挺直了腰板,好不含糊的说道:“您放心吧,姨父,我都16岁了,不管什么样的苦和累我都能承受……”看到红村有如此的志向,姨父当即拍板择日起程。

金秋时节-板栗香,看“秋栗香”掌门人如何将小小板栗年销500万

1980年过了春节,年仅16岁的陈红村告别了父母和两个弟弟,跟着姨父满心欢喜的踏上开往北京的火车,一路上如春天般的心情自不待言。初次来京,陈红村倍感新奇,车水马龙的大街、林此节比的高楼、摩肩接踵的人群……这些在梦中无数次出现的场景,今天终于变成了现实。给他带来美好的遐想……北京真好,我要好好干,做个有出息的男子汉,未来在北京能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可现实是残酷的,他只是几百万来京打工中普通的一员,有着如此美好向往闯天下的人又何止他陈红村一个啊!要想在另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城市有番成就,谈何容易啊!他一无关系二无文凭又没有技术,能在北京有个安身之处找个简单的工作就相当不易了。姨父通过熟人,在北京海淀区永丰乡皇后店大队的一个村办工厂,为他们找到一个翻砂工的差事。

可好景不长,没干几天,陈红村就有些吃不消了……来时的喜庆劲儿也跑得无影无踪。工作单调乏味不说,每天承受着繁重的劳动,透支着身体,如此日复一日的工作、生活,对于一个刚满16岁的年轻人来说显得过于沉重。更何况,从事这种工作对身体有着很大的伤害……姨父毕竟是姨父,怎不心痛红村呢,有的体力强度大的活就自己揽过来,让红村干相对轻松一点的活。还不断的对他说:“实在顶不住咱就回家,你看怎样红村?……”姨父的好意陈红村怎能不心领神会,这是激将法,他那么大年纪还离开家乡到外面打工,吃那么多的苦都不叫累,自己年纪轻轻有什么不能承受的呢!自己出来时立下的铮铮誓言呢?想到此,陈红村再也不埋怨什么,他感激姨父给他带来的这次难得的机会,既然勇敢的走出家门就无怨无悔。

在北京辛辛苦苦干了两年,姨父想回老家发展,可把红村一人留在北京怎能让人放心啊!于是,带着他又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要知道,按照陈红村自己的想法,他极不情愿回去。虽然,工作很累,但他已逐步适应了,很想干出一番成绩回报父母,改变家里生活贫困的状况。在回家的列车上,他几次想摆脱姨父的目光,自己想开溜回到北京。幸亏姨父看穿了他的心计,才使他的这一“阴谋计划”没有得逞。

回到家乡父母身旁,才两年不见,兴许是父亲思儿心切,头上已添了少许白发,陈红村不觉心里一酸眼泪差点落下来。自感对不住父母,没有做出什么成绩,就这样两手空空的回来。父亲很是大度,没有丝毫的责备,能走出去本身就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既然回来了,陈红村一天也不敢耽搁,北京的两年开拓了他的视野,也增强了他想成就事业的决心。

在回来的十年时间里,陈红村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他给厂家跑业务、当过推销员、拣过废品、卖过服装、在一家铁厂抬过生铁……累得又黑又瘦,可不管做什么工作,他都要时时刻刻约束自己,用自己一颗诚心善待每一个客户和朋友。这期间,在大哥的带动下,两个弟弟也相继做起了汽车配件和批发服装的生意。家里的生活也有了稍许的改观。陈红村吃过太多的苦,可他深深的明白,今天的苦是为了明天的甜,他咬紧牙关坚持着坚持着……期盼着自己第二次春天的降临。再次的回到北京发展自己人生的事业,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北京早已成为让他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

二、1993年秋天,陈红村带着从亲朋好友那里凑来的两万块钱,再一次的来到了北京,就不信诺大的京城没有他发展的空间。在陈红村看来,选择秋天进京,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他希望这次来京收获事业,收获爱情,收获幸福!秋天也预示着他们日后的生活红红火火……更何况,他这次来身边还多了一个温柔可爱美丽贤惠的妻子相伴。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期盼,也为了妻子那火热的爱真挚的情……陈红村出发前,给自己立下“军令状”,不达目的绝不收兵。

起初,他们在北京的虎房桥附近开了一家水果摊位,做这样的生意属于小本经营不会有太大的风险,加上妻子爷爷当时在北京没有什么办不成的。他们的愿望是想一点点的积攒一些费用,挣得第一桶金后,再把生意做大,夫妻二人就这样开始了在京城的打工生涯。从此,他们起早贪黑的忙碌着……不论是寒暑秋冬,还是旺季淡季,他们始终摆平心中那杆秤。为了赢得客户的信赖,他们不会“作假”实打实的苦心经营着这个小店。

尽管陈红村和妻子付出了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劳动,到了第二年的秋末一盘点收获,满心的欢喜变成了愁云。他们二人傻眼了,怎么辛辛苦苦的勤扒苦做了一年,去掉各种开销,非但没有进帐,反而赔了不少,这样的结果出乎夫妻的预料。要知道,他们的投资是从朋友那里借来的,到时该怎样同人家讲啊!同样是经营水果摊位,离他们不远的一家店主到时喜笑颜开,想必收获颇丰。还不时过来询问,显出“关心”的样子:“怎么样老陈,生意不错吧?在北京做生意,不跟‘师傅’学着点,就别想吃这碗饭……”

陈红村听了如芒在背不觉在心里打了问号?平时看他们也没怎么付出,可为何人家竟获利不小?自己和妻子辛勤劳作了一年却一无所获呢?他找不出个中原由,百思不得其解。只怪他们还没有尽心尽力,有些地方没有做到家。后来,在“明白人”的指点下,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那家店铺获胜的“法宝”很简单:“作假”。以次充好,否则就别想赚钱。他听了“茅塞顿开”心中豁然开朗。他陈红村不是不会作假,可那是违背良心的,也是自己不情愿的。即使自己赔的精光,也绝不干那种损人利己的事,父亲当年的教诲时刻铭记于心。做人要光明磊落,做生意就更要如此。在这一点上,他和妻子的想法倒是出奇的一致。

1994年12月中旬,眼看着新年一天天的走近,外出打工的人们纷纷采购一些京城特产,准备年关回家带给亲人。而在京城一个偏僻的出租屋内,一对恩爱夫妻无言相对。望着娇美如花的妻子如水般的双眸,由于一年的日夜操劳,变得如此憔悴的脸庞,陈红村很是伤感不已。自从妻子跟着自己来到京城没享过一天福,自感对不住妻子的浓情厚意。,陈红村深情的对妻子说:“晓蕊,嫁给我不后悔吗?让你吃了那么多苦……我心里很难过……在北京发展不大,要不,咱还是回去吧?”……

丈夫的一席话,也让作为妻子的刘晓蕊很是感动。在她年轻的时候不乏很多的追求者,最后,她选择嫁给陈红村,是因为他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更有那很多人不具备的宏大志向。出来创业,吃点苦算得了什么呢?她不会看错人,她相信自己的丈夫有这个能力实现当初对她许下得诺言。她安慰着丈夫,用妻子特有的温存开导他,这点人生的磨难不算什么,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能有了一些暂时的困难就当“逃兵”,那叫什么英雄好汉,别人能办成的事情,我们为什么不能办成?也许是我们没有经营的经验,要相信自己……妻子发自心底的肺腑之言,给了陈红村无穷的力量,也坚定了他必胜的信心。

在他们夫妻的精心打理下,他们的生意也逐步有了起色。品种也从过去比较单一的时令水果,变得丰富起来。陈红村也从当初做生意的门外汉,学到了一些商业经摸到了一点门道。以前,光卖季节水果受到很大的限制,一旦遇到不好的天气,那么损失惨重,而这样的教训对他们来说太多了。他从其他同行那里得到启发,琢磨着扩大一些经营范围,这样,进什么货源就有了心里准备,不在受天气的影响。

陈红村是个有心人,在不时变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修正自己的前行航向,努力适应社会人们的生活需求。他由此想到,每逢京城的金秋时节是板栗大量上市的时候,人们购买板栗的热情很高。从而在首都的很多地方,就会冒出大大小小无数的加工销售板栗的摊点。陈红村又进一步的从有关书籍上了解到:在我国,栽培板栗有着二、三千年的历史,板栗是木本粮食果树之一,其寿命长,被人们称为“铁杆庄稼”。不仅可以生食、唐炒、罐制、烹调、糕点,板栗含有多种维生素……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十五年,板栗就被列为贡品。在古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板栗厚肠、补肾气,耐饥……是一种难得的滋补食品。

金秋时节-板栗香,看“秋栗香”掌门人如何将小小板栗年销500万

既然,经营板栗有如此多的优势;况却,板栗不受季节的限制,何不在这上面做文章呢?于是,陈红村与妻子商量,加大对板栗的销售份额。之后,他们添置了烘炒板栗的设备,准备好好的大干一番。谁知商场无情,在最初的两年,他们炒制的板栗很少有人问津。后来,陈红村逐渐了解到,炒制板栗这里面有很多的学问,有些事情并不是一厢情愿就能做好的。他开始冷静的思考弥补自己在某些方面的欠缺……

一切从头学起,,陈红村每天安排好店铺的生意,便开始了他人生又一次“旅程”。他听说当时北京有个被称为“刘老头”的板栗大王,他那里的板栗卖的最好经营有方。陈红村多次的上门求教,要知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谁都明白其中的道理。虽然,都是经营板栗,就在某些方面差那么一点点,其中的奥秘就多了。既然人家不愿教,陈红村就自己不断的摸索,买回来逐一品尝。几年下来,凡事京城板栗卖的好的大大小小店铺,他几乎走遍了。看着家里从北京各个角落买回的不下百家炒制的板栗,他一次次品尝着每一家板栗的个中滋味……寻找它们的共同点与不足之处。时间久了,他的舌头都木了,可为了自己为之追求的人生事业,陈红村豁出去了。一定要闯出自己的品牌,寻找到满意的炒制板栗的最佳配方。只有这样,才能拥有自己的市场空间,也才能打开局面获得广大客户的青睐。

为了更好的了解板栗的生长环境及各地板栗的特点,陈红村多次的来到京郊板栗产地怀柔、顺义、密云及其河北等地实地考察,做到心中有数,久而久之,他几乎成了研究板栗的专家。什么地方的板栗什么品种以及生长在那里几月熟的板栗,是阳面还是阴面的板栗好吃,他都能摸的透拿的准。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与研究,又经过无数次的摸索实践,陈红村终于找到了一种独到的炒制板栗的新方法。无论是口感还是色泽味道,一经推出大受欢迎。从此,他们的板栗生意开始红火起来……一时间,“洛阳纸贵”他们的店铺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特别到了冬季,吃客也是冒冷排队,只为吃到他家板栗。

金秋时节-板栗香,看“秋栗香”掌门人如何将小小板栗年销500万

三、北京的发展速度真是太快了,他们的生意刚有了转机租住的店铺面临拆迁,这可急坏了陈红村。做干果生意就向开饭馆一样,要的就是回头客,一旦地点变了,人们会不会认可呢?更何况,要想找个理想的地点并非容易。他经过多方打探,好不容易才在地安门十字路口找到一家十几平米的店铺。

2001年金秋十月,陈红村的新店在他和妻子的满心期待中开张了。从前是小打小闹,这回可要重整旗鼓开辟一片新天地。租下这个店没多久,有好心人告诉他们,在他们之前,租此店的两家公司只赔不赚。闻听此言,陈红村的妻子只觉天旋地转显些晕倒,老天不会跟他们开这么大的玩笑吧?面对如此的情景,作为丈夫的陈红村宽慰着妻子,他就不信凭借他们的真诚和精心炒制的板栗质量,不能赢得客户的信赖……

果不其然,时间应验了陈红村的话,他们的生意异常火爆。为了扩大影响树立自己在同一行业的可信度,陈红村到工商局注册了自己的品牌。起初,他想给自己的店铺起名“炒货”或“穷小子”,给他办理营业执照的人说,那两个名字太俗气,不能总是受穷抬不起头来,我看,就叫“秋栗香”吧!金秋时节,板栗飘香。

为了站稳脚跟让“秋栗香”这个品牌深入人心,陈红村觉得应该让利给消费者,增强对所加工板栗质量的重视。认真把握好进货源头……而在这一点上同跟了他几年的一个员工产生了矛盾。那位员工认为,如今店面扩大了,再也不会看人家的脸色受窝囊气了,在产品质量上不必太认真,这位员工是为老板着想。一次,一个供货商贩打听到陈红村外出办事,偷偷的运来十几包质量差的板栗,这位员工自认为没问题,没向他请示便私自做主收下。陈红村回来听说后大为生气,让他立即找到这位进货商,把不合格的板栗退回去。这是他有生以来发的最大一次火……员工认为他小题大做,不就是所进的板栗有些残次吗?把这些掺和到其它板栗之中,消费者是看不出来的。而陈红村认为这是在砸自己的牌子打自己的脸啊!不管生意做的大小都来不得半点虚假,始终把产品信誉和人格放在首位,老老实实的做生意,认认真真的做人。

最后,陈红村果断的把货退掉,在感情和原则面前,他有自己的处世准则。为了不让老板为难,这位员工极不情愿的离开这里,跳槽到另外的一家板栗店。从陈红村的本意来讲,他对每一个员工都一视同仁,也有着很深的感情。在生活上处处关心他们,从不拖欠员工的工资,并根据每个人的表现逐年增加工资……所以,员工也很尽心尽责,即使陈红村和妻子不在店里,他们也能善待每一个顾客。可没过几个月,这位员工又悄悄的回来了。对陈红村说:“老板,我这几个月到几个板栗店打工,哪一个店的老板,也没有你对员工那么好,就是不挣钱,我也愿永远跟着你……”

由于陈红村为人大度的性格,也使他赢得很多朋友。有一年在板栗下果的季节,京郊的几个板栗产地中外客商云集,因为这年的板栗产量少价格很贵货源紧张,有的地方板栗价格涨到10多元一斤,下人的价格再加上各种成本必赔无疑,很多板栗店不打算开张了。按理说谁不希望自己的产品卖个好价钱啊!正当陈红村一筹莫展与妻子商量之时,来自怀柔的一个板栗供货商来电,表示尽一切力量帮助他度过难关。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其实,以他们做生意的原则,即使赔钱也要进货,不能因为价格上涨而把费用加到消费者头上,影响“秋栗香”的声誉。

正是由于“秋栗香”的品牌货真价实,加上特出的加工工艺,使他们炒制的板栗与众不同,色泽透明,口干滑润,果肉细密,气味香甜……故此,人们即使多跑一些路,也愿意到这里来购买,一年四季客流不断,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转眼到了2006年,陈红村的“秋栗香”板栗已传遍京城有口皆碑,人们纷纷慕名而来,要亲口尝尝这里的板栗有什么不同之处。一位台湾有名的女歌手,每次到北京都要派人前来专门购买“秋栗香”的板栗;今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有人大代表一次就购买了几百斤;一位新加坡客商在品尝后更是赞不绝口……来自海内外的很多客商纷纷表示愿意合作加盟。可为了“秋栗香”的信誉,陈红村要仔细的研究对策,因为他要对广大的消费者负责。他们加工炒制的板栗也从当初的每年几千斤,上升到如今的每年近三百吨,陈红村也成了京城首屈一指的板栗大王。

他在自己发展的同时始终不忘同行的存在,只要人家需要他帮助,他总要尽力的给予指点如何运作,自己致富也要让同行致富。与此同时,陈红村还有着更高的人生追求,他不断的学习充电提升自己的文化品味,他要把板栗的市场做大作强。逐步的扩大经营规模,让更多的百姓品尝到“秋栗香”炒制的板栗,再进一步的把“秋栗香”的品牌扩展到全国。从而把他的板栗推而广之,京城的各种会议大小宾馆都要摆上“秋栗香”的板栗。

短短几年时间,从一个小小的水果摊发展到一个在京城很有影响的干果店;板栗香引来了无数吃客,在这家面积不到40平方米的小店,常常要排上半个小时的队才可以买到美味可口的栗子。过节时一天就能卖出2000多斤糖炒栗子,这家干货店一年营业额高达五六百万元。从一个普普通通的来京打工者到一个受人敬重的板栗大王,这其中有什么秘诀吗?面对大家提问,陈红村说:“其实,我觉得不论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自己的信念认准航向,脚踏实地的走下去,就会有成功的希望……再有,做人要有良心讲信用,真诚的善待每一个人。是诚信让我走上了成功之路……事业不在大小,有时机遇就在我们脚下,就看你如何善于抓住它。如果,当初没有父亲的教诲加上我和妻子的奋斗,我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收获。”

是啊!每一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良心和诚信就是智慧。板栗大王陈红村的人生经历,也许能给很多创业的朋友以有益的启示。

上一篇新闻

【今日聚焦】唐山劳动日报深度报道迁西板栗从大山走向世界的非凡历程!

下一篇新闻

丰收的季节、扒一颗、能吃的秋天、泰山脚下之秋天的味道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