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1日 星期四

他们是佛山最美科技工作者

他们是佛山最美科技工作者

佛山将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图为季华实验室。戴嘉信 摄

佛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之中,有人在实验室里钻研“顶天立地”的技术,淡泊名利、潜心研究;有人扎根产业,为企业发展解决技术难题、勇攀高峰、敢为人先;有人在医务前线守护人民健康,救死扶伤、奉献大爱;有人深耕教育事业,严谨治学、甘当人梯……他们是佛山最美科技工作者,是佛山奋力争当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不可或缺的力量。

近日,中共佛山市委宣传部、佛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佛山市科学技术局、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联合开展2022年佛山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引起全市各界、各行业科技工作者的关注和参与。经过网络投票、专家遴选、公示等程序,10名2022年佛山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已经产生。

5月30日,佛山市正式公布1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这10位最美科技工作者是全市科技工作者的优秀代表。贯彻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515’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需要科技工作者贡献更大的力量。”佛山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郑伟雄说。

郑伟雄介绍,佛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市科协等各有关部门将继续采取实际措施激励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同时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肖霞 赵越 陈锋登 钱铖

一线创新争先

瞄准前沿填补技术空白

今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主题是“创新争先、自立自强”。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佛山正在集聚一批在研发上敢于争先的科技工作者,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在解决受制于人的重大瓶颈问题上强化担当作为。

佛山最美科技工作者、季华实验室研究员米少波就是其中的代表。目前,米少波在季华实验室开展先进制造关键材料与器件界面的结构和特性研究。这属于国际前沿基础研究,研究发现的新规律、新现象和新原理可以推进相关领域的技术革新,将为佛山市先进制造领域中关键材料与器件研发和性能提升提供理论指导和原创性技术。

以他在镁合金领域的研究为例,针对其强度低、变形加工困难等阻碍其大规模应用的缺点,米少波团队不仅从结构方面丰富了镁合金长周期堆垛有序结构的种类,而且对于从材料体系设计方面改善镁合金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等佛山重点科技创新平台,还有一批米少波式的研发带头人,正在围绕科技前沿,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

类似的场景,在佛山企业也能看到。作为佛山最美科技工作者、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冬梅就在自己的技术领域实现了突破性创新。她将研究成果及时应用到中药配方颗粒的原料药材的采购、生产、质量控制过程中,从而提高了中药配方颗粒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能耗,解决了中药配方颗粒不具备中药饮片外形后其品种的真伪鉴别和质量的优劣分析评价等重大技术问题,先后荣获10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在新材料领域,佛山最美科技工作者王博伟也做出了开创性工作。王博伟不仅是佛山林至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工程师,也是软谷实验室主任、高级工程师。他致力于高性能防护材料的研发,创办了ACF实验室,经12000余次的试验,做出了人工软骨仿生吸能材料,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他带头研发出的防护材料、护具被应用到北京冬奥会冰雪项目上,为科技冬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提到“填补空白”,佛山最美科技工作者、广东省六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文铮的故事也同样令人敬佩。多年来,黄文铮构建了文物古建筑全过程精准修复技术体系及工程管理体系,攻克了文物保护工程领域古建筑屋脊整体原状保护、古建筑大面积复杂变形墙体原状保护和古建筑受损木结构原位保护等三大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填补国内外空白,实现了文物保护技术的跨越式提升,为行业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推动成果转化

力促佛山制造向中高端跃升

在佛山这个制造业大市,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是广大科技工作者肩上的重任。要做好这类工作,难度很高:既要懂科技,也要懂产品、懂市场。只有这样,才能把先进技术转化为价值更高的产品,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能兼顾这些能力的科技工作者,无疑是佛山产业升级的中坚力量。广东凯西欧光健康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吴育林就是这方面的成功典型。

吴育林有多年灯具研发和企业管理经验,近年来专注于光健康理论和光照明技术的发展。他带领研发团队与国内外多家院校展开深度合作,与清华大学团队进行光负离子的研发与应用;与复旦大学联合研究健康光照的标准和应用;与中山大学进行健康芯片的技术合作,为产品提供信息化技术配套,其光健康理论连续三年入选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指南。

同样紧密服务佛山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诉求,佛山最美科技工作者、佛山市富乐喜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龙克文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下了苦功夫,成绩斐然。

在新冠肺炎防疫工作中,龙克文承担的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成果“MEMS热电堆温度传感器产品”广泛用于工厂、住宅小区等多种人流量出入口的非接触温度测量。同时,他参与开发的面向深井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具备GPS/北斗定位示警和强制通风的CO探测器产品,能够全天候监控人体无法识别的无色无味有毒有害气体,切实保护民众生命安全。

此外,在龙克文推动下,高明区有关企业建立了技术研发体系和知识产权体系,完成美国和欧洲地区专利FTO自由实施分析,布局欧美日韩等国际PCT和国外发明超20项,赢得了不正当竞争和专利侵权诉讼,并向行业龙头企业进行收费授权许可。

去年,佛山第二产业增加值突破了6000亿元大关,在全省地级市排名前列,在全国也领先于不少省会城市。在这个成绩背后,一批前瞻产业发展趋势、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工作卓有成效的科技工作者贡献了重要力量。

民生领域发力

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懈奋斗

科学技术既关乎产业经济发展,也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2022年佛山最美科技工作者中,有多位从事医疗、教育行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努力在本职工作上钻研技术,矢志不渝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怀着这样的信念,佛山最美科技工作者、佛山市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何明丰在2020年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最严峻的时刻,主动请战担任广东省援助湖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第十四批医疗(佛山)队二队领队。在驰援武汉市第一医院的40个日夜里,何明丰指导下的中西医并重理念得到联合医务处的充分肯定,佛山医疗二队也因此成为唯一连续两次危重症病案和中医诊疗病案获得武汉市第一医院联合医务处表扬的医疗队。

同样作为佛山最美科技工作者的于绍斌,是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大外科主任、外三科主任。在工作中,他面对的老龄创伤患者较多,患者往往有许多基础疾病,创伤的治疗难度较大。遇到这类病人,他都认真分析病情,凭着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用最小的创伤治疗手段,以获取最大的临床疗效。

此外,于绍斌还带领团队率先建立创面中心,推广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采用目前国际惯续疗法,使糖尿病足感染及下肢慢性溃疡患者肢体得以保留,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他带领的专科入选佛山市“十四五”重点专科培育项目,并纳入佛山康养项目建设。

佛山最美科技工作者、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主任兼任儿童急诊科主任邓明红日常要面对的,是儿童患者。“做事凭良心、对人讲诚信”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只要病人需要,他都积极参与病人救治。服务好病人的同时,邓明红还积极协助医院、科室做好病房的管理,医疗服务质量控制等工作,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工作学习,曾在广州市儿童医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PICU进修学习,提高自己的诊治水平。

作为2022年佛山最美科技工作者中唯一专职教育工作者,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初级中学荣誉副校长兼科技教师刘志伟的工作也与千家万户相连。刘志伟从2004年开始主管九江镇初级中学科技教育,近十多年该校获省级以上科技教育荣誉超过20项,其中学校因科技教育成绩突出获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至今仍是南海区教育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

最美科技工作者是全体佛山科技工作者的缩影。从科研平台到企业,从医院到学校,从文物保护现场到战疫一线,广大佛山科技工作者正在各个领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集智攻关,为佛山奋力争当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汇聚磅礴力量。

■观察眼

凝聚科技工作者力量

加快建设创新佛山

一座向上的城市,必然是一个高度重视科技工作者的城市。礼遇科技工作者、重视科技工作者,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今天的佛山,正在面向各行各业释放这样的鲜明信号。

这个5月,佛山科技工作者备受瞩目。在广大市民的关注中,来自科研机构、制造业、医疗、教育、文物保护等领域的10位科技工作者脱颖而出,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佛山各行各业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代言人”。他们有共同的荣誉称号:佛山最美科技工作者。

佛山市科协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这是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后,第一次在全市范围内宣传、学习最美科技工作者。其实,“最美”之名,不仅属于这10个人,而是属于佛山全市科技阵线各领域、各环节的全体科技工作者。这个称呼,是一座城市对这个集体的礼遇。

创新是第一动力。今天的佛山,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人口近千万、GDP超过1.2万亿元的产业大市,在很多领域走在全国地级市前列。在这个成绩背后,多年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做出了关键性的贡献。

必须正视的是,虽然佛山取得了很多成绩,科技创新实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但仍然有不少短板等待突破:区域创新体系仍存在薄弱环节,战略性前沿技术领域布局不够,重大科技平台建设尚处起步阶段。这些多年来形成的短板,是佛山必须攻克的难关。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去年召开的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强调,要坚定不移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高标准建设“一区一园一城”科技创新高地。这是佛山实现“515”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路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佛山要实现新一轮发展,呼唤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弘扬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核的科学家精神,继续做好本职工作,坚持追求真理、勇攀高峰,为这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一份贡献。在这方面,2022年度佛山的十位最美科技工作者,已经做出了示范。

与此同时,佛山也必须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增强城市吸引力,吸引更多科技工作者到这里就业创业乃至安家落户。各级各部门应该更加珍惜科技工作者,加快培育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这是佛山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也是打造大湾区人才高地的应有之义。

进一步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力量,佛山必将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2022佛山最美科技工作者简介

于绍斌:用科学为老年人筑起健康防线

于绍斌是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大外科主任、外三科主任,主任医师。他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是佛山市“十四五”重点培育专科—老年病专科带头人。为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他始终坚持运用现代医学理论和现代科技技术完成老年创伤患者手术,使这些患者重新回归社会生活。

王博伟:研发冲击防护技术助力北京冬奥

王博伟是佛山林至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工程师、ACF实验室主任,高级工程师,他致力于高性能防护材料的研发,研发出人工软骨仿生吸能材料,在同等吸能条件下ACF厚度是其他材料的1/3甚至1/5,此后应用到北京冬奥会冰雪项目上。

邓明红:战胜重症保护儿童健康

邓明红是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2018年,医院扩建小儿重症学科,是佛山市规模最大的PICU,他作为科室主任,带领科室收治佛山市及周边地区的危重症患儿,形成全区儿童危重症病人转运网络。他热心科普工作,坚持开展30场线上线下科普健康知识讲座。

龙克文:获发明专利授权超100项

龙克文是佛山市富乐喜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他聚焦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才智,已获国内发明专利授权超过100项,获中国专利奖1项、广东省专利奖2项。在防疫工作中,他承担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成果获2020年广东省创业创新大赛金奖。

刘志伟:扎根乡村教育的科学家老师

刘志伟是九江镇初级中学荣誉副校长兼科技教师、正高级教师。他利用乡村特有资源,带领学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辅导学生获省级以上奖励超过100人次,申请国家专利超过100项,获批国家专利75项,在世界三大发明展中获金奖15项。

孙冬梅:带领科研团队助力“肺炎1号方”研发

孙冬梅是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任中药师。多年来,她在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等方面实现了一系列突破。2020年,她带领团队协助广州第八人民医院“肺炎1号方”研发,获得首个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轻症肺炎的医疗机构制剂“透解祛瘟颗粒”生产批件。

米少波:走在世界先进制造关键材料前沿的国际“大牛”

米少波是季华实验室研究员,曾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21年,他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先进制造关键材料与器件的界面结构及特性研究”资助,预期该项目将为佛山市先进制造领域中关键材料与器件研发和性能提升提供理论指导和原创性技术。

吴育林:光负离子技术发明者

吴育林是广东凯西欧光健康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在照明灯具领域有30多年工作经验。目前,吴育林已申请国内外专利700多项,其中发明100多项。他与清华大学团队进行光负离子的研发与应用,具有健康照明、空气净化、杀菌消毒多种功能,引领了照明和电器行业转型升级。

何明丰:曾驰援武汉的公共卫生应急救援老将

何明丰是佛山市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主任医师。他拥有多年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经验,带领建设了国家级胸痛中心、高级卒中中心,率先在市级医院开展心肺脑复苏研究。在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最严峻时刻,他请战担任广东省援助湖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第十四批医疗(佛山)队二队领队,发挥关键作用。

黄文铮:实现文物保护技术的跨越式提升

黄文铮是广东省六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30多年来,他在文物古建筑保护修复理论研究、技术攻关和工程实践方面,取得多项重要进展和突破,被业界誉为岭南古建筑守望者,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

上一篇新闻

58岁上海阿姨,被卢森堡当国宝:只要她拿起球拍,全国人民就高兴

下一篇新闻

订制海报 特制票根 电影藏品互换会上宝贝真不少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