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03日 星期日

甲子校庆 | 九旬老教师回忆《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的诞生

甲子校庆 | 九旬老教师回忆《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的诞生甲子校庆 | 九旬老教师回忆《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的诞生母校60周年校庆

“甲子风雨话沧桑,更续辉煌誉神州”,为迎接母校60周年校庆,学校面向全体师生及广大校友发起的《我与浙江中医药大学》和《杏林翰墨:浙江中医药大学甲子岁月》征文和书画摄影作品征集活动。

近日,收到了来自九旬老教师华祝考老师的回忆录手稿一篇。回忆录共有三千多字,简述了《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创办初期的种种往事,通篇引人入胜,小编可以从字里行间里看到曾经的诸多不易,也能体会到老先生对《学报》发展至今所取得的不菲成就感到由衷的自豪,更能感受到老先生对浙中医大的浓浓眷恋之情。

首先,容小编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华祝考老师。

甲子校庆 | 九旬老教师回忆《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的诞生

华祝考老师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先后在杭州大学、浙江师范学院(现浙江师范大学)工作,于1976年从浙江师范学院(现浙江师范大学)调入我校,负责筹办《浙江中医学院学报》,担任学报编辑部主任,于上世纪90年代离休。

为庆祝学校建校60周年,华老师赋诗一首:

三迁校址三上台阶,

宝库育才桃李满园;

改革创新势如钱潮,

争创一流奋勇向前。

甲子校庆 | 九旬老教师回忆《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的诞生

读完全诗

带着诗中的祝福

让我们来一起欣赏回忆录原文

学报创办忆片段

创业维艰,不辱使命

——学报创办忆片段

华祝考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创刊于1977年,至今已有43年。如今已成为全国优秀期刊。可是回忆《学报》创办初期的一些艰辛经历,至今,我虽已年逾九旬,还是记忆犹新。

  • 白手起家

1976年10月,我从“浙江师范学院”调到“浙江中医学院”。当时粉碎“四人帮”不久,学校百业待兴。此时 何任院长却提出了一个重要举措:创办一份《学报》,作为师生教学、科研成果的重要园地和对外交流的窗口。领导知道我是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科班出身,于是就任命我负责创办《学报》的筹备工作。为了工作需要,我随班听课,先后学习了《医学史》、《中医基础理论》和《中药学》三门课,以后我重点钻研了《中国医学史》。

当时要创办一份《学报》,真是困难重重。人员、稿件、纸报、印刷、办公室这五者缺一不可。由我一人唱“独角戏”不行,领导调了林乾良、吴康健两位老师当兼职编辑。没有稿件,对内,由何院长出面,召开各教研组长会议,布置写稿“任务”;对外,我和林乾良老师外出组稿,跑了上海、苏州等地,请当地一些名医为《学报》写稿。我还参加了在余姚召开的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并跑了宁波、绍兴等地,请名医和一些老校友投稿。当时没有稿费,我们就邮了一批比较精美的笔记本发给作者,表示奖励。没有纸张,由何院长出面向医务处借了一吨纸,讲明以后一定会归还。没有办公室,就在何院长家里开会,商讨《学报》出版事宜。最困难的要算印刷问题。没有印刷厂承印,创办《学报》成了一句空话。

最后,我想到浙江教育学院有家校办印刷厂。1976年的冬天,杭州下了一场历史罕见的大雪,当时西湖冰冻到可以走人滑冰。从学院走到文二街教育学院,路线很长,没有交通工具,可事情又急。于是我穿上高帮套鞋,绑上稻草绳,手拿一根竹竿当拐杖,踏着厚雪,一步一步往文二街走。这样冒着冰天雪地去求人,当时深深感动了教育学院印刷厂的领导。他满口答应,动情地说,一定把你们的《学报》承印好。

困难一个个的解决了。1977年3月,《浙江中医药学院通讯》终于出版。当时为慎重起见,我们决定先用《通讯》名义试刊,并作为内部交流用。《浙江中医药学院通讯》的刊头字,还是由林乾良老师请著名书法家陆维钊先生书写的。

1978年初,学院领导决定把《通讯》正式改名为《浙江中医学院学报》,并在国内公开发行。期间虽然经历了重重困难,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学报》终于经卫生部正式批准在全国公开发行。1981年《学报》经省委宣传部批准,又向国外公开发行。当时学院正式成立《学报》编辑委员会,何任院长兼编委会主任,我任副主任。就这样,我在学报编辑部工作了十六年之久,一直到离休为止。

  • 名医平台

《学报》要有生命力,一定要办出自己的特色。我和何院长研究,认为要继承与发扬中医的精华,主要表现在对中医经典著作的研究和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方面。浙江又是历代名医荟萃的地方,《学报》要办出自己的特色,一定要抓住这方面的重点。编辑部商讨结果,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是向全国、全身名老中医发函,公开征求稿件。当时的名医有岳美中、蒲辅周、任应秋、叶桔泉、张赞臣,董建华、沈仲圭、周筱斋等;浙江有何任、潘澄廉、杨继荪等。向全国全省名中医发函公开征稿后,效果很好,先后收到地方的稿件共有772篇之多。

二是开辟有特色的专栏,出版经典著作研究的专辑。专栏有《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浙江名医及其著作》(由我负责主编);还有《仲景学说研究》、《张山雷遗著选载》等;何院长亲自撰写了《湛园医话》、《金匮要略新解》,学报轮流刊载。这些专栏,仅初期10年内,就先后刊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文章共有626篇。

编辑部根据发表的文章,分门别类,先后出版了《仲景学说研究》、《内经难经》、《脾胃学说》、《温病学说》等十二个专辑。

三是编辑部内部分工,分头采写全省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我根据分工要求,先后采写并发表了《金匮专家——何任教授》、《妙手回春——访钟一棠老中医》、《老骥加鞭 任重道远——访吴士元老中医》、《脾胃专家俞尚德》等文章。我重点研究医学史,结果还撰写了《略论李时珍的治学精神》、《赵学敏对发展民间医药的贡献》、《曹炳章与中国医学大成》、《略评曹炳章的浙江名医传略》、《钱塘名医三张》等论文。

学报先后介绍全国和浙江历代名医共达146家。

四是抓住时机组稿。1984年在北京召开中日中医学术交流研讨会,我院领导很重视,组织以何任院长为首的5人代表团去参加了会议。团内除了何院长和我之外,另外3人为徐荣斋、周庚生、连建伟。我们抓住会议空隙,邀请各省来京开会的名老中医,借用国务院第二招待所会议室召开座谈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医传统问题,请他们谈体会,实际上我们也有意请他们撰写稿件,座谈会开的很成功。

《学报》开辟这个“名医平台”可谓一炮打响,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均产生了良好影响。

  • 享誉中外

《学报》经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努力和领导的重视下,成为我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第一家中医刊物。据创办十年时统计:总发行量已经达到2万余份,对外交流单位达到160余家,交流刊物1200余份。发行到的国家有美、英、日、新加坡等20余个国家与地区;每年收稿达到700余件。

《学报》办得有声有色,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1980年全国中医期刊工作第一次会议,就在我省莫干山召开。我们学校编辑部顺理成章地成了东道主,卫生部中医司司长吕炳奎亲自出席会议并讲了话。会上由我重点介绍了创办《学报》的经验。这次会议成立了全国中医期刊编辑学会,我当选了学会的常务理事兼学报副组长。会后,全体代表均来到我校参观访问编辑部,何院长亲自接见。1979年召开全省科技大会,我校学报编辑部被评为先进集体单位。我本人连续两年被评为校先进工作者。

《学报》发行到国外,产生良好的影响。

1982年新加坡中医学院院长陈占伟教授,认为我校学报办得好,亲自带了两人,专程来到杭州,希望同我方交流办《学报》的经验。

《学报》发行到英国,英国的一个华侨社团认为,我们的《学报》办的有水平,于是特地发来公函,建议我们创办函授班,或建议学校举办中医培训班,他们会组织人员前来参加培训学习。但因为我校不是对外开放的单位,不宜承办这样的事宜,所以我们只好把该公函转发到福建去处理。

《学报》发行到台湾,被酷爱中医的陈立夫先生看到了。他热情地托在杭州的朋友,给编辑部送来一幅他亲自书写的书法作品和一篇中西医结合的文章。但受当时时局影响,他的作品无法公开展出。

上面三个“小故事”,说明《学报》在外面的影响不小。 如今的《学报》办的更为出色,誉满全球。但我想,我们当初的一点努力,一点基础,还是有一点小小贡献的。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国家以创新为中心开展新一轮改革开放。在这样大好形势之下,我校庆祝建校60周年,我这个离休老职工,衷心祝愿学校办得更加兴旺发达,祝愿《学报》办得更加绚丽多彩!

甲子校庆 | 九旬老教师回忆《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的诞生

(华祝考先生手稿片段)

甲子校庆 | 九旬老教师回忆《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的诞生

(华祝考先生手稿片段)

以上就是华祝考老先生回忆录的全文内容,再次感谢华老师的回忆录和他对母校建校60周年的祝福和期盼,深受感动!

来源:浙江中医药大学微信公众号

甲子校庆 | 九旬老教师回忆《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的诞生

上一篇新闻

「英超狼队赞助商」欧洲杯直播亚冠前瞻:清莱联VS大阪钢巴

下一篇新闻

郑州统一战线10100多万元爱心物资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