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月20日 星期五

乡愁印迹|吉溪村:宽厚和睦树家风 文化搭台聚乡情

乡愁印迹|吉溪村:宽厚和睦树家风 文化搭台聚乡情

热闹非凡的吉溪文化节

名 片

吉溪村是一座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客家村落,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园山街道保安社区。吉溪村是大福、上下围、简龙、简一四个自然村的统称,陈、朱、薛、邱四姓族人和睦共处,子孙后代团结互助。

吉溪村家族文化深厚,崇文重教,拥有浓厚侨乡情结,众多华侨爱国爱乡。每年举办的吉溪文化节,串联四海乡情,彰显客家风情,成为横岗片区乃至龙岗区有名的特色联欢活动。

山峦青青,溪水潺潺,远处升起袅袅炊烟……300多年来,地处山中一隅,吉溪人处事不惊,正如坐落村中的陈氏宗祠,透着一股安静祥和。

乡愁印迹|吉溪村:宽厚和睦树家风 文化搭台聚乡情

吉溪村

吉溪人崇文重教,开办新民学校,山林之中传来朗朗书声;吉溪人故土情结深厚,对祖辈传统心怀敬畏又寄情于宗祠,创办特色文化节,凝聚海内外游子浓厚乡情;吉溪人有情有义,这座有名的华侨村落,族人散落四方却精神凝聚,儿时回乡必“入唐性”,骨子里注入一股中华气概……

开基创业:

先辈南迁创业难

良好家风世代传

吉溪人的品行,是300多年前愈周公不畏艰难举家南迁的映照,更是先辈为人善良、宽厚待人的血脉延续。

仲夏时节,打鼓岭下,翠叠重山,荔枝飘香。站在高处,眺望吉溪村,老屋鳞次栉比,陈氏祠堂安静坐落其中。

静谧的祠堂更容易勾起相思,推门走入其中,一股浓浓的家族文化气息随即扑面而来。其中,家族的历史故事、名人事迹依次展现,泛起阵阵乡愁。

据记载,吉溪陈氏家族的先人于明朝末年从福建迁移至广东五华横陂镇。300多年前,吉溪始祖愈周公举家迁至吉溪。他们依山而居,在此开拓了殷实的基业,子孙后代生生不息。

愈周公出生在梅州五华陈福窝村,上有两位兄长。兄弟三人成家立业后,由于家中田少人多,资源有限,经过商议后,愈周公带着妻儿举家南迁外出谋生。愈周公一家一路坎坷,渡河跨沟,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向南行走约半年,找到一处山环青翠、清澈溪水流经之地,于是全家在此定居。他们居住的房屋选址在溪边,学习挖窑、打砖、做瓦,一步步建起了瓦房。由于吉溪地处山区,耕地资源有限,愈周公和家人开垦土地种植水稻、番薯,还清理四周山边杂树,种上荔枝、龙眼等果树,一家人的生活也就慢慢安稳下来了。

相传,愈周公智勇双全,为人善良,宽厚待人。吉溪地处交通要道,北部山区的人们常常带着山货经过此地到盐田海边换取海货。南来北往的人到愈周公家里饮茶歇息,愈周公都以礼相待,常常帮助路人解决困难:见病痛者,为其采药;见饥饿者,赠食充饥。由于他品格宽厚、讨人喜欢,所以广结朋友,也获得了许多朋友帮助。“先祖愈周公是家训传承的楷模。”年过古稀的陈氏族人陈居然早年从事教育工作,是一位常年活跃在文化领域的当地名人。他说,在吉溪,愈周公的品格和事迹成了一代又一代陈氏子孙的枕边故事,陈氏族人的家风家训在潜移默化中代代相传。

崇文重教:

众人捐资建学校

进步思想山中育

即便处在最艰难的时代,身处山中的吉溪人仍明白,只有学习文化才能改变命运。他们继承了祖辈的光荣传统,不遗余力建起了学校。

客家人向来崇文尚教,吉溪也不例外。陈氏宗祠的大门两边有一副这样的对联:“吉祥和韵诗书藏玉,溪涧流香文化育人”。吉溪对于教育的重视可见一斑。

上世纪20年代初,正值社会动荡的年代,处在艰难岁月的吉溪人,想得最多的不是吃穿温饱,而是子孙后代的未来。1923年,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吉溪村民自发集资,并在海外华侨的大力赞助下,在陈氏祠堂中创办了“新民学校”。乱世之中,龙岗一隅的小山村居然传来了朗朗读书声,在新民学校读书的除了吉溪村的子弟外,还有周边的嶂背、南约、大康等地学子前来求学。

乡愁印迹|吉溪村:宽厚和睦树家风 文化搭台聚乡情

新民学校

当时的新民学校,白天是学生的课堂,晚上是村民开会学习的重地。当年的东江纵队曾在此开办传播进步思想,宣传革命道理的文化夜校。他们广泛深入地发动和组织群众,结合具体实际,讲革命形势;讲爱国爱家的人生之道和为人之德;讲团结奋斗的革命精神和远大理想。在他们的号召和鼓励下,吉溪村民支持革命,投身革命,报效祖国。

他们在这里播下了革命火种,点燃革命火花,激发了群众的革命热情,掀起了参加革命的热潮。满怀报国之心的吉溪热血青年陈华、陈道生等人加入东江纵队,踏上了革命征途,成为吉溪人的光荣和骄傲。

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民学校仍在陈氏祠堂正常开办。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陈氏祠堂年久成为危房,教室严重不足,难以满足100多名学生日常学习,新民学校面临办学困难。吉溪人延续着对教育的热情,成立筹备小组,号召海外华侨、香港同胞和家乡干部群众捐资建校。集资得到热烈响应,1982年底,学校破土动工。次年9月1日,崭新的新民学校顺利落成。

虽处深山之中,但对于教育的执着已印刻在吉溪人的骨子里。自古以来崇文重教使吉溪人才辈出,后人多从事教育、文化工作,更涌现出多位海内外颇具名气的企业家。精英辈出,他们学成之后又反哺家乡,让吉溪的教育踏着时代的节拍稳步向前。

不忘根本:

海外侨胞乡情浓

儿时回国“入唐性”

当年乱世,一批批吉溪人被迫漂洋过海异国谋生,但始终未忘“根”本。他们把出生在海外的后代,送回家乡,只为为其植入一颗“唐心”。

吉溪地处山区,老一辈人说起吉溪,第一印象就是“穷山村”。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吉溪山多地少,村民靠耕田种地、砍柴、割草为生。特别是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无奈之下,部分吉溪人不得不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到海外谋生,这也让吉溪成为著名的侨乡。在吉溪,80%的家庭都有华侨。据不完全统计,吉溪华侨(港澳同胞)总人口近千人,他们分布于美国、英国、法国、荷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虽然漂泊在外,但吉溪人从未忘记自己的“根”。“早年,海外的吉溪华侨会让孩子们‘入唐性’(中国人的本性),不让番性(外国)同化。”87岁的陈玉仁是土生土长的吉溪人,上世纪80年代曾任职于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并外派香港中旅集团公司任董事。他说,“入唐性”中的“唐”即“大唐江山”之意,“唐性”就是指中国人的本性,所谓“入唐性”则是华侨把国外出生的儿女送回国来读书,接受中国的传统教育,让他们形成中国人的品性。

早年,绝大多数远渡重洋的华侨会把“入唐性”当成一件头等大事,他们把子女送回吉溪,托付给家乡的亲人照看。即便是不能自己把孩子送回家乡,也要花钱托人带回去。吉溪籍华侨陈新民与陈宪民两兄弟于上世纪20年代出生在大溪地。陈新民7岁、陈宪民5岁时,父亲通过一位吉溪老华侨将他们带回国“入唐性”。两兄弟在吉溪长大,在家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并深受陈氏家风家训影响。直至二十六七岁时,才离别家乡再到大溪地,而后辗转牙买加和加拿大等国谋生。

有过“入唐性”的经历,让漂泊在外的兄弟时刻不忘自己的根。吉溪新民学校重修、陈氏祠堂修缮,陈氏兄弟都带头捐款。陈宪民晚年行动不便,不能回国,于是在加拿大家中客厅挂上一幅吉溪村全貌的照片。他时常对着照片仔细端详,眼角不禁流下泪水……

文化寄情:

创办吉溪文化节

链接乡愁四海情

吉溪文化节成为串珠成链的“线”。每年初,散落四海的吉溪人都会从各处归来,相聚于这场盛大的文化节。

吉溪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客家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吉溪陈氏宗祠已有250年历史,2003年,面对年久失修、随时都有坍塌危险的宗祠,全村父老乡亲、港侨同胞自发捐资重建宗祠,共集资180万元。2004年1月,陈氏宗祠重建竣工,吉溪村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看着焕然一新的宗祠,本地居民心中宗族自豪感满满,久久不愿散去。落成典礼上,时任香港横岗同乡会会长的陈剑光提议,每年一月份的第一个星期日举办吉溪文化节。这项提议得到了众乡亲的一致通过。自当年开始,吉溪族人按照每年约定的时间,在陈氏宗祠前搭台举行联欢纪念活动。

吉溪文化节其意义就在于传承吉溪传统文化,弘扬团结向上、崇尚教育、热心公益的吉溪精神,增强吉溪凝聚力、影响力。如今,吉溪文化节已走过十七个年头,从最初500多人参加,到2019年已发展成为2500多名吉溪村人共聚一堂,凝聚力逐年增加。同时,影响力也在连年扩大,成为龙岗乃至深莞惠区域最具客家风情的民俗文化活动之一。

吉溪文化节的魅力在哪?陈居然说,每年吉溪文化节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举行集体祭拜仪式,二是举行庆祝大会和文艺演出,三是举行会餐。

在最为庄重的集体祭拜仪式上,由村中长者带领大家三鞠躬,祭拜祖先。“吉溪人对祭拜仪式进行了改革,摒弃了过去的迷信做法,注入了新的文化精神,特别是祭词内容宣传时代进步思想、鼓舞后人积极向上。”陈居然介绍。

文艺演出的节目主要以本村自编自演的歌舞为主,大家唱起客家山歌、跳起麒麟舞蹈,演绎客家方言的小品,浓浓乡音含着浓浓乡情。欢愉时刻中,吉溪的人情、乡情彼此释放交织。

在会餐环节,大家入席聚餐,少不了的就是一道“客家大盆菜”。其中的红焖猪肉、酿蚝豉等客家传统美食,不仅是吉溪人儿时的味道,更是家与乡愁的味道。

一座宗祠,一族信仰,乡情至上,四海勾连。每年定期举行的吉溪文化节成为族人勾连过往、寄托乡愁的平台。“文化节已经连续举办了17年,而且越办越精彩,这源于吉溪人的宗族凝聚力。”作为吉溪文化节筹办者之一的陈居然说。

2019年底,吉溪籍法属圭亚那华侨陈文新从南美经欧洲转机,经历20多个小时飞行回到家乡。临近第十七届吉溪文化节举办,像陈文新一样,吉溪籍的海外游子每年这个时候都要回乡参加盛会。

“树高万丈,叶落归根”这是吉溪籍海外游子埋在内心最质朴的想法。2020年1月6日,第十七届吉溪文化节顺利举行,陈氏宗祠外搭起了舞台,分外热闹,2500名吉溪儿女共同联欢庆祝。大家一同祭拜先祖,同唱一首客家山歌,共享一桌盆菜。此时,天南海北归来的吉溪人,在熟悉的乡音中,在儿时的味道中,心中的乡愁一点一滴氤氲开来……

硝烟往事

红色吉溪精神永驻

抗日战争时期,枪炮声打破了吉溪的安宁,这里也曾烽火连天。当年,陈氏宗祠作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东江纵队前身)的其中一个联络站和培训基地,村里长期驻扎着游击队员。战时,队员们扛起枪打鬼子,平时则帮助村民挑水、插秧、割禾,在陈氏宗祠前点起篝火,与村民们一起联欢,教村民们唱革命歌曲,加深了鱼水之情。

1942年5月14日,驻扎在横岗的日军70多人前往坪山碧岭抢粮,彭沃大队长率领惠阳大队在铜锣径进行伏击。此次战斗打死打伤日军30多人,取得了一次重大胜利。战斗期间,吉溪村民为战士送茶送饭,保障后勤;战斗胜利以后,村民们又积极参与打扫战场的清理工作,把打死的日本战马宰杀烹饪,为战士们庆功。

在吉溪,还流传着“两粒子弹”的惊险故事。那是1948年秋冬的一天,当时活跃在吉溪一带的两名游击队员在陈氏宗祠中休息,一队国民党军队进山扫荡,荷枪实弹往陈氏宗祠走来,正巧被前来新民学校上课的老师陈子宏看到了。陈子宏赶紧推醒了两名游击队员,并引导他们从后门上山撤离。此时,另一名老师陈玉华发现了游击队员遗留在睡觉的禾草堆里的两粒子弹。情急之下,陈玉华将子弹紧紧地攥在手中,并趁敌人不注意时扔进了天井的水洞之中。最终,在陈玉华的机智对答下,国民党军官找不出破绽,便收队走了。

溪水潺潺,静静流淌,默默见证着吉溪这片热土红色故事,那是吉溪人骨子中的魂,为抗击侵略者、保卫家园英勇而战的精神。


龙岗融媒首席记者 张鹏

编辑:张美珠

上一篇新闻

中国最难打的一座城,打了3年都没打下,只留下11万日军白骨

下一篇新闻

男人七十是一枝花,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期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