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啊学区房!OMG
作者 | 老鱼
大宝二宝回国后自然要上学。去哪里上学成了个问题。
在国外的时候我早已听说“学区房”,说是上名校专用。我对此嗤之以鼻,上名校干嘛?是金子到哪里都是会发光的。
我是在乡下上的小学,小学毕业的时候成绩是可以上市里的一中,但那时候有了“划片”的概念,就是上学就近原则。
离我家最近的学校是我乡里唯一的一所中学,也是烂得要命的一所中学,常年盛产各种打架斗殴的学生。
小学毕业的时候,校长找了我爸,说是拿一万块钱可以去一中。我不知道那一万块钱是用来干什么的,算是“择校”费吗?
不知道,反正我知道1996年那会儿,我们全家人的钱都加起来,还不到一万块钱。
我爸非常无奈,但是擅长励志的我爸对我说了一句话:你要是会读书,你去哪里都能读书;你要是不想好好读书,就算你去了一中,你也学不成知识。
我知道去一中上初中没戏了,但也满腔热血,去了乡里的那所中学。当了班长,做了乡下的学霸。
我坐在第一排,上课的时候往往要把打架打到 教室前面的同学的手臂左右挡一挡,才能看清老师黑板上的解题过程。
我们家里三个孩子,姐姐和弟弟都很聪明,我就比较不聪明些,老爸告诉我“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我对此坚信不疑,乡下的教学太简单了,于是自己买了参考书认真研究那些比较难的题目。
那时候家里并不宽裕,我妈说电费太贵了,鼓励我白天多读书,晚上早睡觉。
但是白天的时间对于我而言并不够用,所以晚上也要拿一点时间研究那些难题,有时算式写着写着,我妈突然醒过来,发现了客厅的灯光,就说:快点去睡觉,电费很贵,明天早点起来读书。
我就赶紧把电灯关了,等我妈的呼噜声再起,又偷偷打开了电灯。
三年后我终于不用交钱,上了那所一中。因为一中的高中是面对整个市招生的。我的“成才”之路让我领会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就是自律的精神很重要。
自己约束自己,特别在乡下,没有什么家庭会重视教育,小孩年纪还小的时候,是很容易就放纵了,之后就恶性循环。
我当年确实蛮懂事,当然我父母的耳提面命很重要,我爸“想读书,去哪里都能读书”这句话一直伴随着我。这句话也符合哲学上“一切内因比外因更重要”的道理。
我也挺希望大宝二宝拥有这种“去哪里都能读书”的自律精神,自我激励,自我成长,就算不去名校照样能成才。
更何况,听说国内对教育的重视已经“白热化”了,听说孩子小小年纪就有沉重的书包,各种培训班.....我听说得太多了,听多了就有点怕。
所以我反而希望大宝去个普通的学校。学习压力不会那么大,每天上上学,回来一两下子把作业写完,户外运动一两小时,然后我又可以在大宝身上,把我自己那一套教育理念施展出来,学有所成没有问题。
当然,很重要的一点,非学区房的房子,卖得要便宜得多了,我们那一点点积蓄,完全可以应付啊。这不能更好。
小陈先是赞成我的想法,也开始看房子,实不相瞒,我们准备去仙林读小学,买仙林的房子,又新又便宜,人群又不拥挤。
而且我绝对相信,我买了那边的房子之后,房价必然要大涨。为什么呢?
因为我一直自带“招人”功能,我去银行排队,我刚进去的时候一个人都没有,我进去后事情还没办完,后面一定排上无数人。
我去餐厅吃饭,我刚去那会儿没什么人,一坐下来,后面肯定呼啦啦好多人排队。
我去买衣服,我一进去开始看衣服,后面过一会一定会来好多人一起看......就是这么神奇,你信吗?反正我信的。
我当时要是买下仙林的房子,现在仙林的房子就不是这个价格了。咳咳咳。顺便告诉你,我离开新加坡后,新加坡经济就不行了........嘘......
小陈和我后面是怎么改变了主意了?
主要是他的朋友们的孩子,几乎都是在名校的。
有一个朋友听说我们要求仙林读小学,忍不住来劝:你们这两个笨蛋,新加坡好好不呆着,还回来帮忙添乱,既然人都回来了,我就不说你们了。
你们到了国内,还准备不给孩子读好学校,你们懂什么叫“资源”吗?你以为名校就是名字好听?
我们中国人讲究“资源”二字,你们懂吗?不懂?!不懂不要紧,反正得去好学校上,以后你们就知道了。
然后他花了几天时间跟我们讲述了名校和普通学校之间的差别。讲述了在现有中国的情况下,我那种乡下孩子考进城概率有多么多么地低。
然后以他周围的孩子为例,上名校与不上名校有多大的区别......
讲真的,我后来被说动了。
我觉得会被说动的原因有三个:一是我们很久不在中国了,中国的教育到底变成了什么样子,我们其实心中是没数的,而江苏的教育,对我们这外地人来说,更是陌生的。
这种信息的缺乏,使我们产生了恐惧和不自信。
二是因为“关心则乱”,教育关系着我们的孩子,孩子是珍贵的,在孩子面前,我们原先的一些坚持的东西往往会做出让步。
三是“随大流”思想,大家都在争着去名校,无数的数据在证明着去名校考大学的几率比普通学校的更高,对我们这种没有任何背景的家庭,读书还是唯一的上升渠道。
于是我和小陈最后在孩子去哪里上学这件事上从了!决定上个好学校。
这样就要买学区房了。
这里省略看房买房贷款等繁琐细节一千万字。
由于外籍的关系,我还被某政府部门盘问了一通。都说中国人“崇洋媚外”,我怎么加入了外籍都没被“媚”到?
不仅没有被“媚”到,我还常常被“歧视”,去南京银行给大宝开通银行账户交学校午餐费,银行一看我的护照,居然不给我办理,硬是要孩子爹拿着身份证和户口簿去办理。
我可是大宝亲生的娘啊,亲生的娘是外籍就不给办理了?好吧,我理解,我不在户口簿里吧。
不仅如此,后来我赚了点小钱,想整点私房钱,去工行开户也不行,他们是怕我把外币弄来南京干什么勾当吗?
总之你知道了,那么贵的学区房上面没有写我的名字。这风险有点大,我觉得我迟早得花点时间把我的名字给弄上去。
男人的心,海底的针,摸不准,摸不准。哼。
我不知道你们买没买过学区房。学区房有什么特点呢?最大的特点是贵!后来我发现问题不在贵上面。
大宝上学后,我咨询了她班上的同学家长,才发现人家几年前买的时候,单价根本就不贵呀!时间就差了两三年,价格也涨了好几倍!
于是我们这后面才来到南京的人,就付了这已经涨了好几倍的价格买下了跟人家一模一样的房子。都是学区房,三年前买的,和现在买的,中间差着好几倍的价格。
想想我们这么多年在外面辛苦打拼,省下的那一点积蓄,还不如人家风雨不动地坐在家里等房价涨呢。这真是巨大的讽刺啊。
所以老南京人,原来有一套房子的,现在都坐拥几百万家产了,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父母都有房的,那更是不知道多少财产了,如果子女后来自己又买了房的,那更更不知道多少财产了。
像我和小陈这样的,听起来好听,叫做“海归”,其实说白了,就是拿大好年华,离乡背井,在外国摸打滚爬拼下了一点积蓄,回国后发现:也不过就是能买得起人家早就买下的一套房,还得银行贷款。
在房价面前,奋斗是多么可笑的一个词语啊。
但好歹是买下了。七月份我们搬进来了。搬进之前请了人来做保洁。在那之前我去看了下这传说中的“学区房”。
实话说,我的心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学区房”,实在名不虚传!
七层楼的房子,台阶一层层地上去了,每个台阶上印满了“通下水道水道空调8666****”,"通下水道水道空调”这几个字和电话号码分开,上下两行。
一个台阶印上好几个同样的广告。每一层楼几十个台阶,没有一个台阶有被放过。不仅如此,墙壁上也是同样的广告,电箱盒外面也是一样的广告。
可能刷广告的时间不同,旧一点的字迹的是黑色的,新一点的字迹是红色的。整幢楼的楼梯被红色和黑色的广告承包了,成了一部视觉上的名著《红与黑》。
除了通下水道水道空调的广告,某家房地产中介的广告也见缝插针地贴着,电视剧《小别离》里的那一家教育机构的广告也没忘来凑上一脚。
而墙壁呢,粉刷过的白色墙面早就是脏兮兮的了,扶手的栏杆,也生锈了。还好,地板还是有人来扫的,至少没有垃圾。
我一问这房子的年龄,说是2000年盖的。
我一听真是晕倒了。这是“未老先衰”的房子啊。不过十几年的房子,居然“憔悴”到如此地步。
想想新加坡的那些组屋,就算三十几年的房龄了,由于政府勤于维护,至少外墙都是色泽明亮,干干净净的。
不仅贵、不仅脏,我们这高大上的学区房,还没有电梯。而我们住在最高的那一层。简直不能更好。
大家都安慰我:没事的没事的,这每天上上下下,被动运动,你生三宝的时候一定会生得很快。生完三宝后大家又说:你会瘦得很快。其实,瘦得比我快的,是我家的快递小哥。
回国后我就卷入了“买买买”的大队伍,新加坡的网购真心是没有国内的发达啊,没办法啊,马云不是新加坡人,马云是天朝的人。
我有一半的时间是在马云网上面逛的。搬家那会,我看中了一张1.8乘以2米的椰棕床垫。
商家说,一定送货到户。我怕他们说话不算话,我还选择了“货到付款”。现在想想,我真的是太险恶了。
那是南京酷暑的7月,热得只能靠空调续命的7月。某天,我接到了一个电话,说是床垫要送过来了,人在家吗?我说在的,等你们来。
过了半小时,一个同样的电话号码又打来了,电话头那边是奇怪的声音,感觉气要顺不过来,要断气了一样的声音:请问是俞小姐吗?我是**公司的,床垫现在在楼下,你这里怎么没有电梯呢?
我说是啊,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盖房子的时候也不装个电梯。
我看他们是要把床垫搬上来了,于是打开门等着。
我隔着好几层楼听到送床垫的小哥和床垫搏斗的声音,“气喘如牛”这个词实在不足以形容那个声音啊,我良心开始不安起来。
你说我住这么高又没有电梯的人,怎么能这么心安理得地买床垫,还买椰棕床垫,还要求送货到户呢?
送货的小哥把床垫搬到我家的时候,脸差不多已经紫青了,嘴唇发白,就差没有口吐白沫了.......哎!这是我做过的最惨绝人寰的事情了。
你能告诉我,为什么他们盖房子的时候没做电梯呢?为什么呢?害得我现在都不敢买大件货了。
有了学区房,又经过了一些复杂的过程,大宝终于在9月去上二年级了。上学之前,我去了那所学校看了一下。
从建筑外表上看,是一所很普通的学校,也没有什么特色,我觉得很失望,好歹也是所小名校,怎么样也要有点气质啊,怎么就盖成这个样子啊。
然而外面,下课的铃声响了,我愣了一下,心里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那个下课铃声的音乐,你知道是什么吗?是《天空之城》,如果你跟我一样喜欢宫崎骏的话,你一定会知道《天空之城》。
南京,是中国的南京。宫崎骏,是日本的宫崎骏。日本之于南京,你应该知道意味着什么。
但是在这所南京的小学里,没有抵制什么来自日本的音乐。美的东西,应该不被任何东西约束,要让它像春风一样,拂过所有的青草地。
就在那一刻,我觉得大宝这所学校,挺好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