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创新研究
作者:马 忠
长期以来,海外华文文学蓬勃发展,成为不可小觑的文学流脉。东南亚华文文学作为世界华文文学重镇,值得关注。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下,对东南亚华文文学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青年学者马峰新近出版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华文女作家小说比较研究》(以下简称《小说比较研究》),就是这一区域文学研究的重要收获。
充实、填补了薄弱研究领域
《小说比较研究》借助文学史的脉络纵览、跨区域的横向比较,系统地将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华文女作家的小说创作纳入研究范围和视野。作品围绕“女性的自我省思”“女性的人文关怀”“女性的社会视野”“女性的叙事维度”等议题,展开了主题内容、艺术形式的双向探研,并积极发掘创作异同。从而,使读者对这一问题形成整体的感知和认识。
作者借鉴美国学派所倡导的平行研究方法,以比较视野为切入点,从思想内涵、创作主题、审美特征的角度,对林玉玲、戴小华、曾三清、商晚筠、黎紫书、唐珉等众多华文女作家小说的典型个案,进行细致解读。同时,运用田野调查实证研究,对一些女作家进行访谈,以补充、完善文本细读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相关研究。
除此,该书的另一重要价值在于,通过文本细读与文化研究的结合,来对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华文女作家的小说创作进行梳理省思、未来建言。
学术观点有一定创新性
学术研究的价值之一在于创新,在于具有问题意识。著名学者吴予敏说过,“学术研究和学术思想的进步,在于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问题预示着创新的契机。”在《小说比较研究》中,不少学术观点便具有问题意识和创新特色。
比如,关于对故乡的认同,作者提出了两种内涵,即“在地认同”与“故国认同”。他认为,早期的华人大多属于“故国认同”,当前的华人则多是“在地认同”。“对海外移民群体而言,认同与离异都是主体的人对客体文化的反应,即对主流文化的应对策略。认同应该是自由平等的主观抉择,如果主流文化过分强势,以强制同化的方式去达到文化认同,那么必然产生离异。即使弱势文化迫于形势而屈从,也只能得到貌合神离的效果,结果导致两败俱伤,也就不利于文化的发展。”笔者认为,这样的观点颇具新意,又在情理之中。
东南亚华侨的第一代、第二代,漂洋过海的目的大都是为了赚钱后衣锦还乡。对他们来说,海外只是寄居地,故乡认同是真诚而执着的。后来,当越来越多的第三代、第四代华人后裔加入居住国国籍,“落叶归根”的故土情怀逐渐向“落地生根”的在地意识转变。然而,政治理念又让华人产生无所归依的疏离感。“因此,华人的民族文化认同则远远强于国家认同,必然产生一种‘族’大于‘国’、‘精神家园’大于‘在地国度’的文化现象。”这就意味着,方块文字建构起来的“美学中国”,就成为这些东南亚华人后裔感知和认识中国最可靠的途径。在这里,他们找到了另一个美学层面的故乡。
出色的文本细读功夫
《小说比较研究》显示了作者出色的文本细读功夫。作者从家庭、文化、教育、族群、政治等方面,对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华文女作家小说所显现的重要主题予以细致探析。
例如,在分析南洋文化书写典型代表李忆莙的长篇小说《遗梦之北》时,作者从“华人的民间信仰具有祈福纳祥的功用,对文化传承也至关重要”“文本着力于华人家族书写,不仅描写家族内部的兴衰,也展现出华族的历史,表现了华族移居马来西亚的奋斗历程”和“表现马来西亚独具的新村图景,具有社会政治再现意义”等三个维度来分析,充分肯定了作品“是对人性幽微、族群境遇的文化思考,并蕴蓄着浓郁的马来西亚华人情愫,更是一部人文关怀的高峰之作”。这些观点,建立在多个细节内容的基础之上。若没有对小说的文本细读和意义挖掘,必然无法得出如此条理清晰的结论。
马峰在东南亚地区长期从事汉语教学与华文文学研究,具有真切的在地体验与自觉的本土意识,掌握了丰富、扎实的第一手资料。《小说比较研究》的最大特点,是能独立思考,有着独到见解。在一定意义上,该书的出版是对东南亚华文女性文学这一薄弱研究领域的填补与深化,具有重要学术价值。(马忠)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