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郑爽到吴亦凡:是谁扒了内娱的底裤?
入流即入门 明星塌房,真的没有天花板。
年初,郑爽被前男友张恒爆出代孕:“这孩子真的打不掉,我TMD都烦死了”。
本以为这事性质之恶劣,在娱乐圈后无来者。
结果,随后接连曝出:
吴亦凡仗着顶流身份,以MV选角为由进行多次“选妃”,甚至迷奸、轮奸幼女;
糊咖主持人钱枫,即使大腹便便也敢利用权力优势,性侵年轻女嘉宾;
张哲瀚置抗日期间牺牲的三千多万同胞于不顾,跑去打卡侵华战犯的祭拜地;……
内娱何以塌陷至此?
根上,就有问题。
一直以来,明星的“输送渠道”主要分为两种:科班与选秀。
当年的科班,筛选标准不可谓不严格。
姜文,现如今娱乐圈的中流砥柱。多部影片叫好又叫座,他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让子弹飞》,更是横扫包括“金马奖最佳导演”在内的多个奖项。
然而,即便是姜文,也差点两度艺考失败。
1979年,他报考北京电影学院落榜,只收到8个大字,“安心工作、安心学习。”
第二年,他又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
老师们觉得这学生其貌不扬,还有点显老。艺考时,他的形体和声乐,都不及格。
好在,当时表演课的老师,从一段朗诵中注意到了姜文的天赋,竭力为他争取,这才有了姜文日后走向大银幕的机会。
严格的筛选与培养机制,让大名鼎鼎的中戏96年明星班,接连出了章子怡、刘烨、袁泉……
同年,北影则培养出了陈坤、黄晓明、还有全网快要查无此人的赵薇......
这些人,几近扛下了演艺圈的半壁江山。
再看看现在,科班出身:
85花里较为著名的是刘亦菲、杨幂;
95花里是周也、关晓彤;
……
往前追溯,他们大多在入学前,就已触电大银幕。
<近年来艺考排行榜榜首>
艺考中,更受关注和瞩目的,往往也是这类已有不少作品的童星。
不知何时,演艺圈已经从“学而优则演”成了“红而优则学”。
中戏96班里的刘烨与章子怡,整个学期的作业没一个合格,差点被勒令退学。
北影96明星班,曾因学风不正,台词、形体、声乐三门课都被叫停,直接按旷课处理。
现在,学生外出拍戏旷课却成了常态。
在传出关晓彤将因旷课留级的消息后,校方回应:
视因材施教,关晓彤的基础好,如果有好的实践机会,学校会给空间。
这些明星自带光环入学,演技却难以捉摸,时常呈“薛定谔”状态。
即便如此,关晓彤仍入选了演技派新“四小花旦”,周也则手握多方顶级资源。
她们不愁没人关注。
粉丝“溺爱”、资本跪舔这样的明星谁不想当?
综艺《我就是演员》中,章子怡因郑爽笑场,丢过鞋。
几年后,面对一场极度糟糕的表演,她在舞台上发火:
“为什么都要来当演员呢?难道演员是一个最低级的职业吗?”
同样的诘问,将“演员”换为“偶像”也毫不违和。
“偶像难道是一个最低级的职业吗?”
而答案很有可能是:是。
因为偶像太好当了。
靠选秀出道的杨超越与虞书欣,红极一时。
但真正出圈的是“燃烧我的卡路里”以及“哇哦”。
即便如此,也不妨碍她们频上热搜,人气暴涨。
曾几何时,选秀,是真的能出专业艺人的。
2001年,孙俪参加了新加坡举行的“才华横溢出新秀”,获得亚军,随后正式出道。
自04年开始的王牌选秀节目“超级女声”,虽已有现今选秀的雏形,但选手仍要靠实力与个人特色,才能过五关斩六将。
近几年,选秀比赛不再是艺人选拔,而是成了偶像选拔。
关注的重点集中在:
谁更有人气?
谁的背景更强劲?
谁身上更有冲突点?
……
正如某选秀节目声称的——“用自己的路子跟世界过招”。
看的不再是能力至上,而是人气最大。
“全村希望”杨超越与“同手同脚”张雨绮,靠打造“美憨”人设取胜。
虽然各项能力都不是最佳,仍人气飙升,收割了一大批粉丝。
2009年,新浪微博初打造时,强调自己是用来传递名人消息的互动社区。
策划者应景地将“Follower”翻译为“粉丝”,让其意思直接从“关注者”跃到了“爱好者”。
而在往后的十二年里,粉丝们基于新浪微博这个追星大本营,更是把自己从“爱好者”进阶为“狂热爱好者”。
<郑爽微博界面>
粉丝成了微博赖以生存的话题和流量来源,甚至衍生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粉丝经济。
微博上,吴亦凡的粉丝数一度高达5千多万;
《青春有你3》开播,为给偶像打投,粉丝将牛奶哗啦啦倒进下水道——这与金融危机下资本家的做法如出一辙。
受饭圈“启发”,资本开始对明星私德和专业水平无限宽容,毕竟,一切都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
演艺圈,摇身一变成了“娱乐圈”。
运作走向资本化,明星也就从创作者变成了商品。
2015年前后,是影视资本追捧明星的第一轮高潮。
那时,为了向明星输送利益,一些影视上市公司不惜高价收购明星旗下的皮包公司。
2015年11月,华谊以10.5亿元收购了一家主要由冯小刚持股的公司,收购时,该家公司成立时间仅有两个月。
一个月前,华谊还曾以7.56亿元收购了以冯绍峰、杨颖等艺人持股的公司大部分股份,当时,这家公司成立还不到30小时。
郑爽后来被曝出的208万天价日薪,一部分也是通过类似的方式给到她。
为什么公司不惜铤而走险、花大价钱,也要“讨好”明星?
在某综艺节目中,郑爽表示热搜并不会困扰自己,还沾沾自喜道:“每上一次热搜就涨一次片酬”。
2020年,郑爽上热搜179次,平均每两天就要出现一次。
热搜的背后是庞大的流量,而对资本来说,这正是快速获得高回报的保障。
演技拉垮、精神混乱又如何?在代孕事件曝光之前,郑爽的代言、邀约从未断过。
是救无可救,资本才不得已将她变成弃子。
在这种纵容之下,偶像失德,几乎成了必然。
台上一出,台下一出
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曾说:世界是一个舞台,我们都是演员。
霍尊名不见经传,仍然满满的优越感,大放厥词:“以我今时今日的地位”。
翟天临竭力打造学霸人设,却连伪装的功课懒得做,求知欲体现在:“什么是知网?”
正如美国学者欧文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所说:
在前台(台上),人们所扮演的通常是一定程度上理想化和社会化的自我,通过着装礼仪、行为举止等,彰显出表演者的身份地位。
舞台的后区(台下),表演者则不受约束,没有众多观众视线或者舞台布景的限制。
明星们将前台延伸到了现实生活中,街拍、社交平台......所有展示在大众面前的形象,都是经过精心打造的。
他们并不需要成为好演员,却要精于在生活中演好自己,也就造就了——
台前十分钟,台下不用功。
当流量成了唯一考核标准,何必去练基本功。
替身、抠图、配音......
他们凭一己之力,让自己在一场表演中变得可有可无。
真实的台下时间则被高度压缩,他们开始在有限的时间里,追求无限的自由。
于是出轨、吸毒、性侵……层出不穷。
鱼龙混杂的演艺圈内当然不乏“清流”。周迅、陈道明,是少有的德艺双馨的好艺人。
但问题是,他们的珍贵具备非常高的偶然性,完全依靠的是个人道德的约束。
在巨大的权力漩涡中,道德品质的影响力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而且,对品质的推崇也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明星越来越热衷于扮演品德高尚:凹人设。
郑爽看似人畜无害,背后又弃狗又代孕;
吴亦凡人前小白羊,背后强奸犯;
很多人都说,他们演技最好的时候,根本是在台下。
作为初代顶流的赵薇,以老前辈的姿态,跨界导演、为女性发声、给新人机会.......
背地里却唯利是图,甚至曾想靠空壳公司收购上市公司,直接被禁入证券市场5年之久。
好在,对“赵薇们”的遏制正在推进。
8月26日晚间,赵薇所有作品全网下架。
8月27日,上海市税务局依法对郑爽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2.99亿元;
很快,超话、“明星势力榜”,火速从微博下架;
……
一场肃清之风正在席卷整个娱乐圈,流量时代,也将一去不复返。
被扒得连底裤也没有的内娱,的确得有人一件一件,帮他们把衣服穿回去。
撰稿:邹雨
编辑:地中海螃蟹
主编:小野
图源:图片来源于网络
部分引用资料:
[1] 资本追星,一场多输的游戏,三联生活周刊
[2]播客:内娱底线塌陷考,过刊
今日荐书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书单这里有一群老派的读书人,与你分享思考。当世界下沉,我们阅读。
点个“在看”
和流量时代说再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