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出境 7 天,手术 15 分钟,取出 33 颗卵子

本文作者:z_popeye


2015 年,知名演员徐静蕾在接受杂志专访时,首次公开了自己在美国冷冻 9 颗卵子的经历。时年 41 岁的她将卵子冻存这一技术称为「世界上唯一的后悔药」。也正因此,「社会性冻卵」这一概念首次以争议的姿态走进中国公众视野。


出境 7 天,手术 15 分钟,取出 33 颗卵子

徐静蕾在电视访谈中谈论冻卵经历

图源:YouTube 截图


随后,这篇采访在国内迅速引发了一场「冻卵热潮」,一时间,各大生殖中心接待的冻卵咨询人次直线攀升。但是,综合考虑医学、法律、伦理和社会等诸多方面因素,原卫生部颁布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明确规定:「禁止给单身妇女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2022 年,尽管「社会性冻卵」在国内仍不被允许,但是,当我们使用某社交媒体搜索「冻卵」关键词时,无数个 30 岁出头的女性正在用不同的文字讲述一个雷同的「出境冻卵」故事



那些中介没有告诉你的事


「我大概睡了 1 个小时,听医生说手术过程只用了 15 分钟而已。」


「不得不说全麻真是个好东西,手术的过程一点感觉都没有,只是醒来的时候觉得有点姨妈痛。」


「麻醉师和护士还在旁边收拾东西,看到我迷迷糊糊的抬起头来,便十分开心的和我说:恭喜你,取到了 33 颗卵子。」


「是的,我在美国冻卵了。」


美国、泰国、日本、克罗地亚……尽管选择的国家不尽相同,但这些故事的标配,是便利的中介、靠谱的机构、舒适的旅行、以及「一觉醒来」就已经顺利结束的手术


在这些故事里,「冻卵」对于主人公而言,似乎只是一次出国旅行的「副产品」。甚至有人认为,出境冻卵已经逐渐成为了「类似于周末和闺蜜喝下午茶一样的新生活方式」


2016 年 4 月,某在线旅行服务公司联手某国际试管婴儿医疗机构,在官网和 APP 上推出首批名为「美国冻卵游」的 7 日医疗旅行产品,包括「温泉疗养款」和「闺蜜同行款」,售价均为 218888 元。


出境 7 天,手术 15 分钟,取出 33 颗卵子

「美国冻卵游」产品页面截图


尽管这款产品在推出后很快就被下线,但该上市公司这一番操作,无疑也是在试图从出境冻卵这一巨大市场需求中分一杯羹。


除了上述公司外,还有许多五花八门良莠不齐的中介机构,通过搜索引擎和社交平台,向公众输出有关冻卵技术的各类「先进理念」。甚至在知乎的一些「冻卵经历」中,故事的主角同时就是中介机构的合伙人或工作人员。


铺天盖地的广告中,冻卵被描述成为「一份面向拥有前瞻性思维的都市职业女性的生育保险」,以此来吸引适龄单身女性,在年轻卵巢功能尚未衰退的「黄金时期」,预先保存「明天的希望」。甚至还有的机构宣称,可以让中国有中高端消费能力的精英女性提前实现生育解放,远离高龄生育的困扰。


但中介公司不会告诉这些女性的是,科技馈赠的「礼物」,也已在暗中标明了「价格」。



高额费用不等于 100% 成功


1986 年,新加坡学者 Christopher Chen 报告了世界首例使用冷冻卵子成功妊娠的病例研究。随着科学发展,这项本用于帮助患病女性保存生育能力的技术,开始有了更多应用的可能,比如社会性冻卵。


目前,社会性冻卵的实际应用在世界范围内仍然存在争议。尽管美国、英国等部分国家已经向所有女性开放了冻卵技术。日本更是在浦安市试点,拨款 9000 万日元,为 25~34 岁女性提供冻卵的经济支持。但是,在泰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地区,却必须出示结婚证才能将冷冻卵子复苏。


出境 7 天,手术 15 分钟,取出 33 颗卵子

BBC 纪录片记录中国女性出境冻卵经历

图源:BBC 官网截图


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和现代生活理念的改变,国内女性对冻卵技术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受限于相关法律规定,追求冻卵技术的女性开始将目光转向国外。随之应运而生的,是遍地开花的中介机构。


据新华网 2018 年报道,目前通过国内中介机构,进行出境冻卵的费用为 1 万至 2 万美元不等。从冻卵成功的第二年开始,每年还需要支付 600 至 800 美元的保管费用


但是,高额的费用并不意味着百分百的成功。尽管中介机构仍在致力于鼓吹冻卵技术的高成功率,但如果操作失败,风险和后果都只能由选择冻卵的女性独自承担



成功率:2~12%


冷冻卵子的技术难度并非一句话可以概括。


谢迪格罗夫生殖医学中心首席胚胎学家 Michael Tucker 曾提到,卵细胞的冷冻及解冻过程和冻精相比要难得多。由于卵细胞体积太大,细胞内存储的大量水分就成了技术难题:低温会使水分形成体积更大的冰晶,从而破坏整个卵细胞结构。


因此,冻卵技术的核心就集中在如何用冷冻保护剂置换出细胞里的水分,让卵细胞保持完整


出境 7 天,手术 15 分钟,取出 33 颗卵子

图源:纪录片《冷冻卵子》


目前,冻卵主要使用的技术有两种。每分钟降温 0.3~0.5°C 的慢速冷冻法 (Slow Freezing)正逐渐被更加便捷的玻璃化冷冻技术 (Vitrification)替代。


取出的卵细胞在经过浓度极高的冷冻保护剂平衡过后,被玻璃化冷冻技术以每分钟 15000~30000°C 的速度迅速冷却,卵细胞就瞬间就形成玻璃状,极大程度地避免了冰晶的产生,有助于提高融化后的存活率。


根据美国生殖医学会和辅助生殖技术学会联合发布的冻卵临床指南,目前玻璃化冷冻技术的卵子复苏成功率可以达到 90%~97%。但这只是第一步,之后精卵结合的成功率大约在 71%~79%,受精卵移植成功率降至 17%~41%。在整个冻卵过程的十多个步骤中,风险逐步叠加,从复苏到妊娠,综合成功率仅余 2~12%



把握机会,更要认清风险


对于个人而言,女性的生育高峰年龄是 25~35 岁,从 35 岁开始,卵巢功能和卵子质量每年呈阶梯式急速下降。在一些出国冻卵的案例中我们发现,生殖辅助机构一般推荐一位女性冻存 30 颗左右的卵子,以此为将来解冻提供更多保障。


但事实上,对于 40 岁以上的女性,每次取卵最多只能取得 3~8 颗成熟卵子。这意味着,相对高龄的女性在选择冻卵时,为了保证卵子质量,需要经历多次取卵的风险,其中就包括了促排卵药物可能引起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


OHSS 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卵巢囊性增大,同时因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腹腔积液、胸腔积液。对于中重度患者而言,可能存在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的风险。部分患者因卵巢巨大,甚至可能出现卵巢扭转、黄素囊肿破裂出血等严重情况。


出境 7 天,手术 15 分钟,取出 33 颗卵子

取卵手术示意图

图源:《奈特人体解剖彩色图谱》


假设在经历重重险阻后冻卵成功,但对一位选择了在 35 岁前冻卵的女性而言,当她决定使用卵子时,极大概率还需要面临高龄孕产妇的风险。其出现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剖宫产、早产等妊娠期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可能性要明显高于适龄孕产妇。


「冻卵是保存生育能力的唯一方式」这句话,或许只是一句被中介机构过度诠释的谎言。事实上,尽管女性可以借助冻卵这一技术,将自己「最佳状态」的卵细胞保存起来,但是,年龄增长对于女性身体状况和妊娠能力的影响,仍是目前科学技术无法解决的残酷现实


并且对于高龄产妇和卵子过剩的情况,一些中介机构「投机取巧」地同时开展了代孕、捐卵等一系列服务。更有机构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目前已有通过中介进行出境捐卵的现象存在,一般情况下,这些中国女性冷冻的卵子在3年以内就会被销售一空。


这些由出境冻卵乱象滋生出的灰色产业,似乎已经偏离了卵子冻存这项技术的初心。



是更好的选择还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女性对于冻卵技术的需求不断扩大。游离在「出境冻卵」这片灰色地带上的讨论,不可避免会联系到国内一直富有争议的话题——「冻卵合法化」


2021 年 2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公开的一份对全国政协委员提案的答复中表示,目前,以延迟生育为目的,为单身女性冻卵不符合我国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在答复中,卫健委表示相关决定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应用卵子冷冻技术存在健康隐患;为延迟生育为目的的卵子冷冻技术应用在学术界依然存在较大争议;严防商业化和维护社会公益是辅助生殖技术实施需要严格遵循的伦理原则。


出境 7 天,手术 15 分钟,取出 33 颗卵子

来源:国家卫健委


2021 年 9 月,全国首例因「冷冻卵子」引发的一般人格权纠纷案时隔两年在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第二次开庭。2018 年,徐枣枣(化名)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生殖医学科提出冻卵需求,但因其单身遭拒。当事人表示「我的诉求很简单,就是要医院给我冻卵,应该把单身女性生育权还给我们」。


2022 年 3 月,全国政协委员花亚伟在两会上拟提出完善支持生育政策的提案。提案中建议「完善辅助生殖相关政策」:允许超过 30 岁的健康女性不论婚否,均可自愿取卵冻卵,允许进行助孕手术;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建立标准的卵子库。


出境 7 天,手术 15 分钟,取出 33 颗卵子

来源:微博


2022 年 4 月,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法院判决了国内第一起医院应当给单身女性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案件。2020 年,邹某因生育障碍与丈夫陈某到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实施试管婴儿辅助生育手术。2021 年,陈某不幸身故后,医院方以不能为单身妇女实施辅助生殖术为由,拒绝了邹某将胚胎植入体内孕育的要求。而法院认为,原卫生部「禁止给单身妇女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这一规定中的「单身妇女」指的是未有配偶的妇女,丧偶的邹某与之有本质区别。



尾声


正如尼尔·波斯曼所言:「每一种技术都既是包袱又是恩赐,不是非此即彼的结果,而是利弊同在的产物。」


作为一项生殖辅助技术,卵子冻存在为患病女性提供宝贵的生育机会的同时,也让广大健康女性的人生拥有了更多可能性。或是想要专注事业,或是暂时没有做好成为母亲的准备,冻卵技术对于这些女性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富吸引力的选项。而对于单身女性,则可能带有着自由、平等与权利的更大意涵。


而对于国家来说,这样一项纠缠技术与伦理风险的政策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考量;需要平衡国情、社会整体的「善」与民众的呼声;需要不断追问「什么是更好的社会」这个政治哲学的命题。


可以预见的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冻卵合法化在国内都仍将不断地被纳入讨论又不得已延迟性地得到解决。所以目前而言,如何妥善治理出境冻卵和中介机构的乱象,更急需相关政策的解答与法律法规的完善。


个人则需要了解技术的风险和局限,谨慎理性地选择辅助生殖,这不仅是对自身生命健康的负责,对于那些未来可能诞生的新生命而言,这也是我们在选择冻卵技术时,应该肩负的责任和义务。

上一篇新闻

生育力保卫战,技术能做什么 | 海斌访谈

下一篇新闻

挤破头!温州这群辣妈,竟然抢着来这里...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