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鸡不欢白斩鸡
白斩鸡是上海人的大爱。上海卖白斩鸡的店,常被叫成“鸡粥店”,因为这原是夜宵卖粥的铺子。鸡粥极受上海人欢迎,价廉物美。白粳米加原汁鸡汤熬成白粥,撒上葱姜末,浇一匙调味,色彩悦目,有时还能吃到细细的鸡丝。
小绍兴的由来
白斩鸡在清代流行于上海浦东乡间酒肆,鸡就散养在自家庭前屋后,白煮冷食。客人来了后杀鸡烫熟,随吃随斩,配自制米酒。后来,浦东白斩鸡渐渐走进城区,兴于20 世纪40 年代,马永斋熟食店的“三黄油鸡”和小绍兴白斩鸡是当时最出名的。
小绍兴白斩鸡在上海是家喻户晓的品牌佳肴。其实它最早的注册商标是凤冠牌白斩鸡,并非小绍兴,可为什么人们要叫它小绍兴白斩鸡呢?
1940年初夏,年仅16岁的青年章润牛从乡下逃难来到上海,为了糊口,不得不做一些小买卖。
他的买卖十分简单,就是买一些生的鸡鸭的下脚,按照家乡风味加工成熟食后,提篮沿街叫卖。经过几年的努力,居然也攒了些钱,于是他就在大世界附近的大东新旅社(今云南南路、宁海东路口)门口摆了一个小小的鸡粥摊头,卖白斩鸡以及用鸡汤熬制的粥。
由于他是绍兴人,卖的白斩鸡选用的又是绍兴阉鸡,所以吃客都叫他小绍兴,时间久了,小绍兴不但成了他的外号,也成了他的摊名。
取材三黄鸡后名声大噪
虽然小绍兴鸡粥摊刚开始时规模很小,但由于精心专研烧鸡技术,善于经营,使他的小吃摊在云南路上逐渐有了点名气,生意渐渐有了起色,鸡粥摊的规模逐渐扩大,到抗战胜利后,小绍兴鸡粥摊已经初具规模。
后来,小绍兴发现三黄鸡用井水浸泡后鸡皮又脆又嫩,这种独特的方法使小绍兴的白斩鸡以皮脆肉嫩而名声大噪。加上当时一些著名演员,如周信芳、王少楼、盖叫天等人在附近戏院演完戏后,也经常来小绍兴吃夜宵,小绍兴的名气就这样大了起来。
多少年过去了,哪怕是下雨天,取鸡窗口前永远排着乱哄哄的队,外面凄风苦雨地看着玻璃窗内师傅斩鸡。可要整只鸡,也可要半只甚至四分之一只。可根据个人偏好向斩鸡的师傅明确提出,“要腿的部分”,或是“要翅膀的部分”。
店里的师傅穿白衣戴着口罩马不停蹄,手起刀落,大桶大桶的整鸡瞬间无影无踪。
一家白斩鸡店的兴旺,带旺整条路改做餐饮小吃生意,成上海第一美食街。一群白斩鸡店的兴旺,更是惹起群“鸡”逐鹿,催生出一个小店主的集团连锁之路。
只是到了现在,大家都在感叹吃鸡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鸡再也没有从前的那个鲜味,如今大多数饭店的白斩鸡成了雪柜出品的酱油冻鸡,放在桌上五分钟,盘底便渗出一汪子水来泡烂鸡肉,吃得人怒火中烧。白斩鸡顾名思义,当然应该随吃随斩,哪里有成速冻陈货的道理?
皮脆骨软 肉质细嫩
老吃客的心目中,白斩鸡要诀是“嫩”,选用脚黄、皮黄和嘴黄的“三黄”嫩母鸡,皮脆骨软,肉质细嫩。三黄鸡,并不特指一个品种。似乎“三黄鸡”和白斩鸡可以等量代换,天生就是在上海“白斩”的。为追求更脆更嫩,一只鸡要在烫水和冷水间拎进拎出反复三次,最后还要擦上香油。
理想中的白斩鸡闪闪发亮,皮要脆滑,肉需细嫩,皮与肉之间还有一层薄而均匀的水晶冻隐隐闪烁。因为这只鸡在沸水烫熟后,被迅速置入冷水激冻,冷热骤然间交战,反复多次,才能淬出这般脆嫩弹性。
鸡皮是不允许有半点破损的,拔毛时要特别当心,烫煮时,火不可过旺,水沸不可过剧,煮烂掉的鸡皮是一大败笔。
调料是关键
搭配白斩鸡的调料碟又是一大关键,各地调料碟配方的差别甚至大过鸡本身,成为地方标志。
新加坡的海南鸡饭调料加香兰叶,香港油鸡配的调料是淡寡寡的葱姜油碟,都不及上海的白斩鸡调料丰富。葱花、姜末、酱油、醋、糖、麻油……看上去差不多,细细品来各家店味道不同,皆有秘方。
上海人吃白斩鸡,边角料从来不浪费,而且善用鸡的每个部分。所以在店里享受白斩鸡的同时,鸡血汤里漂浮着鸡肝、鸡肠、鸡胗,金黄的鸡排淋了辣酱油,对面搭台的在吃鸡骨酱面,面前还有一盘鸡爪可以啃。
上海人爱吃鸡,有较悠久的历史。一盘白斩鸡,醉倒了几代上海人。坐下来不消十分钟就能吃上一碟还冒着热气的白斩鸡,小老酒扳扳,人有三分微醺,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面就端上来了。那种美味、悠闲、幸福的感觉,是不吃鸡的人所无法体验的。
本文部分文字节选自《舌尖上的上海》,作者指间沙
点击回顾上海各区县老照片:
《老早底额浦东新区 侬还认得伐?》
《老早底额南市区 侬还认得伐?》
《老早底额闸北区 侬还认得伐?》
《老早底额杨浦区 侬还认得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