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2017年,34岁广东女人,寻找19年前的同姓恩人,结局如何

2017年,在央视《等着我》大型公益寻人节目现场,一个样貌朴实的女人正在娓娓道来:

我叫袁素梅,现在是一名乡村教师,34岁。

想找仅见过一次面的恩人,他对于我们全家来说,相当于父亲的存在 。

其实,我心里父亲的位置一直是袁伯伯占据的。

报考的时候联系亲人的那一栏,第一栏写的是母亲,第二栏写的是袁伯伯。

在我心里,我是把他当作父亲那样。

这一年,距离袁伯伯资助她上学,已经过去19年。

这段话,不免引来诸多疑问:

过了这么长的时间才来寻恩,早干嘛去了?

把对方当作父亲,这么重要的位置,为何只见过一面?

既然对她家有恩,为什么却失去联系?

她把袁伯伯当父亲,那她的亲生父亲到哪里去了?

袁伯伯的恩,到底是什么恩?

这个女人叫袁素梅

此行参加节目,她和袁伯伯见面了吗?

我们一起去看看。

2017年,34岁广东女人,寻找19年前的同姓恩人,结局如何

(袁素梅)

2017年,34岁广东女人,寻找19年前的同姓恩人,结局如何

袁素梅来自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

1998年端午节前,刚满15岁的她,还拥有一个完整的家。

她依稀记得,端午节前一天,学校刚打放学铃,她便冲出教室,飞奔到校门口。

父亲来接她放学,她蹦蹦跳跳地跑了过去。

父亲身上的衣服洗得发白,沧桑的脸上依旧挂满笑容,那辆老旧摩托车发出“哼哧哼哧~”的叫声。

她一抬腿就坐上了摩托车,揽住父亲的腰,笑嘻嘻地撒娇。

骑行在泥泞小路上的摩托车,总是东倒西歪,但都被父亲一双强有力的手控制住。

犹如,父亲用他坚强的脊梁,挑起整个家庭的重担一样。

摩托车越骑越快,风吹起父亲平常刻意掩藏的白发,竟让后座的袁素梅感觉到心疼。

和往常一样,父亲边骑车边跟她聊天,问她以后想做什么工作。

她信心满满地说:

我要做个老师,看像我老师这样,多自豪,在讲台上给学生们讲课,很受尊敬。

受人尊敬,这四个字,父亲低声重复了几遍,声音中略带嘶哑。

袁素梅知道,父亲自从做了上门女婿,同族里的人都不正眼瞅他,更别提受人尊敬。

看着父亲结实的后背,袁素梅的心里五味杂陈,闭上了嘴巴。

她听见父亲大声说:

爸爸砸锅卖铁都供你上学,80岁也要供你上大学。

听到父亲的话,袁素梅更加坚定内心的想法,一定要好好学习,给父亲争光。

等自己有了出息,给父亲撑腰,让他挺起腰板硬硬实实做人。

2017年,34岁广东女人,寻找19年前的同姓恩人,结局如何

(袁素梅获得很多奖状)

端午节晚上,母亲做了一顿好饭,姐弟四个吃得肚子饱饱的。

袁素梅撑得直喊难受,父亲笑他们都是“小馋猫”。

一家人过着穷日子,吃着家常饭,开开心心地过了个小节。

当晚,袁素梅借着皎洁的月光,小跑着回到奶奶家。

当时,她万万没想到,这个端午节会是全家人的最后一个团圆日。

她睡到半夜,迷迷糊糊地听见敲门声,声音越来越大。

听到母亲急促的喊叫声,她瞬间从床上一跃而起,赶忙下地找鞋去开门。

拉开门栓,门一开,她就看见了衣着不整的母亲。

母亲气喘吁吁地朝袁素梅喊:

快走,快走,你爸不行了……

听到母亲的话后,袁素梅一个激灵,睡意全无。

她就像丢了魂一样,直冲冲地只顾往家的方向跑去。

由于跑得太快,脚下的鞋子也跑丢了一只。

平常光脚站平地上都觉硌得慌,那晚,光脚跑在满是杂物的村中土路上,她都感觉不到疼。

当她气喘吁吁地跑回家,眼前的一幕,让她又怕又惊。

爸爸浑身都是紫色的,口里和嘴角边都是白沫。

那个样子,我以为父亲喝醉了,就抓着他的肩膀,拼命地喊着摇着,好像要喊醒一个装睡的人。

那晚,父亲没有留下一句话,没有再看看他寄予了此生希望的儿女们,就悄无声息地离开人世。

从此,袁素梅和弟弟妹妹们,失去了父亲。

随着父亲的倒下,家中失去主心骨,变得摇摇欲坠,难以支撑。

我们四姐弟,我最大15岁,小的弟弟才7岁。

奶奶是跛脚,妈妈偏头痛好几年。

我一看到躺在地上的父亲,就绝望了。

这个一贫如洗的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帮父亲挑下去。

由于没钱安葬父亲,父亲的遗体在屋内存放了好几天。

为了让父亲入土为安,母亲把家里能变卖的东西,全部拿去卖掉。

2017年,34岁广东女人,寻找19年前的同姓恩人,结局如何

(袁素梅)

出殡那天,天上下着瓢泼大雨,似乎连上天都为父亲的离开而哭泣。

怕父亲的棺木被淋湿,袁素梅把家里唯一的红毯拿出来,裹在棺木上。

姐弟四人穿着孝衣,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泥泞中。

一路磕着头,一身脏泥水,在撕心裂肺的哭喊中,将父亲送走。

父亲走后,家里只剩下老的、少的,病的,全是没有劳动能力的。

家中无余粮,手头无闲钱,整个家就算完了。

弟弟妹妹有可能被送走,袁素梅的教师梦更成为妄想。

家里煮菜用的油都没有,我就想,不用说上学,连我们怎么活下来都是问题。

但是,我真的很想很想去上学。

年少丧父,家有幼弟,母亲患病,袁素梅接下来的生活该如何过?

一个15岁的女孩,能不能撑起一个家?

2017年,34岁广东女人,寻找19年前的同姓恩人,结局如何

果然,自从父亲走后,袁素梅再没去上学。

她开始在家里干农活, 负责照看弟弟妹妹。

农忙季节过后,为养活全家人,她跟着叔叔一起外出打工。

15岁,还应该是在父母的庇护下撒娇的年龄,她的眼中却多了一份成熟与担当。

她来到深圳的一家电子厂,成为流水线上的一员。

穿着统一的工装,手不停地忙碌着,不敢放松片刻。

在整齐划一的流水线上,袁素梅瘦小的身材,显得格外突出。

工厂经常性地加班,工人们需要一直忙碌到晚上11点钟,才能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宿舍。

2017年,34岁广东女人,寻找19年前的同姓恩人,结局如何

(袁素梅)

下午5点多钟吃的晚饭,到晚上睡觉前,大家早都是饥肠辘辘。

为解饥饿,大家会买点面包、方便面,在睡觉前充饥。

每晚,看着舍友们或狼吞虎咽地吃泡面、啃面包,或津津有味地品零食。

袁素梅都是强忍着饥饿,悄悄地咽一咽口水。

她的身上,只有母亲给她带的10元钱。

买过生活必需品后,连买几包方便面的钱都没有。

所剩无几的零钱,是她压箱底的家当,哪里敢放肆地去买泡面。

那段日子很辛苦,肉体上的辛苦我都能承受,最难熬的是饿。

饿得实在受不了时,她的眼睛就使劲盯着别人的泡面桶。

她假借上厕所,特意路过别人吃泡面的地方。

眼睛能瞥见泡面桶里被咬断的面条,零星的菜叶,浓稠的汤水。

她鼻子一紧,深深地吸一吸味道。

她只能通过闻一闻来解馋。

那时候特别想吃个面包,或者是一桶泡面。

然后又是长身体的时候,看她们吃面包,自己又放不下自尊,又不敢说姐姐给我点吃……

即使饿得头昏目眩,但自尊心不能丢。

暑假结束后,她拿着800元的工资,急匆匆地赶回家。

可一进家门,她的情绪马上绷不住了。

家里已经穷得揭不开锅,弟弟被送到父亲那边的二伯家生活。

在工厂打工时,即使再苦、再累、再饿,她都没有哭。

而此刻,她的泪奔涌而出,像刚泄了闸的洪水。

她用带回来的一部分钱安置好家里,又思考起接不接弟弟回家的事。

她听说了弟弟在那边的情景。

整天都脏兮兮的,从山上往下扛长长的木棍。

他还是个孩子,却已经开始上山干大人的活了。

弟弟的肩膀上常常被磨得通红一片,两只手又脏又粗糙。

因为穿着短裤上下山,膝盖以下早被野草划拉得满腿是伤。

7岁的孩子干着成年人的活,那么小还跟父母分开。

那时特别心疼,特别想把他带回家,可是带回来又无法让他上学。

弟弟的遭遇,使得袁素梅的心中五味杂陈,眼泪又不争气地打着转。

她仿佛看见,弟弟满脸委屈,泪水顺着脸颊流下来,流出两道脏兮兮的泪痕。

但她没能力带弟弟回家,心疼、自责、内疚……

一个家庭,没了父亲,没有了那根顶梁柱,一切都变得凄凉、艰难。

2017年,34岁广东女人,寻找19年前的同姓恩人,结局如何

(袁素梅和弟弟)

为了实现教师梦,袁素梅拿出700元钱,去交学杂费。

因为还差点钱,她专门去求老师,没有要校服。

这些钱,也只不过满足了她暂时上学的愿望。

下学期,下下学期,她还面临着没钱上学的困境。

在学校里,袁素梅整日为学费发愁。

直到有一天,她看到报纸上的一条新闻:

深圳某啤酒厂袁友鉴先生,为河源市某学校捐赠一万元钱。

看到“袁友鉴”三个字,她想起父亲常挂在嘴边的话:“同姓三分亲。”

感觉像遇到自己的亲人一样,我们姓袁的那么有爱心。

她仿佛看到一束光。

于是鼓起勇气,给袁友鉴先生写了一封信。

在信中,她把自己家中的真实情况,出外打工受过的委屈,统统告诉了袁伯伯。

虽然说家丑不可外扬,但看着“袁”姓,感觉亲近的她,还是选择对一个陌生人倾诉自己的痛苦和难题。

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她壮着胆子将信寄了出去。

从那一天开始,她天天祈祷袁伯伯能看到这封信。

信件寄出去4个月,没等来回信,袁素梅因为没钱交伙食费,退学回家。

但她心中仍对写信的事念念不忘,期待着袁叔叔能向她伸出援手。

2017年,34岁广东女人,寻找19年前的同姓恩人,结局如何

有一天,袁素梅正在院子里干活,外边好像响起一群人说话的声音。

她停下手中的活计,探头望向院外。

她看见,有一群人正向着自家的院子走来。

走在最前面的,竟是自己的班主任,其他人,她一个都不认识。

正当她发愣时, 那群人已经浩浩荡荡地来到她面前。

其中一位叔叔弯下腰,面容和蔼地跟袁素梅讲起话:

袁伯伯看到你的信之后,为你的那句话很感动,同姓三分亲。

听到袁伯伯三个字,袁素梅才放下戒备的心,她反问:“袁伯伯呢?”

袁伯伯公司有事脱不开身,所以专门让我过来送钱。

话音刚落,那位叔叔就掏出一沓钱。

袁素梅第一次看见那么多钱,没敢伸手去接。

看着袁素梅怯生生的样子,叔叔拉过她的手,直接把钱递了过去。

当时就给了我4000元,说是让我继续上学,袁伯伯还会帮我。

2017年,34岁广东女人,寻找19年前的同姓恩人,结局如何

(袁素梅家里,长满荒草的老院)

袁素梅忙了一个暑假,才挣到800元钱。

而现在,给袁叔叔写了一封信,就送过来4000元钱,是她5个暑假才挣得回来的。

她惊诧、激动、感激,内心翻江倒海,嘴里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她颤颤巍巍地接下钱,赶紧向那位叔叔鞠躬道谢。

叔叔临走的时候,特意告诉袁素梅,袁伯伯腊月二十七会来看望她。

从此,腊月二十七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袁素梅时常挂念着这一天。

听到后,当时的心情特别激动。

就像现在的留守儿童,盼着自己父母回家的样子,盼着他来

盼啊盼,“父女”俩团聚的日子终于来了。

那一天,弟弟妹妹起得特别早。

他们精气神十足,忙着收拾家务,激动地蹦蹦跳跳。

一想到要见袁伯伯,袁素梅就止不住心跳加速,忍不住朝门口张望。

担心竹凳缝隙里的污垢会弄脏袁伯伯的衣服,弟弟妹妹们还找来细长的签子,一丝不苟地挑出里面的污垢。

他们都天真地说,不要把我袁伯伯的衣服弄脏,特天真。

家务整理好之后,袁素梅就和弟弟妹妹坐在院子里等。

他们的眼睛,时刻盯着大门外。

一听到有嘈杂的声响,类似汽车的鸣叫,他们就像弹簧一样,迅速弹跳起来,一溜烟地统统跑到门外。

听见声音就往外跑,喊着袁伯伯来了。

一直等到下午两点钟,却只有上次送钱的叔叔来了。

叔叔说袁伯伯时间不合适,没来。

期待已久的团聚,终是没有实现。

袁素梅和弟弟妹妹的心情,瞬间低沉下去。

袁伯伯虽然没来,但他特意安排叔叔又送来3000元钱。

袁伯伯叮嘱袁素梅,把自己的弟弟接回家,一家人好好过年。

拿着袁伯伯的钱,袁素梅一家过了一个特别开心的年。

她给弟弟妹妹和妈妈各买了一身新衣服,还买了肉。

这个年,过得非常有年味,一家人开开心心的,犹如父亲在世时一样。

像个有父亲的孩子一样,开开心心过年。

那一年过年,全家人特意拍了一张全家福,只是缺了父亲。

得到袁伯伯的恩惠,却从未见过袁伯伯,这成为袁素梅的一个心病。

他们之间是否有缘相见,袁素梅是否有机会当面说声谢谢呢?

2017年,34岁广东女人,寻找19年前的同姓恩人,结局如何

(袁素梅一家人穿上新衣服拍全家福)

2017年,34岁广东女人,寻找19年前的同姓恩人,结局如何

初中三年,袁伯伯每学期都会托人送来3000元钱,帮助袁素梅顺利完成学业。

三年过去,袁素梅参加中考。

这对她来说,至关重要。

不仅仅是完成对父亲生前的承诺,更重要的是,她不能辜负袁伯伯的帮助。

参加中考,必须填写个人信息。

面对表格上父亲一栏的空缺,袁素梅思前想后,填上了袁伯伯的名字。

在她心中,袁伯伯不是一个陌生人,而是早已占据了父亲的位置。

唯恐出现差错,却偏偏出现了差错。

那时候我心情很复杂,因为家里生活压力很大,没有心思静下心学习,初三那年没考好。

一场惨败的考试,她成了“罪人”。

既对不起亲生父亲,又对不起母亲和弟妹,更对不起一直供自己读书的袁伯伯。

那段日子,成了袁素梅最深的伤痛,她待在家里不肯出门。

而正当不想面对任何人时,送钱的叔叔竟然特意跑来,告诉她袁伯伯要来。

听到袁伯伯出差路过这里,特意来看她时,她的心咯噔一下。

袁素梅又喜又怕,喜的是,她终于能见到袁伯伯;怕的是,她没办法向袁伯伯交代。

来到约定地点后,袁素梅显得很拘谨,她不敢抬头看袁伯伯。

在我心里,我是把他当作父亲那样,然后没考好,心里很惭愧,觉得很对不起他。

所以就一直低着头不敢看他,真的连他长什么样都没看清。

我低着头把饭吃完,袁伯伯又给我3000元钱。

期间,两个人很少沟通,默默地吃饭。

饭后,袁伯伯给袁素梅留下联系方式,便因公事繁忙急匆匆地走了。

看着手上的纸条,袁素梅有点懊恼,后悔没跟袁伯伯说声谢谢。

拿着手中的3000元钱,袁素梅处在选择的十字路口。

是交了学费去复读,还是先把家里生活安排顺当?

那时候,弟弟妹妹都要上学,面临新学期交费;

正值农忙时节,家里的五六亩地需要买化肥……

鱼和熊掌这道选择题,她只能二选一。

仔细考虑过后,她放弃复读。

在安排好家里的生活后,她用剩下的钱,报名到县里的教师进修学校去学习。

对父亲的承诺,当老师的愿望,她时时记在心里。

2017年,34岁广东女人,寻找19年前的同姓恩人,结局如何

(袁素梅和弟弟、儿子见到袁伯伯<右二>)

学习结束后,袁素梅当上了代课老师,踏进了教师的门槛。

在袁伯伯的资助下,她终是与自己的梦想相拥。

虽然,她没有一路读下去,没有上高中、读大学,但总算有幸成为老师。

对袁伯伯的愧疚和思念,一直埋藏在她的内心深处。

做了代课老师,陆陆续续地找过。

但是没有特别积极地去找,因为那时候工资太少,三百左右。

就怕别人说,你是不是又有所图,或者又希望袁伯伯给你什么帮助,不怎么敢找。

给我留的电话,从未打过,一直都没脸见他。

人家花那么多钱供我上学,我却考出这么差的成绩。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袁素梅踏着苦难,终于一步一步挣脱现实的羁绊,过上知足的生活。

2008年,她通过考试,顺利成为一名真正的老师。

弟弟和妹妹也都长大成人,有了各自的工作。

家里人搬出老宅,建起二层小楼房。

日子渐渐好了,她有能力去找袁伯伯了,也有机会去说出一声“谢谢”了。

工资少,不敢找;可等到工资高时,她却始终再找不到。

手中的电话号码,无论拨出去多少次,一直都打不通。

去了当年袁伯伯工作的公司,得知袁伯伯已经退休,没找到联系方式。

19年过去了,当年的恩情真的彻底断了吗?

她真的难报这份恩情吗?

幸运的是,她身处一个网络发达的时代。

她参加了一档节目,依靠媒体的力量,终于跟她的袁伯伯见面了。

见面当天,袁素梅亲手给袁伯伯穿上自己手织的毛线拖鞋。

父亲节的时候,给袁伯伯勾了鞋子。

每勾一下,都在心里默念,祝袁伯伯身体健康。

2017年,34岁广东女人,寻找19年前的同姓恩人,结局如何

(袁素梅送给袁伯伯的拖鞋)

2017年,34岁广东女人,寻找19年前的同姓恩人,结局如何

袁伯伯对袁素梅的爱心救助,改变的不仅仅是袁素梅的人生,更拯救了一个家庭。

回头看这位袁伯伯,除了帮助袁素梅,还捐建过小学、中学。

受过他恩惠的人,不在少数。

也许,那些钱在一些人眼里并不是巨资,但却如涓涓细流,滋养着急需成长养分的孩子们。

一个袁伯伯,两个袁伯伯,无数个袁伯伯……汇聚成一个大爱群体,不求回报、无欲无求地资助着贫困山区的孩子们。

也许是一批批御寒的衣物,也许是一台台了解世界的电脑,也许是一本本开阔视野的书籍……

还或许,是一趟趟不辞辛苦地前往看望……

他们告诉孩子们:

即使当下生活艰辛,但有人助他们前行;即使未来还没到来,但有人已为他们指引出方向。

正如袁素梅所言:

经常有爱心人士,给学生们捐赠衣物、食物、生活用品,还都是不留姓名的那种。

爱,无限延伸,无需多言。

感恩,铭记在心,一代代传递。

2017年,34岁广东女人,寻找19年前的同姓恩人,结局如何

(袁素梅在《等着我》现场)

我会教孩子们写纸条,写下感谢叔叔阿姨的话。

纸条寄不出去,就站在讲台上大声朗读,教学生们感恩。

表达谢意的方式虽简朴,却仪式感十足。

山区孩子们最真诚的谢意,都凝聚在那一字字、一句句之中。

未来,他们就是知恩感恩、心怀大爱的新一代。

爱,只有双向奔赴时,才更有价值。

你说,对吗?


资料和图片来源:根据央视大型公益寻人栏目《等着我》,2017-4-9“袁素梅”视频内容整理


作者:朱小鹿&爱勇


关注我@朱小鹿,阅读更多百万级爆文。

你好,我是朱小鹿博士,是90后,也是武汉大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

主业一门心思搞科研,副业用零碎时间写稿。

用动人的笔触,写走心的真实故事。

关注我@朱小鹿。或者点赞、评论、私信我,互相探讨学习,一起努力蜕变,成为更优秀的人。


2017年,34岁广东女人,寻找19年前的同姓恩人,结局如何

上一篇新闻

你知道吗?怪物史莱克是有原型人物的哦

下一篇新闻

川渝联合曝光一批虚假违法广告案例 16家重庆公司被罚 最高罚款70万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