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焦虑,家教对了,孩子就行
你想过吗?培养一个“学霸娃”,到底靠什么?
全国知名校长、资深家庭教育专家陈钱林撰写,集20多年家庭教育经验总结而成的一本家教著作,值得一读。
(新版)陈钱林著
策划:源创图书 出版:上海教育出版社
家庭教育决定成败
陈钱林家有一对龙凤胎。儿子陈杲(gǎo)14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18岁获美国名校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26岁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教授。女儿陈杳(yǎo)16岁入读南方科技大学首届教改实验班,20岁获三所世界名校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后获得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学位。
陈钱林的两个孩子陈杳与陈杲学习拔尖,固然有天资聪明的原因,实际上更是家庭教育发挥了关键作用。
那么,陈钱林老师家教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在书中,陈老师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家教经验,系统梳理了自己的家教思想,并将其概括为“三大支柱”,即自律生活、自主学习、自立人格。精炼为六个字:自律、自学、自立。自律,就是抓习惯。自学,一是培养学习习惯,二是锻炼学习能力。自立就是自立人格,重在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界。
自立人格:家教要抓的核心素养
做家庭教育,不能跟着感觉走,要紧紧抓住关系孩子一生幸福的核心素养。
陈钱林认为,应该将孩子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乃至整个人生串起来思考,想一想,当孩子 30 岁、50 岁、70 岁时,到底哪些素养最重要?让家长很焦虑的这比赛那成绩,真的那么重要吗?
比如,有孩子拉小提琴上台表演,会被认为很优秀;但到了 50 岁,会不会拉小提琴还有那么重要吗?比如,有孩子跑步赢了,会被认为比别人强 ;但到了30岁,是否跑得快真的差别有那么大吗?人们会发现,其实这些能力并不是核心素养。
那么,什么才是核心素养?陈钱林认为,拉小提琴背后的热爱艺术,跑步背后的运动习惯,比拉小提琴技能和跑步成绩本身更根本。一个人热爱艺术,他的精神生活品质会更高;一个人坚持运动,他的健康会更有保障。家长多这样想想,就会更容易找到核心素养,家庭教育也会更有方向。
因此,从孩子一辈子的幸福生活来分析,陈钱林认为,家庭教育的核心思想——自立、自律、自学,是核心素养的内核。一个人只要具备自立、自律、自学素养,今后不管面对学业、职业或生活中的挑战时,成功的可能就会更大,也就更容易获得幸福感。
自律生活:重点是习惯
陈钱林认为,家教的重中之重,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陈钱林当校长多年,发现当前家庭教育的最大问题是习惯培养不足。每年小学新生入学,总会有一些相当调皮的学生,有些家长还错误地认为调皮是聪明的表现。他认为,人们常说调皮的孩子聪明,这完全没道理。调皮是行为范畴,聪明是智力范畴,两者根本就不相关。孩子应该活泼,活泼是良好性格,而调皮则是缺少教养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
孩子的教育,应该顺应天性而为,但绝不是顺其自然。孩子间天生会竞争,如果孩子缺乏应有的教养,很容易被所属的社会群体排斥,在非智力因素方面易处于竞争的劣势,不仅快乐得不到保障,对人格发展也极为不利。
实际上,如果早早就重视习惯培养,可以更快地进入良性循环,父母育儿也不至于手忙脚乱,孩子接受了良好习惯之后也能更快乐。
上幼儿园之前,陈钱林就让陈杳与陈杲养成了很多良好习惯。比如,按时作息的习惯。虽然作息时间表可与孩子商量来定,但是,一旦制订了就要严格执行;自理的习惯。凡是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整理玩具,吃饭、睡觉、洗脸等;看书的习惯。因从小与书为伴,自然养成看书的习惯,陈杳与陈杲什么书都喜欢翻翻。
陈钱林说:“很多人认为,陈杳与陈杲的成绩,是我盯着苦学出来的。实际上,我只是从育人入手。”不必时时盯着,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
自主学习:家教中的大胆探索
培养孩子自学,首先是习惯,其次是方法。自学有方法,陈钱林引导孩子用得最多的是拓展学习、超前学习、探究学习。
首先是拓展学习。不拘泥于课本,向课外拓展,向社会拓展。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拓展学习。比如说数学不只是计算、做题,最核心的要素是数学规律、逻辑思维、空间思维、数学文化。
基于社会情境的拓展学习,特别适合孩子。小孩子情感丰富,在特定情境中容易感动,感动了自然喜欢学习。
其次是超前学习。课前先预习这是低层次的超前学习,高级一点的是超单元学习。老师教第一单元,孩子超前学习第二单元、第三单元。这时候的超前学习,增强自信的意义大于培养能力。
陈钱林说:“陈杳与陈杲刚开始超前学习时,也是不自信的,总感觉不可能。”不听老师讲课,怎么是学习?当慢慢地发现自己也行时,学习活动完全可以在自己掌控下进行,自信心、自豪感就来了,学习的兴趣大增。当孩子对学习产生强烈兴趣时,几乎不可能学不好。
最后是探究学习。让孩子通过观察自然环境、社会现象来探究,通过实验反复验证来探索,通过上网查证文献探究。
结尾
这本书新版中增加不少有关习惯、家规、自学等方面相当详细的操作方法,加上书中发人深省的家教故事,朴素深刻的家教道理,而强调“自立、自律、自学”的家教方法,一定能给你带来启发和帮助。
作者:李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