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环球时报2020年十大新闻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2020年,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环球时报》年度评选的十大新闻带你回顾。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为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这场危机正对全人类形成严峻挑战,在全球携手抗疫的同时,也有个别国家忙着“甩锅”,将疫情政治化、污名化;从两岸关系看,年初就遭遇数十年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大陆方面积极识变应变,让两岸关系仍保持总体稳定;苏莱曼尼被暗杀,美国与伊朗关系再度紧张,但很多人预想的战争被避免;英国终于成为首个“脱欧”的欧盟成员国,双方的“分手”谈判直到圣诞节前才达成,从而避免了“硬脱欧”的尴尬;抗议种族歧视的示威活动在美国引发骚乱;印军屡屡越线滋事,挑起中印边境对峙;香港国安法实施,让香港由乱而治的局面基本形成;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也因其史无前例的混乱而载入史册,特别是自1896年以来,出现第一位败选者拒不认输的局面;中欧投资协定(BIT)谈判完成和亚太15国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极大地提振了世界经济信心;多国加入月球和火星探测,而中国圆满完成的一系列航天任务更令全球瞩目……一年来,参与采访和报道这些大事件的《环球时报》记者也见证了这不同寻常的一年。即将到来的2021年会发生什么,可能都与2020年的这些大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中国抗疫表现广获认可

1月1日,在2019年年底市场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贴出休市公告。2月8日,国家卫健委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2月11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环球时报》记者范凌志回想起今年2月中下旬去世界卫生组织总部瑞士日内瓦出差时,当地人还“建议有病才戴口罩”,但很快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就因疫情发生改变。3月11日,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大流行”。截至北京时间12月30日,全球新冠累计确诊病例超过8000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177万例。疫情大流行对人类生命安全形成空前挑战,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也让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众多全球性会议改为视频连线,东京奥运会等赛事宣布延期。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倡议。世卫组织多次称赞中国分享数据,多国与中国展开抗疫合作,美国一些政客却攻击中国,将疫情政治化、污名化。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称,受新冠疫情等负面因素影响,2020年世界经济将萎缩4.4%。中国经济率先企稳复苏,成为今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年底,包括中国在内,多国研发的疫苗开始大规模接种,给全球抗击疫情带来希望。

环球时报2020年十大新闻

美国暗杀苏莱曼尼,中东局势持续紧张

1月3日,美军严重违背国际法,用无人机袭击的方式在伊拉克炸死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誓言要对美国进行“严厉报复”。国际舆论担心本已紧张的美伊关系滑向战争。《环球时报》驻伊朗特约记者李睿在1月5日苏莱曼尼葬礼当天看到,伊朗全国沉浸在悲恸和愤怒情绪中,示威群众手举国旗和苏莱曼尼的画像,高喊“打倒美国”的口号。1月8日,一架从德黑兰机场起飞的乌克兰客机被伊朗军方误击,致使176人丧生。紧张局势持续近一年后,11月27日,伊朗高级核物理学家法赫里扎德在德黑兰附近遇袭身亡,伊朗指责以色列是幕后黑手。受国内疫情和经济形势影响,伊朗政府表现出极大克制,总统鲁哈尼强调,这是敌人故意要转移视线,在地区制造紧张局势。据记者观察,长期制裁严重影响伊朗普通民众的生活,许多人希望拜登上台后能恢复和伊朗谈判,重回伊核协议。但也有分析认为,美国不会轻易解除制裁,伊朗人更需要靠自己。

环球时报2020年十大新闻

苏莱曼尼 资料图

民进党当局妄图“以疫谋独”,华盛顿政客操弄对台军售

1月11日,蔡英文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胜出后,通过操弄罢韩、“反渗透法”生效、关闭中天新闻台等一系列手段,使岛内主张和平与两岸交流的声音逐渐失去平台。民进党趁机利用疫情继续实行“仇中亲美”政策,拒绝与大陆防疫合作,歧视台商、陆生和陆配子女,在“以疫谋独”和“以武拒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使两岸交流陷入低谷。美国则通过派高官访台、派遣军舰和军机进入台湾海峡、年内6次宣布对台军售以及通过“台湾保证法”等手段继续深度介入台海关系,使两岸局势越发复杂。为讨好美国政府,蔡英文当局放开台湾对美国含瘦肉精猪肉的进口限制,引起民众强烈不满。长期报道台港澳新闻的《环球时报》记者吴薇表示,面对美台勾结,大陆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方面重挫“台独”嚣张气焰,遏制外部势力干涉,另一方面高度重视和维护台湾同胞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帮助台胞、台企做好疫情防控,协助台商、台企复工复产。特朗普政府年内挺台参与世界卫生大会的图谋遭到挫败,企图大选前在台海问题上制造所谓的“十月惊奇”也未能得逞。可以预见,2021年随着美国拜登政府上台,中美关系竞争冲突的大格局不会改变,但台海局势将得到暂时的缓和。

环球时报2020年十大新闻

蔡英文 资料图

英国完成马拉松式脱欧,欧洲权力格局面临重塑

1月31日,根据英国与欧盟达成的协议,英国正式脱离欧盟,结束47年的欧盟成员国身份。为避免“双输”局面,英国与欧盟在过渡期展开马拉松式谈判,竭力避免英国在12月31日“硬脱欧”。12月24日,双方就英国“脱欧”后的自由贸易协议达成共识。12月30日,欧盟方面先签署了与英国就未来关系达成的协议。2016年6月23日的脱欧公投,令英国社会随后陷入4年多的动荡期。《环球时报》驻英国特约记者纪双城认为,英国有协议“脱欧”,避免了国际市场陷入新的动荡,也让外界关注“脱欧”后的英国如何实现自殖民帝国时代以来最具历史性的转型。“脱欧”后的英国期望实现“全球化英国”的梦想,但伴随英欧贸易协议细节陆续公之于众,外界也看到在有协议“脱欧”的框架下,英国的金融、教育等产业有可能成为英国妥协态度中的牺牲品,这也给英国未来的发展是凶是吉留下多个问号。

环球时报2020年十大新闻

鲍里斯 资料图

印军挑衅引发边境对峙,中印会谈控制局势升级

4月以来,印度边防部队不顾中方提出的交涉和抗议,多次越线滋事。对此,中方边防部队不得不采取必要措施。6月15日晚,印军违背承诺,再次越过实控线非法活动,蓄意发动挑衅攻击,后引发双方激烈肢体冲突,造成人员伤亡。9月7日,印军非法越线并首先向中方边防部队巡逻人员鸣枪威胁,这是1975年以来两国边境的平静首次被枪声打破。印度还在经贸方面针对中企采取了一系列敌视政策。长期关注中印边境局势的《环球时报》记者郭媛丹认为,今年的中印边境对峙出现多个“首次”,近45年来两国因边界问题首次出现人员死亡、首次枪响,很多人没有预料到事件持续之长,但中印双方仍通过军事和外交渠道保持密切沟通。郭媛丹说,中印冲突除了“前线阵地”,还有“舆论阵地”,如解放军相关部门在各重要时间节点主动释放消息,对外公布事实真相,引导舆论走向;国防部新闻局在发布军长级会谈结果时为准确都是中英文双语发布等。

环球时报2020年十大新闻

资料图

弗洛伊德之死引发抗议,种族歧视加剧撕裂美国

5月25日,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非洲裔男子弗洛伊德因被怀疑使用20美元假钞购物,遭白人警察“跪颈式”暴力执法致死。弗洛伊德之死点燃美国社会的“火与怒”。随后的反对种族歧视抗议浪潮不断升级,最严峻时全美约35个城市出台宵禁令,33个州和华盛顿特区出动约4.15万名国民警卫队员维持社会秩序。《环球时报》驻美国记者张梦旭6月初在华盛顿街头看到,从白宫通往国会山的宾夕法尼亚大道那段时间几乎全被军警占领,示威者喊出“黑人的命也是命”等口号。《华尔街日报》评论说,这次骚乱是美国半个多世纪以来面临的最严重国内危机,波及面远超1992年的洛杉矶骚乱。此后,非洲裔美国人遭白人警察暴力执法的事件接连发生,“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引发了一场有关种族平等的大讨论,许多与奴隶制或殖民化有关的人物雕像也被推倒。从更深层次讲,弗洛伊德之死进一步撕裂美国社会,并成为改变美国2020年大选进程的一大变量。骚乱升级后,美国总统特朗普没有承担起一个弥合分歧者的角色,相反为取悦白人保守派选民,极力塑造自身“法律与秩序”总统的强硬形象。特朗普遭到其执政团队以及共和党盟友外几乎所有人士的一致谴责。

环球时报2020年十大新闻

图为当时路人拍摄的现场情况,这段视频已被多家美国媒体播出

香港国安法实施,推动香港由乱而治

6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9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国安法实施半年来,对维护香港稳定发挥重要作用,对不法分子形成强力震慑。统计显示,香港国安法实施半年来,涉及违反相关法例被捕的有40人。6月4日,香港立法会还以41票赞成、1票反对,完成俗称国歌法的《国歌条例草案》三读。长期报道台港澳新闻的《环球时报》记者吴薇观察到,2019年的“修例风波”不仅使香港的社会秩序和经济受到严重破坏,而且损害了法治基础,挑战中央对香港特区的管治权。经过一年动荡,香港民众迫切期待中央和港府出手,恢复社会稳定。香港国安法对维护香港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其实施之初就显示出巨大威力。黄之锋等多个成员宣布退出“港独”组织“香港众志”,其他“港独”组织也纷纷解散,前立法会议员许智峰等30个反对派头目仓皇流亡。而非法“占中”的幕后金主、香港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的被拘捕,更是具有指标性意义。尽管西方反华势力仍在利用香港局势干涉中国内政,但香港总体形势得到控制,由乱而治的局面基本形成。

环球时报2020年十大新闻

黎智英出门遇路障被警员截查。图自“东网”

特朗普大选落败,打“中国牌”伤人伤己

11月美国总统大选,参加选举投票的美国人数创历史最高纪录。民主党候选人拜登赢得超过8100万张选票,现任总统、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赢得约7422万张选票,在历届美国大选中分别排名第一位和第二位。因邮寄选票占到总数的46%,特朗普败选后始终拒不认输,将美式民主的丑陋和对抗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环球时报》驻美记者张梦旭看来,今年的美国选举被媒体形容为“丑闻最多的一届选举”,贯穿着两党恶斗、种族矛盾加剧、抗疫不力、失业率增加……充满纷争的选举撕裂了美国社会。而本次大选也被许多观察家称为“中国因素最为明显的选举”。年初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时,特朗普还将其视为自己执政以来的最大政绩。选情岌岌可危后,他又极力将美国抗疫失败的责任向中国“甩锅”。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等抱有极端意识形态偏见的“冷战斗士”也不断攻击中国,威胁与中国全面脱钩,并迫使世界其他国家“选边站”。从贸易战到科技战再到媒体战,从驱逐中国记者、限制留学生签证再到关闭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美国政府对华政策一再突破底线。但正如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副总裁包道格所说,美国问题的根源是美国自己,特朗普寄希望于打“中国牌”来实现连任,但不会有任何收益。

环球时报2020年十大新闻

特朗普 资料图

北斗组网嫦娥探月,中国航天闪耀全球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成功着陆地球,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2020年虽受到疫情影响,但中国航天仍圆满完成本年度的“超级航天”任务。中国“国家队”以及商业航天、民营航天的年发射数量达到39次,连续三年实现年度发射次数30+。2020年中国一系列太空项目含金量非常高:5月长征五号B首飞,为后续中国空间站建设打下良好基础。6月北斗完成收官发射,完成全球系统组网。7月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迈出中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11月至12月,嫦娥五号顺利完成中国首次月面采样返回,后续将继续推进载人登月与月球科研站建设。长期报道科技话题的《环球时报》记者刘扬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有机会亲赴西昌、文昌两大航天发射场,见证中国北斗、嫦娥两个国家级重大项目的重磅发射,并全程参与长征五号B首飞的相关报道,最大感受就是航天这个代表国家科技综合硬实力的领域正在稳稳地助推中国从“大国”迈向“强国”。中国建成空间站,中国的火星车奔走在红色星球表面,中国航天员登上月球表面……这些都不再是梦想,而是下个十年中国航天将陆续完成的计划表。

环球时报2020年十大新闻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15国签署RCEP,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完成

11月15日,历经8年谈判后,东盟10国和中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西兰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诞生。据《环球时报》驻新加坡特约记者辛斌观察,相关国家媒体分析认为RCEP既让本国受益,也让一个亚太大型经贸圈应运而生,为区域未来的经济合作注入一剂强心针。12月30日,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BIT)谈判。中国外交部此前表示,BIT旨在为双边投资提供更多机会和良好制度保障。中方致力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将在维护好自身安全发展利益的前提下,努力与欧方达成一项全面、平衡、高水平的投资协定。世界舆论也认为,在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趋势日盛、全球增长放缓的背景下,RCEP的签署、BIT谈判的完成是多边主义与自由贸易的胜利,对稳定全球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环球时报2020年十大新闻

当地时间15日,RCEP在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正式签署

上一篇新闻

崔龙洙向主力开刀,93年小将首发上场,拼命三郎曾拼到韧带撕裂

下一篇新闻

曹和平:中国人均GDP越过1万美元,远远不只是经济学上的意义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