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春节习俗图鉴:捞鱼生、双桔、黄梨挞……
作为一个华人数量占据人口总数70%的国家,传统的农历新年是新加坡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之一。除了挂灯笼、舞狮子、发红包等相同习俗,新加坡还有一些我们不那么熟悉的春节传统。
正式开工后的第一周,“数智视点”与您一同走近新加坡的春节,瞧瞧看看他们都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小惊喜~
01捞鱼生
捞鱼生是东南亚华人最喜爱的新春习俗之一,也是他们农历新年盛宴饭桌上当之无愧的“大菜”。
早些时候,捞鱼生会在正月初七人日举行,传说天地初开之时,女娲每日和泥捏一种生物——鸡狗猪羊牛马人,第七日造出人类,故而初七称为“人日”。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了古人的人日习俗:“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
“七菜羹”的食俗传承至今,与捞鱼生一起,成为如今潮州、顺德,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特色的新年仪式。
在盘中码上七种不同颜色的食材,常见的如红白萝卜丝、芹菜丝、青红椒丝、柚子肉等,开餐时将备好的三文鱼片、海蜇片等生鱼片放置顶端,再依次撒上胡椒粉、麻油、甜酱、芝麻等酸酸甜甜的调味料,每添一份佐料,还得配上一句吉祥话才够味。
所有材料加好后,宾客拿筷起身,一边快速地将所有食材高高捞起拌匀,一边用广东话高喊“捞起!捞起!捞到风生水起!”,捞得越高,来年越旺。
02双桔拜年
“双桔”是新加坡华人过新年走亲访友必不可少的礼品。广东话中“柑”与“金”同音,因此送柑桔就是送吉祥、送财运。新加坡华人会带上双桔礼盒登门拜年,临走时,主人家也会回赠客人双桔,这样有来有回,好运同享。
03黄梨挞
黄梨挞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华人家庭必备的春节食物之一。这种源自峇峇娘惹时期的传统糕饼不同于台湾热门糕点——凤梨酥,虽然两者原材料和名称都很相似,但黄梨挞相较凤梨酥尺寸更小。
常见的黄梨挞外观有两种,一种馅料在外,满满果肉;一种酥皮包果肉,mini尺寸,一口一个。黄梨在广东话里谐音“旺来”,因而吃黄梨挞也被视为招财运与好运。
04发财盆菜
盆菜原是香港、广东等地的传统食物,随移民下南洋后,也成为了新加坡春节的新年菜肴。鲍鱼、海虾、瑶柱、桃胶、鱼丸、花菇、莲藕等食材满满一盆,最容易吸收汤汁的材料放在底层,高汤小火焖煮,上层肉类的精华汁水慢慢往下渗透,吸满汤汁的食材自然是滋味非凡。
05发红包
发红包也是新加坡华人的过年传统,不过一般包得都不大,给小孩的红包装上8元、10元新币足以,有时也会包个大的给特别亲近的子辈。需要注意的是,在新加坡,没有结婚的长辈不可送晚辈红包。
新加坡的习俗认为,非婚男性送晚辈红包,会难以娶妻;而非婚女性送晚辈红包,会难以嫁人。大家要是在新加坡遇上农历新年,可千万别想送就送。
06妆艺大游行
拥有四十多年历史的妆艺大游行每年农历新年在新加坡举行,汇集华人、马来人、印度人等民众的不同文化,融合舞蹈、花车、舞狮、舞龙、高跷等表现形式,年年都能吸引超过200万本地民众与外国游客共同欢庆。
妆艺大游行文化多样,形式丰富
新加坡的春节习俗其实与中华文化密不可分,捞鱼生、黄梨挞、盆菜等食俗在广东、潮州等地也很常见。新加坡华人度过元宵节的方式也与我们大致相同,逛灯会、吃元宵、寺庙参拜,各式各样的习俗里,不变的是大家对新年的祝愿、新年的期待。
2月26日就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了,记得给身边的亲友、新加坡的合作伙伴们送上诚挚的祝福,共同迎接美好的一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