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逐梦再出发
来源:海外网
图①:夜里12点,施旺金在码头工作。 本报记者 张云河摄 图②:王振波在检修列车。 赵 庆摄 图③:郭杜军在写新年愿望。 本报记者 魏 薇摄 图④:吴丽强在收集垃圾袋。 本报记者 朱荣鹏摄
王虎刚(右)进行防电信诈骗宣传。 本报记者 张 枨摄
吴利东(左)在急诊重症监护室值班。 本报记者 戴林峰摄
片儿警王虎刚
多跑腿
为平安守岁
人民日报记者 张 枨
“我虽然工作忙碌,但能被群众信任就是一种幸福。”
“虎子,我们楼电线坏了,能帮忙找人维修吗?”“虎子,年底了别人欠我钱不还可咋整?”……一条条微信语音,不时从“片儿警”王虎刚的手机中传出。
王虎刚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札萨克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从警12年,先后服务过6个村(社区),被大家亲切地唤作“虎子”。
现在“虎子”负责3个社区、2个嘎查村、40户商业网点以及1处煤矿。为保证辖区内群众安居乐业,“虎子”经常走访辖区,开展入户调查,发放警民联系卡,化解邻里纠纷,记录群众反映的治安问题。如今,辖区社会治安秩序明显改善。
春节临近,为防范发生火灾、煤气泄漏等危险,“虎子”总会在下班后前往留守人员住所,逐个谈话、采录信息,检查消防、用电等情况。“留守农民工单位分散,白天不太好找,我就在晚上7点到10点去。他们过年没法回家,我必须保证他们的居住安全。”王虎刚语气坚定。
“虎子”的手机通讯录里有1000多个号码,其中绝大部分是辖区群众的,他还加入了5个辖区群众的微信群。只要群众有需要,一个电话,一个信息,他就立马赶去处理。
“在农村、社区,有时候群众办事不太方便。如果一个电话、一个消息就能让他们少跑腿、办事更顺畅,那我多跑几趟也值得。我虽然工作忙碌,但能被群众信任就是一种幸福,希望新的一年能继续做好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这是“虎子”的新年愿望,也是他对群众的承诺。
列车维修工王振波
不怕苦
温暖归乡路
人民日报报记者 毕京津
“心里只有一种朴素的情感,就是少索取,多奉献。”
晚上7点整,王振波穿好工装,戴上安全帽,拿着工具箱,来到待检修的列车旁。他是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车辆段的维修工,主要负责检修普快列车集便器和逆变器。
“过去列车上的厕所是废物直排,为了不污染车站,到站就要关闭。现在有了集便器,就不怕了。”讲到自己的工作,王振波满脸自豪。
从车轮旁跳下1.5米深的修理沟,头顶都是列车底部延伸出来的各种管道,身高1.86米的他只能弯着腰,一路“猫”着前进。小锤敲一敲集便器的外壳,从声音变化中获得故障信息;打开外壳上的集线器,检查密密麻麻的电路和加热丝,一根不能错,连松动都不行。检查完一个集便器要10分钟。一节车厢有两个集便器,一列普快列车通常是18节车厢。“春运期间加开了很多临客列车,每列负责底部检修的只有两个人,工作量大了,更不能马虎。”王振波说。
整列检修完,已是深夜,王振波和工友回到准备间洗手。灰尘、污物和机油混合到一起的黑色物质如同胶水般沾到手上,只有用鞋刷才能刷掉。
这份工作很辛苦,但王振波并不后悔。他说:“心里只有一种朴素的情感,就是少索取,多奉献。”
船舶调度员施旺金
港口忙
保货运畅通
人民日报记者 张云河
“我要当好船舶调度的‘传令兵’,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凌晨3点,广西北部湾港钦州港区调度中心灯火通明。调度员施旺金盯着电脑,值班手机正在接通港口管理局,左手握着的对讲机里时不时传来货轮上“停在哪?怎么停?”的询问声,右手在调度图上勾勾画画,嘴里不停回复着船舶的停靠流程。
春节将近,北部湾港钦州港区越发忙碌,船舶来来往往,航线串起了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量的白糖、水果、海鲜、玉米等货物漂洋过海来到钦州,又从钦州运往全国各地。
这么多船进出海港,都离不开总调度室的调度员。29岁的施旺金在北部湾港钦州码头有限公司当调度员已有6个年头。
港口全年不休息,总调度室8位调度员白班倒夜班轮着值班。施旺金说:“码头上每天都要进出几十条船,装卸20多万吨的货。我们人虽少,但拧成一股绳,船多也井然有序。”
值班室的电脑上有两个常打开的系统,一个是船舶调度平台,一个是散货管理系统。做调度计划可不容易,施旺金掰着手指头说:“船要是进港,靠泊时间、潮汐、航道都得了解;要是离港,离港手续也要及时掌握。若是遇到突发情况,还需要协调船舶、作业区、海事、港口管理局等各个方面。”
春节期间,施旺金又要值班,但他无怨无悔:“我要当好船舶调度的‘传令兵’,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急诊医生吴利东
施仁术
把健康守护
人民日报记者 戴林峰
“我们会尽最大努力救护患者,愿每个人都能健康享受生活。”
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生死时速”,节日期间也不例外。48岁的急诊科主任吴利东,是这里的“第一守护人”。从医二十六载,与家人聚少离多,特别是负责急诊和重症监护工作的9年来,吴利东从未休过一个春节假期,手机24小时开机待命。
打开历年春节期间的诊疗记录,略显枯燥的字里行间再现了医护工作者救死扶伤的种种经历。2019年2月6日,农历大年初二,急诊接到一位86岁高龄的老人,“测不到血压,人已陷入休克。经检查,腹、盆腔大量积液,判定为急性消化道穿孔。”吴利东明白,老人的情况非常危险。
顾不上吃午饭,吴利东便投入到紧张的抢救中。经过医护人员5个多小时的努力,老人转危为安。当时负责手术的护士长,正是吴利东的妻子周颖。夫妻俩,一个是任职多年的急诊科主任,一个是在手术室服务8年的护士长,春节坚守岗位早已成为常态,孩子只能送回老家过年。
与吴利东、周颖夫妇一样,急诊科的16名医生与36名护士,日夜轮守,守护着患者的生命与健康。今年春节,吴利东和同事们将同往年一样,继续为生命“守岁”。“我们会尽最大努力救护患者,愿每个人都能健康享受生活。”吴利东说。
外卖骑手郭杜军
冒严寒
送上年夜饭
人民日报记者 魏 薇
“想到万家团圆的灯火中,自己也出了一份力,心里挺满足的。”
这个23岁的小伙子坚强也有柔情。
谈到给过他一杯热水的客户,谈到在外打工20年的父母,谈到对他的工作生活无比照顾的站长,外卖骑手郭杜军都哽咽了,唯独对于吃苦这件事情,他是笑着说的。已进四九天,面对记者,他说:“这种严寒天,我都不当回事儿了。还有下雪天,摔跤更是家常便饭。”
自从2017年成为外卖骑手以后,郭杜军每日起早贪黑穿梭于北京的大街小巷,日均送餐三四十单。通过3年的努力,在没有依靠父母的情况下,这个“95后”在甘肃老家买了房,颇受朋友们羡慕。不仅是物质上,在精神上他也努力充实。在他的宿舍里,几十本书整齐地摆在床上。“工作之外我几乎不看手机,每天至少看一小时书,日记也写了好几本。”他说。
今年春节,郭杜军决定不回家过年了。现在,通过外卖点年夜饭已经成为新潮流,郭杜军也提前接了不少单。“我会规划好送餐路线,让用户吃上热乎的年夜饭。想到万家团圆的灯火中,自己也出了一份力,心里挺满足的。努力工作,认真生活,让我感到每一天都没有虚度。”
“每天早晚都奔波在车水马龙中,连过年也不能回家,会觉得委屈吗?”面对记者的问题,郭杜军的回答“走心”了:“我热爱北京。也许有人觉得独在异乡为异客,但我觉得这万千繁华,怎不与我相关?”
环卫工人吴丽强
环境好
游客少烦恼
人民日报记者 朱荣鹏
“我每天都要到处转转,路面干净了,咱心里就舒畅了!”
“你问我,春节期间环卫工人为什么不休息?我呀,一天没清扫,就觉得心里不踏实!”海南省海口市玉禾田环境服务公司长流片区人工队队长吴丽强说。
从元旦到春节,每天24小时待命,她立志要给来琼游客提供干净舒适的环境。人工队负责的区域实在不小:假日海滩、五源河体育馆、会展中心……进入冬季,海南游客越来越多,来假日海滩游泳的孩子们、来体育馆看演唱会的“粉丝”,数也数不过来。人多了,环境卫生更要保持好。在几个工作地点之间来回穿梭,吴丽强很少能闲下来。
一到节假日,假日海滩就聚满了人,如何保证环境卫生?“只要天气有变化,我们就得马上行动。风浪一大,垃圾、水草就会随着浪冲到岸上,海边的工人忙不过来,只能靠我们帮忙。春节的时候也会这样,本来也安排休假,但如果游客很多,我们首先要把游客服务好。”吴丽强已经习惯随时出动的任务安排。
一辆摩托车、一个镊子、一个小桶,就是她的全部工具。烟头、树叶、槟榔渣……吴丽强不放过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件细碎垃圾,对环境卫生有着近乎苛刻的标准。从沙滩的一头走到另一头,两小时不休息,她的小桶也已装满了“战利品”。
临近春节,每天紧张状态和长时间的工作,压力不小。“很辛苦,又脏又累。但我心里想,你不干,我不干,那谁来干?”她摆摆手,“我每天都要到处转转,路面干净了,咱心里就舒畅了!”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0年01月22日 07 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