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阳谷老家20大特色产物盘点!你都知道有哪些吗?
阳谷朝天椒
阳谷朝天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阳谷朝天椒是阳谷先运辣椒专业合作社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一个高产、优质、特辣型朝天椒新品种。 该品种生育期120天,属有限分枝类型,一般分枝4--6个,多者达10个。株高50—70厘米,植株开展度30—50厘米,适于密植栽培(10000—12000株/亩)。主茎粗1厘米左右,茎上腋芽萌生能力强,茎木质化程度高,茎部萌生不定根能力较差。叶柄长3—5厘米,叶片长7—9厘米,宽3—5厘米。种子从出苗到初花75天,有效花期6月下旬—8月中旬,从开花到果实成熟变红45天左右。椒果朝天簇生,每簇4—6个,花簇封顶。椒果圆锥形,果长4—6厘米,果径0.8厘米左右,子房2—3室。果顶尖而弯曲,似鹰嘴状,属小果型干椒品种,干果紫红色。一般单株结椒100—150个,最多可达400个。春椒一般亩产400公斤左右,高产可达500公斤以上,夏椒一般亩产300公斤左右。单果干重0.4克左右,味极辣。果实中富含维生素A、B、C、粗蛋白、糖类、脂类、钙、铁、锌、磷等营养物质。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检测,辣度达86792(SHU)九级,辣椒素含量3.37mg/g,二氢辣椒素1.7mg/g,色价5.52,是一个优良的出口首选品种,现已出口到日本、新加坡、欧美等国家。
所在地域: 山东
申请人: 阳谷县农业产业化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阳谷朝天椒产于山东省阳谷县高庙王乡,主要覆盖阳谷高庙王乡所属42个行政村,东至高庙王乡仓上村,西至高庙王乡关庄村,南至高庙王乡高里圈村,北至高庙王乡北新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5°41′~115°46′,北纬36°00′~36°08′,海拔为35-40米之间,地域保护种植面积为1333公顷,年总产量4000吨左右。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观特征:该品种生长势强,株高50~70cm,植株开展度30~50cm。叶片披针形,长7~9cm,宽3~5cm。椒果朝天簇生,每簇4~6个,花簇封顶。椒果圆锥型,果长4~6厘米,子房2~3 室,果顶尖而弯曲,似鹰嘴状,属小果型干椒品种,干果紫红色。 2、内在特征:阳谷朝天椒皮薄、肉厚、色鲜、味辣。干椒经山东省农科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检测,辣度达80000-85000SHU,辣椒素含量3.20-3.30mg/g,二氢辣椒素1.0-1.5mg/g ,色价5.00-5.50,是一个优良的出口首选品种。 3、安全要求:阳谷朝天椒严格按照绿色食品茄果类蔬菜(NY/T747-2003)标准执行。
景阳冈酒
景阳冈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景阳冈酒是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的特产。景阳冈酒以酒体微黄透明、幽雅细腻、香味谐调、醇厚丰满、余味悠长而著称。
山东景阳冈酒业有限公司座落在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乡——阳谷县城紫石街,始建于1950年,现有员工1019人,其中各种专业技术人员120余人,厂区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具有年产1万吨粮食酒的生产能力,可生产浓香、酱香、兼香、清香四大系列近100个品种的产品。其中景阳冈陈酿酒(兼香型)为“山东省优质产品”,赖茆酒(酱香型)为“山东名酒”,景阳冈酒(浓香型)为 “中国名牌商品”,2006年和2008年连续两次被评为“山东十大名酒”。 2009年6月景阳冈酒被评为“中国白酒十大品牌”,2010年1月被评为“中国十大名酒”。
景阳冈酒源于《水浒传》,成于《1》,两部古典文学名著,一个神威过人、英雄打虎的故事,造就了中国白酒行业中独树一帜的英雄酒文化。景阳冈酒传承上千载,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浓重,早在宋代,就有人曾题诗西江月“造成玉液流霞,香甜津润堪夸。开坛隔壁醉三家,过客停车驻马。洞宾曾留宝剑,太白当过乌纱。神仙爱酒不归家,醉倒景阳冈下。”新中国建立后,景阳冈酒及酒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共和国领袖、将军、文学家、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酒界泰斗都曾题诗作赋,盛赞景阳冈酒。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景阳冈酒一直作为山东省和聊城市的政务、商务用酒,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景阳冈陈酿酒,传承宋代名酒“三碗不过冈”、“透瓶香”传统酿造技艺,精选小麦、高粱、玉米、大米和小米五种粮食为原料,以高中温麦曲为发酵剂,采用双轮底回沙发酵,清蒸混烧,分段馏酒,分质密封在瓷缸中,储存一年后进行勾兑,以酒体微黄透明、幽雅细腻、香味谐调、醇厚丰满、余味悠长而著称。该酒将酱香和浓香溶为一体,既有茅台的芳香绵长,又有泸州特曲的香、醇、绵、净。酱香中有浓香的芳津,浓香中有酱香的韵味,故为“兼香型”。
景阳冈酒业秉承上千年的英雄酒文化,弘扬“人淳酒纯”的企业精神,恪守“先做人,后酿酒;做好人,酿好酒”的经营理念,坚持以景阳冈酒文化为支撑,以打造中国白酒金字招牌为目标,实施名牌战略,人才兴厂工程,狠抓技术、管理、体制创新,促进了企业健康稳定发展,自2002年至2005年,企业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白酒工业百强企业”,2006年被评为“中国食品行业酒业影响力100强”,2007年又被中国食品行业协会评为“全国食品行业信誉评价AA级企业”和 “山东省轻工业成长型先进企业”,2008年又被评为“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全国优秀龙头食品企业”。
阳谷黑猪
阳谷黑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阳谷黑猪是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的特产。阳谷黑猪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阳谷县地处山东省西部,聊城市南端,黄河之北,东临大运河,南接河南省。阳谷县所产黑猪毛色油黑儿、体型精巧、反应灵敏、抗病性能与繁殖力强、耐寒冷。
2013年,阳谷县黑猪养殖销售协会申报的“阳谷黑猪”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阳谷泥哨
阳谷哨来源于古老的乐器种类“埙”。阳谷哨,原名“咕咕虫”,用胶泥烧制而成,是阳谷流传的一种土制娱乐用品。从其外型、发音和原料制作来看,应是从古代乐器“埙”演变而来。阳谷哨从3寸许至1尺大小不等,其上有7—10个孔,音域广,可运用单吐、双吐、花舌等技巧吹奏,发音清脆嘹亮,委婉动听。
阳谷哨,是一种利用我国北方各地普遍出产的“胶泥”(黏土)制作而成的一种“圆葫芦”状,类似于中国古代乐器“埙”的一种民间乐器。“阳谷哨”与“埙”的不同之处在于,“埙”的吹奏孔是在顶部的一个简单的圆孔,吹奏方法较难掌握,而“阳谷哨”的吹奏孔则型同“哨子”的嘴,扁长且有一个圆形的风口,吹奏省力,老少皆易。这种既象“埙”又似“哨”的民间乐器,因其发明者李保正是山东省阳谷县的一个农民,故而,在1953年,被原中国音乐家协会的音乐家们定名为“阳谷哨”。李保正1952年和1953年先后两次到北京,受到中国音协副主席查阜西同志、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杨大均教授、中国音协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张赵沨同志等专家指导帮助,特别是届时了原文化部副部长丁西林通货子,经他介绍推荐,李保正到中央美术学院陶瓷附属厂试验制作瓷哨,北京市文化处还派专人交李保正识谱。配制成功后,李保正把改良后的阳谷哨赠给参加第二届全国文代会的各地音乐家们,阳谷哨从此吹响全国。
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阳谷哨销往冀鲁豫及东北三省各地,深受人民喜爱,可以说是妇孺皆知。随着时间推移,现代科技发展,人民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阳谷哨逐渐遭受冷视。1980年,国家对民间艺术进行挖掘整理,阳谷哨被市县文艺工作者系统整理后,被编入《中国民族民间乐器曲集成(山东卷)》、《中国民歌曲集成(山东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山东卷)》。阳谷哨能吹奏的小曲有山东民歌《送情郎》、《四贝上工》、《十杯酒》、《二姑娘要陪送》;山东民间小调《卖饺子》、《锔大缸》、《斗鹌鹑》;山东民间戏曲曲牌《四根弦大原版》、《大梆子原版》、《大梆子开门》、《秧歌舞》等曲调。
二OO二年起,阳谷哨第二代传人辛福春带着阳谷哨,连续参加了五届“聊城市江北水城”文化旅游节,并获得第五届旅游节民间绝活现场制作并吹奏演艺大赛金奖。2006年5月18日至21日,阳谷哨参加了在深圳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同年6月13日至15日,参加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和6月16日至18日召开的山东省首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深受国内外游客喜爱,河南、山东等地客商纷纷订制货物,阳谷哨也将迎来第二个春天。
历史起源
阳谷哨来源于古老的乐器种类“埙”。埙是一种用陶土烧制的乐器,同其它乐器一样,它是伴随着劳动而产生发展的。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那时,我们的祖先在用石榴星狩猎时发现,若对准石榴星上用来系绳索的小孔吹气,可以发出呜呜的声音,这种声音很像野兽的鸣叫声,古人就用它来吸引野兽,这大概就是原始单孔埙的雏形了。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埙,一个是7000年前我国浙江杭州湾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的一孔埙,另外两个是我国西安半坡村母系社会遗址出土的。其中一个只有吹孔,另一个除吹孔外,还有一个音孔,能吹两个音。这两个埙大约也有6000多年的历史了。后来埙逐渐发展,由一个音孔发展到六个音孔,可以吹出七声音阶。埙的音色幽深、悲凄、哀婉、绵绵不绝,具有一种独特的音乐品质。也许正是埙这种特殊音色,古人在长期的艺术感受与比较中,就赋予了埙和埙的演奏一种神圣、典雅、神秘、高贵的精神气质。《乐书》说:“埙之为器,立秋之音也。平底六孔,水之数也。中虚上锐,火之形也。埙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器,亦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声。故大者声合黄钟大吕,小者声合太簇夹钟,要皆中声之和而已”。
外形特征
“阳谷哨”与埙类似,阳谷哨形如雏鸭,阳谷哨的创制人李保正,1921年出生于阳谷县四角棚乡大碾部村,自幼喜爱笛、管、哨之类乐器,常用粘泥制成可吹的长短不等的哨管。上个世纪40年代,李保正在哨管的基础上,参照唢呐、笛子的形制,改为六孔、并做一扁嘴,后又改为七孔和一风孔,即成为阳谷哨的原始模样。由于这种既象“埙”又似“哨”的民间乐器的发明者是阳谷人,原中国音乐协会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院长赵飒1953年为其定名为“阳谷哨”。1953年10月3日,《北京日报》对阳谷哨进行了报道;1978年,阳谷哨曾在“全国民间工艺品、少数民族用品展览会”上展出,销到全国各地。它分为泥制、陶制两种,从3寸许至1尺大小不等,上有10孔,音域在10度以上,可运用单吐、双吐、花舌等技巧吹奏,发音清脆嘹亮,委婉悦耳,特别适于模仿各种鸟类的叫声,又可以吹奏多种民间小调及流行歌曲,也可为山东梆子、两夹弦等地方戏曲伴奏。阳谷哨从最初的3个孔逐步增加到9个孔、10个孔,能吹出包括5个半音的12个平均律的曲子。品种由单一雏形,发展到现在的十二生肖、鱼、鸟、龟、兽等五十余个品种。
创始人
辛福春的老师——阳谷泥哨的创始人李保正,是阳谷四棚乡大石碾郭村人,解放前,初创了第一代阳谷泥哨。当时的卵形泥哨有7个孔,其中一孔贴哨膜,能发出7个音阶。演奏时用嘴控制气流,声音清脆响亮、婉转悠扬,可吹奏多种民间小调及流行歌曲,也可为山东梆子、两夹弦等地方戏曲伴奏。在模仿各种鸟类的叫声时,阳谷泥哨更见功力,啁啾的鸣叫声悦耳动听,非常逼真,令人称道。
新中国刚成立时,李保正将阳谷泥哨拿到了北京,在当时首都的音乐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阳谷泥哨,以它音韵柔美和简便的吹奏方式,博得了北京人的喜爱。当时众多音乐内行认为,人人能吹的阳谷泥哨,若经过创新与改良,定会前途无量。1953年,原中国音乐协会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院长赵飒欣然将其定名为“阳谷哨”。阳谷泥哨有了正式名称后,李保正先后收了20多个徒弟,但既懂制作又通音乐的徒弟寥寥无几,单靠制作小哨子的徒弟们很难维持生计,大都没坚持下来。擅长绘画、雕刻和音乐的辛福春,起初走村串巷给人画像维持生活。1965年,在一次赶集画像时,李保正和辛福春临摊而坐,李保正叹服小伙子逼真的画像,而辛福春也对一个个圆溜溜的泥哨产生了浓厚兴趣。懂乐曲的辛福春拿起一个泥哨便吹,美妙的韵律顿时吸引了他,也迷住了在场的所有人,辛福春索性非要拜李保正为师不可。看到眼前这个懂音乐的小伙子的执着劲,李保正爽快地答应了。鉴于当时音乐界对“阳谷哨”到底是“乐器”还是“音乐玩具”的争论一直没有定论,后来又赶上0,“阳谷哨”被当作民间一种“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小把戏”,从音乐界渐去渐远。
1983年,近七旬的李保正感到他的泥哨不被世人所关注,非常失望。遂将陪伴了他几十年的压箱底的泥哨制作工具一骨碌全给了辛福春,从此再也不做泥哨了。接过老师的传世工具,辛福春心里很沉重,他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并拜访了音乐内行。后来发现,阳谷哨以其洪亮低沉的韵律填补了乐器的空白,这着实给他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制作工艺
制作阳谷哨时,用粘土(胶泥)烧制成形,从其制作原料、外型以及发音原理看颇似陶埙,是阳谷县流传的一种土制娱乐用品。最早产生年代不详,起初为红泥捏制、晾干,比较粗糙。目前,知道最早制作表演的是解放前40年代阳谷县大碾郭村农民李保正,当时称“咕谷虫”。要将挖出的胶泥弄碎、晾干,再泡成泥浆、控水,晾到一定湿度,摔熟、切成块,捏成各种形状,再放上哨眼,阴干,放在小火窑烧2小时就制成了。辛福春老人对泥哨的制作工序毫不隐瞒。辛福春说,泥哨的主要特点是哨音清脆响亮。因此,在制作时,须将哨子内壁做圆润,哨孔搞圆滑,目的是传送空气时没有阻碍,形成很好的空气对流,从而使得音响清晰、音调高亢。
不断创新
摆弄阳谷哨40多年,辛福春不断对哨子进行创新和改进,他根据泥哨内腔空间的大小和吹孔的位置不同,设计出了不同音质的泥哨,阳谷哨由最初的无嘴到有扁平嘴,由7个孔改成了9孔、10孔,能够吹出包括5个半音的12平均律的曲子。
辛福春还把泥哨捏成十二生肖,做成龟、鸟、鱼、兽等各种造型,或在泥哨上雕出栩栩如生的花鸟草鱼以及龙凤等吉祥物,或用油彩绘出秀美风景。在他的精心打扮下,阳谷哨不但音质美,而且还成了玲珑剔透的工艺收藏品。目前,阳谷哨已发展出近50个品种。
2002年“江北水城(聊城)首届文化旅游节”,辛福春作为阳谷哨的惟一传人,为水城人和各地游客制作泥哨。他精心制作的300个阳谷哨刚刚摆上摊面,就被纷至沓来的游人争相购买。很多河北、河南和省内的诸多经销商也慕名而来,找辛福春订做阳谷哨。
2005年5月7日,在“江北水城文化旅游节”的民间绝活大赛上,辛福春老人现场制作并演奏的“阳谷哨”,赢得了在场评委和观众的阵阵喝彩,被评为民间绝活“金奖”。
传人
辛福春,是阳谷哨的唯一传人。在制作和吹奏阳谷哨的40多年里,他根据泥哨内腔的空间的大小和吹孔的位置不同,设计出了不同音质的泥哨。目前,由最初7个孔,改成了9孔、10孔,能够吹出包括5个半音的12平均律的曲子。
辛福春还把绘画和雕刻艺术融进泥哨制作之中。把泥哨捏制成鸟、鱼、龟、兽等形状,或在泥哨上雕刻出花草龙凤,或用油彩绘制出秀美的山水。经过他的点缀,阳谷哨不仅是音色优美的乐器,而且成了漂亮的艺术收藏品。目前,阳谷哨拥有近50个品种。
阳谷布袋鸡
阳谷布袋鸡:阳谷传统名吃。阳谷城内北街张家世代相传。做法独特,整鸡脱骨,将五脏抽去,腹内装入海参、鱿鱼、海米、竹笋、香菇、火腿,脖颈装入水氽丸子,鸡蛋煮熟剥皮放于腹后,加料物蒸煮,清蒸后汤白如奶,称奶汤布袋鸡;过油蒸汤呈红色,称红扒布袋鸡。成品菜“折翅弯脖如打恋(如鸡打恋窝),无骨完整背丰满,吃时用筷轻一按,当众即可下鸡蛋”,故又名“鸾凤下蛋”。被聊城市消费者协会定为“鲁西名吃”。
五更炉熏鸡
八百年的好味道——五更炉熏鸡。
明朱洪武年间,黄河发水,连年战乱,全国各地灾荒连连、人烟稀少,尤以山东等地更甚。于是官府决定从没有遭受战乱的山西洪桐县等地移民,集结到老鸹窝大槐树下迁往山东、河南、安徽等地。有张姓兄弟也在迁徙之列,由于官府规定同族同姓不得迁往同一地方,于是弟弟改姓刘,并如愿一同迁往山东阳谷。次年仲秋,弟弟五更起床打算煮只鸡去看望十里之外的兄长,后忽见厨房有梨木,顿生想法,用梨木做柴支炉生火将鸡熏蒸起来,以寄离乡之情、思亲之苦。结果到兄长处吃将起来别有一番风味。这一做法逐渐被人们仿效起来,将梨木熏鸡作为走亲访友的礼物,以示思亲之情,大吉大利之意,后来当地渐渐演变成了仲秋节送熏鸡的风俗。后人在此基础上改进工艺和配方,演变成了一种地方名吃。
五更炉系列熏鸡,秉承传统工艺,八百年的熏制秘方,采用现代先进的食品加工工艺,使传统食品达到工业化生产,既保持了传统熏鸡的独特风味,又营养卫生,是现代人时尚新型的食品。五更炉熏鸡,以优质的乡村草鸡为原料,精选20种天然中草香辛料腌制,烟熏,真空包装,杀菌等工序精制而成。鸡肉质细腻,色泽金黄、味道芳香入骨,闻之熏香浓郁,食之颊齿留香,实为自食或馈赠之佳品。
五更炉熏鸡
山东省阳谷县现辖行政区域
阳谷乌枣
乌枣亦称熏枣、焦枣,是阳谷县的传统土特产。
1936年修《阳谷县志》在“特产乌枣”中记述道:“邑为产枣之区。乌枣用鲜枣加火熏制,手术特精。远销南省,岁以数万袋计,获利甚巨。近时局之变,枣业亦多变化,然每年制造仍复不减。”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阳谷县乌枣生产不断发展。年仅外贸部门即收购吨供应出口,畅销港澳及东南亚等地。
乌枣系选用熟透鲜红枣,经水煮、窑熏、阴晾等工艺精制而成;仅窑熏一道工序,即要反复三次,费时六天,每次熏烤一天一夜、晾一天一夜再放入重熏。熏烤中每12小时要翻弄一遍,经“三次窑子六遍火”方算过关。乌枣制成后,色泽乌紫明亮,花纹细密,并带有特殊的香甜味。
阳谷小尾寒羊
阳谷小尾寒羊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小尾寒羊,是牛科、羊亚科下动物类,是我国肉裘兼用型绵羊品种,具有长发育快、早熟、繁殖力强、性能遗传稳定、适应性强,被国家定为名畜良种,被人们誉为中国“国宝”、世界“超级羊”及“高腿羊”。 并被列入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目录》。它既是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最佳项目之一,又是政府扶贫工作的最稳妥工程,也是国家封山退耕、种草养羊、建设生态农业的重要举措。[
阳谷小尾寒羊
武大郎烧饼
武大郎烧饼,鲁西名吃。始源于北宋景佑年间。始称“炊饼”,后改称“武大郎烧饼”。因在《水浒传》《1》两部古典名著中均有描述而名扬四海。武大郎烧饼金黄酥香,造型美观,诱人食欲。多年来,经过历代厨师们的不断创新与改进,使之成为做工精细,香脆可口,便于携带,馈赠亲友之佳品。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的一种风味小吃,其味道香脆可口,外焦内柔,韧性十足,咀嚼时有芝麻的破碎声响与芳香,进入深度咀嚼,韧面饱含着麦子、水气、盐的咸味和胡椒粉味,交揉一体,至嚼成饼团吞咽,成功地给食者以大力吞咽的快感,饥腹时吃炊饼,这种吞咽的快感尤甚,颇受欢迎。
鲁西名吃。始源于北宋景佑年间。始称“炊饼”,后改称“武大郎烧饼”。因在《水浒传》《1》两部古典名著中均有描述而名扬四海。武大郎烧饼金黄酥香,造型美观,诱人食欲。多年来,经过历代厨师们的不断创新与改进,使之成为做工精细,香脆可口,便于携带,馈赠亲友之佳品。
炊饼是一种干体结构的面制食品,如同其他的饼类,圆形,比VCD光盘略大,外表有一层芝麻,两边相似,便是没有正反面之分炊饼外部有些干焦,呈琥珀色,内部有一夹层,夹层内是盐和胡椒粉,外焦内柔,韧性十足,吃时必须口咬手撕,富弹性吃炊饼可以完全不用菜佐,但是可以喝汤,或就凉白开矿泉水咽之咀嚼时有芝麻的破碎声响与芳香,进入深度咀嚼,韧面饱含着麦子、水气、盐的咸味和胡椒粉味,交揉一体,至嚼成饼团吞咽,就成功地给食者以大力吞咽的快感饥腹时吃炊饼,这种吞咽的快感尤甚。
武大郎炊饼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食品。经过几年的精心研制,开发创作工艺日臻完善。
武大郎炊饼共有四种口味可供顾客选择,具体为:五香味炊饼、麻辣味炊饼、咸味炊饼以及甜味炊饼。每盒炊饼的干含量皆为八十五克,保质期为一百八十天。
阳谷糖醋黄河鲤鱼
糖醋黄河鲤鱼是山东的传统名菜,黄河由山东入海,黄河鲤鱼不仅肥嫩鲜美,而且用它烹制的糖醋鲤鱼极具特色,造型为鱼头鱼尾高翘,显跳跃之势,这是寓“鲤鱼跃龙门”之意,且糖醋汁酸甜可口,十分开胃。
做法:将黄河鲤鱼前期处理,改好花刀、挂糊经油锅炸熟,再用黄河水制作的三伏老醋加糖制成糖醋汁,浇在鱼身上,香味扑鼻,外脆里嫩带酸甜,是鲁菜系的名菜之一。
美食类型:鲁菜
美食推荐:阳谷宾馆,东昌宾馆,山东大厦
王金亭炖鸡
郭店屯位于阳谷县城东北22公里.世传,此地亦是古代行军屯兵处,故此称村名为:"过店屯"后讹为郭店屯。据考,明初洪武年间,刘、周等姓从-迁此定居。由于此地是聊城至阳谷,堂邑至阿城,沙镇至七级的道口,居民多开店铺为过往路人提供住宿饭食为生计。
清末,王氏祖先因躲避战乱迁居于郭店屯。因祖传厨师技艺,也以开设饭铺客栈为生计,“王家店”在当时就是当地较有名气的店铺之一。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王德茂先生烹制的鸡肉味道鲜美,人品厚道而深受过往路人的赞誉。七十年代,将烹鸡技艺传授于三子王金亭。王金亭先生在继承祖传烹鸡技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发掘民间传统,结合运河地区风俗创制了“王金亭炖鸡”。
谷山调
原名“唱三弦”,均为盲艺人演唱,系济宁三弦平调传至阳谷的一个分支。因该形式流行于阳谷县境内谷山一带,定名“谷山调”。
传统演出方式,亦是盲艺人自弹三弦,腿上绑节子击节演唱。唱腔为六声徵调式,始终为1/4节奏。以流水板为主,但亦有长达十几板的婉转拖腔和俏口垛句,并可任意吸收民间曲调,演唱起来毫不单调。
谷山调书目与三弦平调略同。唱段有《唐王探病》、《包公夸桑》、《八戒拱地》等30余个,中长篇书有《五女兴唐》、《西游记》等。
信息来源:山东省情网
张秋木版年画
张秋木版年画是山东省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自元代由山西、陕西引至山东省阳谷县张秋镇。据《寿张县志》记载以及文史专家考证,明清时期,张秋木版年画空前繁盛,和苏州桃花坞、潍坊杨家埠、天津杨柳青合称为全国四大木版年画基地。2008年,张秋木版年画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张秋木版年画的制作方式有别于其他年画产地。杨家埠、杨柳青等地年画早期均粉脸加工,而张秋木版年画只套色不手绘开脸,张秋木版年画以其简朴独特的风格展现其艺术魅力。张秋木版年画的造型圆中见方、横向夸张、流畅有力、豪迈大方。人物造型眼睛窄长,鼻梁鼻翼瘦窄,形象丰满古朴,表情安详含蓄。它独特的艺术风格充分展现了鲁西人民的刚劲、朴实、豪迈、大方的人文气质。
张秋木版年画题材大都因袭传统画样,以神像为主。仅门神一项就有130多种,加上其他年画题材,品种多达300多种。年画题材丰富多彩,大都是反映人们生产生活的耕织图、渔家乐以及戏曲故事、民间传说、历史英雄人物。张秋木版年画的体裁有十多类:比如门神就有大中小三种,当地称大裁、二裁、三裁,也称大鞭、二鞭、三鞭(因门神中有武将执鞭,故又称鞭)。门神题材大都取材于《三国演义》、《封神演义》及古代传说。除了门神,还有单座、娃娃画、扇面画、神马、画对子、纸扎画等。
张秋木版年画,展现着人民群众的文化脉动和文化意蕴,以及民俗风貌、审美意识,更体现了阳谷人文情怀和阳谷人的精神世界。
寿张肉旋子
“寿张肉旋子”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最早源于寿张北街李家,现由李家第五代传人李德全制作。操作工艺仍以传统工艺为基础。做工别致,与众不同,选用上等嫩羊肉经手工剁制成馅。和面随季节调制面团,将和好的面团揪成“小剂子”,再擀成“舌形”面片,先抹一层油,再抹上馅,两手从窄向宽处卷好再用两手朝相反方向拧压成旋扁形,再擀成直径七寸、厚三分的饼,这样做,层次多如旋状,故名“肉旋子”。把做好的旋子饼放鏊子上两面烙微黄,再放平底锅内炽烤,平底锅内放入枣大的砖球进行传热,烤至两面金黄凸起即可。其特点:黄中透红,外焦里嫩,香酥可口,别有风味。
张秋炖鱼
此菜为阳谷地方传统名吃。最早始于张秋南街李文端师傅之手,李文端过世后,其儿子李登诚继承父亲传统工艺,取名“张秋炖鱼”。由于李登诚膝下无子,祖传工艺被侄子李学敏所继承,一直延续至今。京杭运河漕运时期,雅号“小苏州”的张秋镇,“繁华压两京,舟车似潮涌,河中鱼虾鳞如玉,两岸鹅鸭白如云。”张秋镇又邻黄河堤岸,据《阳谷县志》记载,清顺治年间,黄河几次决口流溃张秋,大小河流与黄河相通,这就为鱼类的滋生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李学敏几代人就在这种条件下研制出倍受食客欢迎的“张秋炖鱼”。经他们炖出的鱼,风味与众不同,骨酥肉嫩,口味鲜香,回味无穷。
琉璃丸子
“琉璃丸子”这道菜,在阳谷民间喜庆宴席中都少不了。它的做法与众不同,而且往往以此菜来评价厨师技术的高低。此菜不加任何发泡剂,纯用淀粉的糊化原理加工而成,待丸坯炸成金黄色,放入熬制好的糖液中颠翻均匀,冷凉后盛入盘中,犹如颗颗珍珠落玉盘,玲珑剔透,金光闪闪,入口酥脆香甜,令人口味生津。(文/阳谷县志办)
金莲食品系列
阳谷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隋开皇十六年置县,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历史。金莲食品系列,源于《水浒》、《1》两部名著,虽书成于明代,然品系实创自于北宋年间沿承至今,故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一直在鲁西、豫北、冀南一带民间流传,红白喜事及祝寿等活动皆以品尝金莲菜系、食品系列为自豪。因此,金莲食品系列是八百余年来,依照名著在鲁西、冀南、豫北地区广大农村做成的。金莲月饼系列注重营养,内存鲍鱼、莲蓉、海苔、瑶柱等海上珍品,富含钙、磷、铁、核黄素尼克酸等元素。
金莲烧饼:色泽金黄,外酥里嫩,边沿切8-9刀,芝麻脱皮。
金莲咸菜:咸味适中,悠香味厚。
阿城阿胶
阿城阿胶千百年来,一直由官方和民间共同研制生产,目前已形成阿城、东阿、平阴三大生产基地。特别是阿城阿胶数百年来传承下来的煮胶方法:小黑驴、白肚皮、吃狮耳山上的草,喝狼溪河的水,吕场打个滚,扒下皮,用古阿井水,加热融化,金锅、银铲,用桑木劈柴烧四十九天,最后熬成阿胶的制作工艺,一直备受人民的推崇。
山东阳谷阿井阿胶厂,地处阳谷城东15公里,东南距武松打虎景阳岗仅5公里。厂内有一古泉,距今至少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井水色绿而重,清冽甘美,富含钙、镁、钾、钠等十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用此水煮胶,易除杂质,增强疗效。久饮此水,可主消渴,利小便。
该厂所成产的“贡”牌和“宗”牌阿胶,患者服用,疗效显著,2005年北中国医药联合会评为“全国百姓求医问药首选放心药品”
阳谷木雕
阳谷木雕,是创始人王传成在继承传统雕刻技法的基础上,从其他艺术门类中吸取营养,大胆创新,独创了风格独特的景阳木雕。其作品大多取材于水浒故事和本地民俗风情,纯手工作品,刀法纯朴圆润,细密流畅,刻画人物形神兼备,造型生动稳重,淳朴自然,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王传成是阳谷文化家具研究院院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新加坡新神州艺术院名誉院士、聊城市政协委员、阳谷木雕创始人,他创作的大型木雕价格在10万至上百万不等,另外还有木板画、樟木箱、木制工艺品。
阳谷民间剪纸
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他们自己生活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阳谷县定水镇的女艺人洪春,自幼钻研这一民间艺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成为阳谷县人人皆知的“剪纸艺术家”。女艺人洪春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的剪纸艺术,使阳谷县的剪纸成为聊城市旅游特色产品之一。
阳谷鲁西黑头羊
阳谷鲁西黑头羊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阳谷鲁西黑头羊是山东聊城阳谷县的特产。
我国鲁西黑头羊肉羊生长速度慢、产肉率低、肉质品质欠佳等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国肉羊品种的发展,尤其是肉用种羊长期以来依赖国外进口。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将地方优良品种多胎性状与引进品种的产肉性能结合起来,以杂交后代为基础,成功培育出了鲁西黑头肉羊新品系。 我省地方肉羊品种普遍存在前胸不发达,体躯狭窄,肋骨开张不够,后躯不丰满,产肉性能差的现状,引进南非专用肉羊品种杜泊羊与鲁西本地品种小尾寒羊开展杂交;将引进品种产肉与地方品种多胎性状结合起来,选择理想型个体组建育种群。采用常规育种技术和FecB分子遗传标记辅助选择,通过选种选配,横交固定和扩繁推广,培育出了适合我省肥羔生产的肉用绵羊新品系——鲁西黑头肉羊多胎品系。该品系的肉羊生长速度快、繁殖率高,且耐粗饲、羊肉品质好,颇受市场欢迎。日前,专家对该课题鉴定认为,总体研究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对推动我国肉羊产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阳谷鲁西黑头羊
阳谷地大物博,还有那些特色产物!
老乡们可留言补充
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点赞是一种尊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