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客家手工艺品出海的困与机

客家手工艺品出海的困与机

梅州市锦芳工艺有限公司展厅内,各式各样的藤编手工艺品琳琅满目。胡瑞 摄

客家手工艺品出海的困与机

海关关员到企业开展政策宣传。胡瑞 摄

客家手工艺品出海的困与机

梅州藤草编手工艺品远销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南美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南方日报记者 何苑妮 摄

客家手工艺品出海的困与机

一件件精美考究的手工艺品从梅州发往海外,装点着西方节日的气氛。 南方日报记者 何苑妮 摄

客家手工艺品出海的困与机

同样的藤条、草绳,在不同造型的铁制框架上变身为栩栩如生的麋鹿、圣诞树、圣诞花环等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

南方日报记者 何苑妮 摄

同样的藤条、草绳,在不同造型的铁制框架上,分别变身为栩栩如生的麋鹿、圣诞树、圣诞花环等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

这些洋气、精致的手工艺品,最早始于一根藤条,产自广东梅州。

长期以来,在欧洲的礼品市场中,只要提及中国进口工艺品,必有人谈及梅州、谈及畲江。伴随着一次次自我革新、转型升级,目前梅州藤草编手工艺品年出口量稳定在4亿元左右,有相关出口企业30余家,产品远销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南美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几年,受成本上升、汇率变动、疫情等因素影响,曾为农户增收、地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手工艺产业一度陷入发展困局。

困中求变,危中寻机。在梅州积极应对外贸发展形势,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大背景下,加之梅州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RCEP等一系列利好政策陆续落地,不少从业者从困局中看到了新的机遇。

●南方日报记者 何苑妮

通讯员 胡瑞

积淀

产业发展40年成规模

6月末,来到位于梅县区畲江镇的梅州市锦芳工艺有限公司,车间内已备足马力开工赶制订单,带翅膀的天使、逼真的圣诞树、藤制的花环,每一件都精美考究。每年2—7月,这些精美的手工艺品陆续被打包装箱,从山区梅州启程前往大洋彼岸,装点西方的节日气氛。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上世纪70年代,梅县松口、大埔茶阳开创了广东省编织工艺品的先河,梅县、大埔、兴宁、五华等地相继兴办编织工艺厂。松口的工匠将手工编织的技艺带到畲江镇后,从此落地生根。

作为一名从事动植物检疫30多年的老师傅,梅州海关关员钟小坚见证了这一行业的发展历程。据钟小坚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期,梅州出现了第一批藤草编手工艺品出口企业,数量不多,仅有3家,但年产值已经达到1000万元,产品以一些简单的藤球、藤圈为主,主要销往欧美市场。

“随着越来越多当地人的加入,藤草编手工艺品行业迎来一波发展高潮,最高峰时出口企业数量达到了90多家。”钟小坚表示,那时企业大都为小作坊规模,虽尝到了出口的甜头,但对国外准入标准、行业风险、出口单证等多方面问题都不甚了解,为此自己还和同事们三天两头往企业跑,帮助企业完善入口原料、加工储存和生产出口等工序,做好防虫、防霉、防感染等防疫措施,保证产品达到国外的标准。

小家庭作坊,正是当时手工艺行业最广泛的生产生态。如今已步入千万级别企业行列的行业龙头——梅州市锦芳工艺有限公司,在1982年成立之初,就仅有刘国南、刘国武兄弟俩经营。

客家手工艺品漂洋过海,不仅让当地许多企业赚到了“洋票子”,也解决了畲江当地大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

在刘国武的带领下,记者来到畲江镇的街头巷尾。临街的商铺人来人往,不少打开门做生意的店家同时编出一个个初级手工艺品,这已经成为了当地人的一种习惯,每人的手上功夫都十分娴熟。

“把这个丝线缠到架子上去,我的工作就完成了。送到企业后再进行深加工,像这样大中小为一套,酬劳8角。”畲江人廖大姐一边忙碌一边说,“每天送孙子上学后我就来熟人的店里动手编一编,一个月也能赚几千元。”

多年来,畲江镇逐渐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全镇相关企业和2000多户家庭作坊式加工经营户,有效解决了当地近八成劳动力就业。

与此同时,该镇不断加快行业协会规范化建设步伐。通过加强技术、人才、信息、项目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这一行业做强做大,形成集聚式发展,形成一定的整体竞争力。引导工艺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品种从单一竹编发展成藤、竹、木、铁、丝绸等集声、光、电于一体的五大类共数十万种样式。

如今,畲江镇是广东省工艺编织专业镇、梅州市重要的编织手工艺品生产出口基地,手工艺品远销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在欧洲礼品市场中,只要一提中国进口工艺品必有人谈及梅州畲江。

困局

多重瓶颈制约行业发展

受各种成本上升、汇率变动等因素影响,手工艺这一老行当一度陷入发展困境。

梅州市锦芳工艺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国武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受疫情影响运输费用增加,出口货柜价格从过去的2000元/个一路水涨船高,翻了数倍甚至十倍不止。但反观产品价格,却没有太多的上涨空间。

在兴宁市水口镇,兴宁新球工艺制品有限公司是业内的后起之秀。从2003年成立以来产量便一路高歌猛进,产品远销美国、英国、德国等30多个国家。然而,企业近几年也在为不断上涨的人力成本发愁,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人力成本外,材料成本也在上涨,手工艺产品的价格却没有多少提升。

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发展机会缺失,收益远远低于外出打工的收益,农民纷纷选择到发达地区打工,造成技艺传承、创新后继乏力,加剧这一行业的衰落。

从行业层面而言,梅州手工艺产业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梅州拥有众多的企业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但大部分编织企业都是以家族式或分散式的经营管理方式进行管理,企业管理人员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缺乏专业的培训和现代企业管理水平,企业呈现小而散的状态。

从销售渠道而言,大部分企业主要依靠广交会等展会以及中介公司,开拓市场手段单一。早在1999年,梅州市锦芳工艺有限公司就在互联网上建立网页,利用互联网方便、快捷的信息,拓宽外贸市场。此后,企业做大做强,与早期积极开拓市场不无关系。

“企业应建立自有的知识产权和品牌优势,向相关产品延伸发展,开发多种形式的衍生产品,如家具、家居装饰、建筑材料、文化用品、外贸制品、包装和旅游工艺品,甚至在工业设计、服饰设计等领域进行开发和拓展。”业内人士认为,产业化要求越来越高,实现集约化发展是必然趋势,相关职能部门应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形成有优势活力的企业群体。同时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形成产业集群,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

以梅州市锦芳工艺有限公司为例,过去30多年来,企业不断进行技术革新,申请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获得国家产品技术专利200余项,获评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广东省出口名牌、梅州市工程技术产品研发中心等殊荣。

创始人刘国南、刘国武兄弟二人认为,无论行情如何变化,立足根本、紧跟市场、坚持创新才不会被淘汰。“工艺品是一种技术更新快、变化多、周期短的行业,设计速度稍迟一步,就可能导致产销脱节,因此要让创意跑在前面。”他们告诉记者,针对市场需求,企业不断开发适应不同国家、不同市场的产品,有望获得新的空间。

机遇

利好政策叠加注入新活力

上午9时,载满货物的运输车辆驶过梅州综保区卡口,开启了园区新一天的忙碌。作为广东省首个内陆型综合保税区、梅州首个国家级发展平台,梅州综合保税区的封关运行对促进实体经济、外贸稳增长注入了新动能,也不断增强着本地企业的发展信心。

“通过综保区出口货物,具体怎么操作?”“企业是否需要到综保区另外租赁仓库,会不会另外增加成本?”……

自梅州综合保税区获批以来,梅州对这片承载着开放希望的土地寄予厚望。对于仅仅数公里之隔的手工艺品出口企业来说,更加期盼能够借助梅州综保区、梅州国际无水港、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平台优势,再次实现对外突围。

“企业出口货物储存在保税区内,运距更近、出口更方便,节省了物流时间和搬倒成本,货物可实现‘7×24’小时出入区,还能直接在区内完成退税,效率大幅提升。”梅州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考虑到目前畲江出口业务量有限,中小企业可以通过“集拼”方式出口,提高仓库利用率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有机会拓展客源。

“你们有没有日本、新西兰或澳大利亚这些国家的订单?”“你们是否知晓最新的RCEP政策?”……

为持续扎实推动保稳提质措施落地,助力梅州外贸高质量发展,近期,梅州海关组建的政策宣讲小分队到各县区和行业协会开展综保区、RCEP、加工贸易等政策宣讲时,梅州海关关员认真听取外贸企业的意见建议,根据企业需求进行精准帮助支持。

梅州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6个东盟成员国,以及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4个非东盟成员国之间正式生效。

作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重要载体,目前RCEP成员国达到15个,覆盖全球约30%的人口、30%的经济总量和30%的对外贸易,潜在的巨大市场对梅州外贸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

“通过RCEP,中国首次与日本建立自由贸易关系,之后梅州与RCEP成员国贸易往来将会越来越频繁,帮助企业用活用好各项政策,让梅州产业发展长久受益。”梅州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

“专业镇建设和发展,是梅县区抢抓全省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和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机遇的重要抓手。”梅县区科工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对于作为广东省工艺编织专业镇的畲江,梅县区将突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原则,强化服务,精准施策,加强专业镇中小微企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努力推动传统专业镇转型升级、做强做大,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延伸

海关部门进一步提升通关效率

服务小产业 保障大民生

在梅州鸿兴工艺品有限公司,梅州海关关员正在对企业藤草编手工艺品生产进行日常监管。

“今年夏天高温多雨,天气炎热潮湿,容易导致藤草制品发生霉变或有害生物滋生。”梅州海关企业管理科副科长伍伟军介绍,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该关制定工作方案,对有出口业务的30多家企业进行分类指导,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强防潮防霉防虫害质量管理,保障出口产品质量安全,为企业发展抢得先机。

“海关的指导非常及时,帮助我们从源头上把控出口质量,确保我们产品符合出口国要求。”梅州鸿兴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晓告诉记者,今年1—5月该公司出口工艺品1268万元,同比增长639%。

“竹木藤草制品企业多为小微企业,易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这就需要我们精准扶持。”梅州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该关落实汕头海关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十项行动,成立政策宣讲小分队,精准宣传《出境竹木草制品检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要求,手把手指导企业掌握工艺品检疫处理要求等专业知识。结合工艺品企业出口需求,及时收集出口国规范要求,对企业进行精准推送,为企业产品出口提供预警信息和解决方案,帮助企业严把原料到成品各环节检疫风险。

针对前一段时间雨天运输不畅、船期难预约等问题,梅州海关急企业所急,进行精准扶持,设立出口绿色通道,提供预约查检、优先查验等服务,做到“随报随查、随查随放”,帮助企业提高通关效率,确保“零延时”供应出口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该关还与深圳海关联合,实现出口检验检疫口岸与属地风险联动协同监管改革试点,建立“属地监管企业,口岸验证产品,风险联动协同”的监管模式。在风险可控前提下,降低查验比率,尽可能降低疫情对企业的影响。

汕头海关法规和综合业务处副处长丁峰表示,针对当前受疫情影响出现“一柜难求”的情况,探索推广“属地海关与口岸海关风险联动协同监管”新模式,进一步提升通关效率,是解决企业困局的实事、好事。今年以来,该关已经帮助180批竹木藤草制品通过该模式快速出口。汕头海关将继续抓好推动改革,有力巩固促进外贸保稳提质成效,为全力支持广东外贸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上一篇新闻

穆加贝灵柩运抵家乡,灵柩前放国父花环,遗体将葬家乡而非英雄墓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3天玩转狮城精华全攻略!尽赏上帝的后花园!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