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19日 星期三

中越开战前夕,邓小平访问美国略施巧计,让苏联百万大军不敢妄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部冷门电影,名为《高山下的花环》。这部豆瓣评分9.4的神作,讲述的就是对越反击战的悲怆故事。电影里,一位将士这么形容越南:“咱们中国啊,用几百亿养出了一匹白眼狼。” 这句台词令我印象深刻,因为它恰如其分地解释了,上世纪70年代中国与越南间的微妙关系。

中越开战前夕,邓小平访问美国略施巧计,让苏联百万大军不敢妄动

1978年12月份,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在会上提出,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专门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发展策略。

可以说,这是新中国历史的关键转折点之一。此时的中国,迫切需要稳定的外交环境,为经济建设提供肥沃的土壤。

但事与愿违,彼时中国的外交环境却很复杂:由于苏联日益严重的霸权主义,中苏关系恶化。中国与美国则关系平平,未正式建交。更令人头疼的是,昔日大力扶持的越南,不顾两国邦交,屡次在中越边境挑起争端,对越反击战一触即发。

中国与越南,是大国扶持小国的典型案例,有句老话说得好:“越南的安宁与美好,是中国和中国人民勒紧裤腰带换来的。”

如果回看历史,在越南寻求独立、谋划统一的进程中,中国一直是越南的忠实后盾。尤其是在越南抗法战争时期,中国不仅提供了总价值200亿美元的战略物资,且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了大批军事专家与军火设备,可以说是举国之力援助越南取得了胜利。

1975年越南终于完成了国家统一,然而谁也想到,农夫与蛇的故事上演了。解除了内忧的越南,其野心开始膨胀。罔顾中国对它的帮助,疯狂在中越边境挑衅。越南还在国内推行高调的反华政策,并将20万华侨同胞驱逐出境等等。

不仅如此,越南开始推行“大印度支那联邦”战略,它瞄准了老挝、柬埔寨、泰国等法属殖民地,妄图通过吞并周边小国,进一步提高其综合实力,这个行为对中国而言,更是具有潜在的威胁。

越南持续的“骚操作”,让中越关系越来越紧张。中国多次对越南发出严肃警告,希望其停止霸权行为,但收效甚微。

那么,为何越南会突然“反水”呢?

小小的越南突然如此嚣张,离不开苏联的“煽风点火”。为了阻止中美关系进一步缓和,苏联决定全力帮助越南,两国更是签署了友好互助条约,直接建立起了同盟关系。

自此,中国不得不直面苏越两面夹击:一边是越南在边境不断挑衅,一边是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陈兵百万,试图逼迫中国向其低头。

中越开战前夕,邓小平访问美国略施巧计,让苏联百万大军不敢妄动

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邓小平却能略施妙计,利用美中苏的“三角关系”,让苏联的百万大军不敢轻举妄动,同时带领中国取得了对越反击战的最终胜利。

面对苏联强势的军事压迫,邓小平在对越反击战前夕都做了哪些准备?中美苏三国又发生了怎样的精彩博弈?最终“劝退”苏联的原因又是什么?

总得来说,是邓小平出色的政治博弈能力和高超的外交手腕,直接抓住了苏越两国的“命门”。而这一切的一切,还要从中苏美“三角关系”谈起...

没有永远的朋友:中苏关系趋冷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苏联与美国成为世界两大巨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全方位的禁运封锁政策。那时的中国,经历了多年战争摧残,百废待兴,口袋里更是穷得叮当作响,好在幅员辽阔,发展潜力巨大。

毛主席为了给中国谋得安稳的发展环境,制定了“一边倒”的外交策略,投身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为了拉拢中国,结盟之初,苏联在经济、军事等方方面面都伸出了援手。

中越开战前夕,邓小平访问美国略施巧计,让苏联百万大军不敢妄动

当时我国非常依赖苏联老大哥的肩膀,两国来往密切,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派遣了大量的专家学者来访中国,传授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建设手段。中国与苏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保持着友善、互助、亲密的关系。

与中苏的亲密不同,彼时的中美关系却非常紧张。时值朝鲜战争爆发之际,中国与美国在朝鲜战场开展了激烈的军事对抗。美国对中国可谓是“讨厌得牙痒痒”。

即使在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的敌意也仍未降低,其第七舰队频繁骚扰台湾海峡,严重侵犯中国的领土安全。

中越开战前夕,邓小平访问美国略施巧计,让苏联百万大军不敢妄动

然而,在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上台后,中苏的“甜蜜期”戛然而止。两者的关系出现裂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深层原因:中国在探索合适的发展路径时,开始逐渐意识到,国家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打开国门,广泛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新思想、新经验,同时加强与各国的经济往来,而“一边倒”的策略,显然已经阻碍了我国的正常外交。

也就是说,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阵营的生硬割裂,使得我国与西方世界基本属于断联状态,更别说积极的贸易往来。中国希望能够打破这种僵局,而苏联的想法却迥然不同。

新的冷战格局形成以来,作为世界巨头之一的苏联,一直在疯狂拉拢其他国家加入自己的阵营,通过结盟来抗衡西方资本主义。

同时,为了稳固大国地位,苏联过度发展重工业,而忽视了经济层面的建设,不仅搞得其内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跟着有样学样,导致经济建设极度落后。

落后就会挨打,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硬道理,幸好邓小平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准备调转马头,好好搞搞经济。而搞经济的重要一步,就是与发达国家“破冰”。显然,中国与苏联在国家发展方向上已然分歧。

第二、直接原因:借用毛主席的话说:“同苏联闹掰是在1958年,他们企图在军事上控制中国,我们不干。”

详细来讲,就是苏联企图在中国建立军用长波电台,毛主席认为这是侵犯中国主权的无理要求,当机立断地拒绝了。说来唏嘘,曾经倡导“独立平等”的苏联,这些年的控制欲却越发旺盛,多次试图干扰中国内政,从此中苏关系开始趋冷。

中越开战前夕,邓小平访问美国略施巧计,让苏联百万大军不敢妄动

随着中苏关系逐渐冷却,美苏争霸也愈演愈烈。美国小动作不断,与国民党走得很近,大力煽动蒋介石出兵反攻大陆。

国民党经常派出舰队骚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同时国军的飞机更是经常飞抵内陆,在云南、贵州、青海等地空投特务和传单,搅得人民生活不得安宁。

毛泽东深知台湾的背后是美国。为了敲山震虎,他巧妙地将台湾问题与大陆的反美抗争结合。

1958年7月,恰逢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访华,毛泽东趁势下令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炮声持续一月之久。这场战斗,明里打蒋,暗里打美。

美国以为这场炮轰是中苏合意的布局,最终停止了再次反击。事后,赫鲁晓夫却认为我们利用苏联打了个马虎眼,苏联恼羞成怒,彻底与中国闹掰。

中越开战前夕,邓小平访问美国略施巧计,让苏联百万大军不敢妄动

中苏“蜜月期”的结束,为中美关系破冰提供了契机...

没用永远的敌人:中美宣告建交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宣布加入联合国。中美苏三国间的制衡关系,变得越发耐人寻味。任意两者间的冲突或往来,都会引发第三方的高度关注,同时三国间的一举一动,又对世界的政治形势产生多维度的影响。

中苏交恶后,中国自然需要缓和与美国的关系,以此抵抗苏联方的压力。

对越反击战开始的前夕,邓公下的另一步大棋是——高调出访美国。

这个关键性举动,奠定了对越反击战的胜利基石。

中美关系自1972年破冰以来,一直没有长足进展。但是,随着苏联开始进行全球性扩张后,美国开始在“美苏争霸”的局面中落入下风。美国迫切需要一个合适的“朋友”,与自己携手抗苏,而中国无疑是最佳选择!

见到时机成熟,中国对美国释放出缓和信号,邓小平也向美国政府直接表示:“中美建交势在必行,而且越快越好。”1979年1月1日,中美宣布正式建交。28天后,75岁的邓小平冒着严寒,登上了开往美国的飞机。

中越开战前夕,邓小平访问美国略施巧计,让苏联百万大军不敢妄动

睿智的邓公,在出访前安排国内部门做了2件事:第一,通过新华社向全世界散发通告,继续强烈谴责越南的挑衅行为。

第二,让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向安理会提出议案,要求联合国安理会督促越南停止侵略柬埔寨的行为,以及对中国边境的骚扰行为。这两件事情不仅将越南的无耻行径昭告天下,同时让中国占据了舆论与道德的制高点,为对越反击战做出了铺垫...

美国白宫南草坪上首次并排升起五星红旗和星条旗,总统卡特为邓小平举办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双方开启了为期9天的谈话,主要内容还是进一步加强中美的经济合作,同时也就美苏关系、中美关系、东南亚等区域问题交换了看法。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美两国就越南问题进行第一次正式对谈时,邓小平对卡特这么说:“中国是一个从来不希望战争的国家,但是就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而言,中美两国要是想得到世界上的长久以及稳定,就一定要站在统一的立场上,结成统一的战线。

他还一针见血地指出,越南扩张的背后,实质是苏联在操控与指挥。越南是一个拥有五千万人口,几百万军队的国家。

如果无法遏制越南,一旦苏联布局成功,中美两国将会面临更危险的处境。因此中国也希望美国作为世界巨头之一,能够就越南问题发挥出正面作用。

对邓小平的分析,卡特给出了肯定的态度。几经权衡后,在当天下午的对谈中,他更是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复:“美国将会尽最大努力联络同盟,并阻止盟国给予越南任何军事援助。同时美国也在鼓励其他东盟国家结成战略联盟,一起对抗越南的侵略战争,并且美国已经警告苏联方,如果苏联继续暗中支持越南对柬埔寨的侵略行为,那么美苏关系将会破裂。

双方共计经过三次正式会谈,求同存异在部分问题上达成了一致。2月1日,两方共同发表了《中美联合新闻公报》。

公报中指出,中美双方再次申明,反对任何国家、任何集团、任何形势的霸权主义,并且愿意为守护世界和平、安全以及民族独立伸出援手。

中越开战前夕,邓小平访问美国略施巧计,让苏联百万大军不敢妄动

邓小平访美的9天里,他与卡特的私人对话是严格保密的。不仅苏联与越南方面高度关注二人的交流,中美两国的媒体更是希望能够挖掘出私人探讨的内容。

然而,邓公其人,面对媒体总是游刃有余地,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位美国记者直接提问邓小平,就越南问题到底中美两国达成了什么样的共识?

中越开战前夕,邓小平访问美国略施巧计,让苏联百万大军不敢妄动

邓小平低头略微沉吟了片刻,转而笑盈盈地对着镜头说了一句:“小朋友不听话,要打屁股咯。”此言一出,博得满堂哗然。这句话不仅表明了中国对越南采取军事行动的决心,也暗示了中国与美国对这场战争无所畏惧、势在必得。

当然,邓小平访美仅仅只是战前准备的关键策略之一,除访美以外,邓公更是四处游走,稳住了周边各国的关系,不仅将对越反击的正义性宣扬了出去,且获得了多方的实质性支持。

稳定局势 邓公四处奔波

朝鲜,作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获胜方,毋庸置疑,自然是站在了中国的阵营之中。自越南开始频繁骚扰边境,邓小平决定从亚洲周边国家开始访问,他的第一站就是日本。

1972年,时任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开启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序幕。然而,自此之后,中日间的关系止步不前,并没有进行过多的贸易往来,加上遗留的历史问题,双方间的互动较少。但是,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前夕,邓小平决定主动打破僵局,与日本建立友好关系。

1978年10月22日,邓小平抵达日本正式进行访问。此行是来学习日本发展经济的经验,探索技术、资金、企业如何高效运作等,以供中国的经济建设做参考。

中越开战前夕,邓小平访问美国略施巧计,让苏联百万大军不敢妄动

然而中日双方都明白,此行最重要目的,是展现出我方就越南问题的态度并获得日本支持。邓小平睿智幽默的谈吐、深刻而警醒的视野,给日本民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日本人民很喜欢他,甚至在日本掀起了一波“中日友好”的浪潮。

在与日本首相福田赳夫进行正式会谈时,邓小平再次向日方申明了越南问题的利弊,他强调:“通过促进中日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和其他方面的交往,会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产生积影响,中日之间的友好关系和合作是两国人民共同的愿望。而且这种友谊也将世世代代地延续下去。

日本政府显然非常看好中国的前景,此时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对日本有百利而无一害。日方欣然同意与中国携手并进,并放弃参与对越南的全部支援方式。

1978年8月12日,双方更是正式签署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自此,东部的潜在威胁直接解除。

中越开战前夕,邓小平访问美国略施巧计,让苏联百万大军不敢妄动

此时国内早已严阵以待,邓小平一边指挥驻巴基斯坦的大使协助巴基斯坦政府,共同处理印度的潜在危险。

一边开始排兵布阵,先是在我国北部地区,由国防部部长徐向前亲自带领铁骑在中苏、中蒙边境镇守,直面苏联的军事压力。

对于中越边境的冲突,为了保住国际舆论下的有利地位,中国并未马上集结多重兵力。

这种保险的打法,却助长了越南气焰,极力推行区域霸权主义,直接将手伸向了柬埔寨。由于担心东南亚国家受到越南的“策反”而走上歧路。

从日本回来后不久,邓小平又在11月份火速南下,依次拜访了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这三个国家。每到一个国家,邓小平都会重申他的态度:强烈反对苏联与越南的侵略行为和霸权作风,杜绝越南成为“下一个古巴”,并警告越南放弃侵略柬埔寨。

我们都知道,自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了世界主题。国家们纷纷步入正轨开始重建家园,大多数的国家在与邓小平对话后,都伸出了友善之手。

其中,不得不详细聊聊邓公拜访新加坡的“二三事”。1978年11月,邓小平搭专机抵达新加坡,并与新加坡总统李光耀展开了对谈。

此时,越南无惧任何警告,入侵柬埔寨已然成为定局。在谈及越南问题时,李光耀认为中国会考虑苏联方的压力,担忧中国会中途放弃抵抗。

中越开战前夕,邓小平访问美国略施巧计,让苏联百万大军不敢妄动

邓小平却大手一挥,很直接地表示:“对于苏联是否会干涉的问题,我只能保证,苏联的任何干预都无法影响中国的做法。即使,最后苏联出兵帮助越南,中国也毫不畏惧。更何况苏联只能躲在背后,现在不敢明目张胆地招惹中国。

这番话,无疑给新加坡和其他东南亚国家打入一针“强心剂”:中国不挑事,但也不怕事。中国主张和平,却也不怕血拼,即使越南真出了问题,中国也能解决。

经过此次的连续访问,除老挝外,大多数东南亚国家都持中立态度,要不公开支持中国。

自此,除越南与苏联仍在挑事外,经过邓公努力斡旋,中国周边的威胁基本解除。邓小平凭借出色的外交手段和优异的军事部署能力,敲山震虎、借力打力,让苏联即使拥兵百万,也不敢在中苏、中蒙边境轻举妄动。

1979年2月17日,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开始。参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作为英雄之师,参与过诸如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等战争,实战经验强大、作战素质优秀。

解放军对阵越南兵,直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半个月里就完成了作战任务,不仅成功重创北部的越军,还捣毁了很多当地的军事设备,并在事态可控后迅速撤兵退回中国,当得一句有勇有谋。

中越开战前夕,邓小平访问美国略施巧计,让苏联百万大军不敢妄动

而苏联在对越反击战期间,除了口头谴责中国之外,从战争开始到结束,并未集合任何兵马支援越南。看来,邓公的高调访美、四处游说周国的战术,确实起到了扼住苏联命脉的目的。

邓小平同志的计策之高超,不费一兵一卒,用智慧巧妙化解了苏联威胁,着实令我辈钦佩。

曾想起《孙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邓小平真不愧为一名高瞻远瞩的政治家与指挥家啊...

上一篇新闻

文莱警察部队4千兵力,与新加坡密切合作,产生1+1>2的巨大效果

下一篇新闻

夹缝中的曙光:胡安·卢纳与十九世纪末的菲律宾艺术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