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新杭州人独爱这里?探寻西溪以西在40年里的逆袭之路
《城市秘密》特邀作者:曹晓波
仅仅二十多年前,文一路往西,到古翠路就是断头。再西行,一条狭狭的农耕泥路,夹了桑林。继续往西,湿地成片,河港横流,无桥不路,无舟难行。近在眼前的村子,隔“洋”兴叹。想西去,只能绕路,往北走三墩,往南走留下、闲林。
如今,文一西路、文二西路,都箭似的通到了余杭。大杭州的西进,只能用“日新月异”这个腻俗却又准确无误的词了。不过,各位看官,你们说说未来科技城崛起的核心区在哪儿呢?好比岩浆喷涌时的那个火山口,你们能讲出来吗?
▲航拍未来科技城 摄影@魔眼
和睦紧挨闲林,湿地和山地,南北相望。十年前,我在五常广福寺遇到两位“义工”,一个和睦人,一个闲林人。和睦人五十出头,他说,三十年前(1980年以前),他只到过闲林,从没到过五常。
20多岁以前一次都没到过五常?和睦与五常是接壤的啊!他说真的,那时候从和睦到五常,田埂烂泥路绕得像八卦阵,还要船过闲林港、方家港、天竺港,没啥事体,到五常做啥呢?后来买了自行车,还得船先驮了车。
▲和睦水乡,和西溪湿地一样水荡相连,面积广大。 摄影@子夷、洪培生
我去过和睦,那有一片比西溪更为原生态的湿地,芦苇茫茫,酒盅粗的水蛇,见到我,从河滩一入水中,昂起头,弯曲了波,优雅远去。他说是的,现在也很少有人去和睦。哪怕有船,你还要晓得河港怎么绕。走路,只能从闲林埠往南一条小路。老人说,日本佬占了闲林埠,都没敢进驻和睦、五常。为啥?河港太复杂。
旁边的闲林人说闲林埠古来有名,以前,杭州人去余杭,去安徽,只能走闲林埠,肋排一样的店面,热闹啊。杭州人只晓得城北有个和睦,城西的和睦村,没人晓得的。
闲林人只说对一半,很久以前,西出杭州,走留下、闲林埠,也只是一条半山腰的路。这路如今成了游步道,是南宋时西去洞霄宫的辇道。当然,闲林埠得名还要早,唐初,余杭县令张士衡告老还乡,“闲居林下”得的名。
▲南宋辇道东岳庙段 摄影@子夷
“闲居林下”,变称了“闲林埠”,也可知晓,这傍山的闲林埠,当年,是和睦水泊的一个大船埠。在闲林埠落船,河渚曲港,悠悠东往,过五常、西溪,到杭州城,应该比颠簸的山路更舒适一些。
有一天,我骑了山地车,从西往东,沿了山道来到和睦村,看到了那一片原生态湿地。我绕低洼,穿农居,走“喻家陡门”,过“油车斗”,这一些与古水利有关的地名,见证过这一片水乡曾经的汪洋。
一直以为,五常与和睦一样,地名都含了“三纲五常”的教化。但查了史料,五常却是谐音转换,比如“五长”、“五藏”、“五尚”。
“五长”即南北向的五常港,五里长。“五藏”,说的是某富人在“五藏埂”埋了金银,后人拿来接济了穷人。“五尚”,说来话长,与洪家埭洪氏宗祠的楹联有关。
▲1981年时的蒋村、古荡、五常区域。放大看地图蓝色区域,满目的地名都是“xx塘,xx桥”。
这楹的上联是“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指南宋建炎年的礼部尚书洪皓,出使金国,被羁押十五年,“全节”而归,封“忠宣公”。洪皓的儿子洪适、洪遵、洪迈都官拜高职(等同宰相),洪迈的名气似乎大一点,著有《容斋随笔》。
下联“明纪祖孙太保五尚书”,说的是洪皓的后代洪钟,在明朝当过太子太保刑部尚书。儿子洪澄、曾孙洪瞻祖所任的高职,也等同尚书。因洪钟之贵,其祖父、父亲也被封赠“太子太保刑部尚书”,加起来即“五尚”。
不过,我想另一种谐音也有可能,那就是自然的山水无常,以及世道的诡谲无常。明末,退到浙江的抗清志士最终惨败,纷纷隐退。按学者说法,“西溪河渚”以西,也就是五常一带,隐姓埋名的抗清者“比比皆是”,不乏遁世的遗老,譬如洪氏一脉。
▲从西溪湿地望向未来科技城 摄影@肖奕叁
前清近三百年,汉民族在此相守的遗风,如今多少也可看到一点。譬如五常赛龙舟,船头龙王的后面,总要供奉一尊木雕太子像。没有人能说清这尊木像的缘由,但总让人想起当时抗清志士对明正统的一点怀念。尤其五常赛龙舟不看重速度,只在乎舵手和划手将龙舟压得一上一下,跃动搏斗的经过,有一点隐者不能冒尖的风俗遗留。
与他处赛龙舟的不同风俗还有,如讨飨、抱小孩、龙船水洗门槛,似乎也含了隐居者对兴旺的相承。讨飨,是划手向亲邻讨要酒食,哪怕演变成了如今的礼金,也都是宗族的一种“来会”(凑份子)。抱小孩,是将小孩在龙舟舱的水中洗一洗,虽然如今是象征的抱一抱,但只抱男孩,多少也有将浪中的风险寄于汉子的愿望。龙船舱水洗门槛,是图个兴旺,如今的住家离河远了,起了高楼,这风俗似乎淡了。
其实,不仅仅是五常,从西溪到仓前,水乡的赛龙舟,习俗大致如此。
▲龙舟比赛 摄影@阿刚、洪培生
2006年文一西路开通时,冷清得是可以当新司机教练路的。我的女婿开车到这,也好说“爸爸你想不想开一段?”
这是一条杭州最长的东西大道,我坐公交从德胜路来,蒋村转换,到朱庙站下车。朱庙,得名一座朱姓家庙。仓前老土地叶华醒说,仓前并没有根基很深的朱姓大家,但“朱庙”的地名能几百年相传,他也不解。难道,也是明末遁世的皇室后人,在此住过?
▲万金山 摄影@子夷
朱庙站往南1.7公里,有万金山,十多年前我在山脚下买了青枫墅园的房子。万金山属仓前,南临闲林,西连老余杭,东接和睦、五常,后来也都“街道”相称了。万金山有林场,常年鹭鸶漫天,白花一样开满林子,风景属实不错。
万金山北,有一葛巷小村,以前是葛巷大队最边远的一个小队,三十来户人家。“巷”,应该是“港”的讹传。葛巷小村近山傍水,以前养羊。不过,在2010年的万金山坡上,听不到羊叫了,但煮得一手好羊肉的秘方,倒也留传。
▲2017年左右杭州地图上的葛巷、朱庙一带
那一年,仓前镇将煮羊肉的高手都迁到万金山下这小村,运来杀白的羊爿,开办“掏羊锅”美食节。每年立冬一过,夹在山与村之间的青枫墅园,连飞翔的鹭鸶都是醉在羊汤飘香中的。羊锅村一年也就三个月的人声沸鼎,其他日子,乡人大多锁门,或去旅游,或闭门在搓麻将。
▲上图:2006年第一届仓前羊锅节开锅。 摄@倪明伟 / 下图:2009年11月时老羊锅村羊锅节开幕式。 摄@洪培生
十年中,我也常去青枫墅园。我家楼道保洁员,30岁样子,细皮嫩肉,未婚,说话结巴,我叫他“郭富城”。这么的年复一年,“郭富城”见我总好低头,说几句话立马脸红。有一天,他捏了拖把在我门口,结结巴巴主动告诉我,羊锅村要拆了,要造六个地铁口,还要造两条大马路。我说拆迁好啊,你就发了,好讨老娘(老婆)了。郭的脸颊又飞出红来。
羊锅村搬迁了,不少住户就近租进了青枫墅园,那几个月,总有扯嗓子的问话:“日嗯(你)领了几百万?”“郭富城”大概也拿到了拆迁款,他不来做清洁工了。
总像“郭富城”的突然说话,那几年,杭州西进的巨变,往往不期而至。梦想小镇、杭州师范大学开建以后,阿里巴巴来了,朱庙公交站进来的那一片茂密树林,要建“浙一”医院了,8车道的新绿汀路也开始动工。一条少有车行的文一西路,一下子车涌车堵。
▲现在的湿地边已经高楼林立 摄影@狍特馒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当文一西路紫金港路口的双层立交竣工以后,沿路的建筑,鳞次栉比地铺开。单说路两边的步行道,在绿化带中,也似游园般地延伸。步行道跨越洼地的时候,铺设了防腐木。这是对环境的保护,毕竟,这一带连地名都能读出水韵来的。
▲远眺紫金立交桥 摄影@hexiang
比如蔡家阁公交站,本以为是一座古阁的遗韵,当老土地叶华醒说清来历时,没戴眼镜的我也大跌了“眼镜”。这说的是上世纪90年代,蔡家阁公交站的东南向,有小村叫“蔡家角”,是水乡中难得的一片土地。“角”与“阁”,方言同音,误写了也就弄巧成了真。
类似的有“上阁廊”, 看上去十分古雅,原名却是“上角上”。“上角”,本指水洼上角的一块干地。后来,在“上角”的南面又新辟了人家,叫了“上角上”。仅仅这些地名,说出来,都能让你读出茫茫水乡中一片土地的不易。
“蔡家阁”公交站,如今改名“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其实,阿里巴巴那绵延两个公交站的楼群,以前是茶师庵村的地块。当年有一条石板路在洼地与水泊间经过,去往五常、蒋村、留下,遇水有小桥,不须舟船,行旅不断。
▲2007年时的阿里地段还是阡陌纵横的田坂,2008年,阿里巴巴和余杭区政府正式签约决定启动淘宝城项目建设。2013年时,地图上的阿里地段已初具雏形,8月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一期项目正式完工并对外亮相。现在的阿里地段业态已非常成熟。
茶师庵,应该是茶施庵的误读。清嘉庆年《余杭县志》记载,这庵也叫茶亭庵。庵中僧尼,吃斋念佛,却不嫌男人进出,常年为行人提供热茶,有口皆碑。茶师庵门外有一匾额,是吴方伯题的“喫茶去”,是要你吃了茶再走去的意思。吴方伯是个高僧,径山、吴山都有他的题字。
阿里巴巴园区的西北,创明路与向往街的口子,有几个标志性大楼,可以说是未来科技城崛起的核心区。这附近,如今是仓前最繁华之处,夜景不比新加坡金沙差到哪里。尤其欧美金融城的三楼吃食街,档次不低,消费不高,是一个让人去过还想去的享口福之处。
▲欧美金融城夜景 摄影@肖奕叁
仅仅十五年前,这一带也是一个村子,以庙命名,叫“张庙前”。1987年《余杭县地名志》记载,张庙前人口143人,这在老仓前镇中,也算大村。不过,你要是晓得张庙祭祀的是哪一位“大神”,又会涨了地理知识。
张庙祭祀的是北宋景祐年(1134-1138)的两浙漕运使张夏,治水名气极大。在他以前,钱塘江修堤靠的是捆柴投江,再垒土石。这种堤岸,大潮冲击,寿命很短。张夏首创枯水时垒砌方石,石灰糯米粉灌缝,铁钉互铆,层层收缩成斜面塘堤,防大潮经久耐用。朝廷闻讯嘉奖,民间在海潮路盖了昭贶庙祭祀。仓前也祭祀张夏,说明在早的仓前,大水一片。
张夏之后的八百年,仓前的大水没了,水流依然纵横。杭州师范大学所在,老村名打鱼埭、余家圩,就能让您听出一片水声。如今的打鱼埭上,是一座书本重叠式造型的杭师大图书馆。杭师大离章太炎故居很近,大概受国学之风熏陶,校园中不时会走出穿古装的女生。她们摇曳生姿,似时空穿越,反差了国际范儿的建筑,有点行为艺术的意思。
梦想小镇往南,以前叫寡栅庙村,村子不大,打渔为生。不知“寡栅”起于何意,待考。“寡栅庙”是一座土地庙,据说,土地菩萨能量极大,惠及一大片水乡。如今,这一带乡民住上了高楼,对土地菩萨的恩泽倒也记得,十几年前,将寡栅庙迁到了万金山的北麓。每到祭祀的日子,出份子的乡民挤挤挨挨能坐满三桌。
良睦路上的国际会议中心,曾被仓前人誉为“蒙古包”的地标式建筑。如今,这“会议中心”的地位也不再了,替代它的,是梦创街上那座占地96.9亩的“未来科技城学术交流中心”,罗马式立柱,气魄大得让人怦然心动。2019年6月,“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开幕式,在这举行,总理也来过。要晓得,廿几年前,这也是一片水泽。
▲白色圆形建筑即为“蒙古包”,杭州未来科技城国际会议中心。 下图即为梦创街的“未来科技城学术交流中心” 。摄影@朱页川、子夷
2020年4月,地铁5号线、16号线开通了,绿汀路站的出口,就在原羊锅村的东侧。原本小山丘一样的村子,挖平成了开阔的水乡北路、文良路和万金路。3号地铁线也在水乡北路的地下,紧锣密鼓地掘进。地铁绿汀路站口,那一座香港地铁金钟站式的大型购物娱乐城,正在轰轰隆隆地拔地而起。
要是站在绿汀路的余杭塘路口子,往北看去,铁路杭州西站的塔吊林立,似乎近在眼前。这距离其实1公里多,视觉就是那么的奇怪。难道是西站地居高处?难道是西站值得期待?是的,仅仅看规划图,西站的建筑是能和新加坡双子塔媲美的。
▲远眺现在已有雏形的西站和远处的未来科技城 摄影@子夷
从西站到萧山国际机场的轨道快线,也在日夜施工。单说余杭段的地下一段,从流出的效果图看,杭州西站的地下站台有梦幻星空般的穹顶,阿里巴巴站的地下穹顶,是科技感满满的二维码。将来的余杭,是杭州最值得一走的地方,期间的仓前,更值得期待。
以前的仓前,水乡一片,滋润蕴涵,有两条横街。一条是位于余杭塘河北岸的仓前塘路,一条是东西向拐北的仓兴街。在老仓前人的心中,仓前塘路是他们的骄傲。仓前,就得名这塘路上的一座粮仓。
▲仓前附近余杭塘河旧照与现照对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摄影@章胜贤、子夷
据嘉庆《余杭志》卷十四记载,余杭有“县仓”五座,“便民仓”三座。其中,“临安便民仓在县东十里,今名其地曰仓前”。仓前便民仓以“临安”命名,应该有南宋的渊源。不过,南宋三“志”,哪怕最后一本《咸淳临安志》,都没有仓前粮仓的记载。
线索也有,该《志》中说到县城安乐山上有一座唐时的“旧仓城”。这就透出一个信息,此时,应该有“新仓”的开建。当时,襄樊一带宋、蒙战事吃紧,急需“备战备荒”,或许,仓前这时才有了国家级的“粮仓”。
后来仓前的一座粮仓,更是远近闻名,这就是六十年前,仓前塘路上的“四无”粮仓(无虫、无霉、无鼠、无雀)。如今,这是一座农事陈列馆。十年前,我和馆中的谢姓管理员说起南宋“临安仓”,他说,据考证,就是老仓前茧站。
▲现在的仓前粮仓 摄影@子夷
老仓前茧站位于“四无”粮仓的西侧,一样临了仓前塘河的青石船埠,石墙门石缝间有岁月啃蚀的沧桑感。石门外宽敞的廊檐,穹顶一样连接了同样宽大的船埠。仓前原名“灵源村”,最初的更名,应该是漕运者在粮仓前歇船时的口口相袭。
粮仓改为收茧站,也看出仓前不仅是鱼米之乡,坡地间也有成片桑树。养蚕并不比耕耘轻松,一张蚕种(籽)出七、八匾的蚕,旺时,白白粗粗,一天两担桑叶吃得“沙沙”有声。一旦断吃,半夜都得起来打了灯笼上树摘的。要不,白花花的茧子就结不成了。
▲旧时老仓前茧站 摄影@章胜贤
仓前塘路,老名就是余杭塘路,这一路往东,是可以走到卖鱼桥的。粮仓的谢姓管理员说起这一段河埠的千年街市,一脸兴奋。他说,幼时就喜欢往这街上跑,从龙泉寺边的染坊店往东到茧站,近一里地,茶馆饭店老酒坊、药铺米市棺材行,船埠上下的四方来客,整日喧嚣。
当然,说起粮仓,老谢更是如数家珍。他说,“四无”粮仓一共有四座,前两座是清时嘉庆年的老房。老谢指了高高架空在地面的地板说,这两百年前的地板,隔了水乡地面的潮湿,很适宜粮食存放。还有高高的屋脊、瓦椽、立柱,通风极好。上世纪50年代在这老房搞“四无”粮仓,板壁全改成了密封的树脂“玻璃”,便于药物对虫、鼠、霉的熏杀。那年头,这是全省第一个“四无”粮仓,嘉庆年的房子,也这么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章太炎故居 摄影@子夷
1949年前,这嘉庆年的两座老房并不是粮仓,是章氏义庄的私塾,由章太炎的堂弟章鹏寿主掌。仓前远近的章氏弟子,无论贫富,都可以免费在此住读。民国的最后几年,章鹏寿的儿子任了仓前镇长,对教育也重视,私塾的费用除义庄的田粮供给外,镇里也有一定补贴。
如今,仓前的教育在拼命补短,一座在地铁绿汀路站西侧,方圆1里多地的学校群,是全杭州最漂亮的教育建筑,未来科技城第五幼儿园、第四小学、第三中学彼此相连。如今,又一个教育建筑群在万金山北麓开始前期地质勘探。这建筑群傍水靠山,绿树围绕,它们是未来科技城第六幼儿园、第八小学。
▲未来科技城第五幼儿园、第四小学
已规划成了公园的万金山,成片的鹭鸶依然。万金山东面的和睦村,洼地上也盖起了高楼,一条连接仓前与闲林的闲富北路,隔开了东面的湿地。遥望湿地,水如镜泊,依然无边无际。
说到余杭的青山绿水,万金山只是“小巫”。余杭的西北侧是天目山脉,名山众多,要是说开去,是能写成一本大书的。哪怕单单一座径山,都能上万字的独立成篇。在下只说娘娘山。
说娘娘山能说到四千两百多年前的大禹,代代相传的故事,显示了一段辟地引水的华夏初始。据说,大禹因常年治水,终日劳累,疲惫不堪。这一日,他来到这座山下,弃舟枕石而睡,后来这山也叫了“舟枕山”。
从良渚古城水利系统的“草裹泥包”遗迹发掘来看,先人在此的治水,真不是一个无边的神话。这一带雨季极易形成山洪,据说,大禹曾被洪水围困在舟枕山的洞涧多日,粮草断绝,坐以待毙。这日,来了一位村姑,闻大禹困境,义不容辞地把家藏的粮食给予了大禹。当大禹治水完毕,回到此山再寻找村姑时,她已经断粮数日而死。大禹黯然,为之建庙,称“娘娘殿”。从此,山也被叫成了“娘娘山”。
▲娘娘山甘岭水库一带
娘娘殿遗址如今尚在,当然,这只是清乾隆年间重建的庙殿的遗址。大禹被洪水所困的洞涧,后人也称“仙人洞”。仙人洞又称小龙潭,深不可测,据说潭水与钱塘江相通,随了潮水涨落,能见出潭水高低。当然,后人说仙人洞的故事,不仅大禹这一脉,其中还有道教的传说。
有关娘娘殿的出处,也有分歧。又说这是赵构被金兵铁骑猛追南奔的时候,在舟枕山上得到了一位村姑的救护,藏身脱逃。后来赵构大安,上山遍寻村姑不着,只得建娘娘殿祭祀。当然,这说法泛大了一点,皋亭山也有类似。如果这是时人所传,总是企盼大宋不灭,赵构能继大统的意思。如果是后人附会,也是希望在大难之时,能意外的得到“娘娘”救助。
娘娘山连了长乐林场,山陡溪绕。抗战时,国民政府浙江行署就驻在这一带,国共两党合作、斗争的故事,也有不少。如今的娘娘山下,已是水库一片,深秋红叶,碧湖揽胜,登山探幽,也是一个极好的去处。
▲长乐林场的秋色
其实,无论是老余杭镇,还是新余杭区,在杭州人的心里,历来是一脉相承的。不过,能真正让余杭和杭州连“城”一片,也就是当今。余杭在巨变,湿地在崛起。
有一天,我和夫人突然想去绕南湖走一圈。我们在16号地铁南湖站下车,出站时,好心的清洁工告诉我,去南湖的路已被建筑工地封住了。从站台望过去,确实是一片工地,大小塔车繁忙。无奈,我们又坐上返回的地铁,出中泰站。中泰我去过,也近南湖,有一条钱塘江堤一样的高高的开阔堤岸。
那堤岸本是为保护中泰工业区筑下的,我们去那天是5月,少雨,大堤下离湖面还有一段距离。下了堤,探索着走了沼泽地,但没有找到绕湖的路。我晓得,要是汛期,脚下这一片杂草丛生的洼地,全是汪汪大水。
▲苕溪,余杭的母亲湖。旧时余杭县治以溪为界,溪北为城,南为市,通济桥是连接余杭苕溪两岸的唯一通道。
汛期的南湖,那水面远远要大于杭州西湖。南湖不是湖,是一个与四川都江堰相似的大水利工程。东汉熹平二年(公元173年),余杭县令陈浑看见每年雨汛时期,天目山水滔滔而来,苕溪大涨,堤岸冲毁,余杭一片泽国。他决定在苕溪的西南,挖一个蓄水工程,涝蓄旱灌,这就是如今的南湖。
▲清《余杭县志》中的苕溪图与南湖图
我们再走回堤岸,沿了大堤往西走。尽头一座小山,北山坡与洼地间有一条小路,由此再西走,我隐隐感到这就是陈浑那时的依山而建的堤岸。因为凹陷,小路时断时续,低洼的地段,泥泞难走。再往前,就有一点在泽地中披荆斩棘的意思了。
但风光极美,右手是蔚蓝的天空下一倾碧波,浩浩渺渺;左侧是原生态的满地箭竹的小坡,有满树红黑相间的桑葚,还有结满枝头的青涩的小柿子,鸟在其间,野趣叠生。突然出现的水沟和突然蹦出的垂钓者的狗,让行途多了一份有惊无险的乐趣。
▲南湖 摄影@子夷
走了小半个上午,误进了一个围栏,进去以后才发现这里曾经被开发过,有一片意趣横生、如同海边的河滩沙地,一座废弃的公厕和一个不小的停车场。再走,居然还是一个大公园,阒无一人。高低错落的园林,高高直直的水杉,沿湖的游步道,林荫深处半成品的九曲桥梁。最终,我们还是在无路可走中停了步。
按高德地图的指示,返回,找到最近的杭瑞高速,才发现我们是在一处在建的工地之内。管门的师傅在指责我们以后,还是为我们打开了工地的铁门。没有出租车,艳阳下我们沿了公路走,又一次来到了16号地铁南湖站。
▲南湖航拍 摄影@子夷
我倒真没有为这次不成功的环绕南湖的行走感到沮丧,因为我看到了尚未被开发的南湖,如同一块处女地,野趣横生,风光无限,有不可估量的开发前景。我想,余杭的南湖,终有一天将成为杭州的“新西湖”。这一片西进的纽带一旦开发,不仅仅只是景观,还有未来科技城和青山湖科技城的联手。如此,杭州城西的科创大走廊,才将会迎来更美好的未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