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6日 星期四

要失去“辣条自由”了:接连涨价的零食一哥还值得爱吗?

要失去“辣条自由”了:接连涨价的零食一哥还值得爱吗?

(视觉中国 / 图)

受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多家辣条企业近日宣布调价,上涨幅度均在10%以上。

河南的卫龙发布了产品调价通知函,湖南的麻辣王子宣布主推产品110g麻辣王子从6元/包涨价到7元/包,550g盒装麻辣王子从24.9元/盒涨价到29.9元/盒,新价格从5月1日起开始执行。

#辣条头部企业宣布涨价#,随即登上了微博热搜。网友们纷纷戏称,“辣条自由没有了”。

辣条是很多85后、90后、00后童年时的味道,就连奥运冠军全红婵都是辣条的忠实粉丝。这些年来,辣条渐渐从儿童零食变成白领小吃,甚至有了“零食一哥”之称。

辣条是如何在短短的时间内崛起的?辣条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被视为“低端零食”,这一回还涨价了,它还值得爱吗?

好吃又便宜

辣条是以小麦粉或其他谷物粉类为主要原料,挤压熟化后,添加适量的调味料、食品添加剂及辅料,经一系列工艺制成的即食方便食品。追溯起来,辣条的历史并不长,85后的童年里有它,可75后的童年里,辣条还未产生呢。

1998年湖南发生特大洪水灾害,导致农产品损失严重,大豆的产能也严重下降,这影响到湖南平江县以大豆为原料的酱干产业。

穷则思变,平江县农民在探索中用面粉代替豆粉,改进生产工艺,采用单螺杆挤压机械加工,加入辣椒、花椒、孜然、糖、盐、植物油等佐料,创新发明了麻辣味的“面筋”,辣条自此产生了。

由于湖南平江县并不生产小麦,原料都是从外地运来的,慢慢地,生产小麦的中原地区就成了辣条生产的首选基地。1999年,后来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辣味面制品品牌的卫龙,在河南诞生。

有意思的是,它的创始人刘卫平、刘福友是湖南平江县人,但公司是成立在河南漯河。自此,辣条也分为南北两派,南派以湖南为中心,北派以河南为中心。

辣条的最大优点是,好吃又便宜。

辣条的主要原料是面、油和各种调料,成本非常低廉。而膨化的面筋多孔,质地疏松又有弹性,特别能够入味,加入的油、辣椒、糖以及其他香料,都能充分被面筋所吸收。

这让辣条成为性价比最高的零食之一,在小时候,5毛钱就可以买到一大包面筋,分量还不少,可以畅快地过嘴瘾,这让它成为物质贫瘠时代儿童最爱的零食之一。

因为在零食市场影响力巨大,小小的辣条支撑起庞大的产业链。

数据显示,全国1000多家辣条企业年产值约580亿元,安排就业20余万人。2019年,湖南平江甩掉了30多年的贫困帽,而创造了近200亿元产值的辣条产业无疑是脱贫致富的关键助力。

辣条行业里的一哥卫龙,现在靠卖辣条一年可以赚8亿,去年它在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卫龙的估值或达600亿元人民币,相当惊人。

辣条不仅在国内渐成“零食一哥”,近年来出口也持续增长,在日本、新加坡、韩国、美国等国尤其受到欢迎。

要失去“辣条自由”了:接连涨价的零食一哥还值得爱吗?

(视觉中国 / 图)

不健康但得安全

很多爱吃辣条的85后,小时候可能都被家长恐吓过:“辣条是鞋底子做的。”儿时的我们内心有些恐慌,但贪吃还是占据了上风。

现在看来,这一切当然都是谣言了,但家长的担忧也印证了一点:作为一种零食,辣条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被视为高油高盐的不健康食品。加上辣条价格低廉、包装相对简陋,这让辣条一度成为不健康又低端的零食代名词。

从健康角度看,辣条的确是垃圾食品。辣条的加工方式主要是油炸或油浸,这让它含有大量油脂;为了确保重口味,辣条中的钠盐含量很高,吃100g的辣条差不多就把一天的钠盐摄入量给占满了;辣条颜色鲜亮,口感有韧性,往往也是加入了大量添加剂……

当然,这里有个关键的区分,即“不健康”并不意味着“食品安全有问题”。

事实上,能够放在配料表上的添加剂都是合乎法律规定的,脱离剂量谈风险就只是在渲染恐慌。2019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台了辣条生产的国家标准,只要合乎这个标准的,就是安全的食品。

退一步说,要论不健康,市面上的零食大多数是不健康的。

有人做了一个实验,跟锅巴、薯条、薯片等相比,辣条每100g里包含的蛋白质是最高的,但包含的糖和能量是最低的,美中不足的是,辣条包含的盐含量也是最高的。总体上说,辣条要比薯条、薯片等强点呢。

更多困扰辣条的,是它的食品安全问题。因为辣条的制作门槛不高,小作坊很多,时不时就曝出各种食安问题,令消费者触目惊心。

譬如2019的3·15晚会上,央视曝光了危险的辣条,生产条件极不卫生,无任何卫生防护措施。工作人员承认,虾扯蛋辣条成分除了面粉就是各种添加剂。相较而言,品牌辣条食安方面更有保障,不过卫龙本身也曾有过食安方面的争议。

消费者或许并不那么在意辣条是“垃圾食品”——好吃的零食基本都不太健康,但辣条如若没有从食安疑云走出,它就难以摆脱“低端”的品牌印象。

不怕涨价就怕乱涨

这几年,以卫龙为代表的辣条品牌,从品牌包装到营销,不断提高辣条的“品位”,辣条也从小学生零食成为白领零食,甚至成为一种“社交货币”,在互联网上讨论热度很高。

此次辣条普遍涨价10%,主要是基于原材料的上涨,对消费者的“辣条自由”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毕竟辣条一直是好吃的零食里价格偏低的那一种,要比品牌薯片、泡椒凤爪以及各种坚果、卤味便宜不少。

消费者不能接受的,是一些辣条企业将很大一部分支出用在营销而非口味的研发和改善上,却又将营销的费用转嫁到消费者的头上。

以卫龙为例,它的招股书显示,公司销售费用从2018年的2.35亿元攀升至2020年的3.71亿元,2021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达到2.63亿元,同比增长54.47%。

与之相对的,2018年-2021年上半年,卫龙研发费用分别为1760万元、1590万元、2420万元、1010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64%、0.47%、0.59%、0.44%,不足1%且逐年下滑。在卫龙庞大的企业架构里,从事研发及质量控制的员工仅是职能部门人员的一半。

而一段时间以来,卫龙也频繁出现营销翻车的风波。譬如不久前,其辣条外包装上印着“约吗”“贼大”“强硬”等低俗营销的字眼,打色情擦边球,遭到舆论的广泛批评。营销过火,反而得不偿失。

辣条的制作原料和流程,已经决定了它“物美价廉”的基因,这是它成为“零食一哥”的底气。原材料上涨带动的价格微幅上涨并不会削弱消费者对辣条的喜爱,不把精力花在品控而是在各种有的没的营销上,才会削弱消费者对单一辣条品牌的好感度。

通过营销提高辣条的整体形象并无不可,但产品质量、服务体系、消费者黏性等方面,辣条企业更要下足功夫。

陈子非

上一篇新闻

白象方便面最好不要成为第二个鸿星尔克

下一篇新闻

坚持手工和面 马来西亚玻璃市州“洪家面”传三代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