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疼被乡里大夫诊断为关节炎,可到城里医院一检查,竟是这大病
刘斌(化名)是一名山区小学的教师,今年37岁,他任教的学校现有6个班级160名学生,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贫困生比较多,这个学校6名老师,因为师资力量不足,学校里的许多老师都是身兼数职。刘老师一个人教三年级到六年级3个班的数学和英语。一年前刘斌老师出现了右膝关节疼痛不适的症状,他曾在当地乡医站就诊,乡医站的医生考虑为关节炎 ,并给予局部理疗 ,外敷膏药等治疗,治疗效果欠佳,但为了不耽误教学,他没有抽出时间去大医院看病。
一周前区政府办和区教育局安排山区教师分批进城体检。体检时,刘斌向体检医生咨询关节炎如何处理,体检医生询问了刘老师的情况,因为职业敏感性,便要求刘老师拍个片,并打电话给影像科医生,让刘老师优先检查。X线检查发现刘老师股骨下端关节面下方偏心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区,膨胀性生长,影像科便给刘老师安排了CT检查,综合X线、CT影像表现,影像科诊断刘老师患的是骨巨细胞瘤。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根据WHO的统计:骨巨细胞瘤占原发骨肿瘤的8.63%,占所有良性骨肿瘤的18%左右,中国、新加坡等亚系国家发病率高于欧美国家,本病好发年龄为20~40岁,占65%,女性稍多于男性。骨巨细胞瘤虽属良性 ,尚有侵袭性,另外本病的复发率较高。多见于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桡骨远端,三处发病占全部的60%~70%,其次为脊柱、骨盆、骶骨、掌指骨、颌骨、颅骨等。主要症状是疼痛、活动受限、肿胀 ,而这些症状无特异性 ,小的肿瘤只引起轻微疼痛 ,不一定有肿胀 ,由于病损在骨端接近关节 ,所以在早期易被误诊为关节炎。
骨巨细胞瘤在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主要表现为长管骨骨端偏心性、溶骨性、膨胀性、皂泡样改变,达关节软骨下,出现边界清楚的溶骨性破坏,其中皂泡样改变是典型表现,但并非特征性表现。病变的横向破坏大于纵向,无硬化,与正常骨组织交接处可有骨膜增厚,但多无骨膜反应。如出现骨膜反应,可有Codman三角,提示恶变可能; 由于比X线具有更高的密度分辨率,CT更易于显示骨巨细胞瘤所引起的轻微骨皮质连续性中断和周围软组织改变。典型的CT表现为骨端偏心性、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骨皮质变薄,连续性完整或栅栏状中断,肿瘤的边缘可有程度不等、断续的骨质硬化,肿瘤内可见有短小的骨嵴。MRI检查对细小骨质改变的显示不如X线片和CT,但具有较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和多平面成像特点,可明确骨巨细胞瘤在骨内、骨外、关节内、椎管内和周围软组织的侵犯情况,有助于确定肿瘤分期,对于肿瘤复发的显示也优于X线和CT;此外,MRI矢状面、冠状面成像能更理想地反映肿瘤全貎及邻近关节是否受累,这对于手术切除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很有价值。
手术是骨巨细胞瘤主要的治疗方法,学者们也在尝试囊内刮除手术后联合采用各种化学或物理辅助疗法,对存留的囊壁进行处理,以清除骨内遗留的小病灶,从而达到边缘或广泛切除的目的,在降低肿瘤复发率的同时,极大限度地保留肢体功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