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疫情下的上海外籍老人:刚开始我也会有吃不饱的恐惧感……

口述人:土耳其担保银行驻上海办事处首席代表诺扬·罗拿(Noyan Rona)

我现在住在浦东康桥镇,从3月底浦东封控开始算起,到现在已经居家一个月了。刚开始的时候,我有一种恐惧感,就怕之后的日子会饿肚子。因此,3月底那段时间,看着家中越来越少的食品库存,我吃东西时会“非常非常谨慎”,每天总有一种吃不饱的感觉,以及对未来没办法吃饱的担忧。

好在小区居委会送来了“大礼包”,有大米、花菜、胡萝卜、白萝卜、黄瓜、肉等物资。虽然我是外籍老人,但每次都有,到现在已经发了5次。现在网上“团购”也比较普遍,我们小区成立了微信群。虽然我不会操作当不了“团长”,但能跟在其他人后面,一起团购。我在上面买过水果、面包、鸡蛋、饮用水,还有一些生活用品。虽然这一个月我没离开过小区,但生活物资基本没有短缺过,恐惧感也慢慢消散了,更加安心地当好“宅男”。

我留意过,这段时间测核酸的“大白”来过我们小区5次。坦率地说,做核酸不会是一个让人很舒服的过程,有些人会紧张。比如说我就会有心理压力。但是,来的医护人员很客气、很细心,说话很温柔,这样不会给你心慌的感觉。打个比方,这就像小孩子第一次去看牙科医生,如果牙医态度好能安慰他,小孩子就不会紧张,能够做好治疗。

过去,我觉得小区保安服务比较一般。但在这“不正常”的时期,他们表现得很认真、很专业。比如,当我们“团”来的东西到小区后,保安就会先消毒,再搬到我们家门口,摁下门铃后就离开,这样不必和业主接触。有时,我会给他们打电话,问第二天核酸检测的时间与地点,他们会认真告诉我。这一个月,保安都住在小区回不去,虽然我具体不太清楚,但想想他们都是打工的,住宿条件肯定不会好。为了表达我们的认可和感谢,小区居民为他们募捐了4万人民币,我也出了一份钱,表示感谢。

好消息是,直到目前,我们小区还没有出现过一例确诊、一例密接,现在已经属于防范区了。我有时会在小区里散散步,透透气,但不会走出大门,因为感觉外面还是有风险的,应该小心一点。

疫情下的上海外籍老人:刚开始我也会有吃不饱的恐惧感……

我们小区里有不少外国人,来自韩国、印尼、新加坡、巴西、丹麦的,刚开始大家有一点着急,希望能尽快过上正常的日子。现在大多也冷静下来,因为我们这里没有阳性感染者,物资保障充足,大家也就没什么抱怨,等待政府解封命令。

是的,现在上海的措施还是比较严格的,给包括我们外国人在内的市民生活带来不便,但我也看到上海政府正在努力管控病毒的蔓延。我看到,国外有些人对中国的防控政策有不同意见,我想现在实行的措施还是符合中国国情的,过去两年就是这么过来的,证明是灵光的、有效的。中国不能像国外那样放任不管。中国大城市人口太多了,密度太大了,这样做会乱的。

我现在把居家生活看作是一段“过渡”时间。由于银行代表处没有面向普通市民的业务,所以这段时间我可以不去陆家嘴的办公室上班。我本来就不太喜欢出门,现在更能充分享受居家的感觉。但我也知道,我身边有的外国朋友在开餐馆、有的在开服装店、有的做进出口贸易,他们损失就比较大,希望政府能帮帮他们。

过去,我被授予过“上海市荣誉市民”称号,去年底,我又被授予上海市“优秀建议人”称号。现在我想继续给上海市政府提两个建议:一个是,一些市民在这个月里无法及时去柜台缴纳水电煤费用,能不能为他们免去滞纳金;另一个是,在上海未来全面解封前,最好进行一次“演习”,看看食品供应是否充足,交通运力是否准备好。

从上世纪80年代从土耳其公派到中国留学算起,今年正好是我来中国的第40年,也是在上海定居的第26年。我正在经历一段从没有经历过的日子。虽然我没有办法预测病毒未来走向,但我对上海抗击疫情有信心,希望能和上海一起渡过难关。

栏目主编:张骏

来源:作者:洪俊杰

上一篇新闻

为什么新加坡这么多小贩中心?

下一篇新闻

甘肃榆中:满了菜篮子,富了钱袋子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