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智能防脱发、一次性内窥镜…一大波生物医药新技术闪亮上交会技术转移展区

4月18日,“科技成果直通车(上海站)生物医药专场”于第七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技术转移展区内举行。本次活动由科技部火炬中心、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主办,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等单位承办,是成果直通车自2019年起在全国常态化开展路演活动的第一站。

本次活动聚焦生物医药领域,分为财智交流、成果直通以及资源协同三大特色板块,充分发挥了上海市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能力聚集等资源禀赋,凝聚各方资源,共同探索科技成果加速转化落地的新机制。

智能防脱发、一次性内窥镜…一大波生物医药新技术闪亮上交会技术转移展区

在财智沙龙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首席教授王威琪,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傅大煦、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孙立宁、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彦君以及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尹鹤群等嘉宾分别从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最新政策解读、成果产业化机制探索等不同角度,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作了精彩分享。

在成果直通环节,11个通过层层选拔的优质生物医药项目分别进行了现场路演。路演项目涵盖生物制剂、医疗物联网、原研药研发、医疗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多个生物医药热门细分领域。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路演项目所展现的生物医药新技术、新产品与老百姓的医疗健康密切相关。

智能防脱发、一次性内窥镜…一大波生物医药新技术闪亮上交会技术转移展区

例如,由中国、美国、以色列三国专家组成的团队带来的“AI全智能防脱发及生发一站式解决方案”,通过使用AI智能专家系统进行个性化诊断,并采用以色列纯草本植物产品和美国干细胞产品结合的治疗方案,为脱发者防脱发及生发带来了福音,且适用范围覆盖了整个脱发人群。

又如,由苏州铸正机器人有限公司带来的“远程微创脊柱机器人系统”,相比传统的人工置钉以及现有的机器人产品,在操作的便易性、定位的准确性、手术的安全性上具有明显优势,是唯一可以做局麻脊柱手术的机器人。脊柱微创手术植入机器人定位精度高,植入准确率达100%,且手术时间短,可大大减少医生和患者的辐射量。

由瀚湄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带来的“一次性内窥镜系统平台”也颇具亮点。该项目解决了四大关键技术,即:高清/4K高分辨率CMOS影像传感器在狭小空间里的低成本长距离低延时传输技术、内窥镜插入部分成本颠覆性地大幅度降低、基于高清CMOS影像传感器的内窥镜图像处理技术、特殊光早癌筛查等内窥镜高级功能在一次性内窥镜中的创新实现。

在解决了这些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瀚湄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首次研发了具备特征光谱成像功能的一次性电子膀胱软镜。在替代国外昂贵产品的同时,实现内窥镜产品使用方式的彻底改变。

此外,由上海迈景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肿瘤精准诊断的分子纳米技术”,由上海心光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带来的“多酶纳米制剂治疗酒精中毒和痛风”、由新加坡联峰医疗科技公司带来的“人工智能医疗物联网芯片”等新技术、新产品同样亮点纷呈,为大众的医疗健康带来了许多福音。

在项目方代表进行路演的同时,有8位来自高校院所、产业界、投资公司及服务机构的点评嘉宾以自身专业的背景知识对项目进行了精彩点评,并对项目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此外,太库孵化器也在活动上首次发布第一批来自15个国家的海外医疗大健康项目。

智能防脱发、一次性内窥镜…一大波生物医药新技术闪亮上交会技术转移展区

随后在资源协同的环节中,生物医药产业界和投资人代表分别就各自感兴趣的项目,与路演方进行了一对一精准对接,共同寻找科技成果的投融资及产业落地机会。

上一篇新闻

植发医疗行业深度报告:海外植发渗透率、竞争格局与龙头路径

下一篇新闻

每天头发一抓掉一大把,难道真的是要聪明绝顶了吗?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