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7日 星期二

新中两国计划重启一些必要双向商务旅行

默认标题_自定义px_2021-02-23-0.png 

5月27日,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4就“共同抗疫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课题播出《新加坡眼》董事经理许振义的评论

新冠疫情短短三个月内,席卷全球。在地理上,疫情中心不断转移,东亚、东南亚、中东、欧洲、北美、南亚、现在“震中”转到了南美。在时间上,主流看法是疫情至少会持续一两年,甚至两三年,直到出现疫苗或有效救治办法。跟许许多多其他疾病一样,新冠很可能不会根绝,而是与人类并存于世。

在可预见的未来,新冠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难题。由于新冠病毒高度隐蔽,而且无孔不入,疫情很可能游走于各大洲之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无论谁先走出疫情,也无法保证不会发生下一轮传播与爆发。因此,全人类唯有不分彼此,齐心合作,协同应对,才有可能共渡难关。 在抗疫防疫上,各国需要协同合作的领域很多。最直观的是医疗领域,包括疫情信息的发布、病毒基因序列的共享、试剂盒的研发与共享、疫苗与药物的研发与合作、防疫物资方面的互助等等。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2月初武汉疫情高峰时期,新加坡给中国送去抗疫物资,包括3台PCR检测仪和2万个试剂盒。到了5月初,新加坡疫情告急时,中国给新加坡送了60万个KN95口罩和医用口罩。 除了医疗领域的互助与合作,各国在人员交流和经济上也须合作。病毒在各国国界来回流窜,造成一波波的交叉感染,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可能长期隔绝各国人员的交流,因此,一些国家开始开通重要商务、物流、生产和技术服务急需人员往来“快捷通道”,保持国与国之间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各国对新冠病例的确诊、统计方法不完全一致,防疫要求也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唯有对彼此有高度的信任和信心,快捷通道才能持续。 5月27日,新加坡和新西兰同意探讨开辟“绿色通道”,为双方逐步恢复跨境人员流通做好准备,两国同意维持市场开放和确保供应链稳定畅通的重要性,同时,在冠病疫苗的开发、获取和分配上,与其他国家展开多边合作。 除了新西兰,新加坡5月初也已同意与澳大利亚、加拿大和韩国加强协调,以便逐步恢复跨境人员流通,并在安全的情况下允许必要的旅行。 另一方面,中国5月27日宣布,将建立“绿色通道”,为新加坡等八个国家复产复工国际客运包机计划审批工作程序建立“绿色通道”,优化工作流程、缩短办理时间。在中国加快放宽边境管制之后,这些国家的客运包机将可往返几个中国城市。 除新加坡之外,其他七个国家是日本、韩国、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和瑞士。 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长兼财政部第二部长黄循财昨天(5月28日)指出,新加坡目前在探讨同疫情受控的一些国家开辟“绿色通道”或建立“安全旅行圈”,允许通过病毒检测的旅客出入境,不过本阶段只限必要的旅行如商务差旅,并不包括一般大众旅游。 《联合早报》5月29日报道,通过“绿色通道”或“安全旅行圈”出国的旅客,在出境前要先接受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如果感染过冠病并已康复,则须接受血清(serology)检测。外国旅客入境新加坡后,可能也得接受多一次检测,因为对方在进行第一次检测时可能处于病毒潜伏期。如果这些测试安排到位,能够证明这些旅客没有感染病毒,对方可能就不必隔离14天。 今天的世界,全球供应链深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疫情在各大洲游走,外贸企业遭遇接单难、履约难、国际物流不畅、贸易壁垒增多等问题,这些问题会蔓延到上下游行业,包括农业、物流、金融、零售等等,对整体经济形成巨大挑战。 面对这些重重挑战,有些国家鼓吹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我们务必认识到,人类是个共同体,坚持开放精神,进行国际分工,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加强相互经济合作,培育全球大市场,完善全球价值链,才能有发展和共赢。 疫情当下,谈虎色变,有些人难免过度反应,把对全球化的质疑推上高峰。我们本来就面对不少全球问题和人类公共事务上的问题,例如气候变化、极端主义、粮食问题、跨境有组织犯罪等。 在这些问题上,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既需要对自己负责,也需要向全球负责,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短板,解决问题就遥遥无期。 新冠疫情的应对更是如此,它提醒我们,全人类就是一个共同体,各国、各民族需要的不是各自为政甚至相互为敌,而是开诚布公,携手合作。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八工商组织齐呼吁:制定客工政策政府须谨慎考虑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第二阶段才是“真解封”,估计什么时候来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