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尸荒”13年,NUS医学院终于重开人体解剖课!

这是去年某医学院大一新生的发问,问题一出,网友们广为疯传并纷纷回复:

“家里有,自己带更好啊~”“好像都自己带呢~”“悄悄告诉你,我连夜去搞到的呢~”

虽然,这是大一新生不小心闹的大笑话,又或者是蓄谋已久的冷笑话……

BUT~医学院学生缺乏尸体上解剖课的现象,确实已经存在很!久!!了!!!

作为一名曾经的医学生,入校第一天,在参观校史馆前,我们在学长的带领下,先集体默哀了三分钟。当我们屏气凝神走进校史馆的那一刻,很多同学的眼睛都湿润了:这里躺着的,都是愿意为了医学事业,把自己的遗体贡献出来的“前辈”们。

全身遗体捐献,在医学上称为“Silent Mentor(无语良师)”,台湾地区所称的“大体师”,是各界比较认可的华文名。

可是,由于大体师紧张,大学五年,我们所上的解剖课,都是对标本的观摩,一班一具还只是看,至于亲自动手,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这个现象并非独立存在,鼎鼎大名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杨潞龄医学院,情况更夸张~从2003年起,解剖课就开始停上了。

其实,对于医学事业的研究,大家都很支持。在新加坡默认人死后捐献器官一文中写到:在新加坡有97%的人,只要符合捐献条件,在死后都会捐献自己的器官。当自己的器官可以让另一个生命继续延续,捐献者觉得很值得!

但是,对于全身遗体的捐献,或许是因为传统观念,或许是因为不够了解,捐赠的人还很少。

就在不久前,一篇72岁的老父亲,选择了在新加坡成为一名大体师介绍了一位将近73岁的老教师,在死后将自己的遗体捐赠给国大医学院院,支持医学事业,令不少人大为感动:这位老教师,直至生命结束,依然在教书育人!

在因为缺乏大体师而停止解剖课快10年后的2012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提出了“无语良师计划”,鼓励民众捐献遗体,用作医学研究。

在大家的奉献下,终于~国大医学院解剖课在去年重开了。今年捐赠遗体的数量已达到了20具。相比2012年的只有6具,情况好转了很多。

解剖大体师有助于医学生更加熟悉人体的构造,也为将来成为医生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对于捐献的遗体,所有的学生都会特别尊重。不仅课程开始之前大家会默哀,而且遗体旁边也会放着死者生前的照片,并附着他(或她)的姓名、年龄、死因。大家都会小心翼翼地对待每一幅捐赠的遗体,因为在学生们看来,这些躺着不会动的“生命”,是最伟大的人。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生命的价值是无限的。大医大爱,我想真正的大爱并不是医生救助了多少病人,因为这本就是他们的职责所在。而是,本不相干的人,愿意去为了陌生人捐献自己的器官和为了推动医学的进步而捐献自己的遗体。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不仅是我们的誓言,更是对“生命”的承诺。

上一篇新闻

付$36才充值$10电话流量,我在芽茏被骗了!

下一篇新闻

我是有多Lucky,在新加坡遇到酱紫的房东安娣!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