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5日 星期三

在新加坡想饱览土生华人风貌?你一定不能错过这里

默认标题_自定义px_2021-02-23-0.png

不仅游客,在新加坡呆了很多年的我们,也不一定来到这个地方或走过这条路线 – 加东/如切,位于新加坡的东部,是早期土生华人的聚居地之一。这个历史悠久的街区以色彩明亮的店屋民房、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琳琅满目的美食而闻名。

我们先到达如切民众俱乐部Joo Chiat Community Club , 简称如切CC。

地址:405 Joo Chiat Rd, Singapore 427633  ▼

这是一个有少女心的俱乐部(微笑)▼

此次我们乐龄之旅,哦,不,是加东文化之旅的导游,是新加坡国家博物馆 (National Museum of Singapore) 的义务导览员。对,你没看错,就是他们。▼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历史悠久,已有130年。

(如切CC里的盆栽)

加东被称为消失的海归。

早期住在这里的主要是富有的土生华人家族(“Peranakan”在马来语中是“土生”的意思(百度百科)。

早期土生华人:华人男人和当地马来土著结婚的后代。

加东 (Katong) 早期曾是茂密的椰子种植园,20 世纪初期发展为郊外一处住宅区,主要人口是土生华人和欧亚裔人(来自http://www.visitsingapore.com.cn/)。 ▼

(图片来自 周如切的孙子 Philip Chew 周炳镜 的 博客 http://mychewjoochiat.blogspot.sg/)

这里的许多古老的土生华人房子以前曾是海边别墅,现在则因为填海的缘故而变得远离海边(百度百科)。

附近的如切 (Joo Chiat) 区则以周如切(Chew Joo Chiat)命名,他是 20 世纪初期的一个富裕地主(来自http://www.visitsingapore.com.cn/)。 周如切建了一条路,也就是如切路。▼

(图片来自 周如切的孙子 Philip Chew 周炳镜 的 博客 http://mychewjoochiat.blogspot.sg/)

我们离开CC,沿着如切路,开始今天两个半小时的加东之旅。▼

导览员说这家新泡泡甜品很好吃,我已经拿小本本记下了,嗯。▼

如切路一带主要是店铺住宅临街的骑楼建筑,我们穿过的这些骑楼走廊本地华人称为五脚基。

五脚基又称五脚起,在新加坡或马来西亚的闽南移民习惯称街为五脚基,「脚基」是直译自马来语「kaki」一词。「Kaki」的本意是「脚」,这裡是指英尺,是马来语对英语的「feet」一词的意译。意指店铺住宅临街骑楼下的走廊,因法规规定,廊宽都是五英尺(维基百科)。

(没有照片,等你们去感受一下吧)

首先我们来到金珠肉粽,在这里可以进一步了解土生华人- 娘惹文化。

地址:60 Joo Chiat Place, Singapore 427784

营业时间:每日,9am-9pm

电话:6741 2125

官网:https://www.kimchoo.com/

金珠肉粽创立于1945年,至今已有72年历史。▼

她不是老板娘,想看创始人金珠本人,照片在官网,哈哈。

我猜你们在想:一个肉粽店有什么文化呢,最多就是一堆吃的,Camie你是不是坑我们?

这不是一个单纯的肉粽店,来,一口气上2楼,注意啦,楼梯很高很陡。▼

一路刷下来,是不是感到有点眩晕?

先不要晕,下楼梯还有一个呢。▼

导览员说早期评价娘惹的三大标准是:能缝,能煮,能生

能缝纫,我猜最好是一个人承包家里所有衣服的那种。

能煮饭,据说早期,一个男人暗恋某个女人,会偷偷去她家厨房外面看她做饭,看做得好不好再决定要不要娶入门。(好严苛的择偶标准)

我要是生活在那个年代,会不会成为史上第一枚单身狗?还是我也会成为厨房高手。哈哈。

能生:新加坡以前都是一家6口起跳,现在大家都不生,政府真是不容易啊。

不是太多,就是太少(摊手)。

传统娘惹必备小吃(装备)

乌打Otak 、娘惹糕Nyonya Kuih、娘惹粽 Nyonya Dumplings▼

早期娘惹土壕的家:

地毯不是铺在地上的,是挂在墙上的。不懂你们土壕的世界(摊手)。▼

现在依然保留手工裁缝定制,突然想到我亲爱的老妈年轻时候也是做裁缝的▼

手工制作成品选购间▼

娘惹服特点就是包 – 全身拢总包到完。对于想露的胖友们恐怕是起不了太大作用,不过对于想防晒的胖友们,你值得拥有!▼

小孩子的衣服区▼

穿起来是这样的,毕竟邓爷爷曾经说过:防晒要从娃娃抓起。▼

鞋子很精致,除了高跟,还有低跟。是的,唯一可以露的是你的脚后跟。▼

包括配饰都号称手工制作,不过我不确定。▼

我倒是看中了一条裙子▼

我不热爱大红色,不过这条真丝裙摸起来灰常柔软,而且穿着有一种假装在度假的感觉,然而,要158刀。▼

没有忘记我是写美食的(捂脸),来,早期的灶台。▼

早期的便当盒,色彩灰常丰富,还有马卡龙色▼

早期的卧房▼

餐桌是这样的▼

早期的缝纫机,小时候我家也有这个,一样一样的,哈哈。▼

下楼梯后,就会来到伴手礼区,也就是刚才看到的金珠肉粽店面的后面▼

都是好吃的▼

新加坡过年每家每户都有的凤梨塔,因为,凤梨在闽南话里的发音是“旺来”,福建也是如此,烧香拜拜都要摆凤梨,这是风俗来的,我们希望好运财运福气旺旺来。▼

炸咸蛋鱼皮,不辣和辣。▼

金珠肉粽称为午鱼皮煎咸蛋,我仿佛看到了制作过程,哈哈。▼

网红咸蛋黄薯片这里也有▼

炸蜜糖香辣苦豆,一次集齐甜辣苦三种口味,你值得拥有▼

Belinjau苦豆本人▼

金珠肉粽还卖花花草草,据说是减肥的。▼

刚才看到的复古便当这里也有,喜爱复古的可以入手▼

收银处还有咖喱粉(一罐可以煮1公斤的鸡肉)▼

乌打(也称乌达,马来文:Otak-otak),是一种以鱼肉泥与各种香料混合,放进香蕉叶或亚答叶包裹拿去炊蒸或烘烤的食品,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一带的乌打因混合了辣椒、巴拉盏、黄薑粉等香料,是呈橘红色的,且大多使用亚答叶来包裹(维基百科)。▼

充满童年回忆的鸡蛋糕▼

和小馒头▼

特色娘惹糕点,琳琅满目▼

看完早期娘惹土壕的所有东西,Camie发现一个共同点,我想你们也发现了,就是娘惹文化的色彩非常丰富,不弄成五颜六色不酥胡(微笑)。

价格表▼

推荐微信支付▼

我买了一个3块5(约人民币17块)的咸蛋肉粽 – 价格表上的福建肉粽加蛋▼

有蓝瘦香菇的香菇▼

有举个例子的栗子▼

还有网红咸蛋口味的咸蛋▼

擦好口水,继续往前走,经过一家后港参芪盐焗鸡,导览员说这家的盐焗鸡好好吃。

导览员是个吃货,鉴定完毕。▼

一直往前走,就是加东的心脏▼

著名的加东红屋就在此▼

现在看到的红屋是翻新改建的,改建比重建花费更巨大,但是政府为了保留早期红屋的原汁原味,选择了花费更多的改建,赞。▼

早期的加东面包厂就在这红屋▼

同行的安哥也分享了加东红屋以前的历史,他说这里早期是新加坡人拍拖的地方,他们都到红屋对面的电影院看完电影,再来红屋这边喝水等等。

安哥,我想说,现在也是吧(微笑)。

往前走,就是2017年获米其林奖的328 加东叻沙▼

整面墙,没有一点缝隙,全是媒体报道和明星的照片▼

店面虽然很长,实际店内位置不是很多,所以店家在外面还摆放了座位▼

328 加东叻沙

营业时间:周一-五 10am-10pm

周六、日及公共假日 9am-10pm

严禁携带宠物和……到底是手榴弹还是榴莲,哈哈。我刚来新加坡的时候一度以为是手榴弹,想说地铁不可以带手榴弹很合理啊,后来才知道是榴莲(捂脸)

328 加东叻沙的后面就是印度庙,新加坡第二悠久的印度庙 –

Sri Senpaga Vinayagar Temple  圣帕加维那雅加庙▼

1850年代,一座维那雅加(Lord Vinayagar)的雕像在附近一个池塘中被发现。后来在一棵香兰木(泰米尔语为「圣帕加」Senpaga)树下兴建了一座庙,得名「圣帕加维那雅加庙」(Sri Senpaga Vinayagar Temple)(维基百科)。▼

每个印度庙门口都有一个指示牌▼

圣帕加维那雅加庙有一个专门的脱鞋、放鞋、洗脚区▼

脱鞋、放鞋区▼

洗脚区▼

听导览员说印度人入庙前会先砸椰子▼

门口有一个专门砸椰子的炉,砸烂才能进去,表示自己的心够虔诚,若是砸不烂,则表示不够虔诚。

每个印度庙都有自己的主神,圣帕加维那雅加庙的主神是象神。▼

象神(梵语:गणेश,音译葛内舍;梵文拉丁转写:Gaṇeśa)印度教中的智慧之神,主神湿婆与雪山神女的儿子,战争之神室建陀的兄弟(维基百科)。▼

庙里的印度解说员向我们介绍大殿中间是象神,左边是象神的父亲湿婆,右边是象神的母亲雪山神女。▼

天花板上的壁画是印度人出生到结婚的故事,壁画花6-7个月时间完成。

印度人喜欢把圣灰放头上

对印度人来说:人最终是一抹灰,要珍惜此生。

我特别认同这个人生观。

(天花板壁画一隅)

印度人入庙后会绕着走三圈▼

每个印度庙都有声乐队,一般是两个人▼

我特别喜欢天花板,立体花浮雕▼

立体孔雀开屏浮雕▼

大殿的左手边有一整面的象神神像摆放专区,解说员说这是全球最大的象神收藏之一▼

朝拜贡品▼

绕到大殿后面(外面),这个雕像是象神和父亲湿婆及母亲雪山神女。▼

左边有用餐区供前来朝拜的信徒休息▼

本地印度人一家4口在忙碌地帮忙准备▼

虽然不清楚这个是什么,但一定有咖喱,我好机智。▼

两个孩子也帮忙盛▼

印度解说员热心送我们庙里的糕点,印度的糕点灰常甜,所以我只吃了一点点。▼

导览员说印度、马来的糕点之所以都这么甜和早期粮食短缺有关,为了充饥,他们把糕点的糖分做到很高,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不容易饿。

这个西米露甜品还可以,没有糕点那么甜。▼

圣帕加维那雅加庙除了供奉神明外,还有印度歌曲舞蹈班,让印度人及对印度歌舞感兴趣的孩子可以从小学习。▼

最后提醒大家一下,印度的神是有休息时间的。我和印度导览员再次确认,圣帕加维那雅加庙的开放时间是:

每天凌晨5.30am -下午1pm, 下午2pm关。晚上5.30pm-晚上7pm。

参观完印度庙,我们继续前行▼

路过住宅区,看到一个很有爱的围墙▼

我们来到Fowlie Rd ,音译是福利路,具体中文是什么我找不到(捂脸)。▼

基督教新加坡长老会的栋材堂会

新加坡长老会于1966年加入世界长老宗联盟,列为第101会员。1968年再改名为基督教星马长老大会。同年大会法规问世,使各教会有所遵循(来自官网http://www.presbysing.org.sg/index-cn.htm)。

1948年建立栋材堂会,这是由学校改建成教堂的。▼

栋材英文堂会全景▼

最后,回到如切CC吃大餐,吃大餐,吃大餐。重要的事说3遍。

一路行走,又热又饿,回到如切CC,桌上已为我们备好了娘惹小吃和328 加东叻沙。▼

328 加东叻沙▼

加东叻沙特别之处在于不用筷子而必须用勺子吃,才能确保每一勺米粉都能包含着浓郁的汤汁一并入口(来自http://www.visitsingapore.com.cn/)▼

娘惹糕,每一层的颜色,代表人生的酸甜苦辣,导览员说要一层一层去品尝。

然后我一口直接咬掉一大半,好吃,嗯。

我就喜欢简单粗暴地一口吃进好几个味道。▼

乌打▼

除此之外,如切路还有一家珍美真咖啡店 (Chin Mee Chin Confectionery) 的“咖椰吐司”(椰子酱烤面包)远近闻名,复古的大理石桌面餐桌、云石地砖和吊扇等内部装饰尽显 1950 年代新加坡风格。蛋挞、咖喱角和杯子蛋糕等美食不容错过(来自http://www.visitsingapore.com.cn/)。地址:204 East Coast Road, 428903, Katong.

还有必须拍照打卡的“ 7店屋 ” (来自http://www.visitsingapore.com.cn/)▼

(图片来自网络)

而最有特色的房屋建筑大多位于坤成路上(Koon Seng Road),地图上的位置虽然是远了一点,却绝对值得一游(来自http://www.visitsingapore.com.cn/)。▼

(图片来自网络)

此次文化之旅是由新加坡宗乡总会SFCCA主办的“新加坡文化之旅”,为了加深民众对新加坡不同种族、宗教及文化的了解,从而加强归属感,宗乡总会从2015年开展文化之旅活动,此项活动也获得国民融合理事会的支持。

新加坡晋江会馆就是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SFCCA 的成员之一,新加坡晋江会馆创立于1918年,明年就是百年庆典。晋江会馆青年团于2008年成立,明年十周年庆典。

晋江会馆每年都有“三代同堂庆中秋”;颁发助学金及敬老贺岁金等活动,青年团于新加坡端午节的龙舟比赛中年年拔得头筹,青年团义工团每年积极参与政府的华助会CDAC关爱老人等义工活动。欢迎祖籍晋江的公民或PR加入晋江会馆,联系电话:新加坡晋江会馆 (65) 6223 5913    欢迎在新加坡留学工作的福建晋江人或大泉州地区的同乡加入晋江会馆青年团。

虽是文化之旅,对吃货来说,甭管啥旅都是吃货之旅。

加东,大家一定以为更靠近加冷 (Kallang)地铁站,其实不然,所有景点更靠近友诺士 (Eunos) 地铁站,步行可达。

金珠肉粽到达路线:友诺士 (Eunos) 地铁站, 转换巴士 13路, 150路 即可到达。

(来自公众号:胎记女孩CAMIE)

上一篇新闻

llaollao揭代理商黑幕 高调宣战“我们很快回新加坡!”

下一篇新闻

火爆中国的”探鱼”首开海外分店,新加坡全场6.8折起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