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 星期日

游客说新加坡是三无之国:没风景,没文化,没特产

默认标题_自定义px_2021-02-23-0.png

0

中国人多对新加坡有着一厢情愿的亲近感,仿佛它如港澳一般,是个被泱泱中华不小心遗落在太平洋一角的小小城邦。很长时间以来,人们被自己的不见外蒙住了眼睛,并不肯认真去感受这个有着花园城市之称的国家。而我,也是带着这种无知的臆断动身前往的……

没有风景的城市花园

幼时看新加坡电视剧《浮沉》,主题曲是徐小凤演唱的《不夜城传奇》。其中一句歌词“空中弥漫着海的气息,叫卖的呐喊响着生活的回音”让新加坡在我脑中有了挥之不去的味道,潮潮的,咸咸的,有海洋的淡淡腥气。可经过六个小时的飞行,双脚踩上地面的一刹,属于现代化都市的灯火通明洁净有序顿时摧毁了陪伴我二十多年的印象。

“新加坡没有什么自然风光。”华裔导游直言——她是个漂亮的女人,老家在辽宁,上世纪90年代初期移民来此——虽然她在介绍这一事实时口气略带遗憾,但后面的行程中,还是时常能流露出身为狮城居民的自豪感。 怎么会有什么风景呢?这里只是一个七百多平方公里的滨海小国,其中还有一百多平方公里是填海填出来的——这儿的寸土远比寸金值钱,填海所需的土料,都要靠从印度尼西亚进口而来。土地这么珍贵,新加坡自然不舍得像其他东南亚国家那样,把海滩当作旅游度假区来开发——除了圣淘沙。因为扼守马六甲海峡南端,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得新加坡成为国际上最忙碌的贸易港之一。 山之名果然不在其高,海拔105米左右的花柏山大约是狮城唯一可称得上自然风光的所在了,也是游人必到之处——人们可以在几分钟的步行后来到花柏顶,通过望远镜把新加坡看个大概:紧邻的圣淘沙岛、忙碌的海港、高楼林立的经济中心,还有环绕国家的两大洋的海域。 在花柏山上乘缆车可直接抵达度假岛圣淘沙。不到四平方公里的小岛上,集中了以环球影城、海底世界领军的各种现代化娱乐场所,只要你的银行卡负担得起,大可以在这里小住几日,尽情享受最奢华时尚的生活,购物、赌场、SPA、高尔夫……也有可供游人嬉水玩耍的沙滩,但与巴厘岛、普吉岛并不相同,后两者还带有一些拙朴的模样,像皮肤被晒得黝黑的当地姑娘,而圣淘沙却是妆容精致的大都会时髦女郎。 绰号狮城的新加坡最为响亮的招牌大概就是鱼尾狮了。鱼尾狮雕像共三处,花柏山上的最小,被称为鱼尾狮儿子;圣淘沙的最大,且线条最为硬朗,人称鱼尾狮爸爸;而身处最繁华商业地带的鱼尾狮公园里的那尊常年吐水的漂亮鱼尾狮就是妈妈了。鱼尾狮妈妈被各国际大公司的高楼环绕着,被密密匝匝的各种肤色人群环绕着,用她自己的方式向人们讲述狮城故事。其侧不远,是鼎鼎有名的金沙酒店。金沙酒店虽号称当今世上最昂贵酒店,但其内装潢陈设并不比别处更为奢华,其名气,多是因为57楼上的空中花园和无边泳池。数名国际顶级的设计师参与了金沙的设计,楼群,莲花形博物馆,都别具匠心。无数人千里迢迢地跑来,花上千新元住上一晚,只是为了感受一下这卓越的设计,感受一下泡在泳池里观赏狮城夜景的独特体验,这一切,都是人类智慧造就的景观,与大自然的无私馈赠截然两样。 也有植物园、动物园,高科技实现了很多种可能来弥补先天的贫瘠:如宫崎峻笔下幻境一般的室内植物城堡,在恒温花房里生长得硕大无比的多肉植物,被驯养得服服帖帖的鸟雀儿……曾打算去参观夜间动物园,乘坐的TAXI的华裔司机却说:不要去,其实还是你已看过的那些动物,白天营业的动物园关门后,它们就被装进车里拉到夜间动物园里去表演。因为得不到休息,它们很疲倦,所以看了也会觉得没意思。

我听从了他的劝告,打消这个念头,改为去乘摩天轮。在轿厢里缓慢升空的过程中,我趴在玻璃里上仔细打量这座不夜之城,灯火辉煌,流光溢彩,确乎华美冷艳,灿烂如施华洛世奇水晶。突然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所思所想,在这惊人的现代文明面前,竟是那样无知,那样虚弱,那样矫情。对于一个芳龄五十的小国来说,它在贸易、科技、教育等领域斐然的成绩足以让世人震惊,在弱肉强食的资本世界里,它勤勉务实地生存着,终于拼搏出不容任何国家小觑的地位,把有限的国土雕琢成一座举世公认的花园,这何尝不是最美的风景。

0(2)

没有文化的和谐国度

出于个人认知上的局限造成的错觉,不少人一提到“文化”便以为是岁月积淀的产物,不由自主地对没有漫长历史的国度生起轻慢之心,可若怀着这样的轻慢来看新加坡,会更容易受到震撼。这里,虽然没有时光的纵深,却有着远超其疆土的宽广。

华人、马来人,还有印度人,是新加坡最主要的三个种族。所以游客来到新加坡,导游必会推荐牛车水、小印度、甘榜格南这三个去处,其实是新加坡的三个聚居区域,展示着三大种族三种截然不同的文化。

牛车水是华人聚居区。可以看到的也是中国人熟悉的景致:熙熙攘攘的小商品市场与美食街——其间多是慕名而来的中国游客,这样的市集会让中国人油然而生亲切感,虽身在异乡,却不为异客。规模小了许多但面目基本与中国一致的佛道寺院,去时正值农历七月半,佛寺前摆着大小如八仙桌面的供品,主要由大米堆积而成,如小山丘般堆出个尖顶来,其上装饰以彩灯和菩萨像,再加上其上其下红黄蓝白绿的彩色帷幔,自有一股尘世的热闹劲。寺庙的房廊下挂满红色灯笼,上有黑粗的三个字:地藏尊。天色傍黑时,有风吹来,灯笼们随风晃动,晃起诡秘的氛围和美感。还能吃到美味的海南鸡饭,饭堂里的陈设有种被时光遗忘的感觉,与上世纪八十年代港片里的如出一辙,外面挂的招牌也简单明了:某某记鸡饭。而最让中国游客兴奋的莫过于遇着一群穿着红衫白裤跳广场舞的华裔大妈了——牛车水果然是地道中国味啊。

驱车前往小印度,视觉与味觉最先得到异域的提醒:行走在街道上的多是肤色黝黑体形肥壮的人,他们每一次与你擦肩而过,都会慷慨地灌你满鼻腔的香水味(——香水们或许都来自国际品牌的流水线,应该有着统一的几重味调,但掺了人的体息后便有了千差万别——当然,都不再那么好闻了。)印度人的寺庙更让人大开眼界,那么多色彩艳丽的神像,宝蓝、翠绿、脂红、金黄的色彩,立姿、舞姿、坐姿、骑姿的形态,密密麻麻地堆出来寺庙的门庭,当真是眼花缭乱。我简直要怀疑这也是神要树立权威感的小花招了——人们在仰视惊叹中已不自觉地臣服。同样给人惊艳感的还有售卖并定制印度民族服饰的商店。男子服饰并无特别,但女人们的纱丽是真美,还是那些肆无忌惮的色彩从寺庙一直漫延到这里,轻薄的、水流般飘逸的纱绸面料,精致的亮片绣珠,似乎唯有浓眉大眼且丰腴的印裔女人方衬得起这样浓稠的绚丽。

甘榜格南是穆斯林聚居区,苏丹大教堂“洋葱头”般的圆顶是整个街区最醒目的地方,有着从《一千零一夜》故事里走出来的亲切感。由大教堂向外扩展的几条巷子都成了市集,小店铺里的商品满满当当,衣襟和纱笼上绣有图案的娘惹服和用金银珠片缀满的尖头拖鞋最吸引游人。不远处有一处博物馆,虽然不大,但可以在此详细了解娘惹文化。几百年前随郑和下南洋的华人居留于此,与当地马来人通婚,其后代男子被称为峇峇,女儿被称为娘惹。他们自认为本土华人,然而除了一些与我国南方相似的民俗保持着之外,生活的其他层面已完全不同。

三个风格全不相同的区域,却有着一个共同点:其种族信奉的宗教的活动场所——不论是中国式的佛教和道教的庙宇,还是印度的神庙,还是苏丹回教堂,都是区域的中心,也都没有摆出拒绝外族人的架式。除此之外,偶尔在街头建筑上还可以看到犹太教的六芒星标志,酒店的抽屉里,亦常见基督教会借给客人阅读的《圣经》。

宗教向来是人类灵魂的避难所,同时也是很多纷争和战事的源头。但宗教和信仰在这个国家是平等的,自由的。一个多民族国家能使有着不同文化背景信奉不同宗教的人们和谐共处,这要归功于国父李光耀,他为民族平等而制定的政策和举措,使人们能够适应、接纳、包容不同的文化。比如政府组屋(类似我国经济适用房)就有明确规定:每一栋楼的入住人口,必须依照固定比例分配给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学校也是如此,每个班级都要有不同种族的学生,学生共同学习英语,再分别学习自己的母语——我就亲眼看到一个幼儿园的班级去看动物表演,小孩子们在一起玩耍交流,没有因肤色不同而分出亲疏。我毫不怀疑,每个新加坡人都熟记着他们的国民信约:“我们是新加坡公民,誓愿不分种族、言语、宗教,团结一致,建设公正平等的民主社会,并为实现国家之幸福、繁荣与进步,共同努力。”这誓言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各民族文化的尊重,或许会让很多以古文明自诩而推行极端民族主义的国家汗颜吧。

在新加坡逗留的最后一天,8月9日,是他们的国庆日。街道上到处飘扬着红白两色有弯月图案的小国旗,彩灯拼组成“OUR PEOPLE,OUR HOME”的句子悬挂于每个人的头顶,哪怕只是一个匆匆游客,也能感受到这简单句子散发出的融融暖意。

没有特产的富庶之地

饱受强制购物之苦的中国游客在新加坡会收到完全不同的旅游体验,因为在这里,根本没有什么东西可购。一周的行程,只被导游带去了一个免税店——全世界的免税店都是孪生兄弟,这里也没什么特别。景区的纪念品商店里,倒也不乏形形色色的小玩艺儿,但若拿起来细看,会发现多数是“Made in China”。

“服装纺织啊,日用百货啊,这类比较低端的消费品,新加坡自己是不生产的。”导游介绍,口气颇为自得。是呢,新加坡有世界一流的石油精炼工艺,有顶尖的电子产品、化学产品研发团队,哪里还用得着亲自生产这些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且价值偏低的产品的企业?只要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他国进口就可以了。可我却愿意从事情的另一面来解释:走高科技路线,不过是被逼的;不生产日常消费品,是因为没有资源生产不了。此二者互为因果。试想,如果资源充足,一切可以自给自足,又何必仰赖进口呢?况且,连印尼、菲律宾这些国家,都还有些香料啊、矿产啊、宝石啊之类的特产声名在外,新加坡却是一样都拿不出,真是穷到家了。

是的,作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声名鹊起的亚洲四小龙之一,没有人能否认如今的新加坡是个富裕的国家,然而,在这个国度,“贫乏”也是真真切切存在的。这贫乏,还要从五十年前说起。

被迫建国的故事说来颇让人心酸。1965年,原是马来西亚联邦一部分的新加坡面临艰难处境:政见不和,被大马逐出联邦。没有钱,没有土地,没有资源,李光耀带着拥护他的民众面对着这一穷二白的国度。更让人吃惊的是,虽然分了家,但新加坡与马来西亚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在新加坡境内,至今还有些属于马来西亚的领土,比如一条老旧的铁路轨道,一片树林,或者一栋建筑,它们安然地寄居于此,等待时机成熟新加坡把它们一点点赎买回来——马来西亚真像是邻居家年长几岁爱欺负人的坏哥哥啊。

经济上的薄弱倒也罢了,可是连淡水资源都没有,人民最基本的生存怎么维持呢?

买!多年来,新加坡的淡水大部分依赖从马来西亚购买。但为了不长期受制于人,新加坡便研究海水淡化技术,终达到国际顶尖的水平。现在的新加坡,仍然需要从马来西亚进口淡水,但同时也出口净化过的淡水给马来西亚,并且其价格远高于进口淡水的价格——知识果然就是金钱,就是力量。

资源贫乏的国家都有股狠劲儿,务实,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比如,现在石油是全球争抢的资源,是经济命脉,可是地小物贫,先天不足,怎么办?那就搞石油精加工,一样能牵制那些资源大国。尽最大可能地利用自身优势,用最少的消耗博最大的利益,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这就是新加坡。贸易、金融、教育……看看新加坡的这几大支柱产业,几乎都是空手套白狼的高招呢。

几天的行程很快就要结束了,却发现自己几乎没买到什么能带给亲朋的礼物,匆匆跑到牛车水那些门面狭小的药材铺、食品铺,挑选几样包装看起来颇有古早味的药油、肉脯——都是南方沿海一带熟悉的事物,虽然经济日新月异地发展,可几百年前的中国人带来南洋的东西都还好好地保存着。它们不具有异域风情,却有一股经岁月淘洗久远绵长的亲人的味道。看着它们,倒真不舍得与新加坡挥手告别了呢。

0(3)

(文章由网友茫然地行走授权新加坡眼分享。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上一篇新闻

从”杀鸡”到受邀赴总统府宴请 — 天府会会长杜志强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万名网友请愿将樟宜机场改名为李光耀机场,你支持吗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