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新加坡人纠结的李光耀情结
9月16日是新加坡第一代领导人李光耀91岁生日。虽然他现在年事已高,而且退出政坛已经多年,但其一举一动仍然牵动着不少新加坡人的心。
在上个月9日新加坡建国49年国庆庆典上,开国元勋李光耀以缓慢的步伐踏入庆典现场。他的出现,引起全场观众激动的欢呼,纷纷起立向他致以最热烈的掌声。
尽管年事已高,身体状况大不如前,现在也鲜少在公共场合露面,但自新加坡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宣布独立以来,李光耀从未缺席过这一庆典。
在不少新加坡人的心目中,李光耀仍有着无法取代的“崇高”甚至是“神人”的地位,将新加坡的建设成就完全归功于他的智慧与努力。
“见到伟大的国父出席庆典真的很开心,可是见到他这么虚弱却又令人感到很心疼,”一些网民在报章媒体的Facebook页面上留言时写道。
新加坡企业家魏成辉在一篇杂志访谈中则对李光耀为国家建设所付出的努力表示感恩:“他为新加坡人所做的一切,我们怎能无动于衷?”
除了表达感激之情,也有部分网民缅怀过去李光耀执政的时代,认为虽然他的执政作风强硬,却能把新加坡社会治理得井然有序。
保留评论
不过对另一些新加坡人来说,他们对李光耀的看法却又复杂交错。
与一位曾经在1950年代参加过学运,并遭受过牢狱之苦的前辈谈起李光耀,他淡淡地回应: “要我称赞他,我说不出口。可是要我批评他,看他现在这么惨了,我也说不出来,所以还是不谈了。”
曾任国会官委议员的新加坡管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庆文指出:“一些人保留对他的评论,大部分原因可能是出于对他的尊敬与尊重。”
李光耀夫人柯玉芝在2010年辞世,不少新加坡人都认为这对他打击很大,而近一两年,李光耀的健康也大不如前。
陈庆文补充:“不过在适当的时候,新加坡人也会深入反思李光耀先生的许多贡献,并分析其政策的错误。其实,一些人已经开始这么做了。”
虽然在新加坡报章、电视、网络等媒体上都可看到不少民众表达对李光耀的敬意,但过去几年,这里的社交网站以及民办网络新闻平台上也开始出现攻击李光耀的言论。
新加坡最受欢迎网络新闻媒体之一《网络公民》执行编辑许渊臣已留意到这股情绪不断在酝酿并膨胀着。
许渊臣指出:“年轻一代,特别是20岁以上的国人,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是相当明显的。他们把一切跟执政的人民行动党相关联的人与事都当作靶子,而建立该党的李光耀更成为了被口头攻击的对象。”
自从2011年国会选举后,李光耀在新加坡政坛上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总理李显龙更在选举前夕向人民道歉,并指出李光耀的强势作风已不合时宜。
许渊臣也认为,当更多历史“真相”一一浮现,而执政者又“让人感觉是在阻止人们了解事实”的话,人们对李光耀和官方版本的建国历史的完整性所持的怀疑和敌意就加深,而对政府的敬意也会进一步削弱。
纪录片被禁
上周,新加坡媒体监管机构–媒体发展管理局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一部纪录片《星国恋》在国内公开上映以及发行,引起了该国部分民众的情绪反弹。
《星国恋》(To Singapore, With Love)是一部由新加坡导演陈彬彬制作时长70分钟长的影片。片中用访谈的形式呈现九名在上世纪60至80年代间,因各种政治原因旅居国外的前学运领袖、共产党员等流亡海外的生活,并阐述他们当初离乡背井的原因。
媒发局在声明中解释,影片内容“歪曲”事实,“把安全机构维护国家安全以及稳定的合法行扭曲为迫害无辜者的行为”。
“他们没有被迫离开新加坡,也没有人阻止他们回来。政府已经表明,如果这些马来亚共产党员愿意接受官员的问话,协助解决与他们相关的案件,他们就能获准回国,”声明说。
影片遭禁的消息传出后,反而引发新加坡民众对这部纪录片的好奇和兴趣,一些团体甚至号召群众组团到仅一水之隔的马来西亚南部城市新山观赏。
网络讨论中还不断出现相同的疑问:“政府是不是在试图隐瞒什么?是不是害怕我们知道历史真相?”
不过陈庆文认为,受访者回国的程序涉及到法律问题,因此政府发出禁令,其实是在采取一贯的立场以确保法律执行上的一致性。
“在一些人的眼中,官方禁止放映的举措太过霸道,而从人们的反应来看,也显示出不少人其实已对政府抱有相当强烈的不信任态度。”
恐惧生恨意
32岁的许渊臣则认为,国家管制过多导致人们对执政者心生恐惧,而这股害怕的心理最后转化为表现在网络上“仇视李光耀、憎恨政府”的情绪。
他说: “人们一直以来都有很强烈的不满,但在面对强大的政府时无法挑战,感到很无助,因此转而在网络上发泄,而很多这类言论都缺乏理性。”
据陈庆文分析,过去李光耀政府的威权作风导致新加坡人对政治议题冷淡。
新加坡常被列为是世界最自由的经济体之一,不过受到政府管控的新加坡媒体在全球媒体自由度排名上却相形失色。在无国界记者组织今年2月发表的2014年全球媒体自由度排名榜上,新加坡在180个国家中名列第150位,甚至落后于邻近的马来西亚(第147位)。
据陈庆文观察,现在更多新加坡人对政治课题更感兴趣了,“不过因为在知识上和讨论的方向上仍不够成熟,大家在这方面仍有许多功课要做”。
他也认为,年轻一代新加坡人对政府的要求比上一代的更高,所以李光耀的继承者所肩负的任务更加艰巨。
“李光耀在建国时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将新加坡打造为一个成功的国家,但是成功之后要如何继续维持高素质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事。”
(文章来源于BBC中文网)
评论